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读写结合_第1页
低年级读写结合_第2页
低年级读写结合_第3页
低年级读写结合_第4页
低年级读写结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低年级读写结合上传: 刘党玲 更新时间:2012-12-25 12:27:57内容摘要:读和写是个互补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语文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在阅读教学中挖掘文本资源。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依托课堂,挖掘文本中的读写结合点,规范语言表达形式。从而提高低段小学生写话的有序性、科学性和规范性。语文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学生提出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

2、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习作教学不是孤立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同时习作教学也非平地起高楼,应该从一年级起步,从规范学生口头语言开始,在口语交际、识字、朗读教学中发展语言。那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语言的训练呢?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文本的读写结合点,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一、关注重点词语,进行写话训练。词语是学生从字到理解句、段、篇章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教师要主动建构一定的语言积累,在学生的内心形成一个具体可感的语言环境,才能够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感悟词语的内涵,更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新课标更明确指出:低年级的学生要学会结合上下文和

3、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且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并以此为切入点,加深对文本的体会。因此,有效的字词教学固然必不可少,但教师更要善于找准字词和生活之间以及字词和文本之间的两个联系,关注词语在表达中的作用,寻找读写结合点,运用到写话教学中去。我在教台湾的蝴蝶谷时,首先让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顺势提出一个中心问题:蝴蝶谷景象怎么样啊?学生们纷纷回答:蝴蝶谷的景象很美、蝴蝶谷的景象非常壮观、蝴蝶谷景象非常迷人。我马上出示重点句:蝴蝶谷的景象非常迷人,让学生反复读,

4、体会句子的意思。为了让学生理解非常的意思,我问学生:非常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呀?孩子们很快说出了不同的句子:蝴蝶谷景象很迷人、蝴蝶谷景象十分迷人、蝴蝶谷景象特别迷人我随机点拨:你看,我们用换词的方法知道了非常的意思。中国的语言文字多么丰富啊!为了巩固学习成果,我出示了课文中的另外两个句子:台湾的蝴蝶数量多,品种全,色彩艳,在世界上很有名。在阳光照耀下,成千上万只黄蝴蝶金光灿灿,十分壮观。提问:你能从这两个句子中找出和非常意思相近的词语吗?很、十分孩子们脱口而出。你们想过没有,既然这些词语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只用一个词语呢?我给孩子们出了个难题。聪明的孩子很快明白了:用上很、十分这些词语后,使文章

5、读起来更有趣,句子不单调了,也不显得啰嗦了。相信这样的教学一定会对学生今后的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二、变换不同的句式,进行写话训练。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异多样的事物,能引起儿童的有意注意,能更好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句式的表达作用,对学生今后的说话、写作是十分有利的。有位老师在讲小企鹅和妈妈,在复习字词这一环节,当学生准确读出企鹅、冰天雪地的南极两个词语后,老师及时提出下一个要求:你能用上其中词语来说一说小企鹅和妈妈生活在哪儿吗?有的学生说:小企鹅和妈妈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极。还有的说:冰天雪地的南极是小企鹅和妈妈的家这样,学生很容易说出不同的句子。再如:读词语:肚皮

6、、欣赏、柔软、温暖,然后追问:什么样的肚皮?怎样欣赏?柔软的什么?温暖的什么?然后齐读:白色的肚皮高兴地欣赏柔软的褶皮温暖的小屋。并顺势提出:谁能用上这里面的词语来说一说:谁?在哪儿?干什么?通过复习词语,积累词组,连词成句,为写句子打基础。还以台湾的蝴蝶谷为例,课始,为了巩固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设计了这样的说话训练。出示词语:台湾气候温暖花草茂盛然后提问:你能用这三个词语说说哪儿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台湾气候温暖,花草茂盛,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台湾花草茂盛,气候温暖,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气候温暖,花草茂盛的台湾,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蝴蝶生长的好地方是气候温暖,花草茂盛的台湾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请学

7、生变换句式练说。通过这一训练,使学生认识到:同样的句子,可以有不一样的说法,以后自己说话、写作,也要学习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这种连词成句的训练,也锻炼了学生语言重组的能力。三、利用典型段落结构,进行写话训练。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常常渗透作文指导,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小企鹅和妈妈有这样一段描写:从妈妈的肚子下面看世界,只能看到蓝色的天和白色的地。等你长大了,出去闯闯,你还能看到绿色的树

8、、红色的花,还有七彩的长虹。世界很大很大,是非常美丽的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扩展写话空间:谁能仿照课文说一说还能看到什么?老师设置了这样的情境:渐渐地,小企鹅长大了,有一天,她对妈妈说:妈妈,我也想出去闯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妈妈答应了她的请求。它离开了妈妈,走出了南极,看到(听到)这样的训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也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课文台湾的蝴蝶谷的第三自然段是学习的重点段,描绘了蝴蝶谷里非常迷人的景象。其中介绍了一种黄颜色的蝴蝶,虽然色彩单调一些,但在阳光的照耀下却金光灿灿,十分壮观。读这些词句时,我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然后分别说说白颜色、红颜色、绿颜色、蓝颜色等等这些颜

9、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又是怎样的情景。学生兴致盎然,有的说白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白茫茫,有的说红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红通通,还有的说蓝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蓝湛湛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仿照课文句子,自己练习说一说,比一比谁描绘的景象最迷人,最后我再让学生把已经在头脑中形成的画面动笔写下来。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尽量发现一些构段方式较典型的段落给学生分析,进行仿写训练。学习了它们怎样睡觉,先引导学生说说课文介绍了哪些小动物?它们怎样睡觉呢?进而以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为总起句:动物睡觉的姿势真是千奇百怪呀!请学生运用课文内容把句子说具体。最后,落笔成文,进行写话的练习。通

10、过这样有步骤的从读到写的训练,有效地形成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使得学生写作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一般来说,作文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好到写好,都要经过仿写过程,让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积累掌握些写作方法,再进行习作练习,学生写起来就容易多了。四、渗透有序的观察方法,进行写话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最重要的是指导他们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师要有意识地研究渗透观察方法的训练:如教学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了培养学生按顺序观察的观察能力,我首先出示一幅雪景图,让学生整体感知,大雪厚厚地铺满了整个小山坡;然后再分部去看,依次出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些动物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小动物们的来到

11、,都给雪地里带来了什么,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指导学生逐一观察;最后连起来总结图意。观察有序了,说话也就有条理了。观察有序是观察最基本的品质,只有观察有顺序,作文时才能言之有序。总之,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关注文本的读写结合点、重视读与写(说)的有效衔接,重视写作知识的渗透,设计扎实、有效的训练,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上传: 黄小英 更新时间:2013-1-4 19:40:29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江西省永新县象形中心小学 黄小英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需要培养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全国小学语文研究会理事长崔峦老师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

12、渗透,读写结合。”显然,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低年级怎样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起来呢?下面就谈谈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阅读教学中要注重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在低年级知识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词,更确切地说,就是词里面所反映的现实的周围世界;词在儿童面前展现出新的、在他入学以前完全陌生的那许多个方面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欢蹦乱跳,使词成为儿童借助它去掌握知识的工具,这是多么重要啊。”(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新课标也要求低年级学生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且“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而理解并准确运用所

13、学的词语是写话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寻找读写结合点,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来帮助学生理解、积累词语,发现课文字词和生活之间以及字词和文本之间的联系,巧妙地渗透写话的基础知识。如在小小竹排画中游一文中出现有特点的词:“青青的”“白白的”“大大的”“宽宽的”。教学中我通过反复朗读来促进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语感。老师说;“你还知道白白的什么?”生回答: “白白的云”“白白的棉花”“白白的花”同学们一下子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许多词语。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也有效地加强文字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再如小松鼠找花生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同学们掌握“格外”这个词语的用法,我在运用多

14、媒体让同学们理解“一朵朵金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这句话的基础上问:“格外”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呀?孩子们很快说出了不同的词语:“很”、“十分”、“特别”我趁机点拨:“你们看,我们用换词的方法不仅知道了非常的意思,还知道了与非常意思相近的三个词语。”这样通过换词训练,就帮助学生积累了词语。二、阅读中要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 读与写是属于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要实现两者之间的沟通,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教材特点以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为同学写话实践提供仿写借鉴的对象,更为直观、更为形象、更为生动地达到渗透作文指导的目的。1、模仿型读写结合。“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

15、,都是诗人。”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观。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处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模仿能力强,我们可利用这个特点,精心选择易于模仿的课文片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话训练。案例一: 日月明这是一篇识字课,它以儿歌的形式让学生识字,韵文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文章的意旨是对学生对会意字有所接触,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构字特点。在学习完课文后,我就趁热打铁,让学生模仿课文的格式编写一首。他们经过思考,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土也地,口十叶。禾火秋,口斤听。西女要,木果棵。案例二: 阳光一课中有这么一个典型的句式:

16、“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在理解这句话之后让学生模仿这个句式写( )的( ),因为有了阳光更( )。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事物(动物、植物、人物)去说,充分感受阳光对人类的重要性。案例三:菜园里是一首有特点的儿歌,文章运用拟人的方式介绍各种蔬菜的特点,富有童趣。教学中抓住这个特点,仿造其规范的语言和句式进行读写结合,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老师说:“黄瓜是绿的,身穿绿衣裳,你还知道哪些蔬菜也是绿色的?”生:“苦瓜也是绿色的” “丝瓜也是绿色的”.师:“蔬菜不仅有绿色的,它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呢,(出示图片)你能说说他们不同的颜色吗?”生:“西红柿是红的,

17、南瓜是黄色的”师:“你们能够学着黄瓜身穿绿衣裳这句话来说说其他蔬菜的特点吗?”生“苦瓜身穿绿衣裳, 西红柿身穿红衣裳,南瓜身穿黄衣裳”通过这样的读写结合,让学生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某种语言形式,去转换、丰富、发展课文内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2、想象型读写结合。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是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为主,但如果仅仅停留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上,是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低年级学生的想象比较丰富、独特,充满了创造色彩,充满了灵性。我们可精心选择课文中那些高度概括抽象却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或是文本中的空白点,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读写结

18、合,使之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关注读写结合点 低年级写话教学上传: 吴娜娜 更新时间:2013-1-4 15:21:04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是以识字、写字为主,逐步进行朗读与阅读的教学活动。为了能够和中年级的语文写作相衔接,新课标要求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开展一定的写话训练。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写话一直是同学们学习的一个难点,主要表现为词汇贫乏、句式单一、内容空洞。为了解决这一普遍性的问题,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现有语文教材,紧紧把握读写结合点,主动渗透写话训练。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尝试词语替换、串词成

19、句、联想仿写等训练,能有效激发同学们的写作兴趣。一、通过换词训练,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低年级知识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词,更确切地说,就是词里面所反映的现实的周围世界;词在儿童面前展现出新的、在他入学以前完全陌生的那许多个方面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欢蹦乱跳,使词成为儿童借助它去掌握知识的工具,这是多么重要啊。”新课标也要求低年级学生要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且“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理解并准确运用所学的词语是写话的基础。在教学中应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并以此为切入点,加

20、深对文本的领会。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认真发现课文字词和生活之间以及字词和文本之间的联系,强化词语用法,寻找读写结合点,巧妙渗透写话基础知识。如,在二年级语文上册台湾的蝴蝶谷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同学们掌握“很”、“十分”、“非常”、“特别”四个词语的用法,我在同学们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问:“蝴蝶谷景象怎么样啊?”学生们纷纷回答:“蝴蝶谷的景象很美”、“蝴蝶谷的景象非常壮观”、“蝴蝶谷的景象非常迷人”。然后,我把同学们表述的其中一个句子“蝴蝶谷的景象非常迷人”写在黑板上,并问同学们,“非常”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呀?孩子们很快说出了不同的句子:“蝴蝶谷景象很迷人”、“蝴蝶谷景象十分迷人”、“蝴蝶谷景象特

21、别迷人”我趁机点拨:“你们看,我们用换词的方法不仅知道了非常的意思,还知道了与非常意思相近的三个词语。”为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我又和同学们一起在课文中找出了另外两个句子:台湾的蝴蝶数量多,品种全,色彩艳,在世界上很有名。在阳光照耀下,成千上万只黄蝴蝶金光灿灿,十分壮观。然后引导同学们,“你们能从这两个句子中找出和非常意思相近的词语吗?”“很、十分”孩子们脱口而出。“你们想过没有,既然这些词语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只用一个词语呢?”最后启发大家,这样做可以使文章读起来不单调,也不显得啰嗦。通过这种结合课文学习进行的词语替换训练,既增强了同学们对字、词的理解和掌握,也把孩子们游戏的天性展现出来,活

22、跃了课堂气氛。二、通过串词成句训练,丰富语言表达形式在低年级学生写话实践情况看,句式种类比较单一,这与他们的知识含量有限,生活经历简单有很大关系。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语言表述形式,有必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一话多说”,感受不同句式的表达作用。有位教师在教一年级课文小企鹅和妈妈的“复习字词”这一环节时,当同学们准确读出“企鹅、冰天雪地、南极”三个词语后,便及时提问:“你们能用这些词语来说一说小企鹅和妈妈是生活在哪儿吗?”有的学生说,小企鹅和妈妈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有的说,冰天雪地的南极是小企鹅和妈妈的家等句式。再如在读“肚皮、欣赏、柔软、温暖”时,教师顺势追问:“怎样的肚皮?怎样欣赏?柔软

23、的什么?温暖的什么?”然后与同学们一起齐读:白色的肚皮,高兴地欣赏,柔软的褶皮,温暖的小屋。同样,在台湾的蝴蝶谷一课的教学中,为巩固学习内容,我专门设计了这样的说话训练,请同学们用“台湾、气候温暖、花草茂盛”三个词语说说哪儿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台湾气候温暖,花草茂盛,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台湾花草茂盛,气候温暖,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气候温暖,花草茂盛的台湾,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蝴蝶生长的好地方是气候温暖,花草茂盛的台湾”。同学们一下子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许多句子。通过这一训练,使同学们直观的认识到: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一样的说法,以后说话、写作,也要努力尝试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这种串词、

24、连词、组词成句的训练,不仅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也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三、通过仿写训练,激发写作兴趣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为此,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教材特点以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为同学们写话实践提供仿写参照借鉴的对象,达到渗透作文指导的目的。小企鹅和妈妈一文有这样一段描写:“从妈妈的肚子下面看世界,只能看到蓝色的天和白色的地。等你长大了,出去闯闯,你还能看到绿色的树、红色的花,还有七彩的长虹。世界很大很大,是非常美丽的。”在课堂上,教师设置了这样的情境:渐渐地,小企

25、鹅长大了,有一天,她对妈妈说:“妈妈,我也想出去闯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妈妈答应了她的请求。它离开了妈妈,走出了南极,看到了(听到了)很多东西。然后要求同学们依照课文展开想像,把小企鹅在走出南极后所看到和听到的写下来,以此强化写作训练。台湾的蝴蝶谷一文描绘了蝴蝶谷里“非常迷人”的景象。文中介绍了一种黄颜色的蝴蝶,虽然色彩单调一些,但在阳光的照耀下却“金光灿灿”,“十分壮观”。受这段文字的启发,我引导同学们发挥想象,分别说说白颜色、红颜色、绿颜色、蓝颜色等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又将会是一幅怎样的美景。课堂一下子就热闹起来,有的同学说白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白茫茫,有的说红颜色的蝴蝶在阳光

26、的照耀下红通通,还有的说蓝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蓝湛湛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大家仿照课文句子,自己练习说一说,比一比谁描绘的景象最迷人,最后我再让他们把已经在头脑中形成的画面动笔写下来。总之,在低年级的写话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发挥好每一篇文章在写话教学中的范本作用,多从词语、句式、段落等层面对课文进行认真的挖掘和开发。我相信只要用心,每一篇文章都是一座宝藏,都会给我们的写话教学带来很好的启发。关于低年级学习读写之我见上传: 樊彬旺 更新时间:2013-1-4 19:58:21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是以识字、写字为主,逐步进行朗读与阅读的教学活动。为了能够和中年级的语文写作相衔接,新课标

27、要求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开展一定的写话训练。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写话一直是同学们学习的一个难点,主要表现为词汇贫乏、句式单一、内容空洞等。下面就我的具体课例浅析如何在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一、读写结合,迁移写话。 案例一:找春天阅读教学中课文的优美语言、内容情节、篇章结构、思想感情,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将学课文与学作文统一起来,由此及彼,先读后写,积极迁移。学课文是学作文的基础,学作文是学课文的深化,写作文是学作文的升华。如学完找春天一课,通过电教媒体创设情境,启迪思维,为学生提供了创造的时空,激发学生大胆想象说话写话。 导语:同学们,文中的小朋友找到了可爱美丽的

28、春天,春天还会在那里?然后提出要求:1、仔细看动画,找春天。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自己在大自然中找到的春天。学生边说,我边板书体现春天的景物:小草、桃花、柳枝、山坡、春风、风筝、蘑菇、小河、阳光、麦苗、笋芽、油菜花、小溪、春雨、野花、田野、大树、露珠、小朋友、小鸟、蝴蝶、蜜蜂、燕子. 3、趁热打铁,让孩子把自己心中的春天画出来,写出来! 4、学生习作。附学生部分作品:马雨霞的作品: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雨姐姐忙把一首动听的乐曲奉献给大家,“沙沙沙,沙沙沙”。小草弟弟也跟着春雨姐姐的乐曲跳起舞来。小蝴蝶和小蜜蜂看见了,把小鸟和小溪都叫来唱歌。柳树妹妹被他们优美的歌声惊醒了,她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29、,甩起自己长长的辫子。“呼呼”是春风姐姐在叫小朋友。大家拿着五颜六色的风筝,冲出家门到野外放风筝。抬头一看,哇,天空中的风筝真多呀,有飞机、有燕子、有蝙蝠、有金鱼.明亮的天空中就像许多风筝开大会一样。高婕的作品: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来了!睡了一个冬天的小草苏醒了。春姑娘看见了,连忙给她穿上一件绿色的衣服。春雨姑姑把小雨点撒到了小草上,草上好似滚动着一颗颗钻石。小花绽开了可爱的笑脸,五彩缤纷的,引来了许多蝴蝶、蜜蜂。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边飞边叫,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柳树妹妹看看自己的光秃秃的枝条,一点也不好看,心里很难过。她就使劲地摇着身子,摇啊呀,柳叶长出来了,鹅黄鹅黄的。春风

30、吹来,柳条好似公主的小辫子一样舞动着。太阳公公把小河照的银光闪闪,可爱的小鱼在水里快乐的游来游去,享受着美妙的春光。春天真美呀!二、读写迁移,仿造写话。案例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片段:师:同学们,你们是善于观察和发现的,书上介绍的四种天然指南针都被你们发现了,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许多资料,你们敢不敢向更高的难度挑战啊?(自主阅读,扩展知识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巩固识字,学会写作的最佳途径和方法,而且最大可能的调动孩子阅读的积极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提供一定的阅读指导,明确阅读的目标是必要的,首先就从兴趣入手。)生:(信心百倍)敢!师:好!那就请你们大声、正确地读一读你们的资

31、料,如果发现了什么就告诉你的同桌或者你的好朋友,跟他们说一说。(合作学习)师:谁大声的告诉我们大家,你读懂了什么?生:我知道了,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天然的指南针。生:我读懂了,要是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着急,树桩的年轮是盏指路灯,根据它的年轮来识别方向,因为它的年轮总是南面的宽而北面的窄。生:我读懂了,要是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岩石是位不会说话的好朋友,岩石上布满苍苔的一面是北侧,干燥光秃的一面则是南侧。还有蚂蚁洞穴、房屋和庙宇的门、一些凸出地面的东西等等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找到了这么多的天然指南针,还用上了一些优美的词语和有趣的比喻句,快把它们写下来吧,用你的文章告诉更多的人辨别方向的方法

32、!你可以向课文一样以小诗的形式写一写,也可以写一个辨别方向的小故事、小儿歌等等,快点开始吧!生:(开始创新写作)附学生部分作品:大雁是个灵活的指南针,树的年轮是个容易辨认的指南针,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它会在树林里给你指点方向:春天的时候它向南飞,宽的地方是南边,秋天的时候它向北飞。窄的地方是北边。要是你在外面迷了路,岩石也是一个小指导家,只要你找到庙就行了,在荒凉的野外,它的门朝南开,布满苍苔的一面是北侧,你就不会迷路了。干燥光秃的一面是南侧。在万物复苏的春天,看,很容易吧!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世界上有很多分辨方向的方法,只要抬头看天,我们要好好记牢。燕子往哪飞哪里就是北方。教后反思:通过教

33、学,我对如何有效地展开读写结合教学,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也取得了些许收获。1、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阅读教学不仅承载着发展学生语言的任务,而且承担着发展学生思维的重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通过练笔的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潜心涵咏体悟,是非常必要的。2、语文的本质是“学语习文”,在学生阅读课文时,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时,去启发他们细心品味、感悟和鉴赏,在习得语言规律后再迁移运用。那是情动于中而形于笔端的真情体验,无矫揉造作之态,鲜声嘶力竭之状,理应成为一种功效卓越的训练策略。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就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

34、践能力,开放的网络资源,开放的课堂,才能给同学们开放思维的广阔空间,丰富的语言积累和充分的学习资源,实现了学生创新写作的必要条件,才能形成真正的语文能力。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思维的跳跃上,而非是新形式的创作,所以写作会以按照课文形式仿写为主。点击现状,剖析案例,一路思索,我再次认识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它根植于语文教学的传统精华,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让我们赋予传统的“读写结合”新的力量,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引领学生领悟和品位作者的表达方法,掌握相应的语言范式,进行迁移运用。通过必要的组织形式、适当地引导、点化,引起学生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吸纳、积累,将言语范式化在自己的生活里,融化在自己的文章里。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读写教学的创造空间是不可限量的,让我们以切实有效的方式引领他们在想象的天地里自由驰骋,在言语的世界沉潜往复,使学生的阅读兴趣浓郁,更好地提高写作能力。 如何从一年级开始读写结合上传: 刘小见 更新时间:2012-12-24 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