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总结_第1页
宏观经济学总结_第2页
宏观经济学总结_第3页
宏观经济学总结_第4页
宏观经济学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A 总复习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短期:宏观经济为什么会出现波动?(经济危机失业和通货膨胀等现象)是否有规律可循?经济周期性波动机制是什么?政府如何减轻? 长期:宏观经济增长如何实现?机制是什么?二、宏观经济研究的逻辑宏观经济现象的分析宏观经济现象的分析: 观测经济危机特征:(商业)经济呈周期性波动(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繁荣)。表现为:生产过剩,失业、信贷扩张、物价持续上涨,企业破产、银行倒闭等)。现象背后的理论分析:现象背后的理论分析: 短期内:宏观上供求失衡 总供给不变下的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 简单逻辑体系简单逻辑体系 失业、危机失业、危机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

2、求不足消费不足消费不足投资不足投资不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灵活偏好灵活偏好凯恩斯理论表述 凯恩斯认为总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 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比较稳定。 投资由资本的回报率和投资成本决定。决定资本回报率和投资成本的因素相对复杂,因此,资本的变动不稳定。 投资增加或减少会通过投资乘数引起国民收入的多倍增加或减少。反过来,国民收入变动又通过加速作用使投资增加。 投资和国民收入在乘数-加速原理作用下使得经济呈现周期性波动。 形成需求不足或者经济萧条的根源是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流动偏好陷阱和资本边际效率降低。 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

3、并且递减导致消费不足。 在货币供给既定的条件下,流动偏好陷阱导致利息率较高。资本的边际效率又因为预期收益不足而偏低,从而使得资本的边际效率很难超过利息率,这就使得投资不足。 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导致总需求不足,从而出现经济萧条。 为了实现充分就业,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政府必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就是政府通过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增加总需求;通过乘数原理引起收入多倍增加。 货币政策是用增加货币供给量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从而增加收入。The Great Depression 大萧条大萧条ASAD1YP由于生产能由于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力严重过剩,商品销售不商品销售不出,只能减出,只能减少

4、生产,削少生产,削减雇用。减雇用。居民收入减居民收入减少,进一步少,进一步导致生产下导致生产下降。降。胡佛因金融危机胡佛因金融危机的存在,采取的的存在,采取的是紧缩的货币政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加大了危机策,加大了危机。罗斯福实行罗斯福实行“新政新政”,逐步走出危机;并引逐步走出危机;并引出了凯恩斯革命。出了凯恩斯革命。 三、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核算(GNP)GDP的决定IS-LM模型NI-AE模型三重均衡模型IS-LM-BP模型GDP的波动与增长失业与通胀经济周期经济增长AS-AD模型宏观经济政策四、宏观经济理论体系 总量指标:GDP,NI 均衡思想(国民收入账户) 循环模型:封闭经济(三部门

5、)和开放经济(四部门)。 总量关系:AE=C+I+GP+EX NI=C+S+NT+IM NX=EX-IM BP=NX+F 构建函数:C;I;NX;NT;F;MD;MS. 建立模型:NI-AE,IS-LM和IS-LM-BP,AD-AS 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周期性波动,规律是什么? 推导出反周期操作政策变量和政策规则1、宏观结构和总量关系:封闭经济按支出法:GNP=C+I+GP 或 NNP=C+I+GP ; 政府购买GP=GGT按收入法:GNP=C+S+NT 或 NNP=C+S+NT; 净税收 NT =TGT均衡条件:I+GP=GNP C ; S+NT=GNP C ; 即 : I+ GP = S+ N

6、T ; 或 I = S +(NT GP); 即 I = S ; NT = GP ; 这就是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循环流动的恒等式。厂商部门政府部门居民户金融机构赤字或盈余投资D储蓄要素收入PT和SIC利润税间接税企业利润企业留利消费支出转移支付政府购买存货变动DIDVGTG=GP+GTT=NT+GTT=T0+tY支出法计算收入法计算2、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模型 模型1: NI-AE模型一个市场 模型2:IS-LM模型两个市场 模型3:AS-AD模型三个市场 模型4:IS-LM-BP模型 模型5:AS-AD扩展模型封闭经济开放经济2. 储蓄函数储蓄函数1. 投资函数投资函数3. 均衡条件均衡条件IS 曲

7、线曲线4. 流动偏好流动偏好5.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6. 均衡条件均衡条件LM曲线曲线均衡的(r,y)ydbdear1bdreay1hmyhkrrkhkmy3、核心的IS-LM模型dreIbYaC4、AS-AD模型比较 “古典古典”的的ASAD模型模型 凯恩斯的凯恩斯的ASAD模型模型 修正的凯恩斯的修正的凯恩斯的ASAD模型模型PP3P2P1OY1=Y2=Y3=Yf YAS AD3(M=M3) AD2(M=M2)AD1(M=M1)图图3 “古典古典”的的ASAD模型图像模型图像 “ “古典古典”的的ASAD模型模型图图4 凯恩斯的凯恩斯的ASAD模型图像模型图像P4P1 = P2 = P3OY

8、1 Y2 Y3= Y4= YfYASAD2AD1AD3AD4P 凯恩斯的凯恩斯的ASAD模型模型P2P1P0OY0 Y1 Yf= Y2= Y3 YASAD1AD0AD2AD3P图图5 修正的凯恩斯的修正的凯恩斯的ASAD模型图像模型图像 修正的凯恩斯的修正的凯恩斯的ASAD模型模型(1)两个模型区别的根本前提是凯恩斯经济学批判了萨伊定律。(2)“古典”ASAD模型是假定货币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凯恩斯认为货币工资具有下降的刚性。(3)“古典”的ASAD 模型的 M=KY,而凯恩斯 LL1+L2L1(Y)+L2(r)。(4)在“古典”ASAD模型中,国家对经济生活不必干预和调节,资本主义经济有自动

9、调节的能力。在修正的凯恩斯的ASAD模型中,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都是必要的。 “古典古典”的的ASAD模型与修正的凯恩斯的模型与修正的凯恩斯的 ASAD模型比较模型比较),(KNYY YYfY0W/PW/P1W/P2N0 N1 NNf=Nf(W)(P=P1)Nf=Nf(W)(P=P2)45oY0 Yf YLM1LM2IS2IS1rr0rfNd=Nd(W/P)图图1 非充分就业下非充分就业下 完全凯恩斯模型完全凯恩斯模型Ns=Ns(W)YYfY0),(KNYY W/PW/P1W/P2N0 N1 NNd=Nd(W/P)Ns=Ns(W/P)45oY0 Yf YLM1LM2IS2IS1rr0rf

10、图图2充分就业下充分就业下 完全凯恩斯模型完全凯恩斯模型Ns=Ns(W/P)五、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财政政策体系的建构:工具变量和目标变量关系 财政政策的操作:政策工具实施 目标工具实施效果货币政策体系的建构 : 工具变量和目标变量关系 货币政策的操作:政策工具实施 目标工具(中介变量)实施效果1、政策理论基础:IS-LM模型 财政政策基础: GP增加,NT减少或MT减少;IS曲线右移,结果:Q增加和R降低。-扩张性财政政策 GP减少,NT增加或MT提高;IS曲线左移,结果:Q减少和R提高。-紧缩性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基础: MS增加,LM曲线右移,结果:R降低,Q增加。-扩张性货币政策 MS减少,

11、LM曲线左移,结果:R提高,Q减少。-紧缩性货币政策一、IS曲线的移动 1.投资变动的影响INIMDTrINI2反之亦反。 2.储蓄变动的影响SNIMDTrINI反之亦反。LMIS2I2I1ISNII=SS=S(NI)rNIISI=SS2=S(NI)rNI2r2NI2r2LMIS2IS1S1I=(r)r1r1二、LM曲线的移动 一、1、货币需求增加的影响:LM左移;r;NI。反之亦反。2、货币供给增加的影响:LM右移;r;NI;反之亦反。MDA2MDAMDTNIMDT=MD(NI)rLM2LM1ISLM2LM1NI2r1r2MS2MDANI2NIrr2r1MDTMDT=MD(NI)MDA三、双

12、重的调整:IS曲线与LM曲线的同时移动1. IS与LM反方向移动2. IS与 LM同方向变动NIrr1r2r1r2LM1LM2IS1IS2NI1NI2LM1LM2IS1IS2NI2NI1NIrLM2LM1IS1IS2NI1NI2NI2NI1LM2LM1IS1IS2NIrrNI消费乘数、政府支出乘数、政府净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分别为:MPCMPTMPCMPCMPCMPTMPCMPCMPTKB11)1 (1)1 (111btbMPCMPTMPCbtMPCMPTbtMPCMPTKKKNTGPC)1(1)1(1)1(11)1(11)1(11)1(11财政政策效果财政政策效果条件条件效果效果原因原因

13、LM不变不变IS平坦(斜平坦(斜率的绝对值小)率的绝对值小)小小投资对利率敏感挤出效应大投资对利率敏感挤出效应大LM不变不变IS陡峭陡峭大大投资对利率不敏感挤出效应小投资对利率不敏感挤出效应小IS斜率不变斜率不变LM平坦平坦大大货币需求对利率反应灵敏,一定货币需求对利率反应灵敏,一定量的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较量的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较小,挤出效应小小,挤出效应小IS斜率不变斜率不变LM陡峭陡峭小小货币需求对利率反应不灵敏货币需求对利率反应不灵敏货币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的效果条件条件效果效果原因原因LM斜率不变斜率不变IS平缓平缓大大投资对利率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敏感LM斜率不变斜率不变IS

14、陡峭陡峭小小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IS斜率不变斜率不变LM平缓平缓小小货币需求受利率影响较大,货币货币需求受利率影响较大,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利率作用较小供给量变动对利率作用较小IS斜率不变斜率不变LM陡峭陡峭大大货币需求受利率影响较小,货币货币需求受利率影响较小,货币供给稍有增加,利率下降较多供给稍有增加,利率下降较多No.政策混合政策混合产出产出利率利率1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政策不确不确定定上 升上 升2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政策减少减少不 确不 确定定3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

15、政策政策不确不确定定下 降下 降4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政策增加增加不 确不 确定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2、宏观经济政策评价 战后各国政府承担了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职责,基本原则是凯恩斯主义的“反馈政策规则”,逆经济风向行事。经济衰退时刺激,经济繁荣时抑制。从历史看,这种政策主张对经济波动作出及时反应,其过积极作用,但也有过失误。70年代的滞胀被认为是这种政策的恶果。 70年代后,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都在致力于解决滞胀问题。在实践和研究中,产生一许多宏观经济流派,一些政策也被提了出来,比如货币主义提出的“固定政策规则”,就很有代

16、表性。 固定政策规则就是无论经济状况如何变动政策始终按一个既定的原则不变。这就是一政策不变来应付经济状况的万变。最著名的固定政策规则是货币主义领袖弗里德曼提出的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 这种政策是根据长期经济增长确定一个固定的货币供给增长率,根据这个增长率增加货币供给量,无论经济衰退还是经济扩张,这个增长率不变。弗里德曼根据美国GDP每年增长3%,劳动率提高1%-2%,把货币供给增长率确定为4%-5%,保持这个增长率不变就是固定规则政策。 在现实中哪一种政策规则更好?实践来看,两种政策规则各有利弊。 9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泰勒提出了一个“中性规则”:规定名义GDP为政策目标,即规定名义GDP的增

17、长率,然后用反馈规则来实现。六、例题讲解 计算题: 例一、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中,主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为:消费需求:C=100+(1-t)Y税率t=0.25;投资需求:I=900-50r;支出:G=800;实际货币需求:L=0.25Y-62.5r;实际货币供给:750(利率r以百分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求IS和LM曲线的方程以及均衡时的总产出、实际利率 (2)若支出增加200,经济达到新均衡时的总产出和实际利率,及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1)IS:Y=C+I+G; LM:L=M/p;求解方程组(2)支出增加200,即G=800+200=1000 如上方法求的Y、r; 挤出效应(概

18、念): 利率变化前的Y-利率变化后的Y。 例二、已知某社会中,工资总额为1000亿元,间接税净额为100亿元,利息为100亿元,消费总支出为900亿元,租金为300亿元,投资为600亿元,利润为200亿元,政府用于商品的购买支出为300亿元,出口额为600亿元,进口额为700亿元,政府转移支付为50亿元,所得税为300亿元。(1)按收入法计算GDP。(2)按支出法计算GDP。(3)是否存在政府预算盈余,若存在,政府预算盈余为多少?(1)收入法:国民生产总值=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折旧GNP=1000+100+200+300+100=1700(亿元)这个数字大致等于GDP

19、(2)支出法:GDP=C+I+G+(X-M) (C为总消费,I为总投资,G为政府支出,X为出口额,M为进口额。即:GDP=900+600+300+(600-700)=1700(亿元)(3) 该假定的社会中,政府收支平衡。例三、GDP=4800,总投资I=800,净投资=300,消费C=3000,政府购买GP=960 政府预算盈余BS=30,计算国内生产净值NDP,净出口NX,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储蓄S GDP=NDP+折旧,折旧=总投资-净投资 4800=NDP+800-300 NDP=4300 GDP=C+I+GP+NX NX=40 DPI=总收入(NDP)-税收T BS=T-GP D

20、PI=4300-990=3310 S=DPI-C=3310-3000=310例四、一国现金存款比例rc=0.38,准备金率rd=0.18,如果央行增加150的基础货币或者把准备金提高为0.2;或者央行买进200亿的国债,分别计算货币供给的变化。 提示: Km=1+rc/r+rc M=km.基础货币例五、一个封闭经济中 c=200+0.75y,I=200-25r,L=y-100r,M=1000,GP=50,求总需求曲线 提示:y=c+i+g L=M/P 例六、设一经济有以下菲利普斯曲线: 10.5(u0.06) 问:(1)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为多少? (2)为使通货膨胀率减少5个百分点,必须有多少

21、周期性失业? 解答:(1)由所给的菲利普斯曲线可知,当u0.060,即失业率为6%时,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即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为6%。 (2)由所给的菲利普斯曲线,得 10.5(u0.06)(1) 使通货膨胀率减少5个百分点,即在式(1)中,令15%0.05,则式(1)变为 0.050.5(u0.06) u0.0610% 所以,为使通货膨胀率减少5%,必须有10%的周期性失业。 例七、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解答:关于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经济学通常借助于生产函数来研究。宏观生产函数把一个经济中的产出与生产要素的投入及技术状况联系在一起。设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tAtf(Lt,Kt)式中,Yt、

22、Lt和Kt顺次为t时期的总产出、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At代表t时期的技术状况,则可以得到一个描述投入要素增长率、产出增长率与技术进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方程,称其为增长率的分解式,即GYGAGLGK式中,GY为产出的增长率;GA为技术进步增长率;GL和G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和为参数,它们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从增长率分解式可知,产出的增加可以由三种力量(或因素)来解释,即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换句话说,经济增长的源泉可被归结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 例八、已知资本增长率gk2%,劳动增长率gl0.8%,产出增长率gy3.1%,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0.25,在这些条件下,

23、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多少? 解答:劳动的国民收入份额为:b10.75。 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 0.252%0.750.8%1.1% 所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 3.1%1.1%2% 例九、什么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它有什么含义? 解答:离散形式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为 ksy(n)k 其中k为人均资本,y为人均产量,s为储蓄率,n为人口增长率,为折旧率。 上述关系式表明,人均资本的增加等于人均储蓄sy减去(n)k项。(n)k项可以这样来理解:劳动力的增长率为n,一定量的人均储蓄必须用于装备新工人,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为k,这一用途的储蓄为nk。另一方面,一定量的储蓄必

24、须用于替换折旧资本,这一用途的储蓄为k。总计为(n)k的人均储蓄被称为资本的广化。人均储蓄超过(n)k的部分则导致了人均资本k的上升,即k0,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因此,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可以表述为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例十、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人均生产函数为 yf(k)2k0.5k2 人均储蓄率为0.3,人口增长率为0.03,求: (1)使经济均衡增长的k值; (2)与黄金律相对应的人均资本量。 解答:(1)经济均衡增长时:sf(k)nk,其中s为人均储蓄率,n为人口增长率。 代入数值得0.3(2k0.5k2)0.03k,得k3.8。 (2)由题意,有f(k)n,于是,2k0.03

25、,k1.97。 因此与黄金律相对应的稳态的人均资本量为1.97。 例十一、设一个经济的人均生产函数为yk1/2。如果储蓄率为28%,人口增长率为1%,技术进步速度为2%,折旧率为4%,那么,该经济的稳态产出为多少?如果储蓄率下降到10%,而人口增长率上升到4%,这时该经济的稳态产出为多少? 解答:稳态条件为:sf(k)(ng)k,其中s为储蓄率,n为人口增长率,为折旧率。 代入数值得0.28 k1/2 (0.010.020.04)k,得k16,从而,y4,即稳态产出为4。 如果s0.1,n0.04,则k1,y1,即此时稳态产出为1。 例十二、给定一国的生产函数 Y=NK1/2, 储蓄率 0.6, 人口增值率 1%; 折旧率0.05. i. 找出稳态的人均收入及人均资本水平 ii. 求出黄金律资本水平,以及相应的储蓄率 。 1、f(k)=Y/N=k1/2稳态条件:sf(k)=(n+折旧率)k 0.6*k1/2=(0.01+0.05)kk=100 所以人均资本存量为100 人均收入为1001/2=102、黄金律资本水平就是消费最大即f(k)-(n+折旧率)k最大,求k一阶微分=0f(k)=(0.01+0.05) k=69.44所以s=69.44/100=69.44% 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 1、政府转移支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