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复习2014_第1页
模电复习2014_第2页
模电复习2014_第3页
模电复习2014_第4页
模电复习201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1 1章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常用半导体器件1.2 半导体二极管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1.3 双极型晶体管 基本概念1 1.1 .1 半导体基础知识半导体基础知识 1.1.1 1.1.1 本征半导体本征半导体 1.1.2 1.1.2 杂质半导体杂质半导体 1.1.3 PN 1.1.3 PN结结 单向导电性单向导电性: :PNPN结加正向电压时结加正向电压时,PNPN结变窄结变窄,正向电阻很正向电阻很低低,正向电流大正向电流大,PNPN结导通结导通。PNPN结加反向电压时结加反向电压时,PNPN结变宽结变宽,反向电阻很大反向电阻很大,PNPN结截止结截止。这种特性称为单向导电性单向导电性。

2、一、一、N N 型半导体:本征半导体内掺入五价元素型半导体:本征半导体内掺入五价元素自由电子数自由电子数空穴数空穴数自由电子数自由电子数= =空穴数。温度越高空穴数。温度越高, ,数量越多。数量越多。二、二、P P型半导体: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三价元素型半导体: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三价元素空穴数空穴数自由电子数自由电子数1.2 1.2 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二极管 1.2.2 1.2.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二极管的伏安特性1.1.正向特性正向特性2.2.反向特性反向特性3.3.反向击穿反向击穿二极管电流方程二极管电流方程)1(eIIUUST 1.2.5 1.2.5 稳压管稳压管稳压管工作在反向击穿区。稳压管

3、工作在反向击穿区。1.3 1.3 双极型晶体管双极型晶体管 1.3.3 1.3.3 晶体管的共射特性曲线晶体管的共射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1.1.截止区:截止区: 特点:特点:J Je e、J Jc c均反偏;均反偏;I IB B=0=0,I IC CIICEOCEO00;U UCECE=V=VCCCC-I-IC CR RC CVVCCCC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晶体管是一个电流控制元件晶体管是一个电流控制元件I IE E=I=IC C+I+IB BUiiCEBC常数|3.3.饱和区饱和区: : 特点:特点:发射结发射结J Je e、集电结、集电结J JC C均正偏;

4、均正偏;u uCECE=U=UCESCES; ;I IC C=I=IB B不成立不成立,I,IC C=I=ICSCS=(V=(VCCCC-U-UCESCES)/R)/RC C, , 1.3.5 1.3.5 温度对晶体管参数的影响温度对晶体管参数的影响上移QUIUITCECBECBO| 特点:特点:发射结发射结J Je e正偏,集电结正偏,集电结J Jc c反偏。反偏。I IC C的大小受的大小受I IB B控制,控制,I IC CI IB B即即有电流放大有电流放大;i iC C基本上不受基本上不受u uCECE的控的控制,制,u uCECE升高,升高,i iC C基本不变,基本不变,具有恒流

5、特性具有恒流特性。 2.2.放大区:放大区:求输出电压求输出电压。设二极管正向导通电压。设二极管正向导通电压可忽略不计。可忽略不计。基本题型UO1 V例例2:2:导通导通导通导通0.7V0.7V导通导通截止截止0.7V0.7V截止截止导通导通0.7V0.7V导通导通导通导通3.7V3.7VU UA A(V(V) )U UB B(V)(V)D D1 1D D2 2U UO O(V)(V)0 00 00 03 33 30 03 33 3功能:二功能:二极管与门极管与门注意:注意:压差大的二极管导通压差大的二极管导通 1.4 电路如图电路如图P1.4所示,已知所示,已知ui5sint (V),二极,

6、二极管导通电压管导通电压UD0.7V。试画出。试画出ui与与uO的波形,并标的波形,并标出幅值。出幅值。 2:现测得放大电路中这两只管子两个电极的电流:现测得放大电路中这两只管子两个电极的电流如图所示。分别求另一电极的电流,标出其实际如图所示。分别求另一电极的电流,标出其实际方向,并在圆圈中画出管子。且分别求出他们的方向,并在圆圈中画出管子。且分别求出他们的电流放大系数。电流放大系数。 3.3.在晶体管放大电路中,测得三个晶体管的各个电极的对地在晶体管放大电路中,测得三个晶体管的各个电极的对地静态电位如图所示,试判断各晶体管的类型(静态电位如图所示,试判断各晶体管的类型(NPNNPN、PNPP

7、NP、硅、硅、锗);并注明电极锗);并注明电极e e、b b、c c的位置;各晶体管工作在何种工作的位置;各晶体管工作在何种工作状态。状态。2.7V( c )5V2V1.3V4.3V2V5V5V1V( a )( b )解:解:(a a)NPNNPN,硅,左起,硅,左起e e、b b、c c;放大状态。;放大状态。(b b)PNPPNP,硅,左起,硅,左起 c c、b b、e e;放大状态。;放大状态。(c c)PNPPNP,锗,左起,锗,左起 c c、e e、b b。放大状态。放大状态。 第第2 2章章 基本放大电路基本放大电路1.放大电路和测得的信号电压波形如图所示,试问该放大电放大电路和测

8、得的信号电压波形如图所示,试问该放大电路产生了路产生了 (A饱和失真,饱和失真,B截止失真),为了减截止失真),为了减小失真小失真, 应应 (A增大,增大,B减小)减小)bRAAtuo RbvoviC2C1RC2k1. 测得测得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电压波形如图所示,试问该放大电路产生电压波形如图所示,试问该放大电路产生了了 (A饱和失真,饱和失真,B截止失真),为了减小失真截止失真),为了减小失真Rb应应 (A增大,增大,B减小)减小)AA例如:已知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例如:已知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当静态工作点从当静态工作点从Q Q1 1移到移到Q Q2 2、从、从Q Q2 2移到移到Q Q3 3、从、

9、从Q Q3 3移到移到Q Q4 4时,分别是因为电路的哪个参数变化造成的?这些参数是时,分别是因为电路的哪个参数变化造成的?这些参数是如何变化的?如何变化的? 当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分别为当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分别为Q Q1 1Q Q4 4时,哪种情况下最时,哪种情况下最易产生截止失真?哪种情况下最易产生饱和失真?哪种情易产生截止失真?哪种情况下最易产生饱和失真?哪种情况下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况下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 Uomom最大最大? ?其值约为多少?其值约为多少? 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为Q Q4 4时,集电极电源时,集电极电源V VCCCC的值为多的值为多少伏?集电极电阻少伏?集电极

10、电阻R RC C为多少千欧?为多少千欧?C1Rb+VCCC2RL+Re+RS+SUOURc+VCC C2 C1RL10k(+15V)RiRoRb6.2k1Muiuo例题:求静态工作点和交流性能指标例题:求静态工作点和交流性能指标分压式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分压式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VRRRUCCbbbBQ211)(RRIVUeCCQCCCEQRURUURUIIeBQeBEQBQeEQCQEQIIICQEQBQ1 求静态工作点求静态工作点解:解: 画微变等效电路(画微变等效电路(H参数等效模型)参数等效模型)AuRrRRIrIRIUUAebeLeEBbeLBiou)1 (rRUUAbeLiouAu 无

11、旁路电容C求: Ri、Ro: Ri=Rb1/ Rb2/rbe+(1+)Re RoRC 有旁路电容C求: Ri、Ro: Ri=Rb1/ Rb2/rbe RoRCR/RRLCL R/RRLCL Rc+VCC C2 C1RL10k(+15V)RiRoRb6.2k1Muiuo已知图示电路中晶体管的已知图示电路中晶体管的100,100bbrUBEQ0.7V,电容的容量足够大,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电容的容量足够大,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 估算电路静态时的估算电路静态时的BQICQICEQU 求求ber 画出微变等效电路,并画出微变等效电路,并求电压放大倍数求电压放大倍数uA输入电阻输入电阻iR 输出电

12、阻输出电阻oR例题:求静态工作点和交流性能指标例题:求静态工作点和交流性能指标mAIIBQCQ43. 13 .14100VRIVUCCQCCCEQ134. 62 . 643. 115KImvrrEQbbbe9182. 126)1 (5 .199)/(rRRUUAbeLCioukkkrRRbebi9182. 19182. 1/1000/kRRco2 . 6C1Rb+VCCC2RL+Re+RS+SUOU例题:求静态工作点和交流性能指标例题:求静态工作点和交流性能指标共集电极的放大电路共集电极的放大电路一、静态工作点一、静态工作点由基极回路求得静态基极电流由基极回路求得静态基极电流ebBEQCCBQ

13、)1(RRUVI BQCQII 则则eCQCCeEQCCCEQRIVRIVU C1Rb+VCCC2RL+Re+RS+SUOU二、交流性能指标二、交流性能指标bIeIiIeiUOU.SU+_+rbesRLRbcIbI bReRcLeLeLebbLebuRRrRRRRIIrRRIUUA/)1 (/)1 (/)1 (/)1 (be.be.io)/)(1 (/beiiiLebRRrRIUR1)/(/beeobsRRrRR第第3 3章章 多级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3.1 3.1 多级放大电路的级间耦合方式多级放大电路的级间耦合方式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光电耦合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光电

14、耦合 3.3.2 3.3.2 差分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 抑制温漂的抑制温漂的方法方法采用特性相同的管子,使它们的温漂相互采用特性相同的管子,使它们的温漂相互抵消,构成抵消,构成“差分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 双入、双出双入、双出 双入、单出双入、单出 单入、双出单入、双出 单入、单出单入、单出eEQBEQbBQEE2RIURIVeBEQEEEQ2RUVIBEQcCQCCCEQURIVUUUEQCQ通常,通常,Rb较小,且较小,且IBQ很小,故很小,故bebLcd)2( rRRRA如右图所示差分放大电路,其参数理想对称。如右图所示差分放大电路,其参数理想对称。12,rbe1rbe2rbe。求:。

15、求: 画出差模信号作用下的等效电路。画出差模信号作用下的等效电路。 写出写出RW滑动端在中间位置时差模放大滑动端在中间位置时差模放大 倍数倍数Ad、Ri、Ro的表达式。的表达式。WcoRRR 2beWiodrRRcuuA)2(1. 画出差模信号作用下的等效电路:画出差模信号作用下的等效电路: beirR23.6 图所示电路参数理想对称,晶体管的均为50, =100,UBEQ0.7v。试计算RW滑动端在中点时T1管和T2管的发射极静态电流IEQ,以及动态参数和Ri。bbr 解:解:RW滑动端在中点时T1管和T2管的发射极静态电流分析如下:mA517. 02222eWBEQEEEQ1EEeEQ1W

16、EQ1BE1QRRUVIVRIRIU交流通路交流通路等效电路等效电路和Ri分析如下:k5 .202)1 ( 2972)1 ( k18. 5mV26)1 (Wbe1iWbe1cdEQ1bbbe1RrRRrRAIrrdA例例3 3:ui1=5mv,ui2=3mv, ,把此信号分成差模部分和共模部分。把此信号分成差模部分和共模部分。处理方法:处理方法:uid1=(ui1-ui2)/2=(5-3)/2=1mv=-uid2uic1=uic2= (ui1+ui2)/2=(5+3)/2=4mvuid=uid1-uid2=2uid1第六章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放大电路中的反馈应掌握的内容:应掌握的内容: 能

17、够正确判断电路中能够正确判断电路中是否有反馈,是否有反馈,是是直流还是直流还是交流交流反馈,是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如为交流负反馈,;如为交流负反馈,是哪种是哪种组态的反馈组态的反馈等。等。 能够估算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能够估算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F F,A Af f, A Aufuf 。 掌握负反馈四种组态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掌握负反馈四种组态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并能够根据需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合适的交流负反馈。并能够根据需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合适的交流负反馈。iofuuAuuuO 1R4R3R25 0 k 1 0 0 k R51 0 0 k Rif1 0 0 k R5R6R

18、31 k 1 0 k R11 k R2R41 k 1 k 1 0 k ( a )1 0 0 k Ro fRifRo fuouiA1A2A1A2uouiR1由集成运放由集成运放A1、A2等元器件组成的两级反馈放大电路如图所示,等元器件组成的两级反馈放大电路如图所示,设设A1、A2均为理想运放。均为理想运放。试判断级间反馈的组态;试判断级间反馈的组态;试计算其闭环电压放大倍数试计算其闭环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入电阻Rif ,输出电阻,输出电阻Rof 。11165iofRRuuAuu0ofRifRiofuuAuu练习:由集成运放练习:由集成运放A A和晶体管和晶体管T T等元器件组成的反馈放大等元器

19、件组成的反馈放大电路如图所示,设电路如图所示,设A A为理想运放。试写出下列性能指标的为理想运放。试写出下列性能指标的表达式:表达式:f iRofR分)(解:21. 112RRuuAiou分)(分)(20. 32. 2RRofif5 5(本题(本题1010分)电路如图所示。分)电路如图所示。 (1)A(1)A2 2接成什么电接成什么电路?路? (2)(2)判断电路的反馈组态。判断电路的反馈组态。 (3)(3)在深度负反馈在深度负反馈的条件下推导的条件下推导ioVfUUA ov1R 2A R2R3vi1ARLov1R 2A 2A R2R3vi1ARL解:解:(1)A(1)A2 2接电压跟随器接电

20、压跟随器(2) (2) 电压关联负反馈电压关联负反馈(3) (3) 13RuRuio13RRuuio6.5 6.5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一、使放大倍数降低了一、使放大倍数降低了 倍倍)1 (AF二、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提高了二、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提高了 倍倍)1 (AF三、减小非线性失真三、减小非线性失真四、抑制干扰和噪声四、抑制干扰和噪声(1)AF五、频带展宽了五、频带展宽了 倍倍 六、对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影响六、对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影响对输入电阻的影响对输入电阻的影响串联反馈:串联反馈: 输入电阻增加输入电阻增加)1 (AFRRiif并联反馈:并联反馈: 输入

21、电阻减小输入电阻减小)1 (AFRRiif对输出电阻的影响对输出电阻的影响电压反馈:电压反馈:输出电阻减小输出电阻减小)1 (FARRooof电流反馈:电流反馈:输出电阻增加输出电阻增加)1 (FARRSoof(1 1)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引入应引入当信号源为恒流源,为减小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当信号源为恒流源,为减小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为了稳定放大倍数为了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应引入直流负反馈直流负反馈交流负反馈交流负反馈(2 2)当信号源为恒压源时,为增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当信号源为恒压源时,为增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串联负反馈串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

22、电路设计时,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电路设计时,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3 3)当负载需要稳定的电压信号时,应引入)当负载需要稳定的电压信号时,应引入电压负反馈;电压负反馈;当负载需要稳定的电流信号时,应引入当负载需要稳定的电流信号时,应引入电流负反馈。电流负反馈。(4 4)根据四种组态反馈电路的功能,)根据四种组态反馈电路的功能,在需要进行信在需要进行信号变换时,选择合适的组态号变换时,选择合适的组态。例如。例如: :若将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若将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若将电压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若将电压信号

23、转换成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第七章第七章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信号的运算和处理7.2 7.2 基本运算电路基本运算电路一、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一、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二、同相比例运算电路二、同相比例运算电路IIFouRRuIIFo)1 (uRRu)(I33FI22FI11FOuRRuRRuRRu )(3322110ifififNPuRRuRRuRRRRU三、反相求和运算电路三、反相求和运算电路四、同相求和运算电路四、同相求和运算电路)(22114433ififififNPOuRRuRRuRRuRRRRu五、加减运算电路五、加减运算电路六、积分运算电路六、积分运算电路)(1

24、121tudtttuRCuOiO已知已知uI1,uI2,uI3,uI4,求电,求电压压u、u、u的值。的值。A1uo110KuI1uI2uI310K10K2.5K10KuoA2uo2uI4A320K30K30KVuUVuuuUIOIIIO46)(423211VuuuuuOOOOO1430/ )(30/ )(221练习: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试写出练习: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试写出u uo o与与u ui i的关系表达式。的关系表达式。 解:解:IOOIOURRRRURRUURRU)1 ()1 (3412134121第八章第八章 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波形的发生和

25、信号的转换8.18.1 正弦波振荡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 8.1.1 8.1.1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础知识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础知识一、一、 产生正弦波的振荡条件产生正弦波的振荡条件1 AFFA)、 210(2nnFArgAArgFAArgFA幅值条件幅值条件相位条件相位条件 二、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分类二、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分类组成:组成: 放大电路;放大电路; 选频网络;选频网络; 正反馈网络;正反馈网络; 稳幅环节稳幅环节 包括:包括:变压器反馈式变压器反馈式、电感反馈式电感反馈式、 电容反馈式电容反馈式。 产生产生H HZ Z MHMHZ Z 的的低频信号低频信号。包括:包括:RCRC

26、串并联振荡器串并联振荡器、RCRC移相式振荡器移相式振荡器。LCLC正弦波振荡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产生MHZ MHZ 以上的以上的高频信号高频信号。分类分类RCfO21振荡频率:振荡频率: 8.1.2 RC8.1.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31F稳幅条件稳幅条件311RRUUAffOu12RRf8.2 8.2 电压比较器电压比较器8.2.2 8.2.2 单限比较器单限比较器8.2.3 8.2.3 滞回比较器滞回比较器OHU画电压传输特性,必须求出三个要素:画电压传输特性,必须求出三个要素: 输出电压高电平和低电平的数值输出电压高电平和低电平的数值 和和 。OLU 阈值电压的数值阈值

27、电压的数值TU 当当 变化且经过变化且经过 时,时, 跃变的方向,即是从跃变的方向,即是从 跃变为跃变为 ,还是,还是 从跃变为从跃变为 。IUTUouOHUOLUOLUOHU 书书P P475 475 8.148.14 试分别求解图试分别求解图P8.15P8.15所所示各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示各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试求其阈值电压,画出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试求其阈值电压,画出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uOf(uI),),并标明有关参数。并标明有关参数。 ZRPURRRURRRu211212NPuu 令42112121ZRTHURRRURRRU02112122ZRTHURRRURRRU vo 0 4 2

28、vi -2 6V-6VUTH1UTH2练习:为使图(练习:为使图(a)所示电路具有图()所示电路具有图(b)所示的电压传输特性,)所示的电压传输特性,限幅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限幅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Z应为应为 V,正向导通电压,正向导通电压UD V;基准电压;基准电压UREF应为应为 V。请在图(。请在图(a)中标出集)中标出集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并在方框内画出稳,并在方框内画出稳压管。压管。第十章第十章 直流电源直流电源10.1 10.1 直流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直流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一、电源变压器一、电源变压器 利用变压器降

29、压得到比较合适的交流电压再进行转换。利用变压器降压得到比较合适的交流电压再进行转换。 四、稳压电路四、稳压电路 在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电流变化时能保持输出直流电在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电流变化时能保持输出直流电压稳定。压稳定。 二、整流电路二、整流电路 把正负变化的交流电变为单方向脉动的直流电。把正负变化的交流电变为单方向脉动的直流电。 三、滤波三、滤波电路电路 将脉动大的直流电中交流部分去掉,处理成平滑的将脉动大的直流电中交流部分去掉,处理成平滑的脉动小的直流电。脉动小的直流电。 例例 电 路 如 图 。 已 知 变 压 器 副 边 电 压 有 效 值电 路 如 图 。 已 知 变 压 器 副 边 电 压 有 效 值 负载电阻负载电阻 ,试问:,试问:负载电阻上的电压平均值和电流平均值各为多少?负载电阻上的电压平均值和电流平均值各为多少? 230 ,Uv100LR 电网电压波动范围是电网电压波动范围是10%10%,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和流过的最大电流平均值各为多少?向电压和流过的最大电流平均值各为多少?解:解:负载电阻上电压平均值负载电阻上电压平均值VUUAV5 .133045. 045. 02)(0流过负载电阻的电流平均值流过负载电阻的电流平均值 AARUIL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