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理)物理内能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豳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能量一定越多C.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可能不变D.物体内能增大,不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答案】B【解析】【解答】A.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一定增大,A不符合题意;B.物体放热的多少和物体的质量、温度差、比热容有关,B符合题意;C物体内能减少时,可能温度改变,也可能状态改变,C不符合题意;D.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吸热,也可能做功,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物体的内能和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改变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2.小明和班里的同学讨论热学知
2、识,你认为正确的是()A.看到阳光下屋内飞舞的灰尘,这是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陨石在坠入大气层时,内能增加,机械能减小D.在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燃气对外做功四次【答案】CA不符合题【解析】【解答】A、尘埃在空气中飞舞是宏观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机械运动,息;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B不符合题意;C、陨石坠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坠落过程中陨石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机械能减小,C符合题意;D、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 4个冲程,曲轴转动2周,对外做功1次,
3、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尘埃飞舞机械运动,人的肉眼看不到分子的运动;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海绵间的空隙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陨石坠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即机械能减小;坠落过程中 陨石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D、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曲轴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3 .如图所示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和直升飞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直升飞机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应用了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B.随着直升飞机上升高度增加,机舱外大气压减小C.飞机上的发动机将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航空母舰利
4、用的核能是在核反应堆中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它属于可再生能源 【答案】D【解析】 【解答】解:A、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应用了流速越大流体的压强 越小的原理,故A正确;B、随着直升飞机上升高度增加,机舱外大气压减小,故 B正确;C、飞机发动机是将燃料燃烧释放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C正确;D、核能是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故D错误;故选D.【分析】(1 )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却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2)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3)判断清楚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即可;(4)核能是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4 .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制作出了一种新型防菌纳米纸”,这种纸油水不沾”,细菌也无法停留在上
5、面(如图).则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纳米纸”的分子不可再分B.纳米纸”的分子不能做无规则热运动C.油水不沾”的原因是分子间无空隙D.纳米纸上互相靠得很近的两滴水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是因为分子引力的缘故【答案】D【解析】【解答】A、因为分子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可以再分;A不合题意;B、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不合题意;C、分子之间永远是有空隙的,C不合题意;D、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析解答本题: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信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6、引力和斥力;分子间 存在间隙.5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给水和煤油分别加热,在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的温度升 高一样快,由此可以判定()(c水c煤油、p。p煤油)(不计热量损失)A.水的质量等于煤油的质量"冰的体积小于煤油的体积C.水的质量大于煤油的质量H城的体积大于煤油的体积【答案】B【解析】 【解答】AC、已知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水的比热容大于煤0/油,由公式m= 知:水的质量小于煤油,AC不符合题意;0BD、已知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由于水的质量小于煤油,由公式 V=内知,水的体积小于煤 油.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比热容表示物体的吸热能
7、力,常见物体中水的比热容最大,在吸热和质量相同 时,比热容较大的物体升高的温度较小.若吸热和温度变化相同,则质量不同6 .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kg?C)单位:X10J/物质水酒精煤油水银冰砂石铝铜比热容4.22.42.10.142.10.920.880.39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大B.冰的比热容是2.1 x 3J/ (kg?C)表示1kg冰吸收的热量是 2.1 x 3JC.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后,水的温度变化大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答案】D【解析】【解答】解:A、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的大,比如:冰
8、比水银的比热容大。A不符合题意;B、冰的比热容是 2.1 X 3® (kg?C)表示1kg冰温度每升高(或降低) 1C,吸收(或放 出)的热量是2.1X10J. B不符合题意;C、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根据公式 N=己由知,煤油的温度变化大。C不符合题意;D、由表中数据知,铝的比热容大于铜。质量相等的铜和铝,升高相同的温度,根据吸热公式Q=cmt知,铝吸收的热量多。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o【分析】结合表格数据,利用吸热公式Q=cmAt分析理解.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C.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
9、隙D.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原子【答案】B【解析】【解答】A、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A不合题意;B、液体很难被压缩,因为液体分子之间存在排斥力,B符合题意;C、捏海绵使得它的体积变小,海绵中白空隙不属于分子间的空隙,C符合题意;D、电子的尺度比质子小,质子又比原子小,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不是宇宙的中心;B、分子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C、分子间存在着间隙;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组成了原子核8 .村居诗中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莺”,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
10、失“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C.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物体的质量,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质 量不变,惯性不变,A不符合题意;B、越飞越高的风筝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C、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C不符合题意;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在两个物体 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o【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
11、的唯一量度.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 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 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9 . 一大块铁和一小块铁的质量之比是5: 1,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A. 5 : 1B. 1 5C. 1 1DS法确定【答案】C 【解析】 【解答】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热 量、温度没有关系, 故答案为:C
12、.【分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热量、温度没有关系。10 .关于分子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虽小,但可以用肉眼看见B扩散现象证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答案】B【解析】【解答】解:A、分子的体积很小,量度单位是10一10m ,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A不符合题意;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B符合题意;C、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水结冰后,分子仍是运动的;C不符合题息;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不能说明分子变小了,粉状仍是固体小颗粒,分子是肉眼看不到 的
13、,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结合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分析解答即可11 .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l 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禽流感病毒 H7N9在空气中的运动是分子的热运动,能传染到人 【答案】D 【解析】【解答】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A不符合题意;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 转,B不符合题意;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不符合题意
14、;D、禽流感病毒通常在禽类体内,一般情况下是接触不到人体的,不会在空气中传播,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还可以分为原子核和电子,禽 流感是病毒,不会在空气中传播 .12 .质量和初温度都相同的水和铜块,分别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铜块投入水中(c水c铜,不计热损失),则()A.水的温度升高,铜块的温度降低,且水升高的温度和铜块降低的温度相同B.水的温度降低,铜块的温度升高,且水降低的温度和铜块升高的温度相同C.水的温度升高,铜块的温度降低,且水增加的内能和铜块减少的内能相同D.水的温度降低,铜块的温度升高,且水减少的内能和铜块增加的内能相同【答案
15、】C【解析】 【解答】由Q=cm t 知质量和初温度都相同的水和铜块,分别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的温度升高的多,即铜的温度高,将铜投入水中后铜放出热量,水吸收热量,根据热平衡知铜放出热量等于水吸收热量,水增加的内能和铜块减少的内能相同。故答案为: C。【分析】先根据 Q=cmAt分析铜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温度的变化判断它们温度的高低, 再根据热平衡知道: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和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相同。13 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泡茶时,杯口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B.泡茶时,部分茶叶下沉-是由于茶叶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C.茶水太烫,放一会茶水凉了-此时茶水具有的热
16、量较少D.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玻璃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答案】C【解析】 【解答】解:A、泡茶时,杯口冒出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 A正确;B、泡茶时,部分茶叶下沉,是由于茶叶受到向上的浮力小于向下的重力,故B正确;C、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能量的多少,不能说物体具有热量,故 C错误;D、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 正确故选C【分析】( 1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作液化;(2 )上浮的茶叶受到浮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所以茶叶上浮;( 3 )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能量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 4 )
17、从一侧看,玻璃杯中间后,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是一个放大镜14 生活和自然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B. 指南针所指的南极就是地理位置的正南方向C. 为地球带来光明和生机的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D. 汽车发动机采用水进行冷却,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答案】D【解析】 【解答】解:A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放出热量的多少以及燃烧温度的高低等均无关,故A 错误;B、指南针所指的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并不指在正南方,故 B错误;C、太阳能是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
18、源,故 C错误.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冷却用水作为工作物质,故D 正确;故选D.【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1)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放出 热量的多少以及燃烧温度的高低等均无关;(2)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南北极并不重合,存在一定的夹角,该夹角是磁偏角.(3)可以重复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如:化
19、石能源、核能等.(4)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 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据此分析.15 .下列有关内能和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 0c的物体不具有内能吻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水的比热容较大,可作为冷却剂D.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答案】C【解析】【解答】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具有的动能及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分子的运动是永不停息的,0c的物体的分子也在运动,所以其内能不会为0, A不符合题意;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但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
20、熔化时,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B不符合题意;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即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可作为冷 却剂,C符合题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物体所处的状态有关, 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无关,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o【分析】内能是物体内部具有的能量,是由内部的分子运动造成的,比热容是物体的吸热 能力,不同的比热容比热容不同 .16 .生活中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远处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间有空隙hB.冬天很冷的时候搓手就感到暖和,是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C.夏天在河岸边觉得沙子热得发烫而河水却不怎么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
21、大D.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答案】C【解析】【解答】A.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酒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A不符合题意;B.搓手时,我们通过做功改变了内能,B不符合题意;C.沙子发烫而水不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故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升高的温度要大;C符合题意;D.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增大的原理,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彳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B.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
22、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C.比热容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白能力强弱的物理量D.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17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走进花园闻到花香卜B.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C.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区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答案】C【解析】【解答】A.走进花园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在不断运动,能用分子 动理论解释,A不符合题意;B.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说明糖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能用分子动理论解 释,B不符合题意;C.烟雾是小颗粒不是分子,故烟雾在空中弥漫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C符合题意;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
23、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是有间隙的,分子不 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18 .下列有关内能和比热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B.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无关C.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吸收热量D.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不能从内能小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大的物体 【答案】D【解析】【解答】解:A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即温度不一定升高,A不符合题意;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物体所处的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大 小、升高的温度,吸收或
24、放出的热量多少无关,B不符合题意;C、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C不符合题意;D、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所以内能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若 内能小的物体温度高,故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大的物体,D错误,符合题息。 故答案为:Do【分析】物体内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这是由于物体内能变化的同时 ,有可能发 生物态变化.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内能变化了 ,温度有时变化有时却不变化.如晶体的熔化 和凝固过程,还有液体沸腾过程,内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物体所处的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大小、升高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无关.物体的内能改变了 ,物体却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