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财政宪法学导论_第1页
第一讲财政宪法学导论_第2页
第一讲财政宪法学导论_第3页
第一讲财政宪法学导论_第4页
第一讲财政宪法学导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讲财政宪法学导论第一讲第一讲财政宪法财政宪法学导论学导论何谓“财政宪法学”?v“财政宪法学财政宪法学”,既非部门法学之,既非部门法学之“学学科科”或或“课程课程”、“专业专业”,亦非宪法,亦非宪法学上之学上之“学派学派”,而是有关财政宪法规,而是有关财政宪法规范的一门范的一门“法律专学法律专学”,其主要体现为,其主要体现为以诠释以诠释“财政国家财政国家”之专门制度,譬如之专门制度,譬如财政预算、财政分权及纳税人基本权利财政预算、财政分权及纳税人基本权利等相关宪法规范为主要内容的等相关宪法规范为主要内容的“部门宪部门宪法释义学法释义学”。 第一节第一节 法学体系中的法学体系中的“财政宪法财政

2、宪法”v一、多元视角下的一、多元视角下的“财政宪法财政宪法”观观v何谓何谓“财政宪法财政宪法”?据苏永钦教授考证,这一概念可能最先?据苏永钦教授考证,这一概念可能最先源自德国学者源自德国学者Lorenz von SteinLorenz von Stein,他在,他在18851885年出版的财政学年出版的财政学教科书教科书Lehrbuch der FinanzwissenschaftLehrbuch der Finanzwissenschaft,第一篇就是,第一篇就是“欧洲财政宪法欧洲财政宪法”,并对财政宪法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在,并对财政宪法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在英语世界中,英语世界中,“财政

3、宪法财政宪法”这一概念主要有两种表达方式,这一概念主要有两种表达方式,即即“Financial constitution”Financial constitution”与与“Fiscal Fiscal constitution”constitution”,如欧盟执委会,如欧盟执委会20032003年年3 3月月2727发布的公告中发布的公告中就使用了前一个概念;而后者经常被美国公共选择学派所使就使用了前一个概念;而后者经常被美国公共选择学派所使用,他们认为要通过用,他们认为要通过“财政宪法财政宪法”,即,即“Fiscal Fiscal constitution”constitution”来限制

4、政府的公共收支,具体的说,就是控来限制政府的公共收支,具体的说,就是控制政府的税收与支出,特别是限制政府的通过公债而得到的制政府的税收与支出,特别是限制政府的通过公债而得到的收入。收入。(一)宪政经济学体系中的财政宪法学:基于“政府失败理论”与“民主失败理论”的经济学“财政宪法”观v传统的财政学理论认为,公共财政产生的原因主要传统的财政学理论认为,公共财政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市场存在缺陷,需要国家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征集是市场存在缺陷,需要国家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征集税收、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等财政手段予以克服。至税收、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等财政手段予以克服。至于如何防范国家滥用财政权力以及如何合理的分配于如何防

5、范国家滥用财政权力以及如何合理的分配财政资源的问题,传统的财政学理论求助于现代国财政资源的问题,传统的财政学理论求助于现代国家的民主政治决策机制。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家的民主政治决策机制。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则提出了择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则提出了“政府失败理论政府失败理论”与与“民主失败理论民主失败理论”以质疑传统的财政学观点。以质疑传统的财政学观点。 (二)法学学科体系中的财政宪法学:作为财税法学与宪法学之“交叉领域”的“财政宪法”观v1.1.财税法学视野中的财税法学视野中的“财政宪法学财政宪法学”:基于财税法:基于财税法体系整体观念的财税法体系整体观念的财税法“财政宪法财

6、政宪法”观。随着财税观。随着财税法研究的不断深入,也有财税法学者倾向于将财税法研究的不断深入,也有财税法学者倾向于将财税法视为一个综合性的法律体系,如熊伟先生提出,法视为一个综合性的法律体系,如熊伟先生提出,财政法是一个有机统一的调整财政关系的法律整体,财政法是一个有机统一的调整财政关系的法律整体,它包容了财政宪法、财政行政法、财政经济法、财它包容了财政宪法、财政行政法、财政经济法、财政社会法、财政私法等不同类型的法律规范,缺乏政社会法、财政私法等不同类型的法律规范,缺乏其中任何部分都难以达到预期的功效。他还认为,其中任何部分都难以达到预期的功效。他还认为,“财政宪法主要调整财税法领域的一些根

7、本性事项,财政宪法主要调整财税法领域的一些根本性事项,如财政法的基本原则、财政权力的分配、中央与地如财政法的基本原则、财政权力的分配、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等等。方的财政关系,等等。” v2.2.宪法学视野中的财政宪法学:基于宪法学研究专题与研究宪法学视野中的财政宪法学:基于宪法学研究专题与研究方法的宪法学方法的宪法学“财政宪法财政宪法”观。从宪法学的理论视角来看,观。从宪法学的理论视角来看,财政宪法是宪法制度体系中的一个财政宪法是宪法制度体系中的一个“部门部门”,它是与,它是与“政治政治宪法宪法”、“军事宪法军事宪法”(或称(或称“国防宪法国防宪法”)、)、“文化宪文化宪法法”、“环境宪法环

8、境宪法”、“科技宪法科技宪法”等并称的一个等并称的一个“宪法部宪法部门门”,是指有关国家财政收支划分制度以及财政收入、财政,是指有关国家财政收支划分制度以及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监督方面的宪法规范与宪法制度。从一般意义上支出、财政监督方面的宪法规范与宪法制度。从一般意义上讲,财政宪法学就是指有关财政宪法的宪法学专题研究,它讲,财政宪法学就是指有关财政宪法的宪法学专题研究,它属于属于“部门宪法学部门宪法学”的范畴。的范畴。 v首先,财政宪法学是宪法学研究的一种独特路径。首先,财政宪法学是宪法学研究的一种独特路径。 v其次,财政宪法学是宪法学研究的一个专门领域,此即其次,财政宪法学是宪法学研究的

9、一个专门领域,此即“财财政宪法政宪法”制度。制度。 财政宪法与经济宪法v关于关于“经济宪法经济宪法”的概念,也是源自于德国。德国的概念,也是源自于德国。德国法学家罗尔夫法学家罗尔夫斯特博认为:狭义经济宪法就是宪法、斯特博认为:狭义经济宪法就是宪法、基本法基本法和最初的共同体法中关于规范经济生活和最初的共同体法中关于规范经济生活的规定(例如职业自由、基本权利、社会国家原则)的规定(例如职业自由、基本权利、社会国家原则)等。这些规范是否直接针对经济活动的问题在此无等。这些规范是否直接针对经济活动的问题在此无关紧要。而关键在于这些规范是否在内容上也涉及关紧要。而关键在于这些规范是否在内容上也涉及到经

10、济生活(例如一般行为自由)。广义上的经济到经济生活(例如一般行为自由)。广义上的经济宪法是指那些不受其法律部门范围制约的,能够从宪法是指那些不受其法律部门范围制约的,能够从根本上长期决定经济生活流程的规范的总和(如根本上长期决定经济生活流程的规范的总和(如基本法基本法、工商业条例工商业条例、社会稳定法社会稳定法。)。) v根据我国经济法学者吴越教授的考证,根据我国经济法学者吴越教授的考证,“经济宪法经济宪法”一词最早是德国著名的秩序自由主义学派,即一词最早是德国著名的秩序自由主义学派,即“弗弗赖堡学派赖堡学派”提出。该学派的核心主张有两个,一是提出。该学派的核心主张有两个,一是个体必须拥有经济

11、自由,并且是法律秩序之下的自个体必须拥有经济自由,并且是法律秩序之下的自由。而是在国家与经济的关系上,国家的职能应仅由。而是在国家与经济的关系上,国家的职能应仅仅限于经济秩序的建立,而不得随意干预经济生活。仅限于经济秩序的建立,而不得随意干预经济生活。19371937年,欧肯(年,欧肯(W.EuckenW.Eucken)、伯姆()、伯姆(F.bohmF.bohm)和葛)和葛斯曼斯曼多尔特三位教授在其主编的多尔特三位教授在其主编的经济的秩序经济的秩序丛书首卷的发刊词中强调丛书首卷的发刊词中强调“应将经济宪法理解为国应将经济宪法理解为国民经济生活秩序的整体抉择民经济生活秩序的整体抉择”,因此也应,

12、因此也应“将法律将法律秩序作为经济宪法来塑造秩序作为经济宪法来塑造”。 v我们认为,经济宪法主要是规范一国经济生我们认为,经济宪法主要是规范一国经济生活的根本法规范或者高位阶规范的综合,而活的根本法规范或者高位阶规范的综合,而财政宪法则是规范一国财政生活的根本规范财政宪法则是规范一国财政生活的根本规范或者高位阶规范的综合,二者之间在范围就或者高位阶规范的综合,二者之间在范围就存在差异。德国存在差异。德国“经济宪法经济宪法”这个概念的产这个概念的产生,与近代德国所形成的生,与近代德国所形成的“统制经济统制经济”观念观念密切相关,密切相关,魏玛宪法魏玛宪法中专设一章规定中专设一章规定“经济生活经济

13、生活”,是为经济宪法概念之源。,是为经济宪法概念之源。(三)知识社会视野下的“财政宪法学”:以回应“赤字时代”挑战为学科使命的“财政宪法”观v近二十年来我国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快速增长所累积近二十年来我国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快速增长所累积的金融机构巨额不良资产,以及在税费改革、政府的金融机构巨额不良资产,以及在税费改革、政府大规模投资过程中所引发的地方政府巨额负债,都大规模投资过程中所引发的地方政府巨额负债,都使我国在成为拥有二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债权大使我国在成为拥有二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债权大国的同时,也陷入了巨额债务之中;由于贫富分化国的同时,也陷入了巨额债务之中;由于贫富分化所引发的社会矛盾,

14、财税法制公正的问题已经成为所引发的社会矛盾,财税法制公正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税收作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税收作为“财富分割利器财富分割利器”所所具有的重要实践价值,必将使税制改革、社会福利具有的重要实践价值,必将使税制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等财税法问题成为各门学科关注的中心课制度改革等财税法问题成为各门学科关注的中心课题题 。财政宪法与财税法体系的构造v在我国大陆地区,政府的财政收入不仅包括税收,在我国大陆地区,政府的财政收入不仅包括税收,而且还包括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行政收费以及土而且还包括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行政收费以及土地等国有资产的收益。(在近年来地方财政日趋困地等国有资产的

15、收益。(在近年来地方财政日趋困窘的形势之下,许多城市政府利用提升国有土地出窘的形势之下,许多城市政府利用提升国有土地出让价格牟取暴利,使其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让价格牟取暴利,使其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此外,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源。)此外,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之中,国库制度、公物制度、政府会计管理的过程之中,国库制度、公物制度、政府会计管理及财政支出管理等制度都亟待规范化与法治化。这及财政支出管理等制度都亟待规范化与法治化。这些制度的研究都与人民权利之保障息息相关,实应些制度的研究都与人民权利之保障息息相关,实应纳入财政宪法之制度体系予以整体性的研究,并

16、立纳入财政宪法之制度体系予以整体性的研究,并立足于民主宪政的高度将其予以体系化的联结。足于民主宪政的高度将其予以体系化的联结。 二、财政宪法学之基本命题二、财政宪法学之基本命题v(一)人性论:物质依赖性与社会伦理性、认知局限性的辩(一)人性论:物质依赖性与社会伦理性、认知局限性的辩证统一证统一v当代德国法哲学家汉斯当代德国法哲学家汉斯阿尔伯特认为,任何科学的命题都阿尔伯特认为,任何科学的命题都可能会遇到可能会遇到“为什么为什么”的无穷追问,直至无穷地递归,或者的无穷追问,直至无穷地递归,或者在相互支持的论点之间循环论证,或者以某个在相互支持的论点之间循环论证,或者以某个“教义教义”或者或者“信

17、条信条”终结追问。对此,阿尔伯特概括为终结追问。对此,阿尔伯特概括为“明希豪森困明希豪森困境境”。自近代以来的法学学科,不论是以解释方法为。自近代以来的法学学科,不论是以解释方法为“安身安身立命之本立命之本”的的“法释义学(法解释学)法释义学(法解释学)”,还是以,还是以“良法良法”为目标的为目标的“立法科学立法科学”,如欲超越,如欲超越“明希豪森困境明希豪森困境”,均须,均须建构于建构于“人性论人性论”的理论基石之上。的理论基石之上。 “人性”极为复杂,与财政宪法学相关者主要为“物质依赖性”、“社会伦理性”及“理性局限性”等三者 :v第一,人的物质依赖性。物质资料是一切个人与社第一,人的物质

18、依赖性。物质资料是一切个人与社会组织之存在与发展的前提条件。由于人类个体对会组织之存在与发展的前提条件。由于人类个体对于物质资料的依赖性,其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乃于物质资料的依赖性,其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乃是一种固有的社会倾向(或者说这就是是一种固有的社会倾向(或者说这就是“人性人性”),),这一方面可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这一方面可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则会诱导人们为自身牟取各种方面则会诱导人们为自身牟取各种“不正当利益不正当利益”。因此,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不仅应该适应、满足因此,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不仅应该适应、满足这种人性的要求,使制度朝着有利于社会、经济进

19、这种人性的要求,使制度朝着有利于社会、经济进步的方向发展,而且必须充分考虑人性之步的方向发展,而且必须充分考虑人性之“恶恶”,特别是需要通过立宪制度之完善,设置完备的权力特别是需要通过立宪制度之完善,设置完备的权力制约机制,以防公共权力的行使者滥用公共权力牟制约机制,以防公共权力的行使者滥用公共权力牟取不正当个体私利。宪政制度之正当性与必要性,取不正当个体私利。宪政制度之正当性与必要性,正是它深刻的奠基于这种正是它深刻的奠基于这种“人性人性”基础基础 。 v第二,人的社会伦理性。第二,人的社会伦理性。“人人”并非单纯之物质存并非单纯之物质存在,而是有着崇高社会价值、拥有道德良知的社会在,而是有

20、着崇高社会价值、拥有道德良知的社会主体;主体;“人人”的此种社会伦理性不仅确立了的此种社会伦理性不仅确立了“人性人性尊严尊严”作为宪法最高价值之地位,而且决定财政立作为宪法最高价值之地位,而且决定财政立宪的可能性。首先,宪的可能性。首先,“人性尊严人性尊严”为宪法制度的最为宪法制度的最高价值形态,此为人的社会伦理性之直接体现。其高价值形态,此为人的社会伦理性之直接体现。其次,人性固有向善之倾向,如中国先贤孟子的一段次,人性固有向善之倾向,如中国先贤孟子的一段名言或许可谓财政立宪运动之注脚:名言或许可谓财政立宪运动之注脚:“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人皆有之

21、;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矣。” v第三,人的认知局限性。近代立宪主义制度第三,人的认知局限性。近代立宪主义制度体系之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乃是理性主义哲体系之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乃是理性主义哲学思潮所催生之结果;但是,近代理性主义学思潮所催生之结果;但是,近代理性主义哲学或曾质疑哲学或曾质疑“人人”的道德品性,却不愿质的道德

22、品性,却不愿质疑疑“人人”的理性认知能力,因而在宪法制度的理性认知能力,因而在宪法制度建构上陷入建构上陷入“绝对建构论绝对建构论”、“历史终结论历史终结论”的理论困境,在实质上反而可能会催生出一的理论困境,在实质上反而可能会催生出一种种“绝对权力绝对权力”的制度体系。的制度体系。 (二)价值论:自由权与社会权的冲突与协调v宪法价值是宪法所具有的满足人类个体与群体与政宪法价值是宪法所具有的满足人类个体与群体与政治国家之需要的客观属性,也是指宪法基于其法律治国家之需要的客观属性,也是指宪法基于其法律属性发挥其功能和作用的一种理想状态。宪法的产属性发挥其功能和作用的一种理想状态。宪法的产生是人类社会

23、发展的政治成果,也是人类社会内在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政治成果,也是人类社会内在的需求所在。宪法的某些价值属性,在宪政历史实的需求所在。宪法的某些价值属性,在宪政历史实践中凝结为一些较为稳定的价值形态,积淀于各国践中凝结为一些较为稳定的价值形态,积淀于各国的宪法文化之中,体现在各国宪法的文本与规范之的宪法文化之中,体现在各国宪法的文本与规范之内,成为宪法与宪政实践发展、完善的灵魂与动力。内,成为宪法与宪政实践发展、完善的灵魂与动力。 v“人性尊严人性尊严”为现代宪法的最高价值。为现代宪法的最高价值。v在规范意义上,以在规范意义上,以“基本权利基本权利”为表现形态为表现形态的的 “基本人权基本人权”

24、,则是内化于宪法规范体系,则是内化于宪法规范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价值形态,它在财政宪法上即中最为重要的价值形态,它在财政宪法上即体现为体现为“纳税人基本权纳税人基本权”。v我们可以将纳税人的基本权利的功能概括为我们可以将纳税人的基本权利的功能概括为“防御权防御权”与与“受益权受益权”,而将其形态区分,而将其形态区分为三种类型,此即为三种类型,此即“自由权自由权”、“社会权社会权”与与“参与权参与权”。 (三)范畴论:国家财政权与纳税人基本权的对峙与互动v宪法作为调整国家与公民关系的根本大法,国家权力与公民宪法作为调整国家与公民关系的根本大法,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是宪法学体系中的一对基本范畴,这对范畴

25、在财政宪法权利是宪法学体系中的一对基本范畴,这对范畴在财政宪法中主要体现为中主要体现为“国家财政税收权国家财政税收权”与与“纳税人基本权利纳税人基本权利”。因此,因此,“国家财税收政权国家财税收政权”与与“纳税人基本权利纳税人基本权利”是财政宪是财政宪法的基石范畴,构成财政宪法学范畴体系的第一层次。国家法的基石范畴,构成财政宪法学范畴体系的第一层次。国家财政税收权是一个复杂的构成体系,它主要包括国家的税权、财政税收权是一个复杂的构成体系,它主要包括国家的税权、代议机关的预算批准权、审计监督权、财政部的预算编制权代议机关的预算批准权、审计监督权、财政部的预算编制权与财政监督权、各个国家机关的财政

26、支出权,等等。纳税人与财政监督权、各个国家机关的财政支出权,等等。纳税人基本权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主要包括纳税人的选举权、基本权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主要包括纳税人的选举权、诉权、自由权(包括诉权、自由权(包括“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权”与与“财产自由权财产自由权”等)、等)、生存权、平等权等等。这样,由国家财政权与纳税人基本权生存权、平等权等等。这样,由国家财政权与纳税人基本权为基点,就会延伸出一个不同层次与级别的范畴体系。为基点,就会延伸出一个不同层次与级别的范畴体系。 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宪法释义学之理论构财政宪法释义学之理论构建建v德国法学家拉伦茨认为:德国法学家拉伦茨认为:“法学法学”是

27、指是指“以以某个特定的,在历史中逐渐形成的法秩序为某个特定的,在历史中逐渐形成的法秩序为基础及界限,借以探求法律问题之答案的学基础及界限,借以探求法律问题之答案的学问。问。”“”“假使法规范得以主张其具有规范性假使法规范得以主张其具有规范性效力,那么不可避免要提出此效力主张的根效力,那么不可避免要提出此效力主张的根据及界限何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法学据及界限何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法学本身不能回答,因为法学总是由现存的法秩本身不能回答,因为法学总是由现存的法秩序及其情状中取得立足点。序及其情状中取得立足点。” 宪法释义学v一个国家内任何法律制度的上位法依据都是宪法,一个国家内任何法律制度的

28、上位法依据都是宪法,唯有从宪法入手,才能解决法律制度本身的正当性唯有从宪法入手,才能解决法律制度本身的正当性与合法性问题,唯有在这个层面上,才能合理解决与合法性问题,唯有在这个层面上,才能合理解决理论的合理转化与接轨的问题。理论的合理转化与接轨的问题。v台湾学者颜厥安、黄俊杰等人将台湾学者颜厥安、黄俊杰等人将“宪法释义学宪法释义学”界界定为定为“对特定有效宪法之体系性解释建构对特定有效宪法之体系性解释建构” ,其其主要功能是,在宪法解释上主要功能是,在宪法解释上“协助解释者确定条文协助解释者确定条文之文义,避免解释者于面对抽象之宪法概念时,难之文义,避免解释者于面对抽象之宪法概念时,难以具体化

29、以具体化” 。一、一、“悖论悖论”或或“矛盾矛盾”:中国:中国宪法释义学构建的逻辑困境分析宪法释义学构建的逻辑困境分析v宪法释义学之发达,权威释宪机关的宪法解宪法释义学之发达,权威释宪机关的宪法解释活动乃是学术研究最为重要的发展动力。释活动乃是学术研究最为重要的发展动力。由于缺乏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权威解释,司法由于缺乏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权威解释,司法机关的释宪权又面临诸多质疑,因而,不论机关的释宪权又面临诸多质疑,因而,不论是具有实证主义倾向的原旨解释观还是具有是具有实证主义倾向的原旨解释观还是具有实用主义倾向的主观解释论,似乎均难以逾实用主义倾向的主观解释论,似乎均难以逾越越“自说自话自说自话”

30、的的“逻辑困境逻辑困境”,无法以司,无法以司法释宪为基点构建法释宪为基点构建“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的宪法释义的宪法释义学体系学体系 。二、二、“立宪科学立宪科学”到到“宪法释义学宪法释义学”:财政宪法学今后发展的可能路径财政宪法学今后发展的可能路径v苏永钦先生认为:苏永钦先生认为:“部门宪法的释义学不同于传统部门宪法的释义学不同于传统宪法释义学之处,主要在于它是从实存的秩序切入,宪法释义学之处,主要在于它是从实存的秩序切入,去认识整理该秩序的基本、最高与结构规范,而不去认识整理该秩序的基本、最高与结构规范,而不是从规范本身切入,去做体系化的整理。是从规范本身切入,去做体系化的整理。”“”“部门部

31、门宪法正是在宪法针对不同社会部门开始作分殊化解宪法正是在宪法针对不同社会部门开始作分殊化解释后,顺势发展的自然结果。部门作为一个承担特释后,顺势发展的自然结果。部门作为一个承担特定社会功能的次体系,一个实存的可供参照的秩序,定社会功能的次体系,一个实存的可供参照的秩序,可为释义学在整合人权、国策和政府体制的规定,可为释义学在整合人权、国策和政府体制的规定,乃至厘清主观权利与其各种客观效力之间的关系时,乃至厘清主观权利与其各种客观效力之间的关系时,提供一个较清楚的图像与方向。提供一个较清楚的图像与方向。” v作为部门宪法释义学的财政宪法理论,乃是从实存作为部门宪法释义学的财政宪法理论,乃是从实存

32、的财经法秩序入手,基于法规范之存在效力位阶体的财经法秩序入手,基于法规范之存在效力位阶体系的基本认识,去揭示财税法体系中的最高位阶之系的基本认识,去揭示财税法体系中的最高位阶之法规范,并以此统合整个财税法规范,于是宪法与法规范,并以此统合整个财税法规范,于是宪法与各部门法之间的传统隔阂被打破,宪法精神借助于各部门法之间的传统隔阂被打破,宪法精神借助于法解释学的技术原理得以自上而下地贯入低位阶的法解释学的技术原理得以自上而下地贯入低位阶的法规范之中,超越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形而上争法规范之中,超越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形而上争辩、在实在法体系内部实现正义价值的规范法学理辩、在实在法体系内部实现正义

33、价值的规范法学理想,正可以由此而达成想,正可以由此而达成 。三、三、“合宪性推定合宪性推定”与与“合宪性解释合宪性解释”:财政:财政宪法释义学的具体研究路径宪法释义学的具体研究路径v第一,法律之第一,法律之“合宪性推定合宪性推定”乃是财政宪法乃是财政宪法学等部门宪法释义学展开的前提。黄茂荣教学等部门宪法释义学展开的前提。黄茂荣教授指出:授指出:“赋予法院判断法律之违宪性的责赋予法院判断法律之违宪性的责任,才能培养出法院判断法律之违宪性的能任,才能培养出法院判断法律之违宪性的能力。不然,法院的宪法素养将在司法院大法力。不然,法院的宪法素养将在司法院大法官的监护下,随着立法机关所制定法律的被官的监

34、护下,随着立法机关所制定法律的被推定为无违宪性的原则,而慢慢的萎缩下推定为无违宪性的原则,而慢慢的萎缩下去。去。” v第二,法律的第二,法律的“合宪性解释合宪性解释”乃是财政宪法学等部门宪法释乃是财政宪法学等部门宪法释义学展开的具体路径。关于义学展开的具体路径。关于“合宪性解释合宪性解释”,黄茂荣教授认,黄茂荣教授认为它是为它是“法律解释的一种因素法律解释的一种因素”,而苏永钦教授则认为它是,而苏永钦教授则认为它是法律解释的一种法律解释的一种“规则规则”:“德国学者多从是否涉及违宪疑德国学者多从是否涉及违宪疑虑的消除将合宪解释区分为两种规则,瑞士学者如虑的消除将合宪解释区分为两种规则,瑞士学者如CischeCische与与N.MullerN.Muller,则整理出三种规则,一是单纯的解释规则,指宪,则整理出三种规则,一是单纯的解释规则,指宪法相关规定应在法律解释时直接发生一定影响;二是冲突规法相关规定应在法律解释时直接发生一定影响;二是冲突规则,指在数种可能的法律解释中应优先选择与宪法内容相符则,指在数种可能的法律解释中应优先选择与宪法内容相符者;三是保全规则,指当法律有违宪疑虑而有数种解释可能者;三是保全规则,指当法律有违宪疑虑而有数种解释可能性时,应选择不违宪的解释。由于各国情况不同,很难说哪性时,应选择不违宪的解释。由于各国情况不同,很难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