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doc

单绳抓斗的三维结构设计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8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21138060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69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5-06 上传人:机****料 IP属地:河南
50
积分
关 键 词:
抓斗 三维 结构设计
资源描述:
单绳抓斗的三维结构设计,抓斗,三维,结构设计
内容简介:
摘要近年来,三维设计技术在制造业中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使产品在设计阶段便可通过虚拟加工!装配和评价而避免设计缺陷,有效地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从而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和制造成本抓斗是起重机械的工属具,普通应用于港口!堆场和工矿企业中,对抓斗三维设计软件的开发及应用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将三维造型技术与实例推理技术结合运用到抓斗设计领域,提出基于实例推理的抓斗设计流程,开发了一套抓斗三维设计系统本文采用至顶向下的建模方法和多配置的零件系列化设计方法建立了抓斗三维图型库在零件的三维图型建模中考虑并定义了抓斗零部件的配合关系,保证了当某些零件或其局部部位尺寸进行改变时,三维模型中相关尺寸同时可进行相应改变,并在二维施工图中自动改变,从而有效地避免由于设计人员的疏忽可能带来的设计失误本文调查了抓斗的实际设计方法,发现其设计思路与实例推理的基本思想十分吻合,据此提出了基于实例推理的抓斗设计流程一方面利于吸取已有产品的成功经验!同时符合企业设计人员的设计习惯,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同时结合三维造型技术,提出了抓斗产品实例的表达方法及检索方法归纳目前抓斗设计制造经验,建立抓斗知识库和方法库以及设计规范库在PROE软件平台上二次开发研制了一套形象直观!灵活友好!易于操作的三维抓斗设计系统针对抓斗实例完成了产品查询模块,产品实例管理模块,和基于实例推理的新产品设计模块针对抓斗设计计算完成了抓斗自重计算,斗容计算,领板计算以及开闭斗能力验算模块针对通用零部件还开发了零件库管理模块在菜单的帮助下可实现抓斗的三维建模!虚拟装配!三维运动仿真!零件干涉检测!零件强度校核等功能,最后由三维模型自动生成新产品的施工图纸最后,利用所开发的抓斗三维设计系统完成了起重量为12吨的抓斗的设计,说明所开发的系统是成功的关键词:实例推理,抓斗,三维设计,智能设计,PROE绪论抓斗是用于装卸大宗散粒物料的取物装置,由于抓取物料种类多!性质各异!且使用场合不同,又没有设计规范可循,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经验占了很大比重,设计人员一般是以相似类型的抓斗产品图纸为参照依据,对比后在商用二维CAD软件基础上进行修改并形成新产品图纸对一般设计人员来说,用这种简单类比!尺寸放大或缩小的方法很难保证设计出来的产品具有合理的抓取比和避免零件之间的干涉等问题,如何结合计算机三维造型技术和专家经验信息进行智能设计是提高抓斗设计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目的当前我国机械行业绝大多数企业的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应用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这里所谓的CAD其实是Computer Aided Drawing(计算机辅助绘图)传统的二维设计模式,是线框造型系统,不能表达几何数据间的拓扑关系,而且通常都采用三视图来表达零件,但由于三视图方法表达的不完整性,给对结构设计并不十分熟悉的有关人员对图纸的理解造成很大难度,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往往样品加工出来了才-发现与其脑中的构思大相径庭,于是不得不对产品进行返工,更有甚者对产品进行重新设计而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维造型设计CAE/ACM/PDM等技术的日趋成熟为企业高层次的计算机应用提供了可能.使用原有的二维软件已无法满足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提高企业以D技术应用水平迫在眉睫现代设计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面向市场!面向效率瞬息多变的市场要求,对产品的设计!开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能否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是企业继续生存和保证持续发展的关键对于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来说,长期从事的设计工作得到的经验需要一个有效的方式或工具进行总结对于新入行的设计人员,以往手把手师父带徒弟似的带新手方式在高级人力资源紧缺的今天不再可行,他们迫切需要迅速掌握公司前辈们以往积累的经验和技能,以应付目前的工作并能在前任基础上发扬光大对公司来说,以往开发过的产品就是公司的宝贵财富,对于相似产品的开发就不必重新设计,完全可以借鉴以往开发的经验进行这些都是本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抓斗设计及研究概况目前据资料显示,由于抓斗仅仅是作为起重机械的一个工属具,因而没有对它进行研究的专门机构在各个高校的研究中也较少涉及,只有在一些生产起重吊具的厂家,以及各港口!码头中,对抓斗有所研究,如美国的 Bardley 公司,Hayward,N.Y公司,德国的Demag公司,Peiner公司,日本的真砂株式会社等但由于抓斗抓取的物流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抓斗工作的场合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抓斗的标准化及规范化也带来一定的难度对于设计规范,各国都没有统一,在美国有美国国家标准局的ASME30.20设计规范,在德国各个厂家也有各自的参考数据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类似的国家标准并且关于这些国内外设计规范及标准的制订较少有研究论文及资料的介绍在为数不多的抓斗研究学者中,在国际上以前苏联及德国学者居多,如德国的Pfhal,Dietrieh,Wilkinson,以及前苏联的B.A.TAYBEP,N.n.KPTNKOP等在相关的资料检索中,对抓斗的仿真以及CAD研究最详尽的要数1997一1999年期间,由上海龙吴港务公司包起帆高级工程师王少梅教授共同主持的交通部重点项目:“抓斗动态仿真及优化研究”在该项目的研究中,课题组建立了抓斗抓取过程的动态仿真模型,开发了仿真分析的应用软件,完成了四种抓斗构件的三维有限元建模,分析及优化工作;完成了双瓣、多瓣、木材、电动液压抓斗设计计算及参数化绘图、抓斗优化设计、抓斗辅助绘图工具库等软件的开发工作。提出了上述四种抓斗系列的行业标准,以及研制出经过优化设计的抓斗产品,并完成了工业试验。在抓斗的优化设计方面,有大量专家及教授研究出各种算法:如张氢博士将模拟退火算法运用于抓斗的优化设计。以上的研究较多地在于通过改变抓斗的几何参数来提高抓斗的抓取性能,相应的软件开发也是基于Auto CAD这些二维CAD软件的,而涉及智能设计及三维设计的运用尚没有报道,这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第一章设计题目1.1主要研究内容:根据使用要求,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的抓斗,满足生产需求1根据理论设计要求,以2.7吨抓斗为例,导出主要的设计尺寸参数,建立单绳抓斗理论设计模型。用Auto CAD技术建立单绳抓斗抓斗的二维模型,再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单绳抓斗的三维模型,研究其构造特征和工作原理。2通过对单绳抓斗在常规工况下受到的力进行研究分析,建立单绳抓斗受力分析模型。1.2单索抓斗的应用:单索抓斗的开闭与升降用同一根钢丝绳,依靠抓斗本身的启闭机构完成取物与卸料动作。单索抓斗可以与普通单卷筒的起升机构配套使用,其结构与操作复杂,生产率较低。单索抓斗启闭机构的控制方法有曳绳式、自动开斗式和无线遥控开斗式等多种方式。抓斗是一种自动取物的机械装置,它的抓取与卸料动作由起重机司机操纵,不需要辅导人员协助,因而避免了繁重的人力劳动,同时也节省了辅助时间,大大提高了装卸生产率。抓斗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厂、港口、车站、煤场及其他散粒物料仓库,其中单绳抓斗在煤场抓斗卸船机中广泛应用,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用途广泛等特点。在抓斗工作时因为其工作环境十分恶劣,而且抓斗斗体、撑杆会受到动态和静态的载荷,所以容易产生局部断裂现象,因此对抓斗受力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长撑杆双瓣四索抓斗的优化仿真研究。本文从实际的单绳抓斗出发,参照已有的单绳抓斗理论,通过深入的分析研究,从提高抓取能力、提高结构强度、实现结构强度计算参数化三方面入手优化已有的抓斗。通过对现场实物抓斗测绘数据与抓斗常规设计参数的比较,建立了基于提高抓取能力的抓斗优化计算数学模型1.3设计任务:1提出方案并进行分析和评比,选取合理的一种方案2对选取的方案进行具体参数设计3尺寸参数选定后进行建立三维建模4利用ANSYS对抓斗各部分零件进行受力校核5根据各部分受力情况,选取合理的制造材料1.4方案的分析与评比单缸液压可控抓斗使用液压抓斗后,省略了不必要的作业环节,缩短了单钩作业时间。作业效率较以前提高lO左右,降低了现场的环境污染,而且有助于安全生产无需人员、机械配合作业,消除人机配合所造成的安全隐患。每斗货物抓取重量恒定,不会出现超机械负荷的现象。实现无线电远程控制,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在材料的选择上,将承受较大负荷、要求高耐磨的部位,如斗体、支腿、上承梁,采用HARDOx500高强度钢板。另外,由于在抓斗中间加了液压单缸操作系统,必然会增加斗体自身的重量,就会增加功能损耗;液压系统操作灵活但是容易出现故障。滑轮式抓斗第二章2.1 单绳抓斗的工作原理:单绳抓其开闭主要靠头部滑体、锁钩等配合运动。抓料时,抓斗张开后降到该抓物上,钢丝绳继续下降,使滑体下滑,由于滑体上配重铁的作用,使钩头扣在横梁的钩口上,这时起升滑体使横梁上升,腭板闭合。卸料时,抓斗装满货物送到卸料场地,抓斗落到料堆,钢丝绳继续下降,使滑体下滑一段距离,由于开闭杆的作用,使钩头与横梁上的钩口分离,然后起升钢丝绳,在下横梁和抓斗自重的作用下渐渐使腭板张开。2.2单绳抓斗结构组成:吊环、钢绳、腭板、撑杆、支撑架2.3单绳抓斗的常规设计: 抓斗的种类和规格繁多,设计时主要应该考虑起重机的起重量、物料的堆积密度的物料性质。1抓斗的自重2抓斗颚板几何形状、侧面尺寸及颚板各部分厚度3抓斗撑杆截面尺寸4抓斗的抓取能力2.3.1抓斗自重的确定单绳抓斗按物料的堆积密度不同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超特重型。物料堆积密度1.25-2.02.0-2.8抓斗类型轻型中型重型超特重型由已知参数可知物料密度,因此可以确定所要设计的抓斗类型属于中型。抓斗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题号容积M3物料比重抓取料重滑轮倍率开闭绳数钢绳直径滑轮直径抓斗总高斗部长宽高最大张开尺寸C1.51.82.7211520028001550*13002300 由上表可知抓取物料重量,物料比重。因此,在此次设计中初步设定抓斗自重=。抓斗自重在各部分的分配按下式进行:式中:、抓斗及其相应部分质量,t;撑杆头部滑体颚板0.180.160.420.24根据上表,算出单绳抓斗各部分质量如下撑杆:,头部:(t),滑体:(t),颚板:0.36(t)。2.3.2抓斗颚板几何形状、侧面尺寸及颚板各部分厚度的确定 抓斗颚板的几何形状应满足一下要求;物料向斗内填充时阻力要小而填充率要大;卸料时要有良好的倒空性,抓斗装满离开料堆时,钢丝绳的动力荷载要小。对于小颗粒(mm)松散物宜用半圆形颚板(a),对于中块粒(的松散物宜用直线大圆弧颚板(b),它们常用于轻型抓斗上;对于大颗粒以及难以抓取的物料宜用直线小圆弧颚板(c),它常用于中型或重型抓斗。抓斗颚板侧面尺寸 颚板形状抓斗颚板的侧面积按下式计算:式中:、由ABH、BCGH、CDFG围城的面积,V抓斗容积,E为颚板宽度。颚板宽度:因此(m)式中:E斗体宽度,m; D抓斗最大开度,取值为2.3m; 斗体宽度与抓斗最大开度之比,取值为0.50。根据公式(),=0.08(),=0.38(),=0.21(),使(),取=0.32(m),=0.66(m),=0.19(m)可得:(m);(m);(m);由上式确定抓斗闭合宽度为C(m)下面确定斗体自重在各部分的分配情况。斗体的重量是由竖刃板、侧板、横刃板,底板、肋板、钢管重量组成。设各部分重量为、。斗体自重在各部分的分配按下式进行:式中:斗体及其相应部分质量,t; 斗体质量分配系数,其相应值如下表:竖刃板侧板横刃板底板肋板钢管0.060.150.080.330.190.19根据上表,算出斗体各部分重量如下:竖刃板:22();侧板:();横刃板:29();底板:119();肋板:68();钢管:68()。竖刃板厚度的确定:0.026(m)式中为竖刃板的厚度,为竖刃板的重量,为材料的密度,为竖刃板的宽度,、见上式。竖刃板的宽度与抓斗闭合宽度的比值取,故竖刃板的宽度取(m)。侧板厚度的确定:=(m)式中为侧板的厚度,为侧板的重量,为材料的密度,为竖刃板的宽度,S为侧面积,见上式,竖刃板的宽度取(m)。横刃板厚度的确定:0.07(m)式中横刃板的厚度,为横刃板的质量,为材料的密度,为横刃板的宽度,E为颚板宽度,横刃板的宽度和竖刃板的宽度一致,取(m)。底板厚度的确定:0.594(m);0.677(m)故底板厚度的近似计算公式如下:0.025(m)式中为底板厚度,为底板的重量,为材料的密度,为横刃板的宽度,E为颚板的宽度,横刃板的宽度和竖刃板的宽度一致取(m)。肋板厚度的确定:0.019(m)式中为肋板的厚度,为肋板的重量,为材料的密度,为肋板的面积,设计中肋板面5积与颚板的面积比值取0.75,故这里取()。钢管内径尺寸的确定:0.07(m)式中R为钢管外径尺寸,r为钢管内径尺寸,为钢管的重量,为材料的密度,E为颚板宽度,这里取R=0.10(m)。 抓斗开闭绳滑轮组的倍率与抓斗闭合力成正比关系。倍率过小会造成闭合力(抓取力)不足。增加滑轮组的倍率可以降低闭合绳在抓取过程中的张力足,使挖掘压力B增加,从而提高抓斗的抓取能力。抓斗主要尺寸的分配按下式进行:式中:相互有分配关系的抓斗主要尺寸,m;抓斗主要尺寸分配系数起重量近似等于4.2吨,抓取比为1.8,其分配系数如下表:起总量抓取比颚板最大开度D/颚板最大开度时高度闭合宽度C/闭合高度A撑杆下部跨度F/颚板宽度E撑杆长度H/闭合高度A 4.2 1.8 0.69 0.540.50.64颚板最大开度时高度:(m)撑杆下部宽度:F=E=0.75(m)由已知条件可知:闭合高度A=2.8,闭合宽度C=1.5(m),颚板最大开度D=2.8(m)。单绳抓斗主要尺寸示意图2.4 抓斗撑杆尺寸参数的确定由上面可知撑杆部分总重量=0.27(t),因此单根撑杆部分重量为(t)下面确定撑杆自重在各部分的分配情况:撑杆的质量有撑杆侧板、撑杆前板、撑杆连接杆重量组成。设各部分重量为撑杆自重在各部分的分配情况按下式进行:式中:撑杆及其相应部分质量,t;为撑杆质量分配系数,其取值如下表:侧板前板连接杆0.450.230.32根据上表算出撑杆各部分质量如下:侧板:31();前板:0.06750.23=16();连接杆:0.06750.32=20.5()。撑杆尺寸示意图如下:2.80.64=1.8(m)下面确定撑杆中截面和端截面的宽度和高度。撑杆各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分配按下时进行:式中:撑杆各截面的高度及撑杆长度,m;撑杆各截面宽高分配系数,取值如下表: 中截面 端截面0.1240.050.0720.05根据上表,算出撑杆各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如下:中截面宽度:0.1241.8=0.22(m);中截面高度:(m);端截面宽度:(m);端截面高度:(m)。设计时撑杆侧板壁厚度取相等值,前半壁厚度取相等值。则根据上图可知各个尺寸参数的关系算出:(m);侧板厚度:前板厚度:0.012故设计时撑杆截面壁厚统一取t=0.012(m)。撑杆截面示意图第三章 抓斗抓取能力的确定 影响抓斗住区能力的因素主要有自重、颚板宽度、闭合速度、抛掷速度等。抓斗自重:抓斗抓去物料的能力是靠抓斗的自重产生。抓斗抓取压力时的垂直压力大,抓取量也越大。因为抓斗自重是影响抓斗能力的主要因素,设计抓斗时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自重。 颚板宽度E的影响:减窄抓斗可以使抓斗较容易插入物料但窄抓斗两侧壁的阻力相对来说较大的,因而太窄的抓斗也使抓取能力降低。确定抓斗宽度E的原则使是:对于大块的物料即坚实的堆料应取较小值;对于松散的物料宜取较大值。 闭合速度都影响:一般来说闭合速度提高,物料的阻力增加,从而使抓取量减小。的阻力增加,从而使抓取量减小。这主要是因为物料空隙中的空气溢出阻力增加,此外也由于物料的惯性力增加以及抽空现象影响增大等原因所致。对于一般的松散物料来说,在通常的闭合速度范围内,闭合速度对于抓取能力没有显著的影响。 抛掷速度的影响:将抓斗以高速度落于料堆上,可以帮助抓斗插入物料,从而提高抓取能力。但这种作用只是对于抓斗不宜插入的物料才有显著的效果,例如大块物料,坚实的料堆以及结有坚实硬壳的料堆。对于松散物料,抛掷速度对于抓取能力影响不大,虽然在最初阶段抓得较多,但在后一阶段刃口又向上退出,使得抓取量增加甚少。第四章 确定电动机的功率与转速 电动机作为抓斗的动力装置,通过钢丝绳和一系列滑轮组连接在单绳抓斗的吊环上。在不记钢丝绳和滑轮之间摩擦、钢丝绳自重等因素的影响下,电动机提供的动力全部转换为无物料和抓斗的向上运动,故计算可以按下时进行。 设抓斗和货物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做匀速运动,其速度为V=0.5m/s。减速机构的设计: 由于从电动机输出的转速比较大,因此在设计中要对速度进行减速,采用一级减速机构。(1) 电动机功率和型号的确定:P=FV=(+)gV=(2.7+1.5)=42KW由于要考虑传动系统各部分之间的摩擦,因此,电动机功率取45KW。故电动机型号为Y225M-2 45KW(额定电压380V,额定转速2970r/min)三相电动机。(2) 确定减速机构各部件尺寸设定主动齿轮采用r=40mm,从动轮半径=50mm则从动齿轮边缘上速度=1.98m/s因此,从动齿轮上角速度=10(rad/s),则从动齿轮半径=0.198m第五章 抓斗各部分受力分析及其材料选取抓斗以张开的状况(图a)下降到散粒物料上。起升卷筒停止不动,向起升方向开动闭合卷筒(图b),抓斗逐渐闭合,在自重作用下,抓斗颚板挖入料堆,抓取物料。当抓斗完全闭合,立即开动起升卷筒,这时起升与闭合卷筒共同旋转(图 1c),将满载抓斗提升到适当高度。当抓斗移动到卸料位置时,向下降方向开动闭合卷筒(图d),起升卷筒停止不动,抓斗张开卸料。总之,当起升绳与闭合绳速度相同时,抓斗就保持一定的开闭程度起升或下降;当起升绳与闭合绳速度不同时,抓斗就关闭。其动作下表:抓斗开闭升降起升绳停停升降闭合绳降升升降a.下降在物料上 b抓取物料 c起升 d卸料5.1.1 抓斗在抓取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抓斗抓取物料是一个过程,它包括了抓斗的无穷多的位置,各部分的受力情况都是不同的,随物料的性质及抓取情况而定。下图所示为抓斗刚要抓取物料时的受力情况。根据总体平衡,得-2-=0式中一抓斗自重;一起升绳拉力;一闭合绳拉力;一物料作用一个颚板上的水平分力;一物料作用一个颚板上的垂直分力。5.1.2抓斗起升时的受力情况需要知道抓斗起升过程中的起升绳张力及闭合绳张力。当采用双电机分别驱动起升时,起升绳与闭合绳的张力相等即。是抓取物料的重量。这时抓斗各部分的受力情况都较轻。然而当起升之初,起升绳未及时张紧,闭合绳受最大张力,抓斗抓完物料后刚要起升时的受力情况下图所示。=0,) 这种情形下,抓斗各部分的受力都是较严重的,因此在对抓斗进行基于强度和刚度的结构分析时只考虑抓斗抓完物料后刚要起升时的受力情况。5.2 钢丝绳的受力分析及其材料选取钢丝绳是连接电动机和抓斗的中间部分,其承受的载荷很大(其中包括抓斗自身重量、物料重量和电动机的提升力)。在抓斗实现抓取、提升、卸料和下降过程中,综合比较钢丝绳的受力可知,由于在抓斗满载物料刚刚起升的时候存在加速度,此时钢丝绳乃至整个系统受力最大。假设抓斗刚提升起来时速度由v=0上升到v=0.5(m/s)的加速度为a=0.25(m/),钢丝绳拉力为T,则:T=()g+()a=(1.5+2.7)x9.8x+(1.5+2.7)xx0.25=42.21KN查起重机设计手册可知:选取钢丝绳公称直径10mm即可满足条件。钢丝绳横截面的正应力:= 269(mpa)由于在工程应用中考虑到何在变动、钢丝绳自身腐蚀导致强度降低、过载以及疲劳强度的因数,因此在使用中应该选取适当的安全系数。通过查取起重机械设计手册可知,抓斗安全系数s=5-5.5之间,在此选取s=5.5,则许用应力=sx=5.5x269=1479.5(mpa)因此,我们在选取钢丝绳材料时必须选取强度大于的材料,因此选取D-18x7+IWR-1570-10型号的钢丝绳(D=10mm,公称抗拉强度为=1570mpa,7股每股18根钢丝),材料SUS316,Ni10+Cr16+Mo2.02+C0.08-。钢丝绳受力分析图由上图可知钢丝绳受力比较均匀,荷载最大地方处于外圆包围的钢丝绳边缘(图中红色部分,应力值在990.51mpa-1072mpa之间),而钢丝绳钢芯受力较小,也是最安全的。从整体来看,钢丝绳受力实用性可靠。53 撑杆受力分析以及材料选取撑杆是连接斗体和抓斗上部的部件,在抓斗工作过程中主要受到轴向拉力。因此在分析时主要考虑撑杆抗拉强度,由5.2可知撑杆承受最大拉力T=()g+()a=(1.5+2.7)x9.8x+(1.5+2.7)xx0.25=42.21KN则每个撑杆中每根结构钢所受到的拉力为抓斗撑杆采用箱型截面,其截面尺寸如图所示撑杆截面图撑杆变形图、撑杆荷载分布图考虑到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在这里取安全系数s=1.5则材料许用应力=xs=1.5x2.24=3.36(mpa)由于撑杆形状简单,受力较小,因此,在选材时采用15号渗碳钢。5.4铆钉强度校核及其材料选取铆钉在设计中采用标准件,其规格为36x150和36x170。铆钉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受到来自撑杆或者斗体对它的剪切力。因此,应分别按挤压及剪切强度条件计算。在校核时假设各个铆钉受到的剪切力是均匀的,则:每根铆钉收到的剪切力:其中为连接件最小厚度,由上图可以看出,撑杆是箱型结构,其最小厚度=90-66=24mm铆钉杆与孔壁的挤压强度条件为=12.2(mpa)铆钉杆的剪切强度条件为=10.37(mpa) 铆钉荷载分布图铆钉形变图由于铆钉与铰制孔用螺栓连接相似,此处以挤压强度为准进行校核。在动荷载作用下取安全系数=1.5,则许用挤压应力为=x=12.2x1.5=18.3(mpa) 铆钉上面主要受到往复交变剪切力。由于15号渗碳钢其塑性、韧性高,但强度、硬度较低,锻造、焊接和冷冲压性能良好,冷变形塑性高。用于制造受力不大、韧性要求高的零件和渗碳件,紧固件和冲模锻件以及不经热处理的低负荷零件。15号钢用途:制作渗碳零件、紧固件、冲锻模件及不需热处理的低负荷零件,如螺栓、螺钉、拉条、法兰盘及化工用贮器、蒸汽锅炉等。因此在这里选用15号渗碳钢作为制造铆钉的材料。5.5斗体受力分析及其材料选取由斗体侧面图可以看出斗体底面承受主要的力,假设荷载作用在底面上的力为均布荷载(垂直向下),那么斗体可以看成悬臂梁在两面加上肋板。斗体是一个焊接体(主要是底板和两侧面肋板),一般为了保证焊接处不会因为荷载过大而拉裂,往往在两侧焊接上多片加强筋。因此,在底板面受到弯矩和剪切力的作用下就能够安全使用,故在此就不做定性分析,查取相关资料可以选Q354钢材作为原材料。第6章 运用PROE软件绘制图纸6.1. 撑杆绘制根据计算数值,运用拉伸命令,绘制撑杆6.2. 腭板绘制根据计算数值,运用拉伸命令,绘制腭板6.3.吊环运用旋转命令,绘制吊环6.4.支撑架运用拉伸命令,绘制支撑架6.5.钢绳运用扫描命令,绘制钢绳6.6.组立第五篇 结束语本次设计历时三个月,应该说这几个月对我来说是非常紧张而又充实的,从接触一样陌生的事物开始,利用软件来设计,有的只是四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单绳抓斗的三维结构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138060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