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学考试考查试卷 3_第1页
岩溶学考试考查试卷 3_第2页
岩溶学考试考查试卷 3_第3页
岩溶学考试考查试卷 3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岩溶学考试考查试卷 3.精品文档.1. 岩溶作用: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地表和地下可溶性岩石(碳酸盐类、石膏及卤素岩类)所进行的以化学过程(溶解和沉淀)为主,机械(流水侵蚀、溶蚀、沉积)为辅,侵蚀、溶蚀作用以及与之相伴堆积作用的总和。2. 外源水:来源于非可溶岩地区而进入岩溶区的水流。常具有较低的碳酸盐饱和指数,对岩溶地貌和洞穴的发育有特殊的作用。3. 盲谷:盲谷是指地表河流流至石灰岩地区水流流进落水洞而形成的没有谷口的死胡同或河谷。由喀斯特陡壁下流出的喀斯特泉或地下河,在地表出露形成的河流,称为断头河。4. 溶洞:是指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

2、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5. 卷曲石:卷曲石是指饱含碳酸钙的渗流水从洞壁裂隙细缝中流出形成螺旋状卷曲的碳酸钙淀积物。6. 石笋:指在溶洞中直立在洞底的尖锥体。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或从钟乳石上滴至洞底。一方面由于水分蒸发,另一方面,由于在洞穴里有时温度较高,水溶解CO2的量减小,所以,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就会自下向上生长的是石笋,从上往下生长的是石钟乳。7. 岩溶动力系统:控制岩溶形成演化、并常受控于已

3、有岩溶形态的、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界面上,以碳、水、钙循环为主的物质、能量传输、转换系统。它是由固相、液相、气相三部分构成的开放系统。8. 碳汇: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9. 石漠化: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土地退化的极端表现形式。10. 石林:是一种林状喀斯特景观。石林喀斯特是在地壳运动、构造裂隙、生物作用和土壤侵蚀作用配合下,碳酸盐岩被地表水和地下水溶蚀形成的各种石柱组合体,石柱表面溶蚀形态丰富,石柱形态多样、造型奇特,

4、组合复杂,石柱拟人似物,形态万千,赋予丰富的人文和美学信息。石林喀斯特发育演化过程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复杂的古地理变迁、被玄武岩覆盖烘烤、湖盆沉积物埋藏,地壳抬升等共同影响。1 岩溶动力系统的功能?答:驱动岩溶形成调节环境酸化驱动元素迁移、形成有用矿产、影响生命 记录环境变化、2 岩溶水的基本特征?答:(1),受地质构造控制:地层,褶皱,断裂,岩浆岩。()分布不均匀:不均性问题常常是岩溶地区水文地质勘探中的严重挑战,造成大量无效工程,(a岩溶形态组合交织程度(迷宫式洞穴或溶蚀裂隙网络化程度,Palmer);(b成井率(富水不均匀性,袁道先);(c群孔抽水降落漏斗的长短轴之比(水力联系各向异性

5、,袁道先);(d岩溶含水介质不均匀性差别的水文学反应(地下河示踪成果,暴雨效应解释,ATkinson)(e水文地球化学指标解译()动态变化较大:岩性(空隙性);裂隙发育模式;溶蚀方式(均匀溶蚀,差异溶蚀).(),与地表水关系密切,较快地互相转化3什么叫岩溶形态组合?举例说明。 1. 定义:一组在大致相同环境里形成的,由地表形态和地下形态;宏观形态和微观形态;溶蚀形态和沉积形态组成的岩溶形态。2. 与传统的岩溶地貌“组合形态”的差别岩溶地貌组合形态,如峰林平原;峰丛洼地;丘丛洼地等,只是考虑了地表宏观溶蚀地貌组合,而没有考虑与沉积形态、微观形态,地下形态综合起来研究。 例如:中国主要岩溶类型分布

6、 中国主要气候环境的岩溶形态组合表,北方半干旱区,宏观地貌:常态山,微观形态:浅小溶痕,地下形态;东北半湿润区表常态山;地下大洞;地下少量钟乳石;4岩溶地区特有的地质灾害有哪些?它们的主要危害是什么?答:岩溶地区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三类:(1)地面塌陷:塌陷的类型有基岩塌陷(地下河塌顶;盐矿开采塌陷;蒸发岩 溶蚀塌陷.)、岩溶上复松散沉积层中的塌陷危害:1)岩溶塌陷导致列车颠覆2)岩溶塌陷导致城市破坏3)岩溶塌陷导致农田破坏(2)洪涝灾害:危害:a淹没村庄,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b中断交通,淹没城市c损害农业生产d岩溶洪涝灾的分布(3)危岩崩塌:a断层崖上的危岩崩塌b冰川刨蚀陡崖上的危岩崩塌c峡谷

7、地区的危岩崩塌d峰林平原区孤峰上的危岩崩塌.5 哪些土地利用方式更容易加剧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的石漠化?过度放牧;陡坡开垦;砍伐森林;粗放型耕地答:得分三论述题(共20分)试论岩溶学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关系?答:1,影响大气CO2源汇;(l) 岩溶作用与大气温室气体Cq 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当岩溶作用表现为以溶蚀作用为主时, 相对于大气Cq 来说, 它是一个汇; 当岩溶作用表现为以沉淀作用为主时,大气C q 来说, 则是一个源( 2)根据我国碳酸盐岩分布区的裸露面积估算, 每年因溶蚀作用从大气中回收的1.77*103.从全球考虑, 溶蚀作用回收的c o : 可能是“ 遗漏的汇” 的重要组成部分,个Cq 汇具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3) 初步研究表明, 表层岩溶作用对大气c q 的贡献总的来看是汇大于源2,记录全球变化广泛的全球岩溶对比和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引入以及研究方法的解决, 推动了现代岩溶学的发展, 从而显示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性。现代岩溶学的新发展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两方面意义: 一是岩溶作用在大气温室气体CO 2 源汇关系中的效应, 初步估算全球岩溶作用每年可由大气回收6. 02108 t 碳; 二是由岩溶记录提取高分辨率的环境变化信息。我国大陆岩溶不但面积辽阔, 而且碳酸盐岩古老坚硬, 新生代以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