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锚碇场地高边坡开挖及防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南锚碇场地高边坡开挖及防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南锚碇场地高边坡开挖及防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南锚碇场地高边坡开挖及防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南锚碇场地高边坡开挖及防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建连镇铁路五峰山长江特大桥 LZDQSG-2标 南锚碇场地高边坡开挖及防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3第二章 工程概况42.1项目简介42.2主要施工条件4第三章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73.1施工准备73.2 主要资源配置计划7第四章 施工方案及工艺要求94.1边坡开挖94.2 边坡支护114.3排水工程施工154. 4坡面防护监测16第五章 质量保证措施19第六章 安全保证措施206.1施工用电安全206.2机械设备安全206.3防火安全206.4施工安全216.5高处作业安全21第七章 环保及文明施工要求237.1 文明施工措施237.2 文明施工的宣传和监督237.3 施

2、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目标237.4 设置环保机构247.5 重视环保工作24第一章 编制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68-200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50330-2013)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JGJ120-2012)新建连镇铁路五峰山长江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五峰山长江特大桥 第二十六分册 南引桥附属工程第二章 工程概况2.1项目简介南锚碇施工边坡防护区域在锚碇基础区域范围向北侧31m,向东南侧34m,坡面呈扇形布置。设计类型:路堑。南锚碇施工区域放坡开挖及监测施工,排水系统等

3、绿化防护施工。2.2主要施工条件2.2.1地形、地貌五峰山南引桥位于长江南岸,地势起伏变化较大,地貌单元为垄岗低山丘陵区,山上植被多位于山坡,基岩埋深起伏较大,抗冲性强,地面高程在350米,原来高地已开挖成阶梯状平台。南锚碇北侧及东南侧各有一座山头,东侧为一顺山势而下的峡谷,西侧为平地。地连墙顶便道标高+7,便道后山体需放坡,边坡安全性等级为一级。为保证锚碇施工及运营安全,需对该开边坡进行防护。2.2.2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场区地表水主要存在于长江及沿线河沟、池塘内,长江及北岸人工沟渠水位涨落主要受大气降水、上游降水、潮水的影响,在汛期、大潮期水位较高 ,在枯水期水位较低。南岸坡地上水塘主要

4、受大气降水影响。2.地下水工程场区沿江多有第四系土层覆盖,丘陵区部分地段基岩出露,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根据含水介质孔隙类型和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上层滞水赋存于填筑土和表层黏性土中,接受大气降水和地面排水垂直下渗补给,水量较小。潜水主要赋存于粉细砂层中,水量大,与长江水直接联系,水量丰富。承压水主要赋存于漫滩及冲积平原区黏性土以下砂层中,水量较丰富,与江水联系密切,雨季时接受江水的侧向补给与降水的入渗补给,旱季时则向江中渗流排泄(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断层破碎带及风化裂隙、构造裂隙中,一般在断层破碎带内

5、地下水富集,基岩全、强风化层与第四系砂类土接触段,水力联系密切,水量丰富,其它区域水量较贫乏。丘陵区主要接受降水的入渗补给,其余地段主要接受第四系孔隙水的入渗补给,据调查,镇江地区岩浆岩中单井涌水量可达100200m3/d。勘测期间测得桥址区南岸0.4018.0m,相当于高程1.9343.3m。2.2.3不良地质现象与特殊性岩土1.不良地质现象(1)挤压破碎带场区基岩受宁镇弧形构造与新华夏系构造的影响,基岩多破碎,软硬不均,并发育数条小型破碎带,破碎带内岩体裂隙密集发育,擦痕明显,裂面矿物高岭土化强烈。钻探揭示,破碎带附近岩体多呈角砾结构或碎裂结构,但构造角砾多胶结成岩。(2)砂土液化场区地面

6、下15m范围内分布有松散中密状饱和粉土、砂土,当地震烈度为度时,会发生地震液化现象。2.特殊性岩土据勘察揭示,场区特殊性岩土主要为软土、风化岩和残积土。(1) 软土、松软土场区分布有3、2、1-1淤泥质粉质黏土,呈流塑状,主要分布于河床及河漫滩,长江北岸,6粉质黏土,分布在南岸坳沟中,层厚一般大于5m,具有易触变、高压缩、低强度等不良特性,对桥梁工程有不良影响。(2)风化岩与残积土场区基岩主要为白垩系火山碎屑岩与燕山期火成岩,风化岩大面积发育,残坡积土分布于长江南岸。基岩全、强风化层极发育,岩体风化呈坚硬状黏性土或密实状砂砾,局部含风化残块,风化残块多以弱微风化为主,残块岩质软硬不均;残积土主

7、要分布于南岸剥蚀堆积区及丘陵区表部,褐黄色为主,呈硬塑坚硬状,厚薄不等,大部分地段厚度超过20m,期间多夹有碎石。风化岩与残积土具中等压缩性,承载力较高,大部分地段土质较均匀,但该类土水理性差,具泡水崩解、失水干裂的特性,施工时应避免该层土在水中长期浸泡而导致强度大幅度降低。(3)填土场地浅部填筑土和素填土,以黏性土为主,混石块、垃圾等杂物,该层土成分负责,均匀性较差,局部厚度较大,主要在场区表层分部,在承台基坑开挖范围内,施工时容易出现坑壁失稳等现象。第三章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3.1施工准备3.1.1 技术准备1、施工图纸复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本工程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的复核,及时与设计

8、单位联系,纠正图纸错误,对工程重要部位,已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掌握锚杆施工对邻近地下管线的不良影响。2、组织好包括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在内的施工队伍,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施工人员应根据边坡加固防护方案、机械使用情况以及人员配备、工期要求等进行合理配置。3.2 主要资源配置计划3.2.1劳动力配置计划边坡加固防护施工劳动力配备见下表:施工劳动力配备表序号工种名称人数序号工种名称人数1管理人员67电 工22脚手架搭设工208机修工13钻机操作工169电焊工54钢筋制安工1010注浆工125混凝土工1511杂工66测量工33.2.2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计划电力设施,

9、施工机具设备均可投入正常运转。机械设备见下表:主要施工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及型号单位数量1潜孔钻机YQ100台62空压机12m3台23注浆泵BW150台24切割机3.5Kw台25灰浆搅拌机300L台26植生喷射机台23.3.3工期安排锚碇施工区域边坡防护工程计划开始时间为:2015年12月13日,完成时间为:2016年1月15日。第四章 施工方案及工艺要求4.1 边坡开挖4.1.1 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地表清理第一层开挖夯实第二层开挖夯实开挖到位夯实测量复测。(若每层开挖高度不大于5m则按上述顺序一次开挖到位,若每层开挖高度大于5m则按5m一台阶逐级开挖到位)4.1.2 测量放样测量组实

10、测现场地质情况,标注开挖边界线、分层线、分级线,计算开挖方量。4.1.3 地表清理边坡开挖前,首先进行排水设施施工,做好天沟、截水沟,并做好防渗工作,保证边坡稳定。并且对边坡进行修整,用人工从上往下清除坡面杂物和松动岩石,凿除小块松动、悬浮岩石。对大块岩石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切割的方法,化整为零,逐步消除。保证开挖过程中人员机械的安全。4.1.4 开挖根据图纸,确定坡面开挖深度及分层、分级情况,原则上每5m分一级逐级开挖、逐级夯实,每10m分一层,修筑2m宽平台,高度不足5m的坡面一次性开挖到位。如图4.1-1边坡开挖示意图中所示。图4.1-1边坡开挖示意图开挖到位后用夯实机对坡面进行夯实,必要时

11、进行临时支撑防护。施工中及时测量,开挖至边坡平台时,预留不小于20cm保护图土(岩)层,待人工施做平台及其上截水沟开挖,逆坡段表面做成向外侧4%的排水坡。边坡转点处应平滑处理,端点处应消除松散土体,以利稳定与排水。边坡排水设施施工前,宜先完成临时排水设施;施工期间,应对临时排水设施进行经常维护,保证排水畅通。4.1.4 测量复测开挖完成后,测量组对开挖坡面进行复测,确认坡面位置、尺寸及坡度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并核对开挖工程量。4.1.5 工艺要求(1)S锚碇施工区域北侧坡面采用台阶式放坡,坡率1:0.75。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稳定安全系数大于1.25。(2)路堑边坡土石方开挖施工应严格按照从

12、上至下的开挖施工顺序逐级开挖,待上级边坡锚固工程全部实施并产生加固作用后(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有效可行的临时加固或预加固工程措施)方可进行下级边坡的土石方开挖作业,逐级开挖,逐级加固,确保坡体稳定和结构安全。开挖过程中经常检查边坡位置,防止边坡部位超挖和欠挖,坡面坑穴、凹槽中的杂物清理后,C20素砼嵌补平整。严禁掏底开挖,开挖时确保边坡和堑顶山体稳定,不受破坏。(3)同一级边坡坡率变化处应设置圆顺过渡段接顺。(4)修坡时应清除树根、块石及松散土体,出现孔洞应挖成台阶采用浆砌片石回填。岩面裂隙发育处、地下水渗出或地下水露头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密外倾排水孔。4.2 边坡支护4.2.1 施工顺序边坡支

13、护工作在边坡开挖完成后进行。支护施工时搭设脚手架,在脚手架上面形成工作平台,锚杆采用潜孔钻造孔,人工安装,注浆采用先锚杆后注浆施工方式,喷射混凝土在该部位锚杆施工结束后进行。挂网喷锚支护工艺流程如下:准备工作测量放样脚手架搭设钻孔清孔安插锚杆注浆披挂钢筋网喷混植生养护。4.2.2 脚手架搭设在边坡支护区需采用4.8钢管搭设双排脚手架。支架每层高度为2.0米,水平方向上3米设一道竖撑。脚手架横向钢管深入岩层1m,其外侧注浆将脚手架锚固住。具体布置见图 4.2-1脚手架布置示意图。在钻孔位置铺设脚手板,作为钻机及人员操作平台, 脚手板与脚手架用8号铅丝可靠绑扎连接, 脚手板在脚手架上不得滑动。图

14、4.2-1脚手架布置示意图4.2.3 测量放样按设计立面图要求,在锚杆施工范围内,起止点用仪器设定固定桩,中间是条件加密,并应保证在施工阶段不得损坏。其他孔位以固定桩为准,并使用钢尺丈量,全段统一放样,孔位误差不得超过50mm。测定的孔位点,埋设半永久性标志,严禁边施工边放样。4.2.4 钻孔、清孔预应力锚索采用YQ100型电动潜孔钻机造孔,钻孔的孔位、孔深、倾斜度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严格控制,在锚索部位搭设施工脚手架,按孔位、孔向架设钻机,开孔时力求精确,孔深严格按要求控制。造孔过程中应作好锚固段始末两处的岩粉采集,如在其它部位发现软弱岩层、出水、落钻等异常情况,也应随时作好采样记录,并及时报告

15、监理工程师。若在锚固段发现上述异常情况,应将孔深适当加长,以确保锚固段位于较好的地层中。钻孔过程中,若因岩石软弱破碎而导致坍孔时,可进行固结灌浆固壁。在堆积体边坡的松散体内钻孔时,为防止坍孔应采取套管全程跟进方式钻孔,直至不坍孔段为止。钻孔到位应采用高压风冲洗,孔内不允许有积水、石粉和石渣等。钻孔结束后,必须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才能够进行插锚、注浆等工序。在安插锚杆前,将钻孔孔口堵塞保护。4.2.5 安插锚杆锚杆入孔前对钻孔重新进行通孔检查,对塌孔、掉块进行清理干净或处理,不得欠深。安装前应对锚杆体进行详细检查,核对锚杆编号与钻孔的孔号,并对损坏的配件进行修复和更换。推送锚杆时用力要均匀一致,

16、应防止在推送过程中损坏锚杆配件。推送锚杆时不得使锚杆转动,在将锚杆推送至预定深度后,检查注浆管是否畅通,否则应拔出锚杆,排除故障后重新安装。4.2.6 锚杆注浆孔内注浆在锚索入孔后即可进行,锚杆灌浆采用M30砂浆,浆液配比按试验室给出的配比执行。灌注前,应对注浆体进行流动性测定,浆液在粘度计流出的时间以不超过6秒为宜;还应进行泌水性测定,在量筒中注入500cm3浆液,3h后泌水量不得超过2%,待孔口流出浓浆时,闭浆稳压5min。4.2.7 披挂钢筋网将镀锌铁丝网编制铺至已经布置好锚杆的区域,与锚杆搭接处必须进行绑扎牢固,以保证喷射混凝土时钢筋不晃动。挂网钢筋应和锚杆连接为一个整体,在挂网结束后

17、可进行混凝土喷射。挂网采用2.6镀锌铁丝网,锚钉采用HRB40020螺纹钢筋,长度190cm,锚固锚钉间距2m2m。4.2.8 喷混植生为保证边坡开挖及运营过程中坡面稳定,防止雨水冲刷及坡面松弛,坡面绿化采用喷混植生的绿化方案。植被混凝土厚度10cm,其中基层8cm,面层2cm含植物种子。植被混凝土基材喷射混合物由黏土、谷壳、锯末、水泥基复合肥等拌合,喷射厚度10cm,草籽需选用根系发达茎叶茂并适于本地区成活的多年生草种,喷播草籽含量每平方米不小于25g。喷植所用设备为一般混凝土喷射机,分基层和表层分别进行。从坡面由上至下进行喷护,先基层后表层,每次喷护单宽46米,高度35米。喷射机作业应严格

18、执行操作规程:1.应连续向喷射机供料;2.保持喷射机工作风压稳定;3.完成或因故中断喷射作业时,应将喷射机和输料管内的积料清除干净。4.喷射混凝土时,喷头与受喷面保持垂直,并视情况保持0.8-1.2m的距离;喷射手应控制好水灰比,保持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湿润光泽,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混凝土喷射时需要注意的有:1.喷射混凝土前,应对机械设备风、水、电线管进行全面检查及试运转:清理受喷面:埋设好控制喷层厚度的标志。2.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配合比通过实验室确定。3.混凝土用料称量要准确,拌合要均匀,随伴随用;不掺速凝剂时,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掺速凝剂时,存放不得超过20分钟。喷播(栽植)

19、结束后进行不少于20天的喷水养生,使喷植护坡始终具有足够水份,促使草籽发芽、生长。随后任需进行十个月的常规养护。其目的是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使先锋植物接收一个生长周期的检验,同时建立乡土植物的生长环境、进入生态修复的自然循环过程。4.2.9工艺要求(1)钻孔要求干钻,禁止采用水钻,以确保锚杆施工不至于恶化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2)锚孔定位偏差不大于20mm,倾角允许误差位1.0,方位允许误差2.0。偏斜度不应大于2%。(3)钻进过程中若遇坍孔严重,应立即停钻,进行灌浆固壁处理(灌浆压力0.10.2MPa),灌浆36小时后,重新扫孔钻进。(4)钻孔孔径为50mm、孔深为2m,要

20、求不得小于设计值,孔口偏差30mm,孔深允许偏差为500mm。为确保锚杆孔直径,要求实际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为确保锚杆孔深度,要求实际钻孔深度大于设计深度0.2m以上。(5)钻孔完成后必须要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中碎土及水全部除出孔外。锚孔钻造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孔位偏差不大于20mm2倾角1.03孔径满足设计要求4孔深大于设计深度0.5m以上(6)锚杆注浆:锚孔内灌注M30水泥砂浆,水泥采用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宜为0.40.6,灰砂比宜为0.81.5,应通过试验确定。必要时可适当增加外加剂。注浆压力一般不小于0.60.8MPa

21、,注浆量不得小于计算量,压力注浆时充盈系数为1.11.3。锚杆注浆采用孔底返浆法进行注浆,即注浆过程中,注浆管从孔底缓慢抽出注浆采用孔底返浆法注浆。注浆管要插至距离孔底约1030cm处,浆液自下而上连续灌注,随水泥砂浆注入缓慢拔出,在初凝前要进行补浆,以保证浆液均匀地填满钢筋与孔壁间的空隙,砂浆灌注必须饱满密实。(7)若遇锚孔中有承压水流出,待水压、水量变小后方可下安锚筋与注浆,必要时在周围适当部位设置排水孔处理。处理锚孔内部积聚水体,一般采用灌浆封堵二次钻进等方法处理。浆体强度为达到设计强度前锚杆不得受扰动。(8)喷植前应修好天沟等排水设施,修整坡面,嵌补凹槽、坑洼、准备好喷植混合材料等,喷

22、植材料应随拌随喷。(9)坡面锚钉采用20螺纹钢筋,外露长度为10cm,锚入深度根据岩石破碎程度190cm不等,间距200cm。挂网网片采用2.6机编高镀锌铁丝网,网目尺寸812cm,其抗拉强度不低于380kPa,挂网幅边采用2.2铁丝绑扎联接。网片从植被结合部顶部由上至下铺设,加筋网铺设要张紧,网间上下需要进行不小于10cm的搭接,网间左右不需进行搭接,但所有网片之间应用2.2铁丝绑扎牢固,在锚钉接触处也一并用2.2铁丝与锚杆绑扎牢固。坡体部分岩石风化严重处,视情况锚杆进行加长,以锚杆进入坡体后稳定为准。(10)喷混坡面沿边坡纵向每隔25m设一竖向伸缩缝,缝中采用沥青麻筋填塞,填塞深度不小于1

23、5cm。4.3 排水工程施工1、S5-S18排水挖方坡面每个台阶均留有排水沟(纵坡不小于0.3%)及检修踏步兼排水槽排水,路堑顶5m外设置截水沟,引排地下水及雨水,同时根据边坡开挖情况,及时进行动态跟踪设计,确保边坡排水畅通。坡面设置排水管,坡面设置直径50mm软式透水管排水孔,矩形布置,间距0.3m,孔深0.7m,扭坡部位水平尺寸可作适当调整,孔位沿堑破走向尽可能在一条线上。地下水发育以及大股水流处,应加密泄水孔或加大其尺寸,折线墙背易积水处必须设置泄水孔。坡间平台、排水沟及截水天沟采用C20素混填土,坡面排水管采用46mm塑料花管。2、锚碇施工区域排水挖方坡面每个台阶均留有截水沟,引排地下

24、水及雨水,同时根据边坡开挖情况,及时进行动态跟踪设计,确保边坡排水通畅。截水沟采取砂浆抹面,砂浆应饱满,砂浆层厚50mm。截水沟的水沟线形要平顺,转弯处宜为弧线形。4. 4 坡面防护监测4.4.1 监测方案在南锚碇施工区域观测网采用扇形布置,边坡体上的测点布置在一、二两级边坡平台上,一级平台每20m布置一个观测点,二级平台每30m布置一个观测点。同一边坡上有深层位移观测点时,坡面上其中一条纵向观测线与深层位移观测点在同一直线上,以便观测数据的相互验证和对比分析。锚碇区域测点布置见图4.4-2锚碇边坡工程测点布置平面图。横断面布置与图4.4-1一致。图4.4-1边坡工程监测布置图地表监测利用全站

25、仪、光电测距仪、水准仪、标桩、直尺或裂缝计对高边坡水平位移、垂直变形及裂缝进行监测。观测地表位移、变形发展情况及裂缝发展情况。利用测斜仪对地下位移进行监测。探测相对于稳定底层的地下土体位移,证实和确认正在发生位移的构造特征,确定潜在滑动面深度,判断主滑方向,定量分析评价边(滑)坡的稳定状况,评判边(滑)坡加固工程效果。图4.4-2锚碇边坡工程测点布置平面图4.4.2 工艺要求1、观测点布置原则:(1)工作基点桩和校核基点桩必须确保在变形区以外。(2)地表列分检查,在挡土墙顶岩石1倍,土层1.5倍范围内进行观察。(3)坡体内部水平位移监测,支护坡段至少设置1个断面,每隔断面不少于3根测斜管。2、

26、沉降板尺寸50cm50cm3cm,测杆直径4cm,外加管套保护。沉降板低槽平整,其下铺设60cmx60cm的砂垫层,沉降板的金属测杆套管和接驳的垂直偏差率不大于1.5%,每断面按设计分左中右安置沉降板。3、水平位移观测采用位移边桩,边桩长度1.5m,地下埋置深度1.2m,桩径(或宽度)为10-20cm,桩顶预埋测头。4、坡面观测监测点在挖除表土后开挖一0.5x0.5m的孔约80cm深,用钢筋砼浇筑底盘至地面高度,在底盘中心埋设一根钢筋,钢筋头伸出底盘约0.5cm,钢筋顶端设标记作为监测基点。坡体上的监测点同样按照上述方法埋设。观测点埋设完毕后,稳定2-3天后再进行初测。5、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

27、据以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 (1)、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 (2)、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现收敛趋势; (3)、坡面、坡顶无开裂,裂缝宽度、长度的变化缓慢。 实际监测过程中,若出现上述中一点或者几点现象不符时,应引起注意,通过其他各项的检测资料相互对照、比较,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措施。6、观察频率和周期 施工期间,地表裂缝、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为1次/1天,坡体内部水平位移监测为1次/1周,如变形稳定可适当减小监测频率。施工完成后,各边坡监测项目在正常工况下15天一次,比较稳定时1次/月。第五章 质量保证措施 全部工程按业主指定的施工技术规范、验

28、收规范进行施工,检查、验收,确保工序合格率100%。 建立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互相联系的质量管理网络,层层把关,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形成工程质量控制体系,保证每道工序质量,强调施工过程控制,确保工程创优目标实现。施工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勤交底、勤检查,严格技术交底复核制度,并深入工班检查指导,与工人、技师一道保证各工序质量。 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执行“三检制” 及工程监理制度,接受监理工程监督、检查和验收,严格执行各项检查签证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实施工序质量检验程序,特别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质量监察。工序交接必须有班组间的交接检查,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隐蔽工程在内部检查合

29、格后,再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并签字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对工程监理及设计人员提出的问题,立即组织整改。 定期进行质量教育,加强技术培训,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同时增强员工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 维护质检员的质量否决权:质检工程师及其所领导的质检员有权责令工程整改、返工,直至推倒重来。各级质检员在处理质量问题时亦可越级上报,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 及时做好各种施工原始记录及工程技术内业资料的记录、整理、归档工作。 严把材料质量关,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场使用。 严格按规范、规程和设计图纸施工。 召开质量总结会,将前段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提出后段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30、将质量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实行全员岗位责任制,并与奖金挂钩。 将每个环节、每道工序的质量要求打印成工艺卡片,分发到各班组。 严格交接班制度。第六章 安全保证措施6.1施工用电安全严格按有关规定安装线路及设备,用电设备都安装地线,不合格的电气器材严禁使用。库房严禁烟火,采取防护措施。架空线: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水泥杆、木杆)上,严禁架设在脚手架上,架空线装设横担和绝缘子。架空线离地4m以上,机动车道为6m以上。6.2机械设备安全所有施工设备和机具在使用时均必须由专职人员负责进行检查、必要的试验和维修保养,确保状况良好。各技术工种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取得合格证,方可持证上岗操作,杜绝违章作业。

31、大型机械的保险、限位装置防护指示器等必须齐全可靠。驾驶、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必须按规程要求进行操作,驾驶员作好例行保护和记录。各类安全(包括制动)装置的防护罩、盖等齐全可靠。机械与输电线路(垂直、水平方向)须按规定保持距离。作业时,机械停放稳固,臂杆幅度指示器灵敏可靠。电缆线绝缘良好,不得有接头,不得乱拖乱拉。各类机械配挂技术性能牌和上岗操作人员名单牌。必须严格定期保养制度,做好操作前、操作中和操作后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调整和防腐工作。严禁机械设备超负荷使用、带病运转和在作业运转中进行维修。机械设备夜间作业必须有充足的照明,夜间施工有良好的照明设备。6.3防火安全建立经理部、工区、班组三级

32、防火责任制,明确职责。重点部位如仓库、木工间配置相应消防器材,一般部位等处设常规消防器材。施工现场用电,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加强电源管理,防止发生电器火灾。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气瓶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m。6.4施工安全设置专职安全员,确保现场全天候有人值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每天收集天气预报资料,掌握天气变化动态。启动电机要装降压启动装置与漏电保护器。所有电器设备接线要进配电箱,设置防雨棚。作业人员上班前严禁酗酒。作业人员必须穿工作鞋、工作服、戴安全帽,高空作业要系安全带。6.5高处作业安全 高处作业应有牢靠的立足

33、点,并视具体情况配置脚手架、梯子、防护围栏、安全网、挡脚板等安全防护设施。 所有高处作业人员都必须正确配戴和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衣着要精便灵干,腰间系安全带,脚下要穿软底防滑鞋,严禁穿拖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鞋。 施工作业搭设的扶梯、工作台、脚手架、防护围栏、安全网等,必须牢固可靠,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人员上下通道要由斜道或扶梯上下,严禁攀登模板、脚手架或绳索上下。 作业用的料具应放置稳妥、小型工具应随时放入工具袋,上下传递工具、材料时,严禁抛掷。 上下交叉作业时,中间必须设置隔离设施,并派专人监护作业。 在雨雪天气采取铺设草袋、设置防滑木条等防滑措施,当出现大风、雷电、暴雨、大雾等恶

34、劣天气条件时不得进行露天作业。 脚手架拆除时,应经技术部门和安全员检查同意后方可拆除,并按照自上而下,逐步下降的顺序进行,严禁将架杆、扣件、模板等向下抛掷。 施工平台应挂配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夜间施工必须有充足的灯火照明。第七章 环保及文明施工要求7.1 文明施工措施 工区成立创建文明工地领导小组,成员由工区各主要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的制定、对文明施工进行突击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始终保持现场整齐干净,清除所有多余的材料、设备和垃圾,拆除不再需要的临时设施,做好文明施工。 所有施工机具保持整洁机容,每天进行例行保养。 在运输和储存施工材料时,采取可靠措施防止漏失。7.2 文明施工

35、的宣传和监督 学习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在每周安全学习例会中穿插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的学习内容,务使每个职工明白文明施工的重要性。 做好施工现场的宣传工作,在作业班组间积极开展文明施工劳动竞赛。 加强与兄弟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以使工程顺利开展。 在施工现场醒目部位悬挂施工标识牌,标明工程名称、工程负责人、工地文明施工负责人、施工许可证和投拆电话等内容,接受业主和兄弟单位的监督。 根据文明施工要求,做好相应的内业资料,如文明施工基础资料及施工许可证的记录、申报、保管工作。7.3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目标本工程位于雨水较多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施工场地应做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为全体施工人

36、员创造一个清洁适宜的生活劳动环境,并避免环境受到污染,制定如下措施:严格控制重要环境因素,施工污水排放、有害烟尘排放、固体废弃物、施工噪声符合标准要求,水土流失控制达到国家环保标准,严格遵守国家及行业标准。识别与本工程有关的地方、国家及行业法律法规,形成文件并贯彻执行。开工前识别所有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因素,形成文件,制订控制措施,对重要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因素制订管理方案。7.4 设置环保机构成立环保工作小组,配置环保专职人员,切实贯彻环保法规,各作业队、班组派人参加,将环保责任和义务落实到人。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规、方针、政策和法令,结合设计文件和本工程的实际

37、情况,及时申报有关环保文件,按批准的文件组织实施,定期检查。7.5 重视环保工作编制实施性施工工艺设计时,把施工生产和环保工作作为一项内容执行,严格遵守业主的环境保护政策,为使环境得到保护,随时准备按受监理工程师、业主的环保人员及政府有关环保机构工作人员的检查,认真按照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办事。制定详细的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方案,包括施工现场所必须的排泄系统、照明灯光、护板、围墙、栅栏、警示信号标志和保护措施等。第八章 应急预案8.1 总则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及时、有效地抵抗和减轻边坡开挖施工过程中因高边坡开挖可能产生的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报废)造成的

38、灾害制定本预案。高边坡开挖的应急处理,需要动员现场全部力量,项目经理是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应急管理工作,项目部负责人是本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所有单位和个人都有参与应急处理的责任和义务。8.2 应急领导小组组 长:杨忠勇副组长:苏宗华成 员: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连镇铁路项目经理部二分部全体员工、各施工队负责人。下设日常管理办公室,杜重宁任办公室主任。应急领导小组职责:1、在高边坡开挖可能产生的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施工机械倾覆)(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报废)造成事故时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的程序,组织全体应急抢险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抢险处理,力争使损失降到最低程度。2、负责向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二有限公司总经理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情况和处理进展情况。3、指挥各应急小组在高边坡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按职责分工,赶赴现场组织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