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CH7_第1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CH7_第2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CH7_第3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CH7_第4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CH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第第七七章章3.学习目标学习目标4.本章目录本章目录5.第七章第七章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6.第七章第七章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77.1 系统结构设计系统结构设计v总结结构设计的任务总结结构设计的任务n根据系统分析的逻辑模型设计应用软件系统的物根据系统分析的逻辑模型设计应用软件系统的物理结构。理结构。v物理设计的基本要求物理设计的基本要求n 系统物理模型必须符合逻辑模型,能够完成逻辑系统物理模型必须符合逻辑模型,能够完成逻辑模型所规定的信息处理功能。模型所规定的信息处理功能。v必须考虑到一个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不是固必须考虑到一个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不是固定的、静止的,在其生命周期中,它总是处于定的、

2、静止的,在其生命周期中,它总是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之中。动态变化过程之中。 87.1 系统结构设计系统结构设计v在系统调试和运行初期,要进行大量改错工在系统调试和运行初期,要进行大量改错工作,以消除在设计阶段未考虑或未预见到的问作,以消除在设计阶段未考虑或未预见到的问题和隐患。题和隐患。v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错的工作逐渐减少,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错的工作逐渐减少,而由于系统环境的不断变化,这些变化都要反映由于系统环境的不断变化,这些变化都要反映到系统中,都要对系统提出新的更改要求。到系统中,都要对系统提出新的更改要求。v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深入开展,开阔了管理人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深入开展,开阔了管理人员的

3、眼界,他们会对系统提出一些更新、更高员的眼界,他们会对系统提出一些更新、更高的要求,系统也随之不断改进。的要求,系统也随之不断改进。 97.1 系统结构设计系统结构设计v对系统的要求对系统的要求n系统具有可修改性,即易读,易于查错、改错,系统具有可修改性,即易读,易于查错、改错,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和用户的要求进行各种改变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和用户的要求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和改进。v系统是否具有可修改性,对于系统开发和维系统是否具有可修改性,对于系统开发和维护影响极大。护影响极大。v如何使系统具有可修改性,成为系统总体结如何使系统具有可修改性,成为系统总体结构设计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系统结构

4、构设计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系统结构化设计的方法。化设计的方法。 107.1.2 结构设计的基本思想结构设计的基本思想v基本理念基本理念n把大型的应用软件分解为多层的模块,使其易于把大型的应用软件分解为多层的模块,使其易于实现、组织和管理。实现、组织和管理。v核心内容核心内容n模块化、结构化、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结构化、自顶向下逐步求精。v模块化的层次结构的特点模块化的层次结构的特点n具有简明性,设计者容易思考,阅读者容易理解。具有简明性,设计者容易思考,阅读者容易理解。 117.1.2 结构设计的基本思想结构设计的基本思想v1.程序的结构化设计程序的结构化设计n结构化程序设计(结构

5、化程序设计(Structured Programming)的)的出发点是要改变人们在软件设计中率性、随意的出发点是要改变人们在软件设计中率性、随意的方式,保持程序具有良好的方式,保持程序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读性和可一致性、可读性和可维护性维护性,降低软件程序合作开发的难度。,降低软件程序合作开发的难度。n它要求在程序中尽量少使用控制结构和跳转,保它要求在程序中尽量少使用控制结构和跳转,保持从上到下的阅读顺序。持从上到下的阅读顺序。n基本程序结构基本程序结构n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127.1.2 结构设计的基本思想结构设计的基本思想v2.模块的结构化设计模块的结

6、构化设计n 模块的设计也遵循结构化设计的思想,模块间的模块的设计也遵循结构化设计的思想,模块间的关系必须要阐明。关系必须要阐明。n模块间不同的结构形式模块间不同的结构形式n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137.1.2 结构设计的基本思想结构设计的基本思想v2.模块的结构化设计模块的结构化设计 表表7-1 三种基本结构三种基本结构 147.1.2 结构设计的基本思想结构设计的基本思想v3.控制结构图控制结构图n概念:概念:控制结构图也称为软件结构图或模块结构控制结构图也称为软件结构图或模块结构图,它表示出一个系统的层次分解关系、模块调图,它表示出一个系统的层次分解

7、关系、模块调用关系、模块之间数据流和控制信息流的传递关用关系、模块之间数据流和控制信息流的传递关系,它是设计系统物理结构的主要工具。系,它是设计系统物理结构的主要工具。n控制结构图参照数据流程图的设计,用逐层展开控制结构图参照数据流程图的设计,用逐层展开的树形结构反映出系统模块的的树形结构反映出系统模块的划分情况和模块之划分情况和模块之间的关系。间的关系。 157.1.2 结构设计的基本思想结构设计的基本思想v3.控制结构图控制结构图n(1)控制结构的基本符号和规定控制结构的基本符号和规定 图形符号图形符号 说明说明 图形符号图形符号 说明说明 表示模块表示模块 数据存储数据存储表示模块调用关

8、系,箭尾连接上表示模块调用关系,箭尾连接上层模块,箭头指向被调用模块层模块,箭头指向被调用模块 表示循环调用下层模块表示循环调用下层模块 表示模块间数据传递表示模块间数据传递 表示选择调用下层模块表示选择调用下层模块 表示模块间控制信息传递表示模块间控制信息传递A表表7-2 控制结构图符号控制结构图符号 167.1.2 结构设计的基本思想结构设计的基本思想v3.控制结构图控制结构图177.1.2 结构设计的基本思想结构设计的基本思想v3.控制结构图控制结构图n图图7-1中模块间调用,应按以下规则进行。中模块间调用,应按以下规则进行。n每个模块有自身的任务,只有接受到上级模每个模块有自身的任务,

9、只有接受到上级模块的调用命令时才能执行;块的调用命令时才能执行;n模块之间的通信只限于其直接上下级模块,模块之间的通信只限于其直接上下级模块,任何模块不能直接与其他上下级模块或同级模任何模块不能直接与其他上下级模块或同级模块发生通信联系;块发生通信联系;n若有某模块要与非直接上下级的其他模块发若有某模块要与非直接上下级的其他模块发生通信联系,必须通过其上级模块进行传递;生通信联系,必须通过其上级模块进行传递;n模块调用顺序为自上而下。模块调用顺序为自上而下。 模块分解的规则模块分解的规则197.1.3 模块分解的规则模块分解的规则v1.模块的划分模块的划分n合理的系统结构设计合

10、理的系统结构设计满足的重要条件满足的重要条件 n(1)系统项目容易开发系统项目容易开发n控制结构图是系统开发人员进行分工、合控制结构图是系统开发人员进行分工、合作的重要基础。作的重要基础。n它清晰地标明了模块的功能和模块之间的它清晰地标明了模块的功能和模块之间的联系,即使将不同的模块分别外包给不同联系,即使将不同的模块分别外包给不同人员去设计完成,也能够使最终的结果彼人员去设计完成,也能够使最终的结果彼此衔接,顺利组装为一个整体系统。此衔接,顺利组装为一个整体系统。 207.1.3 模块分解的规则模块分解的规则v1.模块的划分模块的划分n合理的系统结构设计合理的系统结构设计满足的重要条件满足的

11、重要条件 n(2)降低项目开发成本降低项目开发成本n结构分解的程度越细越深,每个模块开发的结构分解的程度越细越深,每个模块开发的复杂性就越低,但是模块之间的接口联系越多复杂性就越低,但是模块之间的接口联系越多也越复杂。也越复杂。n与项目开发成本相对应的最小工作量需要找与项目开发成本相对应的最小工作量需要找到合理的模块划分数,这取决于模块成本与接到合理的模块划分数,这取决于模块成本与接口成本间的平衡。口成本间的平衡。 217.1.3 模块分解的规则模块分解的规则v1.模块的划分模块的划分图图7-2 系统模块数与系统开发工作量的关系系统模块数与系统开发工作量的关系 227.1.3 模块分解的规则模

12、块分解的规则v1.模块的划分模块的划分n合理的系统结构设计合理的系统结构设计满足的重要条件满足的重要条件 n(3)系统有较高的可靠性系统有较高的可靠性n划分合理的模块结构具有良好的独立性和清划分合理的模块结构具有良好的独立性和清晰的接口关系。晰的接口关系。n模块中的错误比较容易界定,其影响会受到模块中的错误比较容易界定,其影响会受到模块边界的有效约束,尽可能地抑制不良影响模块边界的有效约束,尽可能地抑制不良影响传递到其他模块,避免后果逐级放大。传递到其他模块,避免后果逐级放大。237.1.3 模块分解的规则模块分解的规则v1.模块的划分模块的划分n合理的系统结构设计合理的系统结构设计满足的重要

13、条件满足的重要条件 n(4)系统容易维护系统容易维护n针对某个模块进行的纠错、升级和功能扩充针对某个模块进行的纠错、升级和功能扩充等都局限在该模块内部,不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等都局限在该模块内部,不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其他模块的功能受到牵连而必须同时调整,导致其他模块的功能受到牵连而必须同时调整,避免系统陷入难于修改的被动局面。避免系统陷入难于修改的被动局面。 247.1.3 模块分解的规则模块分解的规则v1.模块的划分模块的划分n合理的系统结构设计合理的系统结构设计满足的重要条件满足的重要条件 n从技术角度看,结构化设计对模块划分的基本要从技术角度看,结构化设计对模块划分的基本要求是求是“高

14、凝聚性高凝聚性”+“低耦合性低耦合性”。n高凝聚性高凝聚性n指模块内部结构要紧实,每个模块只实现一指模块内部结构要紧实,每个模块只实现一个明确的功能。个明确的功能。n低耦合性低耦合性n指模块之间的联系要松散,模块自身对其他指模块之间的联系要松散,模块自身对其他模块的依赖程度要低。模块的依赖程度要低。257.1.3 模块分解的规则模块分解的规则v1.模块的划分模块的划分n合理的系统结构设计合理的系统结构设计满足的重要条件满足的重要条件 n凝聚性和耦合性的关系凝聚性和耦合性的关系n这两个指标是相反相成的:如果系统模块的这两个指标是相反相成的:如果系统模块的划分过细,每个模块的功能很单一,模块凝聚划

15、分过细,每个模块的功能很单一,模块凝聚性提高了,但模块间的各种联系会很多,模块性提高了,但模块间的各种联系会很多,模块耦合性反而会提高。耦合性反而会提高。n反之,若模块划分过于粗略,每个模块的功反之,若模块划分过于粗略,每个模块的功能高度复合,模块耦合性会降低,但凝聚性也能高度复合,模块耦合性会降低,但凝聚性也同时降低,不易于对系统进行修改调试。同时降低,不易于对系统进行修改调试。 267.1.3 模块分解的规则模块分解的规则v2.模块的凝聚模块的凝聚n 模块凝聚是衡量内部功能的内在联系是否紧密的指模块凝聚是衡量内部功能的内在联系是否紧密的指标,也是衡量模块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标,也是衡量模块

16、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n模块凝聚的等级模块凝聚的等级(1)偶然凝聚偶然凝聚n一个模块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处理彼此无关,偶然一个模块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处理彼此无关,偶然地组合在一起,这是一种组织得最差的模块,凝地组合在一起,这是一种组织得最差的模块,凝聚程度最低。聚程度最低。 277.1.3 模块分解的规则模块分解的规则v2.模块的凝聚模块的凝聚n 模块凝聚的等级模块凝聚的等级(2)逻辑凝聚逻辑凝聚n 一个模块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处理逻辑相似,但功一个模块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处理逻辑相似,但功能彼此不同。能彼此不同。n如将所有的输入操作放在一个模块中,而每个输入的如将所有的输入操作放在一个模块中,而每个输入的内

17、容各不相同。内容各不相同。 n这种模块通常包含一个选择控制和若干彼此独立这种模块通常包含一个选择控制和若干彼此独立的处理功能。先执行选择功能,再根据选择的结的处理功能。先执行选择功能,再根据选择的结果,控制执行不同的处理功能。果,控制执行不同的处理功能。 n逻辑途径比较复杂,修改困难,凝聚程度较差。逻辑途径比较复杂,修改困难,凝聚程度较差。 287.1.3 模块分解的规则模块分解的规则v2.模块的凝聚模块的凝聚n 模块凝聚的等级模块凝聚的等级(3)时间凝聚时间凝聚n若干处理由于执行时间彼此有关,集中在一起组若干处理由于执行时间彼此有关,集中在一起组成的模块。成的模块。n如初始化模块如初始化模块

18、n各处理内容必须在特定时间内执行,而各处理内各处理内容必须在特定时间内执行,而各处理内容彼此无关,故凝聚程度较差。容彼此无关,故凝聚程度较差。n时间凝聚的模块通常要影响到其他许多模块的运时间凝聚的模块通常要影响到其他许多模块的运行,因此与其他模块之间联系多,修改比较困难。行,因此与其他模块之间联系多,修改比较困难。 297.1.3 模块分解的规则模块分解的规则v2.模块的凝聚模块的凝聚n 模块凝聚的等级模块凝聚的等级(4)数据凝聚数据凝聚n模块内部包含若干处理,它们按一定的顺序执行,模块内部包含若干处理,它们按一定的顺序执行,且前一处理所产生的输出数据,是下一处理的输且前一处理所产生的输出数据

19、,是下一处理的输入数据。入数据。n如材料供应计划模块包括输入生产计划、材料定额、如材料供应计划模块包括输入生产计划、材料定额、计算生产用料量等,属数据凝聚模块。计算生产用料量等,属数据凝聚模块。n这种模块可较明确表述其功能,内部结构较密切,这种模块可较明确表述其功能,内部结构较密切,与其他模块联系一般较少,凝聚性较好。与其他模块联系一般较少,凝聚性较好。 307.1.3 模块分解的规则模块分解的规则v2.模块的凝聚模块的凝聚n 模块凝聚的等级模块凝聚的等级(5)功能凝聚功能凝聚n 一个模块只执行一个明确的功能,且完成该功能一个模块只执行一个明确的功能,且完成该功能所必需的全部成分都包含在模块中

20、。所必需的全部成分都包含在模块中。n如对一组输入数据进行某种明确的计算,得出确定的如对一组输入数据进行某种明确的计算,得出确定的处理结果。处理结果。n这种模块独立性强、便于修改、凝聚程度高,是这种模块独立性强、便于修改、凝聚程度高,是结构化设计中模块的理想目标。结构化设计中模块的理想目标。317.1.3 模块分解的规则模块分解的规则v3.模块的耦合模块的耦合n概念概念n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称为模块的耦合,它是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称为模块的耦合,它是衡量模块间结构性能的重要指标。衡量模块间结构性能的重要指标。 n如果信息联系方式不好,对一个模块的修改可能引如果信息联系方式不好,对一个模块的修

21、改可能引起多个模块的修改,甚至发生连锁的波动效应,改动起多个模块的修改,甚至发生连锁的波动效应,改动就变得十分困难。就变得十分困难。 327.1.3 模块分解的规则模块分解的规则v3.模块的耦合模块的耦合n耦合类型耦合类型n(1)数据耦合)数据耦合n两个模块间通过调用关系传递被处理的数据两个模块间通过调用关系传递被处理的数据称为数据耦合;称为数据耦合;n如图如图7-1中中“消费记账消费记账”模块和下层模块之间模块和下层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就属于数据耦合。的调用关系就属于数据耦合。337.1.3 模块分解的规则模块分解的规则v3.模块的耦合模块的耦合n耦合类型耦合类型n(2)控制耦合)控制耦合n两

22、个模块通过调用关系,不仅传递数据,还两个模块通过调用关系,不仅传递数据,还传递对运行过程有影响的控制信号传递对运行过程有影响的控制信号n如图如图7-1中中“前台管理前台管理”模块与模块与“门卡检验门卡检验”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n下层模块执行校验功能,校验结果的控制信下层模块执行校验功能,校验结果的控制信号传回上层模块,以控制其他模块的运行。号传回上层模块,以控制其他模块的运行。 347.1.3 模块分解的规则模块分解的规则v3.模块的耦合模块的耦合n耦合类型耦合类型n(2)控制耦合)控制耦合n如数据正确,调用正常处理模块;如数据正确,调用正常处理模块;n如数据异常,或遇到文

23、件尾等不同情况时,调用如数据异常,或遇到文件尾等不同情况时,调用不同处理模块,这种耦合使一个模块的执行直接不同处理模块,这种耦合使一个模块的执行直接影响到接受该控制信号的模块运行。影响到接受该控制信号的模块运行。n这对于系统的修改工作是不利的,特别是对自下这对于系统的修改工作是不利的,特别是对自下而上传递的控制信号,影响面更大。而上传递的控制信号,影响面更大。n因此,应当尽量将这种耦合减小到最低限度。因此,应当尽量将这种耦合减小到最低限度。 357.1.3 模块分解的规则模块分解的规则v3.模块的耦合模块的耦合n耦合类型耦合类型n(3)非法耦合)非法耦合n一个模块与另一个模块内部发生联系,即一

24、一个模块与另一个模块内部发生联系,即一个模块中的某些内容在另一模块中以某种方式个模块中的某些内容在另一模块中以某种方式被引用,称为非法耦合。被引用,称为非法耦合。 n模块间出现非法耦合,就成为改动模块时发模块间出现非法耦合,就成为改动模块时发生错误的主要来源;因为模块中有非法耦合,生错误的主要来源;因为模块中有非法耦合,就必须在所有模块中检查,否则就可能发生错就必须在所有模块中检查,否则就可能发生错误。误。n设法消除模块间的非法耦合。设法消除模块间的非法耦合。 367.1.3 模块分解的规则模块分解的规则v3.模块的耦合模块的耦合n结论:结论:n模块间数据耦合是最正常的方式,为保持模块的模块间

25、数据耦合是最正常的方式,为保持模块的独立性,模块之间互相传递的数据要尽量少。独立性,模块之间互相传递的数据要尽量少。n要努力避免控制耦合,特别是避免自下而上传递要努力避免控制耦合,特别是避免自下而上传递控制信号。控制信号。n应消除任何形式的非法耦合。应消除任何形式的非法耦合。 37v1.绘制方法绘制方法n依据依据n绘制控制结构图的依据是数据流程图。绘制控制结构图的依据是数据流程图。n绘制控制结构图,首先是将上层数据流程图映射绘制控制结构图,首先是将上层数据流程图映射为上层控制结构图,由顶层数据流程图开始,逐级为上层控制结构图,由顶层数据流程图开始,逐级下推。下推。 383940v1.绘制方法绘

26、制方法n 每一层数据流程图中的每一层数据流程图中的“处理功能处理功能”,映射为相,映射为相应层次控制结构图中的应层次控制结构图中的“模块模块”;n而数据流程图中流入而数据流程图中流入“处理功能处理功能”的数据流映射的数据流映射为输入模块的数据流,流出为输入模块的数据流,流出“处理功能处理功能”的数据流的数据流映射成从映射成从“模块模块”输出的数据流。输出的数据流。n 由上层模块向低层次模块结构的分解,一方面可由上层模块向低层次模块结构的分解,一方面可参照低层次数据流程图的功能结构;参照低层次数据流程图的功能结构;n另一方面应按照模块分解的规则,将凝聚程度低另一方面应按照模块分解的规则,将凝聚程

27、度低的或者具有控制耦合、非法耦合的结构的或者具有控制耦合、非法耦合的结构进行分解。进行分解。 41v2.模块分解方法模块分解方法n以转换为中心的分解:以转换为中心的分解:n如果待分解的模块是一个数据凝聚的模块,即如果待分解的模块是一个数据凝聚的模块,即内部包含若干顺序执行且对某些数据进行转换内部包含若干顺序执行且对某些数据进行转换处理,称为以转换为中心的结构。处理,称为以转换为中心的结构。n这种模块可分解为输入、处理、输出三大部分这种模块可分解为输入、处理、输出三大部分42v2.模块分解方法模块分解方法n以转换为中心的分解:以转换为中心的分解:n酒店的酒店的“门卡制作门卡制作”模块就属于这种分

28、解方式。模块就属于这种分解方式。 “门卡制作门卡制作”是数据凝聚模块,输入的是房间是数据凝聚模块,输入的是房间号,内部可以包含号,内部可以包含“写卡写卡”、“设定到期时设定到期时间间”、“转移客户信息转移客户信息”等下级连续性操作,等下级连续性操作,如图如图75所示,输出为有效所示,输出为有效“卡号卡号”。43v2.模块分解方法模块分解方法n以业务为中心的分解以业务为中心的分解n待分解的模块要处理几项逻辑上相似的业务,待分解的模块要处理几项逻辑上相似的业务,即它是一个逻辑凝聚的模块。即它是一个逻辑凝聚的模块。n这种模块可以将之分解为一个检查业务类型的这种模块可以将之分解为一个检查业务类型的模块

29、和一个调度模块,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模块和一个调度模块,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调度模块调用不同的下层模块,进行不同的处调度模块调用不同的下层模块,进行不同的处理,理,“消费记账消费记账”模块就是这样的模块,如图模块就是这样的模块,如图7-6所示。所示。 44v2.模块分解方法模块分解方法n以业务为中心的分解以业务为中心的分解n存在由下层模块往上层模块传递控制信息的情存在由下层模块往上层模块传递控制信息的情况,这会给系统修改工作带来不良的影响。况,这会给系统修改工作带来不良的影响。 45v2.模块分解方法模块分解方法n以业务为中心的分解以业务为中心的分解n为解决这一问题,当任务不复杂时,可将读入为

30、解决这一问题,当任务不复杂时,可将读入检查业务类型及调度模块,合并到上层模块中检查业务类型及调度模块,合并到上层模块中去,形成图去,形成图7-7所示的形式。所示的形式。 图图7-7 模块适当合并模块适当合并 46.7.2 处理过程设计处理过程设计477.2 处理过程设计处理过程设计nIPO图图新系统名称:用户身份管理新系统名称:用户身份管理 模块编号:模块编号:Cl.0 PO图编号:图编号:P002 库文件号:库文件号:C012 程序文件号:程序文件号:C20 编程要求文件号:编程要求文件号:Cll模块名:验证用户身模块名:验证用户身份份 设计者:李设计者:李 使用单位:财务使用单位:财务程序

31、名:程序名:KL 软件:软件:FOXPRO 上层调用模块:前台管理上层调用模块:前台管理 调用下层模块:结算收银调用下层模块:结算收银 输入部分输入部分(I) 处理过程描述处理过程描述(P) 输出部分输出部分(o) 用户姓名用户姓名 用户口令用户口令 读取库存用户记录读取库存用户记录 读取系统权限码读取系统权限码 接收用户名及口令接收用户名及口令 打开库文件比对用户打开库文件比对用户 打开密码库比对用户口令打开密码库比对用户口令 判定合法用户判定合法用户 为合法用户打开系统为合法用户打开系统 要求不合格用户重新登录要求不合格用户重新登录 警告非法用户警告非法用户 将合格标志送回将合格标志送回

32、调用下级模块调用下级模块 不合格信息反馈和提示不合格信息反馈和提示 非法用户警告非法用户警告表表7-3 IPO图图487.2 处理过程设计处理过程设计nIPO图:图:nIPO图的主体是处理过程描述图的主体是处理过程描述 n描述处理过程的工具:图形(程序流程图、描述处理过程的工具:图形(程序流程图、N-S图)、表格(决策表、决策树)和伪码(结构图)、表格(决策表、决策树)和伪码(结构化语言)。只要能够准确、简明地描述模块执化语言)。只要能够准确、简明地描述模块执行过程的细节即可用于描述处理过程的工具。行过程的细节即可用于描述处理过程的工具。 497.2.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nIPO图:图: 图图

33、7-8 用决策树验证用户身份用决策树验证用户身份 50v登陆界面登陆界面n【确认确认】:编写单击事件:编写单击事件click代码代码图图7-9 用户登录界面用户登录界面51v登陆界面登陆界面n【确认确认】:编写单击事件:编写单击事件click代码代码Zl=0Z2=0USE用户用户NAME=THISFORM.COMB01.VALUELOCATE FOR XM=NAMEIF FOUND( ) USE密码密码 PAS=LOWER( THIS FORM. TEXTl .VALUE) LOCATE FOR KL=PAS IF FOUND( ) THISFORM.LABEL2 .CAPTION=欢迎使用本

34、系统!欢迎使用本系统!” DO财务财务 52v登陆界面登陆界面n【确认确认】:编写单击事件:编写单击事件click代码代码n ELSEn THISFORM.LABEL2 .CAPTION=口令错误!重输。口令错误!重输。-n THISFORM.TEXTl.VALUE=nn THISFORM.REFRESHn 22=22+1n IF 22=3n THISFORM.LABEL2.CAPTION=非法用户,无权使用本系统!非法用户,无权使用本系统!”n THISFORM.TEXTl.ENABLED-.F.n THISFORM.COMB01.ENABLED=.F.n ENDIFn ENDIF53v登陆

35、界面登陆界面n【确认确认】:编写单击事件:编写单击事件click代码代码ELSE THISFORM.LABEL2.CAPTION=用户名错误!重输。用户名错误!重输。” THISFORM.COMB01.VALUE= THISFORM.REFRESH 21= 21+1 IF 21=3 THISFORM.LABEL2.CAPTION=”非法用户,无权使用本系统!非法用户,无权使用本系统!” THISFORM.TEXTl.ENABLED=.F. THISFORM.COMB01.ENABLED=.F. ENDIFENDIF 54.7.3 界面设计界面设计55n选择菜单是人机交互的主要界面之一,是用户操

36、作选择菜单是人机交互的主要界面之一,是用户操作使用软件系统最基本的工具。使用软件系统最基本的工具。n设计好菜单的结构分组层次是创建菜单的重要环节。设计好菜单的结构分组层次是创建菜单的重要环节。n卡片分类法概念卡片分类法概念n探索人们如何将项目分组的技巧,在开发网站的探索人们如何将项目分组的技巧,在开发网站的结构上常用,它可以提高用户在网站上搜寻成功结构上常用,它可以提高用户在网站上搜寻成功的可能性。的可能性。 n卡片分类法的目标卡片分类法的目标n帮助人们找出项目分组的规律,便于对项目进行帮助人们找出项目分组的规律,便于对项目进行合理归类。合理归类。56n卡片分类法的设计步骤:卡片分类法的设计步

37、骤:n将需要分类的项目名称分别写在卡片上,每张将需要分类的项目名称分别写在卡片上,每张卡片写一个名称,像洗牌一样打乱卡片的顺序并卡片写一个名称,像洗牌一样打乱卡片的顺序并将其摊在桌子上,让参与者清楚地看到卡片的内将其摊在桌子上,让参与者清楚地看到卡片的内容;容;n请不同的参与者以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对所有请不同的参与者以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对所有的卡片进行分组和归类;的卡片进行分组和归类;n要求参与者自行梳理各个分组,必要时为分组要求参与者自行梳理各个分组,必要时为分组做出新的命名,写在空白卡片上;做出新的命名,写在空白卡片上;n当所有参与者都完成分类过程后,根据最大共当所有参与者都完成分类过程后

38、,根据最大共识的分类结果建立起选单结构。识的分类结果建立起选单结构。577.3.2 各类窗口界面的设计各类窗口界面的设计n好的界面窗口应该满足的特点好的界面窗口应该满足的特点n1对功能和信息的表现力强对功能和信息的表现力强 n要求功能很容易识别,操作信息清晰、明确,对用户有要求功能很容易识别,操作信息清晰、明确,对用户有直接帮助,没有无关的干扰。直接帮助,没有无关的干扰。 n2保持统一的风格保持统一的风格n除了某些个别场合之外,应用系统中所有窗口界面的设除了某些个别场合之外,应用系统中所有窗口界面的设计应力求风格统一,在控件布局、术语和色彩使用、内计应力求风格统一,在控件布局、术语和色彩使用、

39、内容表现等诸方面具有一致性,并尽可能参照现有标准和容表现等诸方面具有一致性,并尽可能参照现有标准和流行软件的风格。流行软件的风格。 n3突出核心功能突出核心功能 587.3.2 各类窗口界面的设计各类窗口界面的设计n人机对话窗口和信息提示窗口的设计人机对话窗口和信息提示窗口的设计n系统和用户及时交流的重要手段。系统和用户及时交流的重要手段。n人机对话窗口和信息提示窗口的作用人机对话窗口和信息提示窗口的作用n可以直接阻止用户的不当行为,减少操作错误和可以直接阻止用户的不当行为,减少操作错误和风险,提高信息输入的质量和效率;风险,提高信息输入的质量和效率;n可以设法帮助和引导用户,并鼓励用户的积极

40、性。可以设法帮助和引导用户,并鼓励用户的积极性。597.3.2 各类窗口界面的设计各类窗口界面的设计v人机对话窗口和信息提示窗口的设计人机对话窗口和信息提示窗口的设计n人机对话窗口和信息提示窗口的设计,要注意贯彻人机对话窗口和信息提示窗口的设计,要注意贯彻“用户友好用户友好”原则,增强对用户的服务意识;原则,增强对用户的服务意识;n除非针对恶意者,措辞上应避免直陈除非针对恶意者,措辞上应避免直陈“你犯了某类你犯了某类错误错误”或或“该操作非法该操作非法”等负面用语。等负面用语。n设计还需要顾及用户的接受能力和应用场景,尽可设计还需要顾及用户的接受能力和应用场景,尽可能少用行话及专业性很强的术语

41、,安排好窗口出现能少用行话及专业性很强的术语,安排好窗口出现的时机,给用户关闭窗口提供方便。的时机,给用户关闭窗口提供方便。 607.3.3 输入输出界面设计输入输出界面设计1.输入界面设计输入界面设计v输入界面设计的原则输入界面设计的原则n(1)保证输入的正确性保证输入的正确性 n不仅仅要检验源数据是否正确,而且要保证输入的程不仅仅要检验源数据是否正确,而且要保证输入的程序正确、操作有效、可查性好。序正确、操作有效、可查性好。 n(2)输入数据的完整性输入数据的完整性n数据完整是系统对数据进行各种处理的前提,几乎所数据完整是系统对数据进行各种处理的前提,几乎所有系统输入都会有必填项的要求。有

42、系统输入都会有必填项的要求。n (3)数据输入的效率数据输入的效率n在保证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要求能够以最在保证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要求能够以最高的效率完成输入。高的效率完成输入。 612.输出界面设计输出界面设计v输出界面设计的要求输出界面设计的要求n (1)输出内容输出内容n根据用户的需要来设置输出项根据用户的需要来设置输出项 n (2)输出方式输出方式 n尽量选择内容表现力强的方式输出信息,使用户能尽量选择内容表现力强的方式输出信息,使用户能够正确理解且容易接收,并减少纸张等资源的消耗。够正确理解且容易接收,并减少纸张等资源的消耗。 n (3)输出版面布局输出版面布局 n

43、在有利于信息内容接收,便于发挥输出方式长处的在有利于信息内容接收,便于发挥输出方式长处的前提下考虑布局,以符合使用者需要为准则。前提下考虑布局,以符合使用者需要为准则。 627.4 代码设计代码设计7.4.1 代码设计的方法代码设计的方法v建立代码系统的目的建立代码系统的目的n为了唯一地、正确无误地标识系统中的每个实体,为了唯一地、正确无误地标识系统中的每个实体,必须为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相应的代码系统。必须为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相应的代码系统。v代码代码n计算机和人都容易理解的符号(或语言),能够计算机和人都容易理解的符号(或语言),能够实现人和计算机的沟通。实现人和计算机的沟通。 n代码也叫信息编

44、码,是作为事物(实体)唯一标代码也叫信息编码,是作为事物(实体)唯一标识的、一组有序字符组合。它必须便于计算机识识的、一组有序字符组合。它必须便于计算机识别、处理,有利于人们使用。别、处理,有利于人们使用。 637.4.1 代码设计的方法代码设计的方法v 1代码的重要性代码的重要性n(1)可以唯一地标识一个分类对象(实体);可以唯一地标识一个分类对象(实体);n(2)加快输入,减少出错,提高处理效率;加快输入,减少出错,提高处理效率;n(3)便于存储和检索,节省存储空间;便于存储和检索,节省存储空间;n(4)使数据表达标准化,简化处理程序;使数据表达标准化,简化处理程序;n(5)为全局数据一致

45、性提供了基础。为全局数据一致性提供了基础。 647.4.1 代码设计的方法代码设计的方法v 2代码的含义代码的含义n代码设计就是用规范化的编码符号来标识所有信代码设计就是用规范化的编码符号来标识所有信息实体的工作过程。息实体的工作过程。n在系统开发中,代码设计要针对信息的收集、加在系统开发中,代码设计要针对信息的收集、加工、表示和传递等所有处理环节,所有代码都有工、表示和传递等所有处理环节,所有代码都有实际含义,是对现实物品、单位、人员、业务环实际含义,是对现实物品、单位、人员、业务环节等信息服务对象的标识。节等信息服务对象的标识。n规范有序的编码是各个信息系统运作和彼此联系规范有序的编码是各

46、个信息系统运作和彼此联系的基础。的基础。 657.4.1 代码设计的方法代码设计的方法v 3代码设计的原则代码设计的原则 (1)唯一性唯一性n代码是区别系统中每个实体或属性的唯一标识。代码是区别系统中每个实体或属性的唯一标识。 (2)简单性简单性(3)可识别性可识别性 (4)可扩充性可扩充性 n(5)合理性合理性n代码必须在逻辑上满足应用需要,在结构上与代码必须在逻辑上满足应用需要,在结构上与处理方法相一致。处理方法相一致。(6)规范性规范性 667.4.2 代码的类型代码的类型1.顺序码顺序码n序列码,用连续数字作为每个实体的标识。序列码,用连续数字作为每个实体的标识。n编码顺序可以是实体出

47、现的先后,或实体名的字编码顺序可以是实体出现的先后,或实体名的字母顺序等。母顺序等。n优点优点n简单、易处理、易扩充、用途广。简单、易处理、易扩充、用途广。n缺点缺点n没有逻辑含义,不能表示信息特征;序列无法没有逻辑含义,不能表示信息特征;序列无法插入,如果不事先预留空位,则只能在尾部扩插入,如果不事先预留空位,则只能在尾部扩充;删除数据会造成空码。充;删除数据会造成空码。 677.4.2 代码的类型代码的类型1.顺序码顺序码 序号 参展商 顺序码 1 新浪 001 2 搜狐 002参展商代码参展商代码 687.4.2 代码的类型代码的类型2.重复码重复码n采用与原来手工系统相同的编码,称为重

48、复码。采用与原来手工系统相同的编码,称为重复码。n优点优点n容易被原系统人员接受、易实现、便于推广;容易被原系统人员接受、易实现、便于推广;n缺点缺点n不能任意更改、可能不尽合理。不能任意更改、可能不尽合理。 图书名图书名 重复码重复码 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 ISBN 7-301 数据库系统概论数据库系统概论ISBN 7-04-007图书代码图书代码 697.4.2 代码的类型代码的类型3.成组码成组码n位别码、数字码、分组码,是最常用的编码之一。位别码、数字码、分组码,是最常用的编码之一。n它将代码分为几段(组),每段表示一种含义,它将代码分为几段(组),每段表示

49、一种含义,每段都由连续数字组成。每段都由连续数字组成。n优点优点n简单、方便、能够反映出分类体系、易校对、简单、方便、能够反映出分类体系、易校对、易处理。易处理。n缺点缺点n位数多不便记忆、必须为每段预留编码,否则位数多不便记忆、必须为每段预留编码,否则不易扩充。不易扩充。707.4.2 代码的类型代码的类型3.成组码成组码段号段号 位数位数 含义含义 实体数实体数 预留数预留数 代码区间代码区间 1 12 省市省市 35 99 0199 2 36 区县区县 约约2900 9999 00019999 3 714出生日期出生日期 13亿亿0001.01.019999.12.31 4 1517 顺

50、序号顺序号 不定不定 1000 001999,第,第17位奇数为男位奇数为男,偶数为女,偶数为女 5 18 校验码校验码 11 0-9,X身份证编码身份证编码 717.4.2 代码的类型代码的类型4.表意码表意码n字符码或助记码。字符码或助记码。n将表示实体特征的文字、数字或记号直接作为编将表示实体特征的文字、数字或记号直接作为编码。码。 n优点优点n可以直接明白编码含义,易理解,易记忆。可以直接明白编码含义,易理解,易记忆。n缺点缺点n编码长度位数可变。编码逻辑含义不确定,编码长度位数可变。编码逻辑含义不确定,会给分类、处理带来不便。会给分类、处理带来不便。727.4.2 代码的类型代码的类

51、型4.表意码表意码 网站名网站名 表意码表意码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 中国科技网中国科技网 CSTNET网站代码网站代码 737.4.3 代码的校验代码的校验v校验的目的校验的目的n 在人们重复抄写或录入代码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在人们重复抄写或录入代码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因为人为的原因,或者计算机系统的故障,使进入因为人为的原因,或者计算机系统的故障,使进入系统的代码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为了尽可能地减系统的代码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这些错误,采用编码检验技术。少这些错误,采用编码检验技术。v 校验码概念校验码概念n校验码是根据事先规定好的算法构成

52、的,将它附校验码是根据事先规定好的算法构成的,将它附加到代码本体上以后,便与代码本体融合在一起,加到代码本体上以后,便与代码本体融合在一起,成为代码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代码的一个组成部分。74.7.5 数据库的设计数据库的设计757.5.1 要求和步骤要求和步骤2.数据库设计的步骤数据库设计的步骤n概念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n概念数据模型是面向问题的模概念数据模型是面向问题的模 型,与数据库的型,与数据库的具体实现技术无关,便于理解,容易转换。具体实现技术无关,便于理解,容易转换。n建立系统概念数据模型的过程称为概念结构设建立系统概念数据模型的过程称为概念结构设计。计。 n逻辑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

53、计n按照一定的转换规则,把概念模型转换为这个按照一定的转换规则,把概念模型转换为这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能接受的逻辑数据模型的过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能接受的逻辑数据模型的过程。程。767.5.1 要求和步骤要求和步骤2.数据库设计的步骤数据库设计的步骤n物理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n为一个确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择一个最适合应为一个确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择一个最适合应用要求的物理结构的过程,就叫做数据库的物用要求的物理结构的过程,就叫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理结构设计。n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称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称为数据库的物理数据模型。为数据库的物理数据模型。777.5.2

54、 概念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v 主要工具:主要工具:E-R(实体(实体联系)模型,联系)模型,vE-R方法:方法:利用利用E-R图实现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就称图实现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就称为为E-R方法。方法。 1.确定系统实体,属性及联系确定系统实体,属性及联系n 要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概念结构,首先是要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概念结构,首先是利用系统分析阶段建立的数据流程图,对照数据字利用系统分析阶段建立的数据流程图,对照数据字典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系统中的各个数据项进行分典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系统中的各个数据项进行分类、组织,确定系统中的实体、实体的属性、标识类、组织,确定系统中的实体、实体的

55、属性、标识实体的码,以及实体之间联系的类型。实体的码,以及实体之间联系的类型。 787.5.2 概念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1.确定系统实体,属性及联系确定系统实体,属性及联系v例:要建立一个酒店管理系统,假定前台管理子系例:要建立一个酒店管理系统,假定前台管理子系统要求具有的主要功能如下。统要求具有的主要功能如下。n 登记客人的基本信息,进行客房分配,建立客登记客人的基本信息,进行客房分配,建立客人账单和客人在店数据文件;人账单和客人在店数据文件;n计算客人的购物、餐饮消费;计算客人的购物、餐饮消费;n计算客人的总消费金额,以便结账处理;计算客人的总消费金额,以便结账处理;n保留熟客的历史档案信

56、息。保留熟客的历史档案信息。797.5.2 概念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1.确定系统实体,属性及联系确定系统实体,属性及联系v (1)数据流程图数据流程图 图图7-13 顶层数据流程图顶层数据流程图 807.5.2 概念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1.确定系统实体,属性及联系确定系统实体,属性及联系v (1)数据流程图数据流程图 图图7-14 P1模块数据流程图模块数据流程图 817.5.2 概念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1.确定系统实体,属性及联系确定系统实体,属性及联系v (2)数据字典数据字典 名称名称编号编号 说明说明 来源来源去向去向 组成组成数据量数据量存取存取频度频度房源房源信息信息D2客房状客房

57、状态表态表Pl.l. P1.2Pl.l 房号、楼层、房号、楼层、状态、已预订、状态、已预订、已清理已清理 500不定期不定期客户客户在店在店D3 在店客在店客人的信人的信息息Pl.lP1.2 门卡号、姓名门卡号、姓名、性别、证件号、性别、证件号、入住日期、入住日期 200不定期不定期表表7-4 数据存储条目示例数据存储条目示例827.5.2 概念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1.确定系统实体,属性及联系确定系统实体,属性及联系v (2)数据字典数据字典 表表7-4 数据存储条目示例(续)数据存储条目示例(续)名称名称编编号号 说明说明 来来源源 去向去向 组成组成数据量数据量存取存取频度频度客户客户消费

58、消费D4餐饮购餐饮购物预付物预付Pl.l. P1.3. P1.4P1.2. P1.3 项目编码、类型项目编码、类型、项目名、价格、项目名、价格、计量单位、计量单位 1000不定期不定期房型房型表表D6定义房定义房屋类型屋类型 Pl 类别、名称、普类别、名称、普通价、长包价、通价、长包价、优惠价优惠价 30 固定固定价格价格表表D8消费项消费项目价格目价格P1.2 编号、名称、类编号、名称、类别、细目、价格别、细目、价格 100 固定固定837.5.2 概念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1.确定系统实体,属性及联系确定系统实体,属性及联系v (2)数据字典数据字典 表表7-5 数据流条目示例数据流条目示例

59、 名称名称 说明说明来源来源 去向去向 组成组成数据流数据流量量消费消费记录记录每位客人的每每位客人的每次消费信息次消费信息 D4 P1.2 门卡号、代码、类门卡号、代码、类别、数量、时间别、数量、时间 100/天天入住单入住单客人入店的初客人入店的初始信息始信息 Pl.lD2、D3、 D4 姓名、门卡号、预姓名、门卡号、预付款、结算方式、付款、结算方式、入住天数、操作员入住天数、操作员 50/天天847.5.2 概念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2.确定局部(分)确定局部(分)ER图图v在数据字典中在数据字典中“数据项数据项”一般可以作为实体的属性,一般可以作为实体的属性,“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数据

60、存储数据存储”和和“数据流数据流”条目都条目都可以作为实体;可以作为实体;v每个数据项可以作为实体的一个属性,在属性中不每个数据项可以作为实体的一个属性,在属性中不能再包含其他的属性;而且在能再包含其他的属性;而且在E-R图中,一个实体的图中,一个实体的属性与其他实体之间不能有联系。属性与其他实体之间不能有联系。v实体和属性也不是完全绝对的,当事务比较简单时,实体和属性也不是完全绝对的,当事务比较简单时,描述实体也可以比较简单。描述实体也可以比较简单。 857.5.2 概念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2.确定局部(分)确定局部(分)ER图图v方框表示实体,椭圆表示属性,带下划线的属性是方框表示实体,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