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文学常识类_第1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文学常识类_第2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文学常识类_第3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文学常识类_第4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文学常识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期中考备考手册一、字词 qí shà líntn huànchuíqiáo cuìjuélàn màn分 歧 霎 时粼 粼瘫 痪 捶 打憔 悴诀 别烂 漫xù do di chà jiázuàn jn zhàn nì 絮絮叨叨逮着玩树 杈脸 颊攥不 禁寒 战匿 笑 z hàn dànpái huái q yn bìjio huá b mó姊 妹 菡 萏 徘 徊攲

2、 斜荫 蔽狡 猾卜 问模 仿jié cu nin yn x cù míngmíngxiá ài截然不同搓 捻繁 衍迁 徙花团锦簇不可名状冥思遐想期期艾艾zhuógn gà tuò zhìzhuó shè x yúbng茁壮成长尴 尬 开 拓 停 滞 着 实 威 慑须 臾屏 息 mínglng rùnwn zhunyùn niàngliáo hng dusu xing 铭 记朗 润 宛 转酝 酿 嘹 亮烘 托 抖擞精神

3、镶chéng zhù ruòchàquán sh zhuzhng 澄 清 贮 蓄偌 大刹 那蜷 曲疏 忽 锥 形丁 丁 liè liáo hé shuò q mèi清 冽 寥 阔枯 涸肥 硕 栖 息 梦 寐 2、 常识1.春,作者 ,字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诗文集 ,散文集 、 、 。2.济南的冬天作者 ,原名 、字 ,北京人,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 、 ,话剧 、 等,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3. 雨的四季作者刘湛秋。4. 观沧海选自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朝代)的政

4、治家、军事家、诗人 。5. 次北固山下作者唐朝诗人王湾。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唐朝王湾,洛阳人。7.天净沙·秋思作者元朝著名戏曲作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8.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代表作有小说 、 、 ,散文 、 、 。9. 散步:作者莫怀戚。10.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诗人,诺贝尔文学家奖获得者。主要有诗集吉檀迦利、 、 、 等。11.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原名 ,作家、诗人。著有诗集 、 ,散文集 、 等。12.世说新语: 朝 组织编写的 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1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 ,原名 浙江

5、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 、 、 ,散文集 ,散文诗集 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14.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在十九个月时因一次高烧而导致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15.窃读记作者 ,台湾作家,代表作为短篇小说集 。16.孔子(前551前479)名 ,字 , 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学派的开创者。论语是 编写的,记录 的言行,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3、 背默1.论语十二章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 。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

6、有重要的意义: , 。 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 。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 。 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 2.观沧海·曹操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 。 , 。 3.次北固山下·王湾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 。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 , 。 4.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马致远

7、的天净沙 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 , 。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 ,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 。6. 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游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 , 。 7. 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 , 。8.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念的两句是: , 。9

8、.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隐写“风景不殊,江河有异”的乱世时难的景况,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 , 。 10.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 , 。;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 11.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评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等诗句是: , 。4、 病句1.看动词XX同学数学成绩提高的原因是因为他努力的结果。语文老师实现了不仅能使学生语文成绩提高,还能使学生数学、英语成绩提高。2.看介词(通过、经过、由于、使、让、从、在)通过紧张的期末复习,使我们的各科成绩都有了提高。3.看否定为了

9、避免成绩不退步,他报了补习班。4.看两面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5.看并列(和、且)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人们将反腐败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健全和建立反腐机制上。5、 名著阅读 轻松闯关 (1)朝花夕拾是鲁迅1927年所作的散文集,共10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是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事的怀念之情。其中, 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描述了儿时在家中

10、百草园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 记录作者在日本仙台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2)朝花夕拾不仅仅是对往事的记录,而且通过选择富有个性的情节和细节描画人物的性格,使作品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作者擅于描摹人物的神态心情,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请举例说明。 如 中写 (人名) 相关情节概述: (3) 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后 ,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 。“这是一个身材高大,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现在藐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 (4)作者回忆

11、少年读了二十四孝图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股市”如“子路负米” 、 、 之类;而 、 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 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 (5)朝花夕拾中刻画的身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 、 。(7)起初鲁迅认为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 后来呢? 鲁迅为什么对范爱农是失足落水还是投水自杀表示怀疑? 六、文言文阅读世说新语两则1.字词解释 內集: 儿女: 讲论文义:讲论, ;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 ;骤, ;欣然, 差可拟: 差, 。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 ;因, 。 期行:期, 。期日中:日中, 。舍去:舍, ;去, 。尊君在不(fu):尊君, ;不, 。相委而去

12、:相 ;委 。 家君: 引: 顾: 2. 句子翻译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课文理解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咏雪中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从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么启发? k B 1.c Om论语

13、十二章1.字词解释(1)学而时习之: (2)有朋自远方来: (3)不亦君子乎: (4)吾日三省吾身: ;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6)传不习乎: (7)三十而立: (8)四十不惑: (9)不逾矩: (10)温故而知新: ; (11)学而不思则罔: (12)思而不学则殆: (13)可以为师矣: (14)人不堪其忧: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6)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7)饭疏食饮水: (18)曲肱而枕之: (19)不义而富且贵: (20)于我如浮云: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22)择其善者而从之: (23)子在川上曰: (24)逝者如斯夫: ; (25)不舍昼夜: (26)

14、三军可夺帅也: Om(27)匹夫不可夺志也: (28)博学而笃志: (29)切问而近思: ; (30)人不知而不愠: ; 2.句子翻译1.子曰:“学(学习)而(表顺承)时( 按时(名词作状语)习(复习)之,不亦(也是)说(同“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了解)而(表转折)愠(生气)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我)日(每天,名词作状语)三(多次)省(反省)吾身:为(替)人 谋(出主意)而(表转折)不忠乎?与朋友交而(表转折)不信(诚信)乎?传(传授的知识,名词做 3.子曰:“吾十有(通“又”)五而(表顺承)志于学,三十而立(独立),四十而(表顺承)不惑(迷惑),五十而(表顺承

15、)知天命(自然规律),六十而(顺承)耳顺,七十而(表顺承)从心所欲,不逾(超过)矩(规范)。” 4.子曰:“温(复习)故(就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 而(表顺承)知新(新的领悟), 可(可以)以(凭借)为(成为)师矣。” 5.子曰:“学而(表转折)不思则罔(迷惑),思而(表转折)不学则殆(有害)。 6.子曰:“ 贤(品德高尚)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忍受)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乐于学)。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代词,指代学问)者(的人)不如好(喜欢,爱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以为乐趣,名词意动用法)之者。” 8.子曰:“饭(吃饭,名词作动词)疏(粗粮)食饮水(冷水),曲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