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高级编辑命令_第1页
第八章 高级编辑命令_第2页
第八章 高级编辑命令_第3页
第八章 高级编辑命令_第4页
第八章 高级编辑命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高级编辑命令知识重点n改变几何特性类命令(剪切/延伸/拉伸/拉长/圆角/倒角/打断/打断于点/分解/合并)n对象编辑改变几何特性类命令n1.剪切命令n(1)功能:将所选对象剪切到指定的边界。n(2)执行方式:命令行:TRIM(缩写命令:TR) 菜单:修改修剪 工具条:修改修剪n(3)操作步骤:n命令:TRIMn当前设置:投影=UCS,边=无n选择剪切边. n选择对象或 :(选择用作修剪边界的对象)n回车结束对象选择,系统提示:n选择要修剪的对象,或按住 Shift 键选择要延伸的对象,或栏选(F)/窗交(C)/投影(P)/边(E)/删除(R)/放弃(U): 改变几何特性类命令n1.剪切命

2、令n(4)选项说明: 1). 先选择的是修剪边界,后选择的是要修剪对象。 2). 选择要修剪的对象:缺省方式,直接选取剪切对象。 3). 投影:3D编辑中进行实体剪切的不同投影方法选择。 a. 无:必须三维真实相交才能修剪; b. 视图:在当前视图平面上修剪。 c. UCS:在当前用户坐标系的XY平面上修剪,此时也可按投影关系修剪在三维空间中没有相交的对象; 4). 边:有延伸和不延伸两种模式。 5). 删除:在不退出该命令的前提下删除选定的对象。改变几何特性类命令n1.剪切命令n(5) 说明: a. 可修剪对象包括圆弧、圆、椭圆弧、直线、打开的二维和三维多段线、射线、构造线和样条曲线; b.

3、 可作为剪切边界的对象包括直线、弧、圆、椭圆、多段线、射线、构造线、区域填充、样条曲线。 c. 剪切边自身也可同时同时为被剪切边。 d. 可剪切尺寸标注。n2.延伸命令n(1)功能:将对象延伸到指定边界n(2)执行方式:命令行:EXTEND (缩写命令:EX) 菜单:修改延伸 工具条:修改延伸n(3)操作步骤n命令:EXTENDn当前设置:投影=UCS,边=无n选择边界的边. n选择对象或 :(选择边界对象)n选择边界对象后,系统继续提示:n选择要延伸的对象,或按住 Shift 键选择n要修剪的对象,或栏选(F)/窗交(C)/投影(P)/边(E)/放弃(U):改变几何特性类命令改变几何特性类命

4、令n2.延伸命令n(4)选项说明: 1). 选择要延伸的对象:缺省方式,直接选择延伸对象; 2). 投影:在3D编辑中用,确定是否指定或使用投影方式; a. UCS:在当前UCS的XY面上延伸,此时可在XY平面上按投影关系延伸在三维空间中不相交的对象。 b. 视图:在当前视图上延伸。 c. 无:必须在三维中真实相交才能延伸。 3). 边: a.该选项用于指定延伸的边的方式,包括“延伸”、“不延伸”两种; b.延伸方式对于延伸后的延伸对象与边界是否相交没有限制。n3.拉伸命令n(1)功能:将选取的对象局部拉伸或移动,该命令必须用窗口方式选取对象。n(2)执行方式:命令行:STRETCH (缩写命

5、令:S) 菜单:修改拉伸 工具栏:修改拉伸n(3)操作步骤:n命令:STRETCHn以交叉窗口或交叉多边形选择要拉伸的对象.n选择对象: Cn指定第一个角点: 指定对角点: 找到 2 个(采用交叉窗口的方式选择要拉伸的对象)n指定基点或 位移(D) :(指定拉伸的基点)n指定第二个点或 :(指定拉伸的移至点) 改变几何特性类命令n3.拉伸命令n(4)拉伸规则说明: 1).直线:窗口外的端点不动,窗口内的端点移动。 2).圆弧:变形过程中保持弦高不变,而调整圆心位置。 3).多段线:与直线或圆弧相似。 4).区域填充:窗口外的顶点不动,窗口内的顶点移动。 5).其他对象:定义点位于窗口内,则对象

6、移动,否则不动。改变几何特性类命令n4.延长命令n(1)功能:用于改变非封闭对象的长度或角度。n(2)执行方式:命令行:LENGTHEN (缩写命令:LEN) 菜单:修改拉长n(3)操作步骤:n命令:LENGTHENn选择对象或 增量(DE)/百分数(P)/全部(T)/动态(DY):(选定对象)n当前长度: 30.5001(给出选定对象的长度,如果选择圆弧则还将给出圆弧的包含角)n选择对象或 增量(DE)/百分数(P)/全部(T)/动态(DY): DE (选择拉长或缩短的方式。如选择“增量(DE)”方式)n输入长度增量或 角度(A) : 10 (输入长度增量数值。如果选择圆弧段,则可输入选项“

7、A”给定角度增量)n选择要修改的对象或 放弃(U):(选定要修改的对象,进行拉长操作)n选择要修改的对象或 放弃(U):(继续选择,回车结束命令) 改变几何特性类命令n4.延长命令n(4)选项说明: 1). 增量: a. 该选项用于指定增量来选择对象。 b. 当输入长度或角度值后,增量从离拾取点最近的对象端点开始量取,正值表示加长,负值表示缩短。 2).百分数: a. 用百分数来改变对象; b.当输入大于百分之百的数,选择的对象将加长,反之缩短。 改变几何特性类命令n4.延长命令n(4)选项说明: 3). 总数: a. 该选项用于指定所选对象从固定端开始的新长度或角度; b. 当输入一个总长度

8、时,选择的对象将按该长度值绘制对象。 4). 动态: a. 该选项用于将离拾取点较近的一端拖动到新的位置,另一端不变; b. 当用户指定一个新的终点时,选择的对象一端不动,被选择的端点将被拖动到新的位置; c. 对于直线和圆弧分别是由长度和圆心角控制加长或缩短。改变几何特性类命令n5.圆角命令n(1)功能:用来对两个对象进行圆弧连接。n(2)执行方式:命令行:FILLET (缩写命令:F) 菜单:修改圆角 工具栏:修改圆角n(3)操作步骤:n命令:FILLETn当前设置: 模式 = 修剪,半径 = 0.0000n选择第一个对象或 放弃(U)/多段线(P)/半径(R)/修剪(T)/多个(M):(

9、选择第一个对象或别的选项)n选择第二个对象,或按住 Shift 键选择要应用角点的对象:(选择第二个对象) 改变几何特性类命令n5.圆角命令n(4)选项说明: 1). 半径:用于设定倒圆角的圆弧半径大小。 2). 剪切:a.用于设置倒圆角时是否进行剪切; b.当设置的圆角半径为“0”时,选“剪切”,则该命令能自动延伸或剪切对象,使对象间相交。 3). 多段线:用于对多段线的倒圆角。改变几何特性类命令n6.倒角命令n(1)功能:将两条相交直线、多段线等实体进行倒角。n(2)执行方式:命令行:CHAMFER (缩写命令:CHA) 菜单:修改倒角 工具栏:修改倒角n(3)操作步骤:n命令:CHAMF

10、ERn(“不修剪”模式) 当前倒角距离 1 = 0.0000,距离 2 = 0.0000n选择第一条直线或 放弃(U)/多段线(P)/距离(D)/角度(A)/修剪(T)/方式(E)/多个(M): (选择第一条直线或别的选项)n选择第二条直线,或按住 Shift 键选择要应用角点的直线:(选择第二条直线) 改变几何特性类命令n6.倒角命令n(4)选项说明: 1). 距离:用于确定第一个和第二个倒角距离。 2). 角度:用一个倒角距离和一个角度来确定倒角的大小。 3). 剪切:用来确定倒角时其倒角边是否需要剪切。 4). 方式:确定按何种方式倒角。 5). 多段线:对多段线以指定倒角距离倒角。改变

11、几何特性类命令n7.打断命令n(1)功能:将对象切断成两个或删除实体的一部分。n(2)执行方式:命令行:BREAK (缩写命令:BR) 菜单:修改打断 工具栏:修改打断n(3)操作步骤n命令:BREAKn选择对象:(选择要打断的对象)n指定第二个打断点或 第一点(F):(指定第二个断开点或键入F)改变几何特性类命令n7.打断命令n(4)选项说明: 1). 指定第二个打断点:缺省项,用鼠标直接选取;若在该提示下输入“”后回车,则对象在第一断点处一分为二。 2). 第一点:系统将丢弃前面的第一个选择点,重新提示用户指定两个断开点。该方式用于断开点需找准确时。 a. 对圆和圆弧:从第一断开点逆时针方

12、向到第二断开点的部分被删除。 b. 如第二断开点选取在对象的外部,则从第一断开点到该端部的那段实体被删除。改变几何特性类命令n8.打断于点n(1)功能:在对象上指定一点从而把对象在此点拆分成两部分。此命令与打断命令类似。n(2)执行方式:工具栏:修改打断于点n(3)操作步骤:n工具栏:修改打断于点n输入此命令后,命令行提示:n选择对象:(选择要打断的对象)n指定第二个打断点或 第一点(F): _f(系统自动执行“第一点(F)”选项)n指定第一个打断点:(选择打断点)n指定第二个打断点: (系统自动忽略此提示) 改变几何特性类命令n9.分解命令n(1)功能:将多段线、多线、尺寸标注、块、图案填充

13、等为一个整体的对象分解为若干对象,以便于修改。n(2)执行方式:命令行:EXPLODE (缩写命令:X) 菜单:修改分解 工具栏:修改分解n(3)操作步骤:n命令:EXPLODEn选择对象:(选择要分解的对象)n选择一个对象后,该对象会被分解。系统继续提示该行信息,允许分解多个对象。 改变几何特性类命令n10. 合并命令n(1)功能:可以将直线、圆、椭圆弧和样条曲线等独立的线段合并为一个对象。n(2)执行方式:命令行:JOIN 菜单:修改合并 工具栏:修改合并n(3)操作格式:n命令: JOINn选择源对象:(选择一个对象)n选择要合并到源的直线: (选择另一个对象)n找到 1 个n选择要合并

14、到源的直线: n已将 1 条直线合并到源改变几何特性类命令上机练习 n实验1 绘制垫片n1目的要求:如图所示,本实验设计的图形是一个常见的机械零件。在绘制的过程中,除了要用到“直线”、“圆”等基本绘图命令外,还要用到“剪切”、“阵列”等编辑命令。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上机实验,帮助读者掌握“剪切”“阵列”等编辑命令的用法。n2操作提示:n(1)设置新图层。n(2)绘制中心线和基本轮廓。n(3)进行阵列编辑。n(4)进行剪切编辑。均布结构图形 n实验2 绘制圆锥滚子轴承n 1目的要求:如图所示,本实验需要绘制的是一个圆锥滚子轴承的剖视图。除了要用到一些基本的绘图命令外,还要用到“图案填充”命令以及“

15、旋转”、“镜像”、“剪切”等编辑命令。本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帮助读者熟悉常见编辑命令的使用以及“图案编辑”命令的使用。n2操作提示n(1)设置新图层。n(2)绘制中心线及滚子所在的矩形。n(3)旋转滚子所在的矩形。n(4)绘制半个轴承轮廓线。n(5)对绘制的图形进行剪切。n(6)镜像图形。n(7)分别对轴承外圈和内圈进行图案填充。圆锥滚子轴承 上机练习 对象编辑 n1.夹点编辑方式:n夹点是对象本身的一些特征点;n利用夹点功能,可快速地进行“拉伸”、“移动”、“旋转”、“缩放”、和“镜像”等编辑操作。对象编辑 n1.夹点编辑方式:n一、夹点控制:n(1)功能:用于控制夹点功能打开(或关闭),设置

16、夹点框的颜色与大小。n(2)执行方式:菜单:工具选项选择; 命令:OPTIONS(缩写命令:OP或PR)n(3)对话框选项说明: a. 选择集模式组件:有先选择后执行、用Shift键添加到选择集、按住并拖动、隐含窗口、对象编组、关联性填充和拾取框大小等选项。 b. 夹点组件:有启用夹点(缺省项)、在块中显示夹点(缺省项)、夹点颜色、基点颜色和夹点大小等选项。对象编辑 n1.夹点编辑方式:二、夹点编辑操作: a. 选择对象,同时显示对象夹点; b. 按下shift键,移动光标可选择多个夹点; c. 放开shift 键,单击一个填充红方框即进入编辑模式; d. 1)编辑模式依次为“拉伸”、“移动”

17、、“旋转”、“缩放”和“镜像”。 2)用回车、空格键或右击来实现各编辑功能间的转换,或在编辑状态下输st、mo、ro、sc和min2.从对象特性管理器编辑n(1)功能:该管理器可以使编辑对象的操作更简单和精确。n(2)执行方式:n命令行:PROPERTIES(缩写:CH或MO)n菜单:修改特性或工具选项板特性n工具条:标准特性n(3)操作格式:n命令: PROPERTIES nAutoCAD打开特性工具板,如图所示。利用它可以方便地设置或修改对象的各种属性。n不同的对象属性种类和值不同,修改属性值,对象改变为新的属性。 特性工具板 对象编辑 n2.从对象特性管理器编辑n(4)选项说明:n1).

18、 a. 当选择单个对象时,管理器将列出该对象的全部特性; b. 当选择多个对象时,管理器将列出多个对象的共有特性; c. 未选择对象时,将显示整个图形的特性, d. 不管选择那种对象,特性管理器中都会列出“基本”特性。n2). 编辑修改对象:na. 双击特性栏,输入一个新值;nb. 从下拉列表中选择一个新值; 特性工具板 对象编辑 n3.特性匹配n(1)功能:把某一对象的特性如颜色、图层、线型、线型比例、线宽、文字样式、标注样式和填充图案等特性复制到其他若干个目标对象上。n(2)执行方式:命令行:MATCHPROP(缩写:MA) 菜单:修改特性匹配 工具栏:特性匹配n(3)操作格式:n命令: MATCHPROPn选择源对象:(选择源对象)n选择目标对象或 设置(S):(选择目标对象)对象编辑 n3.特性匹配n(4)选项说明: 1). 选择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