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语文) 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如何判断这里所说的文言常用句式, 是指与现代汉语里相应的在表达方式 上有所不同的句式,以及一些成为定型的习惯格式。(一)判断句的格式文言文里的判断句, 一般不用判断词, 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 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 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主要格式有以下几种:1.1.主语后用助词“者”表提顿, 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尾。 如: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2.2. 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如:1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3.3. 只在谓语后用“也”煞尾。如:此世所以不传也。 ( 石钟
2、山记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4.4.“者也”都不用。如:1此人力士。 (信陵君窃符救赵 )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5.5. 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肯定语气。 如: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信陵君窃符救赵 )2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6.6.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 ( 师说 )拾视之,非字而画。(促织)(二)被动句的格式 文言里的被动句,常借助于一定的介词、助词、助动词来造成被 动的格式。1.1. 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炮台悉为逆据。 (三元里抗英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五蠹)2.2. 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3.3. 用介词“被”表被动,“被”的宾语往往省略。如:内一人说是西洋兵头,亦被杀死。(三元里抗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原列传)4.4.用助动词“见”表被动。如: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5 5 用“为所”的格式表被动“为”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所”是助词,置于动词之 前。如: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信陵君窃符救赵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6 6 用“见于”的
4、格式表被动。“见”是助动词;“于” 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故令人持壁归。 ( 廉颇蔺相如列传 )7.7.意念上的被动。动词本身用于被动意义, 不借助于任何表示被动的词语。 这种被 动要根据文意来判断。如:1举孝康,不行。(张衡传) “举孝廉”,被举荐为孝糜。2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拜为上卿”,被封为上卿。3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函谷举”,函各 关被攻下。(三)特殊的双宾语 文言里有两种特殊的双宾语,不能按一般的双宾语理解。1.1.使动双宾语。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使动关系。如: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
5、传) “负秦”, 使秦负。“负秦曲”,使秦负曲,使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2今殴民而归之农, 皆著于本。( 论积贮疏 )“归之”, 使之归。“归之农”,使之归农。2.2.为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为动关系。如: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冯谖客孟尝君 )“为” (w wei i), 动词,这里是“准备”的意思。“为之”,为(w w 苗)之为(w wei i),替他准备。“为之驾”,为(w wei i)之为(w wei i)驾,给他准备车马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 季氏将伐颛臾)一一“为”,找。“为之辞”,替它找个借口。(四)句子成分的特殊顺序 文言里有几种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相应句式的语序不同
6、。1.1.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一一此为作动词的宾语前置。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此为作介词的宾语间置。2.2.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如: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句中用了表否定的副 词“未”,是否定句,宾语“之”是代词。置于谓语动词“有” 之前。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道理同上。3.3. 宾语前置,用助词“之”“是”等置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 间。如:何功之有哉 ? ?(信陵君窃苻救赵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4.4.定语以“者”字短语的形式置于中心词之后。 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可以加助词“之”,也可不加。如:石之铿然
7、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冯谖客孟尝君 )(五)句子成分的省略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组成成分, 习惯上常常省略, 译成现代汉语时 需要补充。1.1.兼语省略。省略的兼语必须是已见于上文, 或者是从内容上看没有必要说出 来的。如:1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 )召(之)入,使(之)拜夫 人。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一一拜(相 如)为上卿。以上二例省略的兼语都是已见于上文的。2.2.动词的代词宾语省略。这种省略有两个条件: 一、省略的宾语必须是可以用代词充当的,即可以从上文看出来的。 二、后边有“于”或“以”组成的介词 结构作补语。如:1权起更衣,
8、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追(之)于宇下。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 宴)告(之)以事。3.3.部分介词的宾语往往省略。 省略的宾语必须是从上文可以看出来,能够用代词充当的。如: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怵然为戒”,怵然为之戒,小心翼翼地因 此警惕起来。“视为止”,视为之止,目光因此集中。 “行为迟”, 行为之迟,行动因此迟缓。2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 )“与谋”,与之谋,同 他商量。3左右以告。 (冯谖客孟尝君 )“以告”,以之告, 把情况告诉 (孟尝君 )。4毋从俱死也。 (鸿门宴 )“从俱死”,从之俱死, 跟着他一起去死。
9、5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张衡宴 )“因以讽谏”,因之以讽谏,通过它来委婉地劝谏(朝廷)。4.4.介词“于”“以”往往省略。如:又荆州之民附操者, 逼兵势耳。 (赤壁之战 )“逼兵势”, 逼于兵势,被兵势所逼。又试之鸡。 (促织 )试之鸡,试之以鸡,用鸡去试 验它。(六)习惯句式所谓习惯句式,是指那些结构比较固定的句式。1 1不亦乎?在这个格式中,“亦”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可译为“不是吗” “不也吗”。如:1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察今)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学而)2 2 无乃乎?表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对某件事情的认识, 带有
10、反问兼感叹的语气。“无乃”可译为“恐怕”“只怕”。如反问的语气较重。也可译为“莫不是”。如:劳师以袭远, 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 教之战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句末的语气词用“与”,反问的语气较强一些。3 3 得无乎?表测度。 “得无”可译为“恐怕”“也许”。 如果询问的语气稍重一些,可译为“莫不是”“该不会”等。如: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 也许。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促织)一一莫非,莫 不是。3日食饮得无衰乎 ? ?(触詟说赵太后 )该不会,该没 有。4 4 如何?若何?奈何?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
11、句式。 “如”“若”“奈” 三字古代音近通用,都是动词,含有“办处置对付” 一类的 意思。“何”是疑问副词作补语,当“怎么”讲。 可译为“把 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 (处置、安顿 ) ”等。 如: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 ?( 愚公移山 )即可不死,而离散不见,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 妻书 )5 5 何为?何以为? 这是表询问或反问的一种句式。“何”是疑问代词,作状语。“为”是语气词。 “何为”式“何”后边是谓语动词。 可译 为“为什么 呢? ”“怎么呢”。“何以 为”式中“以”是动词,当“用”讲,作谓语,它后边带名词或动词作宾 语。可译为“哪里(怎么)用得
12、着呢”,也可译为“为什么 呢”。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为什么 要告辞呢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 之臣也。何以伐为 ? ?(季氏将伐颟臾 )哪里用得着攻打呢 ? ? 为什么要攻打呢 ? ?6.6. 孰与?动词性结构,用于表示比较的疑问句中, 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 优劣,或两件事的好坏得失。句中提出了比较的内容的(如例 ) ,可译为“与相比哪个(谁)”。句中没有提出比较的内容 的,(如例)可译为“与比起来怎么样”。吾孰与徐公美 ? ?(邹忌讽齐王纳谏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廉颇蔺相如列传 )7.7. 有所.,无所.在这种句式
13、里,“有”“无”是动词谓语,“所”是“所” 字短语作“有”“无”的宾语。 翻译时应该结合上下文仔细体会 “所”字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灵活地译出, 不必机械地译成 原文的语法结构。如: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v v 信陵君窃符救赵)“所”指国 君的命令。句子可译为“大将在外,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 受”。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一一两个“所” 分别指财物和妇女。句子可译为“财物没有拿取什么, 妇女没有 宠爱哪一个”。3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毛遂自荐 )“未有所”等于说“无所”。8 8有以,无以对这种句式的结构,多数语法著作所作的分析是:“有以”“无以”等于说
14、“有所以”“无所以”,“有”“无”是动词作谓语,它后边是一个省略形式的“所”字 短语充当宾语。 可译为:“ )有( 没什么用来”“ )()(有没办 法”等。如: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 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 )“有以报太子”,有办法 报效太子。2军中无以为乐, 请以剑舞。( 鸿门宴)“无以为乐”, 没有什么用来作乐。3王语暴以好乐, 暴未有以对也。 ( 庄暴见孟子 )“未 有以对”,没有什么拿来回答。高中文言文中的句式例解古代汉语中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
15、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 习惯用法。 一般句式一、判断句(1 1)用“者也”表判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 3)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 上纯父。”( 4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1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2汝是大家子( 5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 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1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梁将即楚将项燕。4此则岳
16、阳楼之大观也。5臣本布衣。6且相如素贱人。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8予本非文人画士。(6 6)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 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一、【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 而是指示代词, 作判断句的主语, 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 非都不表示判断, “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 在汉以后 作判断词则多起来。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 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 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 实施者。 有标志(1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17、“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巨)偏在远郡 , ,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2 2)用“被”表被动“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 能不怨恨吗?)( 3 3)用“见”或“见 . 于 . ”表被动“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4 4)用“于” 或“受 .于 . ”表被动“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 (5 5)用“被”表被动。“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张溥五人墓碑记 无标志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
18、逼兵势”是“被兵势所 逼”的意思。、/ I I , ,、八【注意】:“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 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 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 后面要举例详细讲。三、省略句(1 1)主语的省略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 2)谓语的省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 3)动词宾语的省略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4 4)介词宾语的省略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5 5)介词的省略将军战
19、(于)河北,臣战(于)河南四、疑问句二、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 ,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 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这里不举例子讲解。 特殊句式 下面针对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较特殊的几种句式, 作举例翻译与讲解。一、主谓倒置为了强调谓语, 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1甚矣, 汝之不惠(慧)! (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2安在 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 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二、宾语前置【1 1】否定
20、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 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 (无) ”等或表示否定的 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2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尔、自、之、是】十动1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解成“莫肯顾我”。2时人莫之许(隆中对)赞许他(这么看)”3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自己”。4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a、亠 4
21、 左、丁这样还译:“不能因为我,(他)还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 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还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不如自己”)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我”)(1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1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2问女何所思?(木兰辞)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3王见之曰:“牛何之?”(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4何伤乎?(齐桓晋文之事)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5王曰:“缚者曷为者也?” (晏子使楚)译
22、文:“大王问: 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6吾谁敢怨?(捕蛇者说)谁呢?”7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石放置在哪里?”( 2 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1不然, 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译文:“我敢埋怨译文:“况且把土三、在)替谁哀哭呢?”3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4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5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 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6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
23、我) 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3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格式:宾十介十动1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龙,用凿子来雕刻龙”2余是以记之(游褒禅山记)了这件事”3一言以蔽之 它4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译文:楚国的战士 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5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4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2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译文:“(你们译文:“用钩子来画译文:“我因此记下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1夫晋,何罪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 (
24、译:“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 【5 5】 “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 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 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2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 奉婆婆,好好服侍她”2唯弈秋之为听(弈秋)导”( “唯”译为“只”,下同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不能解答疑惑”4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去那些陈旧的话”5父母唯其疾之忧的疾病”6唯马首是瞻(冯婉贞)头行事”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文:译文:“只听弈秋的教
25、译文:“不了解句读,译文:“只是务必除译文:“父母只忧虑他译文:“只看我的马我们的国君(晋惠公 )不怜3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 )译文:“小 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6 6】 “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 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四、1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2生孩六月, 慈父见背 (项脊轩志 )译文: “生下我六个月, 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 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
26、);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 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7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1亚父南向坐(鸿门宴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2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三、状语后置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 但在文言文中, 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 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1 1)格式:动十以十宾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2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5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覆之以掌 (促织)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 2)格式:动十于(乎,相当“于”)十宾1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2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能够在 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译文:“并且在译文:“用篆文山译文:“把箭放回 译文: “并请出那 译文:“当庄宗 把孝敬父请其矢,盛以锦囊三枝箭,装进锦囊”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伶官传序)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鲁山城投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建设工程项目合作协议合同书
- 新能源汽车购买及售后维护合同
- 入职医院笔试题目及答案
- 人资经理笔试题库及答案
- 人民银行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患者跌倒坠床的预防试题(附答案解析)
- 群团工作笔试试题及答案
- 《游恒山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 青马工程笔试题库及答案2025
- 2025建筑二次结构木工劳务合同范本
- GB/T 46105-2025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核算指南
- (9月30日)缅怀英烈伟绩勇担时代使命-2025年烈日纪念日主题班会
- 2025年新城区行政中心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治理策略报告
- 吡非尼酮对心脏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从细胞到分子层面的解析
- 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2025年事业编时政题目及答案
- 第一讲-决胜十四五奋发向前行-2025秋形势与政策版本-第二讲-携手周边国家共创美好未来-2025秋形势与政策版本
- LNG贮罐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物理试卷(原卷版)
- 《工业机器人编程与应用(FANUC)》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