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村初中九年级语文导学稿(三)_第1页
石村初中九年级语文导学稿(三)_第2页
石村初中九年级语文导学稿(三)_第3页
石村初中九年级语文导学稿(三)_第4页
石村初中九年级语文导学稿(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开发区石村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稿课 题 练习题课 型新授课执笔人 李正光审核人刘雪峰、邓云华级部审核学习时间第 周第 导学稿教师寄语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学习目标学会语言的积累技巧,锻炼自己的语文水平学习重点、难点学以致用学习方法反复朗读,体味语言积累的技巧3在下面与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藏于大陆和台湾的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首次在台湾“合璧”展出。这幅描绘富春江两岸秀丽景色的画作, 年代久远, 画作的墨迹已有些暗淡, 丝毫掩盖不住它内在的神韵。A因为 所以 但是 B不仅 而且 但是C尽管 但是 所以 D由于 而且 所以4下列句

2、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B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C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华,梆子戏高亢悲凉;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D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北京日报与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回望红色足迹,我的亲历感动征文活动。5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又名紫禁城, 。故宫东西宽753米,南

3、北长961米,面积达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 ,外国是一条护城河,四周是3400米的城墙。城墙上开有4座城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 。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A B C D6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春天来了!春天,从解冻的冰河中涌来,从大雁的叫声中飞来,从小草的萌发中醒来。春天来了!在这播种的季节里,快播吧!播下一颗颗绿色的心,播下一个个金色的希望。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像春笋一样冒尖,像山花

4、一样烂漫。我们,从这里出发,走向夏的繁茂,秋得成熟A选段中用“醒来”一词赋予小草以人德行为,生动地描写出春天草木萌发、万象更新的景象。B选段中运用“从来”的排比句式,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来临时大地上五彩缤纷的景象。C选段中把“我们”比喻成“春笋”“山花”,集中地表达了“我们”对美好春天的期盼之情。D选段中反复运用感叹句“春天来了”,强烈地抒发了当春天到来时人们按捺不住的欣喜之情。二、填空(共8分)7默写(5分)(1)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2)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1分)(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1分)(4)杜甫在望岳诗中抒发雄心壮志的句子

5、是: , 。(2分)8名著阅读(3分)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 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 (地名)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 的想法。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今年来,北京市在治理道路交通拥堵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9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则材料。根据这两则材料提供的共同信息,说出北京市治理道路交通拥堵采取的两项主要措施是什么。综合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北京市治理道路交通拥堵的思路是什么。(4分)【材料一】 北京市公共

6、交通发展状况对比表项目20012005年20062010年增长比例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114公里336公里194.7公共汽车运营车辆18496辆21548辆16.5全市交通投资1050亿元2500亿元138干线公路836公里3474公里22.5(数据来源:北京市日报2011年5月3日)【材料二】根据最新规划,“十二五”期间北京地铁(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从现在的336公里增加到600公里,到2015年,北京中心城区步行不到1000米就能到地铁站。北京公交专用道路总里程也将从294公里增加到400公里,中心城区选择公交出行的比例将从2010年得40.1提升到50。小客车出行比例力争从现在的35左右

7、下降到25,实施小客车总量调控,保持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零增长。(1)主要措施: (2)思路: 10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进行了现场采访。下面是对乘车引导员、交通协管员和停车管理员的采访记录。请你说出这些记录分别说明了什么,从这些记录中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4分)乘车引导员:过去,公交车五六分钟来一辆,现在一二分钟来一辆,方便多了。有的乘客说,现在坐公交车上班比开私家车还快呢,很多时候我们都坐公交车了。交通协管员:十字路口这地方,以前车多得都走不动,要是赶上早晚高峰,车就更多了。尾号限行后,这里的车流量小了,车堵得也不厉害了,只要不是高峰时段,车辆可以较快地通过。停车管理员:以前,停车费

8、1小时2元的时候,车多得都停不进来,排到马路上,影响了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停车费改成15分钟2元后,来停车的少了,司机停车的时间也短了,停车位也就不那么紧张了。(1)说明: (2)结论: 11这次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一份研究报告,请你根据以上搜集到的材料和采访记录,将下面研究报告的题目补充完整。(3分)题目:关于 的研究报告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第1214题。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

9、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注】有教材不分段。 有教材为“辩”。 有教材为逗号。 有教材为叹号。 有教材为逗号。 有教材为逗号。 有教材为“乡”。 有教材为冒号。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蹴尔而与之 蹴: (2)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呼尔而与之 翻译: 1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题。(共6分)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0级大地震。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核物质泄漏,这起核泄漏事件引

10、发了人们对核辐射的恐慌。核辐射对人类有着怎样的影响,人们又应该怎样认识它呢?核辐射是指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也称为放射性,指的是、等放射线这一类辐射。在发生核泄漏时,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也可通过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内,引起内照射伤害;在各类辐射中,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会使人受到外照射伤害。人体在遭受辐射后,由于照射剂量和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最大的风险是增加癌症、白血病、畸变、遗传性疾病的患病率,甚至影响几代人的健康。最典型的例子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当时,由于风向的关系,估计约有60的放射性物质落在白俄罗斯的土地上,经研究发现,

11、白俄罗斯的小孩患甲状腺癌的比例快速增加。由此看来,核辐射对人类有着极大地的危害,然而【甲】只有过量的核辐射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乙】少量的核辐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合理使用还可以造福人类。现在,核辐射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医疗上,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利用放射线进行治疗,即用射线直接照射肿瘤部位,杀死癌细胞。在生活中,许多食品利用辐射照射来进行保鲜,即通过一定剂量的辐射照射,杀死寄生在食品表面及内部的微生物和害虫达到保鲜目的。由于辐射照射食品时,食品仅仅受到放射源发生的射线的照射,不直接接触放射源,所以食品不会受到污染。此外,这种技术也不会污染环境。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确

12、保食品安全的重点推广计划中,辐照技术作为一项绿色加工技术已被列入其中。人们在对核辐射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就会科学地看待它,应用它,而不会一说到核辐射就惊恐万分,谈“核”色变。 【注】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造成了核泄漏事故,波及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18阅读第段,说出画线的【甲】【乙】两个语句的位置不能调换的三条理由。(3分) 19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分析红香蕉苹果可以长时间保鲜的原因。(5分)【材料】红香蕉苹果是我国苹果的主要品种之一。它很不耐贮存,采摘后在常温下很快就衰老变质。在冷库贮存,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苹果的硬度变小,虎皮病严重,质量大为

13、下降。而经过适量的钴-60射线照射后,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贮存6个月,其硬度、主要营养成分、色、香、味及外观都不会有显著变化。 (三)阅读君子之交淡如水,完成第2022题。(共8分)君子之交淡如水据史料记载,唐朝贞观年间,薛仁贵因“平辽”有功,被封为“平辽王”时,拒绝了所有贺礼,只收下平民王茂生送来的两坛清水。薛仁贵当中饮下后,说:“早年我家境贫寒,全凭王茂生接济。如今王兄贫寒,送清水也是一番情谊,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交,如清风徐徐,若明月朗朗,平淡得让人觉得如一汪清水。腾达时默默祝福,危难时给予支持,可以不去锦上添花,却一定会雪中送炭。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朋友交往的最高境界。君子之交

14、淡如水,那是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心心相印。春秋时上大夫俞伯牙善弹琴,乡野樵夫钟子期善听。伯牙弹“高山”曲,钟子期说:“好啊,像巍峨的泰山!”弹“流水”曲,钟子期说:“好啊,如浩荡的江河!”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更多的是心照不宣,还有什么比心灵上的相契相合来得更纯粹?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40年革命生涯中的支持与牵挂。为了马克思能够集中精力研究革命理论,恩格斯违背自己本来的意愿去从事商业工作,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的马克思。他们曾20年身处两地,思想和心灵的沟通却始终不断。当恩格斯患病时,马克思在给他的信中说:“我关心你的身体健康,如同自己患病一样”不求回报的支持,两地一心的牵挂,还

15、有什么比彼此间的扶持和关心来得更长久?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是鲁迅和瞿秋白腥风血雨中的同舟共济。面对国民党的悬赏追捕,同样处于危难中的鲁迅四次收留瞿秋白在家中避难;而在形形色色的反动文人侮蔑和诋毁鲁迅杂文的战斗意义时,是瞿秋白站出来给予鲁迅杂文以极高的评价。仅仅凭借当初翻译进步文学作品时的书信往来,便让之前未曾谋面的两人在反对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中,肝胆相照,引为同志。还有什么比患难与共、志同道合的友情来得更深厚?共同的志趣,共同的品质,共同的追求,使得彼此相知相助,相惜相勖,【甲】,【乙】,【丙】,这样的君子之交,不正应该是你我所追求的吗?20文章开头举出薛仁贵与王茂生交往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16、2分) 21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不计安危 不论地位 不分彼此【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22阅读第段,简要分析这一段所用事例为什么可以证明君子之交淡如水。(3分) 自我评价专栏(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自主学习: 合作与交流: 书写: 综合: 开发区石村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稿课 题 曹刿论战课 型新授课执笔人 李正光审核人刘雪峰、邓云华级部审核学习时间第 周第 导学稿教师寄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习目标学会语言的积累技巧,锻炼自己的语文水平学习重点、难点学以致用学习方法反复朗读,体味语言积累的

17、技巧一、前置性自学、训练1、古今异义词 1、小大之狱 狱:古义:官司、案件 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 2、牺牲玉帛 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3、齐师伐我 伐:古义:讨伐,攻打 今义:砍伐 4、又何间焉 间: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间 5、肉食者鄙 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今义:轻视,看不起 6、弗敢加也 加:古义:虚夸,以少报多 今义:增加 7、虽不能察 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8、再而衰 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 9、必以信 信:古义:信实、诚实 今义:书信 10、忠之属也 忠:古

18、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 、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2、一鼓作气 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 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 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 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5、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限四个字) 6、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选

19、择在齐军辙乱旗靡之时。 8、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请见、请从。 9、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1、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巩固训练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1)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4)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7)忠之属也 (8)可以一战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4“十年春

20、,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了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 和 。 5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6曹刿说的“忠之属也”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7文字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语句是什么? 8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9选文中表现出曹刿哪两个思想观点? 10读了这段文字,曹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1解释句中的划线词语。 (1)公将鼓之 2)公将驰之 2翻译下面的语句。 (1)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 4用原文语句回答。 (1)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在 的时候。 (2)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是在 的时候。 5鲁庄公

21、先要追击齐军,刿曰:“未可。”后来他又说:“可矣。”他认为“可矣。”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6第一段通过描写曹刿的言行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和才能? 7文中的“公将鼓之”和“公将驰之”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性格? 、三:我的收获: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明白今后的复习目标了吗?把你的得失写出来,同学间交流一下。自我评价专栏(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自主学习: 合作与交流: 书写: 综合: 开发区石村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稿课 题邹忌讽齐王纳谏课 型新授课执笔人 李正光审核人刘雪峰、邓云华级部审核学习时间第 周第 导学稿教师寄语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学习目标学会语

22、言的积累技巧,锻炼自己的语文水平学习重点、难点学以致用学习方法反复朗读,体味语言积累的技巧一、前置性自学、训练 五、古文默写、文中写邹忌对妻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 、文中写邹忌对“妾之美我”看法的语句 、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初下的情景的语句 、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 、文中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句子是 六、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 或 ,是西汉末年 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 的策略和言论。文章题目中“讽”意思是 ,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用含蓄的话劝说或指责)。 七、朗读节奏1、臣诚

23、知不如徐公美, 2、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4、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八、重点语句翻译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7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8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九、课文内容理解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2、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3、“王曰善。”请你结合文意品析“善”字的表达作用。 4、

24、揣摩“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活动,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5、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十、开放性试题1、请就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3分) 2、威王一“善”,政局迥异,初时“门庭若市”,后来“无可进者”,请根据“无可进者”写出“门庭若市”的反义成语。“门庭若市”体现了威王的“广开言路”,在我们学过的古文中,还有哪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广开言路”的问题?(2分) 3、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

25、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4分) 4、对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只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即可。 5、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 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3分) 6、“门庭若市”是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请写出其反义词 7、从文中看,齐威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你的看法。三:我的收获: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明白今后的复习目标了吗?把你的得失写出来,同学间交流一下。自我评价专栏(分优良中差四个等

26、级)自主学习: 合作与交流: 书写: 综合: 开发区石村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稿课 题 愚公移山课 型新授课执笔人 李正光审核人刘雪峰、邓云华级部审核学习时间第 周第 导学稿教师寄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习目标学会语言的积累技巧,锻炼自己的语文水平学习重点、难点学以致用学习方法反复朗读,体味语言积累的技巧一、前置性自学、训练 1.你能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吗?万仞( ) 箕畚( ) 荷担( ) 冀州( )穷匮( ) 始龀( ) 惩 ( ) 孀妻( )2.愚公移山,体裁是 ,选自 。本文的寓意是 。阅读愚公移山全文,完成下列各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思。年且九十 ( ) 且焉置土石 ( )

27、 河曲智叟亡以应 ( )杂然相许 ( ) 甚矣,汝之不惠(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用原文回答以下问题。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智叟认为愚公不能移山的原因是: 。表明愚公取得辩论胜利的句子是: 3.结尾说天帝被愚公的“诚”感动了,这个“诚”指的是什么? 4.请你分别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愚公和智叟的形象。愚公 智叟 5、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许多成语都是出自古代寓言故事。请与小组成员合作共同收集这样的成语故事,请将你们收集的成语写 出来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A 毕力平险 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争高直指与朱元思书) C杂然相许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

28、师表) D何苦而不平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忱患,死于安乐)7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2分)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9本文语言简洁,但又不失生动,请以“始龀,跳往助之”为例作简要分析。(2分)10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提出的看法,请加以比较,说说有什么不同之处。(3分)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2分) 年且九十( ) 寒暑易节( ) 杂然相许( ) 甚矣,汝之不惠( ) 全品中考网15

29、从文段中另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例。(2分)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 面山而居 。 16将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3分)1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译文:2、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译文: 17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 , 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 。(2分)18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3分) 三:我的收获: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明白今后的复习目标了吗?把你的得失写出来,同学间交流一下。自我评价专栏(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自主学习: 合作与交流: 书写: 综合:

30、 开发区石村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稿课 题 阶段性练习课 型新授课执笔人 李正光审核人刘雪峰、邓云华级部审核学习时间第 周第 导学稿教师寄语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学习目标学会语言的积累技巧,锻炼自己的语文水平学习重点、难点学以致用学习方法反复朗读,体味语言积累的技巧4.默写。(9分)蒹葭 ,白露 。所谓伊人, 。 ,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使愚公有坚定的信念,相信大山一定会铲除的重要依据是 ,风多杂鼓声。 ,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 。(杜甫登楼)水是眼波横, 。欲问行人去那边? 。(王观卜算子)夏完淳的别云间

31、一诗中表达出诗人的英雄气节和豪迈情怀的诗句是 。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示获罪之快,人生变化无常的诗句是 。请选出你喜爱的古诗词中的名句来表达自己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并写明出处和作者。9阅读曹刿论战回答下列问题。(2分)请写出反映曹刿政治思想主张的句子。(用原文回答。) 10.解释文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小信未孚( ) (2)小大之狱( )(3)公将鼓之( ) (4)望其旗靡( )11.用原文语句填空。(5分)(1)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 。(2)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 , 。12曹刿认为可以追击齐师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13.翻译下列语句。(4分)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公将驰之。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夫战,勇气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在选文中的意思是鼓足干劲,一气把事情完成。B.“彼竭我盈”中,“竭”和“盈”意思相对,揭示了敌我双方士气的对比,“彼竭我盈”之时正是反攻的有利时机。C.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