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项目申请书(模板)_第1页
甘肃省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项目申请书(模板)_第2页
甘肃省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项目申请书(模板)_第3页
甘肃省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项目申请书(模板)_第4页
甘肃省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项目申请书(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项目序号立项编号计划类别项目类别研发类 成果转化类 R专项主管处室甘肃省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申请单位名称: 甘肃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 诸葛福长联系电话:荐单位名称:填报日期: 二0一二年三月八日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制一、单位情况单位名称甘肃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单位性质私营企业组织机构代码75092778-8通讯地址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所在地白银市平川区邮编730913法人代表诸葛福长职工总数: 52 (人)其中大专以上人员: 45 (人)研究开发人员:11 (人) 开户银行白银平川区联社营业部账

2、号850030122000005575开户银行地址白银市平川区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单位:万元)总产值450.130利税总额0.000销售总额387.130年研究开发经费90.000其他主要参加单位序号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二、引进人才基本情况姓名罗绍华性别男出生日期1973-01-16学位工学博士专业学科领域电池正极材料职称副教授国籍中国执业资格副教授身份证或护照无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否承担项目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承担项目经费12100.000承担项目时间2010年1月本人联系电甘时间2010年1月来甘创新前生活和工作

3、地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Emailluosh00学习(从高中起)和工作经历起止时间学校或工作单位本人身份(职务)1988.09-1991.07山西省临汾一中高中部学生1991.09-1995.07兰州大学材料科学系材料科学专业全日制本科理学学士1995.08-2000.08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助教2000.09-2003.08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学专业硕士工学硕士2003.09-2007.07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学专业博士工学博士2007.07-2009.12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讲师 副教授2010.01-甘肃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取得学历(学位)和资

4、质证书情况证书名称发证机关发证时间博士学位证书清华大学2007-07-12来甘实施创业的科技成果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情况名 称专利或软件著作权号本人权益多位掺杂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专利号:ZL200810146486.4第一发明人(2人)高功率大容量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甘肃省科技厅成果鉴定课题主持人磷酸铁锂/纳米粉管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010231744.6;第一发明人(3人)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的制作方法及用其制作的正极极片申请号:201010253195.2;第二发明人(5人)磷酸铁锂-Li-Al-O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

5、010536316.4第一发明人(3人)硅酸锰锂-纳米氧化物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110109725.0第一发明人(4人)一种球形锂锰尖晶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锂离子电池申请号:201110405283.4第二发明人(5人)一种核-壳型锰酸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锂离子电池申请号:201110132431.2第二发明人(5人主要科技成果情况成果名称获奖情况获奖时间本人排名第四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优秀学术论文奖2007-01-101第一届硅酸盐学报优秀论文奖一等奖2007-08-101第七届秦皇岛市青年科技奖2010-01-151以往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经历及业绩介

6、绍主要介绍创新人才以往作为主要完成人承担有关研究开发任务的情况,包括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索取的成果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限1500字)一、罗绍华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成果罗绍华博士从事材料科学研究近20年,特别在近10年内在先进能源与特种陶瓷材料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其研究领域涉及三个方面:1在国内最早系统研究了燃烧合成纳米四方相BaTiO3的制备工艺和机理,进行了BaO-TiO2系若干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的研究,相关学术论文获得国家级学术论文奖,第四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第一届硅酸盐学报优秀论文奖一等奖。2环境净化与矿物环境功能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相关论文被国内同行多次引用

7、,其熔融金属液体洁净用多孔网眼陶瓷过滤器和空气循环净化用电气石基多孔陶瓷体得到推广应用。32003年后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与正极材料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研究领域,是国内较早进行了固相合成制备磷酸铁锂材料的研究,并进行了多位多元掺杂改性的系统研究工作,获得了各掺杂元素对基体材料的影响规律,开展了碳改性的多种工艺方法研究,取得实用性研究成果,获得了8项中国发明专利。罗绍华博士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2篇,SCI收录13篇。是中国颗粒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专业)会员;电池技术杂志社编委,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评审专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材

8、料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二、罗绍华博士主持和完成的国家、省部级项目罗绍华博士参与完成和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获得了较多的奖项。主要主持完成的项目:1. 在清华大学期间,作为主要执行人,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LiFePO4/锂钛系纤维复合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20373014)”、“新型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锂离子传输机理(50472005)”两项成果。2. 作为技术骨干和山西丰海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国家863项目“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与新型压敏器件低烧结技术(2002AA302614)”。3罗绍华博士完成的第一代磷酸铁锂技术(碳包覆型)目前已经在国内多家企业得到推广和应

9、用,如知名军工大型企业保定风帆、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济宁无界科技有限公司等,成果已产业化并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主要完成项目情况表序号项目名称项目编号经费来源项目类型起始时间负责内容1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法合成一维纳米硅酸锰锂正极材料及电化学性能研究N1004230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国家项目培育种子基金2011.01 2012.12主持2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用磷酸铁锂基锂快离子导体纳米管复合正极材料技术研究09963910D河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省级纵向2009年主持3强磁场诱导Bi2FeCrO6多铁性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50902019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级纵向2010年技术负责人4氮化硅结合碳化硅

10、复合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NZ0843宁夏自然科学基金省级纵向2008年技术负责人5磷酸铁锂/铝酸锂纳米介孔复合电极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KF0710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部级纵向2008年主持6稀土改性/铝酸锂纳米线复合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KF0802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部级纵向2007年主持7高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用高密度高导电性球形磷酸铁锂制备技术研究Z2008408河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省级纵向2008年主持8高功率型锂二次电池用磷酸盐基高密度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研究22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市级纵向2008年主持9新型硅酸锰锂基动力型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制2

11、00901A003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市级纵向2009年主持三、引进人才的作用和贡献(主要反映引进人才将承担的工作、取得的成效和近三年的目标、限800字)一、主要承担的工作罗绍华博士加入甘肃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来,担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全面负责和主持公司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和生产技术攻关,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里,组织建立起一支稳定、素质优良、善于攻关的研发团队,并建立起一整套适应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开发管理制度。在研发和科技创新上,不断的追求新的高峰,结合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及企业生产难题,带领公司技术中心研发团队进行技术攻关,解决了企业在锂电池正极材料产

12、业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主要工作成绩:1. 2008年罗绍华博士和甘肃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合作,主持课题“高功率大容量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2010年4月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课题鉴定,鉴定意见:“研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0年初,主持甘肃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甘肃省科技厅“甘肃省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项目:年产100吨动力型锂电池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研发及产业化”,2010年10月开始量产,产品在批次稳定性、低温性能、原料适应性、等方面得到突破,经国内电池制造厂家测试,产品各项指标在国内达到一流水平,个别特性超过国内最好水平。2011年参与主持甘肃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

13、司承担“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高功率大容量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2011年已建成年产300吨磷酸铁锂生产线,公司产品储能型和动力型两类四个品种,销售额达400多万元。2 为拓宽企业产品线,2011年9月,罗绍华博士带领公司技术团队开展“改性锰酸锂配方及生产工艺研究和产业化应用”,2011年12月已完成中试,2012年开始产业化建设。3 根据磷酸铁锂生产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和公司生产实际,2011年12月,罗绍华博士带领公司技术团队开展“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短流程低成本生产工艺开发与应用”,运用磷酸铁生产磷酸铁锂短流程工艺,目前已完成配方试验和生产工艺试验,2012年3月进入中试。

14、二、近三年具体目标1完成“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短流程低成本生产工艺开发与应用”中试,2013年初,建成“年产200吨磷酸铁锂的短流程低成本生产线”。2完成“超低温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配方研究”,提高磷酸铁锂低温性能。3完成“锂电池正极极片涂布新工艺研究”。4完成“改性锰酸锂配方及生产工艺研究和产业化应用”课题,2012年建成年产200吨改性锰酸锂生产线,产品指标达到:比容量:110mAh/g,1000次循环性能:80%;5建成年产200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线。6以具体产品为项目单元,建立项目管理与项目主任工程师制度,组织研发与产业化全程跟踪;7组织企业质量、环境保护体系建设,磷酸铁锂产

15、品企业标准的建立,完成生产操作规程的制定;四、引进人才企业基本情况单位名称甘肃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诸葛福长注册资金1268万元在职职工人数52人是否上市公司 否上市时间和地点 上市公司代码内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情况甘肃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下属四个实验室,购置了试验检测仪器36台(套),价值260多万元。引进人才项目领域新材料 新能源科技投入与效益情况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预计)研发投入100万元120万元140万元90万元项目产品销售收入万元万元万元387.13万元实现利税万元万元万元万元近两年来承担省级以上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情况项目

16、名称计划项目编号100吨动力型锂电池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研发及产业化(省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1008GCCD016高功率大容量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高新技术产品获奖情况产品名称奖项名称获奖时间获国际认证情况认证名称认证机构认证时间五、企业对引进人才提供支持情况年薪(万元)18股权15%绩效提成其他支持情况(限400字内)一、罗绍华1 罗绍华博士以所掌握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技术为股权入股,持有甘肃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5%股权;2 罗绍华博士在公司担任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公司技术中心主任;3 公司从2009年开始,陆续投入资金近360万元,作为科技研发费用,201

17、0年建起了占地500平方米的公司技术中心,下属四个实验室,购置了试验检测仪器36台(套),电池正极材料研发设施在省属内一流水平;4 组建研发团队,目前公司技术中心共有技术人员11人,其中博士3人、高级职称5人。甘肃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人员名单序 号姓 名年 龄学 历职 称承担工作1 罗绍华37博士副教授材料研制和总体技术负责2 沈利亚38博士副教授工艺设备参数设计3杨建文44博士研究员配方研究4 胡平51大专高级工程师生产工艺与参数试验5诸葛福长39学士工程师配方研究与知识产权6易如清7李革兰45本科高级工程师原料与成品化学分析8 田永25本科助理工程师材料制备与电池测试9 李辉23本

18、科助理工程师材料制备与电池测试10葛宏伟33本科助理工程师设备及工艺参数测试11马永红36本科工程师计算机模拟工艺测试六、项目情况项目名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所属技术领域新能源、新材料计划起止时间2010 至 2014技术来源自有技术项目活动类型产业化创新类型原始创新预期技术水平创新性多位多元掺杂技术;锂位、铁位掺杂技术具有独创性。先进性预期成果专利 技术标准 新产品 新工艺 新技术 论文论著 研究报告预期技术标准制定磷酸铁锂企业技术标准;改性锰酸锂企业技术标准;预期知识产权获得国外发明专利项获得国内发明专利3项其他3项项目现处阶段产业化阶段是否产学研项目否项目已有知识产权情

19、况已获发明专利数1项正在申请发明专利数6项已获实用新型专利数项正在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数项项目简介(限100字)甘肃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是以公司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为核心,以公司研发团队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制备技术研究”、“改性锰酸锂配方及生产工艺研究和产业化应用”、“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短流程低成本生产工艺开发与应用”等课题为基础的产业化转化项目,项目完成后,公司形成以磷酸铁锂、改性锰酸锂、镍钴锰三元三种正极材料为核心产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七、项目成员项目负责人姓名诸葛福长性别男民族汉族证件类型身份证证件号37280119710104

20、5759年龄41职称中级职称从事专业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分工项目负责人最高学历本科职务董事长传系电-mailzhuge项目组人数11人高级5人中级2人初级4人其他0人项目联系人姓名龚科强性别男民族汉族证件类型身份证证件龄49职称中级职称从事专业经济项目分工外联最高学历本科职务副总经理传系电-mai目组主要研究人员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年龄职称学历从事专业项目任务分工所在单位职务

21、罗绍38副教授博士正极材料项目技术负责甘肃大象能源科技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胡52高级工程师大专材料化学生产工艺与参数试验甘肃大象能源科技公司副总经理沈利39副教授博士材料学配方研究兰州大学技术顾问杨建44研究员博士电化学配方研究甘肃大象能源科技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诸葛福40工程师本科材料学配方研究与知识产权甘肃大象能源科技公司董事长易如清男生产工艺参数试验甘肃大象能源科技公司生产部部长李革兰女45

22、高级工程师本科分析化学原料和成品分析甘肃大象能源科技公司质检部部长田26初级职称本科材料学材料制备与电池测试甘肃大象能源科技公司项目组长李24初级职称本科材料学材料制备与工艺试验甘肃大象能源科技公司项目成员葛宏36中级职称本科物理设备与工艺试验甘肃大象能源科技公司项目成员马永红男工程师本科计算机计算机模拟工艺测试甘肃大象能源科技公司项目成员引进创新创业(团队)人员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从事专业原所在单位现职务所占公司股份诸葛福长男本科材料董事长罗绍华男博士副教授锂电正极

23、材料东北工业大学秦皇岛分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15%杨建文男博士研究员锂电正极材料桂林理工大学技术中心副主任胡平男大专高级工程师材料浙江华友副总经理0.4%范玉芳女41在职研究生高级工程师质量管理新时代证券公司上海综合管理部质检部部长10.3%李革兰女本科高级工程师分析化学浙江华友质检部2.3%林凡军男硕士(新加坡南洋理工)研究员投资管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国研究院15%赵军男硕士(新加坡南洋理工)投资管理复旦大学杨海涛男本科营销东华合创0.7%八、投资预算计划投资总额12100.000万元其中:已完成投资2670.000万元其中:自筹2670.000 万元计划新增投资9430.000 万元其中

24、:申请科技经费1000.000 万元,自筹4000.000 万元,其他拨款 0.000 万元项目经费预算序号预算科目名称总额其中:科技经费1一、经费支出8430.0001000.00021、设备费3(1)购置设备费5300.000437.0004(2)试制设备费70.000260.0005(3)设备改造与租赁费0.0000.00062、材料费2300.000200.00073、测试化验加工费0.00035.00084、燃料动力费600.0008.00095、差旅费0.00010.000106、会议费 5.00020.000117、合作与交流费0.0005.000128、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

25、识产权事务费0.0005.000139、劳务费0.0000.0001410、专家咨询费0.0005.0001511、管理费0.00010.0001612、其他(含培训费)0.0005.000九、项目概述(限300字)项目名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单位:甘肃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地点:白银市平川区项目法人:诸葛福长项目负责人:罗绍华项目建设期:4年甘肃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白银市平川区,注册资金1268万元。甘肃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是以公司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为核心,以公司研发团队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制备技术研究

26、”、“改性锰酸锂配方及生产工艺研究和产业化应用”、“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短流程低成本生产工艺开发与应用”等课题为基础的产业化转化项目,项目完成后,公司形成以磷酸铁锂、改性锰酸锂、镍钴锰三元三种正极材料为核心产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十、项目的目标与任务(限1000字)1项目确定的项目目标与任务需求分析2项目目标与任务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分析一、项目确定的项目目标和任务需求分析1项目立足公司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运用多元多位掺杂方法研究满足高温环境、常温环境、低温环境的“容量型和功率型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配方;在配方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产业化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量产生

27、产设备,综合研究在生产过程中煅烧温度、升温速率、保温时间等参数对产品的影响,最终确定适合各配方产品的最佳工艺参数;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化。在2011年建成的年产300吨磷酸铁锂生产线的基础上,到2014年建成年产1500吨锂电池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2 改性锰酸锂生产在公司技术中心“改性锰酸锂配方及生产工艺研究和产业化应用”课题基础上进行产业化转化,2012年建成“年产200吨改性锰酸锂生产线”,到2014年建成年产1000吨改性锰酸锂生产线。3建成年产500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线。4新建生产车间4栋、5200;仓库2000。二、项目目标与任务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分析磷酸铁锂

28、主要解决的难题:1磷酸铁锂低温性能。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在低温下容量保持率和高倍率充放电性能会出现较大幅度下降;2循环容量衰减。LiFePO4正极材料电子电导率和Li+扩散系数均较低,导致材料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出现电化学惰性区域,并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这种区域不断粗化,使得材料的循环容量逐渐降低;在充放电过程中电子不能及时随锂离子一起从电极中脱出或者嵌入,则锂离子与电子的分离将产生较大的容抗,随着电子的不断集聚,容抗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充电电压的不断升高和放电电压的不断降低,使得充放电过程过早结束,实际容量下降;3高倍率充放电性能。由于LiFePO4正极材料电子电导率较低,无法满足高倍率充放电的电流

29、要求;其Li+扩散系数较低,使得在相同的时间内锂离子的有效迁移距离很短,最终导致其高倍率充放电性能不理想。4生产工艺流程长,耗能高,批次稳定性差。锰酸锂锰酸锂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以下因素:Mn的溶解;Jahn-TeHer效应;氧缺陷;高温下LiMn204的结构变化。造成锰酸锂循环性能差,特别是高温下(55)循环性能更差。十一、现有工作基础与优势 (限1000字)1国内外现有技术、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现状及预期分析2项目申请单位及主要参与单位研究基础(已有的研究开发经历,科技成果、科研条件与研究开发队伍现状等)一、国内外现有技术、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现状及预期分析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目前大量应用于锂

30、电池中的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锰钴三元材料及磷酸铁锂等,其中钴酸锂是现有正极材料中工业化程度最高、技术最成熟、产量最大的材料,主要用于手机、数码产品等小型电池领域,但由于钴酸锂电池在大型化后,会有过热着火或爆炸的危险,所以仅局限于小型电池上使用。相对而言,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的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更好,成本更为低廉,所以目前大型电池产业的投入主要集中于这几种材料之上,而磷酸铁锂由于具有另外两种材料所不具备的循环寿命和材料成本方面的潜在优势,而被业界普遍看好,代表着动力及储能电池正极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国外技术状况目前国际上在磷酸铁锂电池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主要有3家,分别是美国的A12

31、3公司和威能公司以及加拿大的Phostech公司。他们掌握了相关领域的核心专利技术,同时也掌握着较为成熟的量产工艺技术。在磷酸铁锂电池和材料领域,有两大核心技术专利。其中一个是包敷碳技术专利,另一个是碳热还原技术专利。前者由加拿大Phostech公司拥有独家使用权,并且已经在中国申请专利。后者的专利权由美国威能公司所有,目前尚未在中国申请专利。日本的索尼株式会社、住友集团、丰田株式会社、三洋电气株式会社、松下株式会社、九州大学等同样在磷酸铁锂和锰酸锂有着大量的专利和比较完整的生产工艺技术。国内技术状况2000年开始,磷酸铁锂专利技术快速增长,进入到高速发展时期。从世界范围看,中国、日本、美国、

32、欧洲、韩国、加拿大、德国和墨西哥在该技术领域中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国内以比亚迪公司、中南大学、清华大学、等公司和研发机构围绕着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申请了较多的专利,走在了其他企业的前面,在该技术领域中实力最为强劲。中国在近五年已成为磷酸铁锂专利技术量最大国家。由于国内磷酸铁锂生产企业起步稍晚,在技术、设备等方面还存在着多种问题,目前国内能够批量稳定生产的企业不多且产量有限,只有天津斯特兰、北大先行、新乡华鑫等少数几家企业进入工业化生产。目前国内磷酸铁锂生产尚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二、项目申请单位研究基础我公司于2008年开始进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领域,先后投入资金300多万元,于2008年开始建

33、设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实验室,购置了电化学工作站、惰性气体手套箱及电池测试仪等试验检测仪器20多台(套),成立了以罗绍华博士、胡平高级工程师为首的研发团队,自选课题“高功率大容量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经过近三年的实验室艰苦的工作,设计了约30大类200多种配方,并对各种配方进行了试验、筛选、优化,获得了电化学性能指标和低温性能指标优于国内同行的配方,经过试验,设计出磷酸铁力锂正极材料规模化生产工艺方案和设备改造选型方案。2010年4月,自选课题通过了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课题鉴定,鉴定结果:“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0年2月,公司在白银平川生产工厂建成拥有500的公司研发中心

34、,成立了配方试验室、煅烧工艺试验室、电池组装检测室、物化检验检测室四个实验室。2010年6月,开始中试设备的选型、改造、购置及安装调试2010年9月,公司50吨中试生产线开始中试生产。2010年12月,公司在中试基础上,建设年产300吨磷酸铁锂生产线。2011年6月,公司300吨生产线开始试生产,产品经浙江汉维锂电科技公司测试,指标达到电池生产应用要求。截止2011年12月,公司生产磷酸铁锂42吨。2011年12月,公司技术团队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开展“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短流程低成本生产工艺开发与应用”攻关,运用磷酸铁生产磷酸铁锂,目前已完成配方试验和生产工艺试验,2012年3月进入中试

35、。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公司已组建起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技术研发团队和设备齐全、设施完善实验室,目前研发团队共有科技人员11人,其中博士3人,高级职称5人。(见技术中心人员名单表)十二、任务分解与考核指标 (限3000字)1项目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2主要技术指标(如形成的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新技术、新产品、新装置、论文专著等数量、指标及其水平,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或产品的竞争分析,满足项目所依托的重大工程建设或重大装备研制的需求情况等)3主要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如技术及产品应用产业化前景,在项目实施期内能够形成的市场规模与效益,对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提升我国相关产业竞争力的作用等)

36、(限500字)4项目实施中可能形成的示范基地、中试线、生产线及其规模5人才队伍建设6其他应考核的指标一、项目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1磷酸铁锂项目以本公司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多位多元掺杂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为技术核心,采用改进的高温固相反应煅烧法合成磷酸铁锂。 技术路线1(目前公司已实际生产运用的技术路线) 将锂源、铁源和磷源及本公司研发的多元掺杂料等经研磨混合均匀,干燥混合物料,然后在惰性气氛下低温煅烧,排除原料中可分解的气体和水汽,得到预烧料; 在预烧料中加入本公司研发的改性剂、导电剂并经研磨混合均匀,干燥完全;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煅烧,并将煅烧产物过筛得到目标产品。

37、在制备过程中,各工艺过程使用专业生产设备,在球磨、干燥和煅烧工艺等工序过程中,严格控制物料均匀性、合成物形貌和成分,以保证产品具有良好的性能和批次稳定性。 工艺技术路线2使用磷酸铁和碳酸锂作为主要原材料,采用一步煅烧反应法新工艺,将碳酸锂、磷酸铁、有机碳源以及改性剂和无水乙醇均匀研磨混合,混合均匀后,进入干燥系统干燥,干燥后的物料在惰性气氛保护下高温煅烧得到目标产物;目标产品经过气流整形、分级、批混,包装后成为商品磷酸铁锂。生产制备过程中,配料、球磨、干燥和煅烧等工序需采用专业设备,严格控制成分、物料均匀性和形貌,以保证产品克容量高、一致性好。 创新点 研制出多位多元的新途径及铁位掺杂,并筛选

38、出掺杂效果好的掺杂元素,综合多种优势,形成复合掺杂技术,制备出高容量无碳和高倍率性能的磷酸铁力锂,实现大容量和高倍率同步提高; 添加微量稀土材料,实现多位多元掺杂磷酸铁锂细晶化,产品的平均粒径可达2000nm,且晶粒均匀,粒径分布集中,保证后续电池性能的一致性。运用此技术,无需气流整形工序,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少了设备投入;采用的工艺路线容易控制,工艺稳定性好,成本低廉,批量生产批次稳定性好。2 锰酸锂项目以本公司自立课题 “核-壳型锰酸锂复合正极材料、其制造方法和应用”为技术核心,采用多元掺杂、成型造粒技术和高温固相反应煅烧法合成锰酸锂。 工艺技术路线(1) 采用超细粉碎机将锰原料粉碎到一定粒

39、度并分级;(2) 将锂源、锰原料和多元掺杂料经混料机混合均匀,将混合物料经高温煅烧,得到锰酸锂初级产品,并将其造粒成型,得到球形锰酸锂核材料;(3) 将锰酸锂核材料与壳材料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浆料,干燥后经一定温度煅烧,并将煅烧产物经批混和过筛得到锰酸锂产品。在配料、混合、造粒成型、干燥和煅烧等工序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物料成分、均匀性颗粒形貌和煅烧条件,以保证产品具有良好的性能和批次稳定性。 创新点 研制出核-壳型锰酸锂复合正极材料,优选了掺杂元素、造粒成型剂和壳材料,同时采用掺杂和造粒成型复合技术; 研制的核-壳型锰酸锂复合正极材料通过核-壳式结构,降低锰酸锂核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减少了锰在电解液

40、中的溶解;通过多元掺杂稳定锰酸锂晶体结构,减小Jahn-Teller效应;通过控制生产工艺条件使锰酸锂具有良好的形貌、晶体结构、结晶化程度、粒度分布。确保锰酸锂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高温性能; 采用的工艺路线稳定性好、成本低廉、批次稳定性好。二、主要技术指标1磷酸铁锂主要技术指标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化学式:LiFePO4外观特征:均一的灰黑色粉末,无结块;产品特性:具有高能量密度,安全性,使用寿命长,无记忆效应;化学参数:Li=4.4%,Fe=35.4%。P=19.6%,C=2%;物理参数:X射线衍射:对照JCPDS-190721标准,无杂相存在;松装密度:0.5g/cm3振实密度:1.2g/cm

41、3粒径:(D50)45m(D90)18m比表面积:18涂片参数:敷料量:280300g/极片压实密度:2.02.3g/电化学性能:克容量145mAh/g,测试条件:1C,电压4.22.5V,循环2000次容量;可以30C放电;-20放电容量不低于室温放电容量的60%;安全特性:通过12V(1C)过充试验,持续480分钟,无泄漏、冒烟、着火现象发生,最高温度低于70;电芯短路试验:全部通过,无泄漏、冒烟、着火现象发生,最高温度136。根据以上指标编制企业产品技术标准2锰酸锂主要技术指标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化学式:LiMn2O4外观特征:均一的蓝黑色粉末,无结块;产品特性: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

42、,使用寿命长,高温性能优异;化学参数:Li=3.84.5%,Mn=56.060.7%;物理参数:X射线衍射:符合(JCPDS(350728)标准,无杂相;振实密度:2.2g/cm3粒径:(D10)7.2m(D50)818m(D90)23.5m比表面积:1.0极片压实密度:2.95g/cm3电化学性能:克容量110mAh/g,测试条件:1.0C,电压4.253V;循环1000次容量保持率80%;55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93%;10C充放电容量大于1C的90%安全特性:通过12V(1C)过充试验,持续480分钟,无泄漏、冒烟、着火现象发生,最高温度低于70;电芯短路试验:全部通过,无泄漏、冒烟、

43、着火现象发生,最高温度136。根据以上指标编制企业产品技术标准3项目建设及形成知识产权 基本建设及设备购置经过3年建设,在现有3栋车间的基础上,新建4栋、5200生产车间,新建1000仓库2栋;建成年产1500吨磷酸铁锂生产线、年产1000吨锰酸锂生产线、年产500吨镍钴锰三元材料生产线。 项目实施期间再申请专利四项,增加公司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自主知识产权范围;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至少一篇。4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我公司生产产品经检测,性能指标在克容量和低温容量保持率比目前国内产品普遍高,批次稳定性较好,同时,在生产上运用一次性煅烧短流程生产工艺,同比减低能耗35%左右,使生产成本低于国内同

44、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项目完成后,公司形成高温型、常温型、低温型以及大容量型和高功率型两大系列5个品种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和4个品种改性锰酸锂正极材料,产品种类多,价格梯次分布面广,市场竞争力较强。三、主要经济、社会、环境效益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9230万元,年总成本费用11024万元,其中,经营成本9797万元,年营业收入19230万元,年利润总额8260 万元,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60.50%,亏盈平衡点为28.6%。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已将我国电动汽车电池正极材料确定以磷酸铁锂为主,根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研究数据,目前国内磷酸铁锂需求量为5000吨左右,而生产量

45、只有2000多吨;随着电动汽车进入实用阶段的步伐加快和电动自行车电池的升级换代,预计到2015年,;磷酸铁锂市场需求量将会达到6万吨,根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预测,2015年国内生产总量预计34万吨,市场缺口量比较大,市场前景广阔。2社会、环境效益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同时,积极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战略产业。推进新型有色金属合金材料、稀土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电池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化发展”。意见中将电池材料产业发展作为甘肃加快发展的行业,这无疑将会对电池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项目

46、建成将会给白银带来难得的产业机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式是锂电池产业链条中的核心产业,其上游是以碳酸锂为核心的原料产业。下游是负极、电解液、隔膜生产及电芯组装,这些都是比较成熟的技术,我公司磷酸铁锂产品达到产能后,首先能带动一批电池生产厂家落户白银,加快白银市电池产业链的形成,其次,对上游原料生产厂家白银扎布耶锂业二期改造项目尽快上马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三是电池产业发展,特别是储能电池产业发展,也将会延伸到甘肃优势产业风能和太阳能储能电站领域,能形成巨大的产业集群和规模效益。四、项目实施中可能形成的示范基地、中试线、生产线及规模项目实施后,建成磷酸铁锂生产基地,占地面积70亩,建设综合办公实验

47、楼1栋2740,建设标准化生产厂房7栋8400,并配套建设成品库,原料库配电室等附属设施;并建成全省一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中心;公司产业化规模扩大到磷酸铁锂1500吨、锰酸锂1000吨、镍钴锰三元材料500吨。五、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创业创新人才9人组成研发、管理、销售团队,以项目建设带动企业人才培养,项目完成后,全厂定员180人,其中管理人员25人,研发人员18人,工程技术人员26人,生产及辅助生产工人111人。十三、经费预算(限600字)1项目总投资预算、各项任务经费分配及分年度经费需求2资金筹措方案及配套资金落实措施一、项目总投资预算项目计划总投资121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261万

48、元,流动资金2840万元,在总投资中,科技研发资金投入500万元。二、资金筹措方案及配套资金落实措施项目计划总投资12100万元,其中企业自筹资金6850万元, 银行贷款5000万元,申请省级引进高层次人才补助经费1000万元。截止2011年6月,项目已建成综合办公实验楼1栋、2740,其中:研发中心实验室500;建成标准化车间3栋、3600;仓库、供暖、冷却等辅助设施;实验室试验设备仪器35台(套),建成年产300吨磷酸铁锂生产线。三、分年度投资计划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投资2400万元,形成产能300吨;2012年1月至2013年01月,投资3000万元,磷酸铁锂形成产能500

49、吨;锰酸锂形成产能200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投资6700万元,磷酸铁锂形成产能1500吨;锰酸锂形成产能1000吨;镍钴锰三原材料形成产能500吨。十四、项目的年度计划及年度目标 (限600字)1项目进度安排2项目各年度目标及考核指标一、项目进度安排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投资2600万元,建设办公实验楼1栋、2740,其中研发中心500;建设标准化车间3栋、3600及配电室等辅助设施;购置研发中心试验、检测检验设备18台套,中试生产线设备11台套,购置生产设备21台套,完成设备安装、调试,进入生产阶段,形成产能300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投资3000

50、万元,建设标准化车间2栋、2400;建设原材料仓库600以及其它生产配套设施;购置研发中心试验、检验检测设备8台套;购置生产设备28台套,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形成磷酸铁锂产能500吨、锰酸锂产能200吨;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投资6700万元,建设标准化车间2栋、2400;建设原料仓库、成品仓库1200,建设职工宿舍3000及其其他生产配套设施;购置研发中心试验、检验检测设备10台套;购置生产设备36台套,完成设备安装、调试,使磷酸铁锂产能达到1500吨、锰酸锂1000吨、镍钴锰材料500吨。二、项目各年度目标考核指标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投资2400万元,形成产能30

51、0吨;2012年1月至2013年01月,投资3000万元,磷酸铁锂形成产能500吨;锰酸锂形成产能200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投资6700万元,磷酸铁锂形成产能1500吨;锰酸锂形成产能1000吨;镍钴锰三原材料形成产能500吨。十五、实施机制 (限1000字)1项目的组织管理措施2项目参与单位的任务分工及国拨专项经费分配3产学研结合模式4知识产权与成果管理及权益分配一、项目的组织管理措施 1项目组织管理措施该项目实施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由总经理负责组织领导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和管理,研发和生产技术由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罗绍华具体负责实施,公司正常生产运行和产品质量由生产副总经理胡平具体负责实施。公司制定了严格的岗位管理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编制有完善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公司整体运行管理实行科学管理,运行顺捷,责任到人,保证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2工作制度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操作实际要求,实行全年连续生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