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基承载力作业(zuy)指导书一、适用范围在地层或土体的原位应力状态和天然(tinrn)含水率保持不变、原生结构不受或少受扰动的条件下,直接或间接地测定岩、土体地基承载力的动力触探、静力触探法。动力触探法适用(shyng)于黏性土、砂类土和碎石类土。静力触探法适用于软土、黏性土、粉土、砂类土及少量碎石的土层。二、检测项目动力触探法、静力触探法测地基承载力。三、技术标准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18-2003四、仪器设备动力触探规格按下表选择。类型及代号重锤质量(kg)重锤落距(cm)探头截面积(cm2)探杆外径(mm)动力触探击数符号单位轻型DPL100.25021325N10击/30
2、cm重型DPH63.50.57624342、50N63.5击/10cm特重型DPSH1201.210024350N120击/10cm静力触探仪五、现场试验1、动力触探法试验动力触探作业前必须对机具设备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启动。部件磨损及变形超过下列规定者,应予更换或修理。探头允许磨损量:直径磨损不得大于2mm,锥尖高度磨损不得大于5mm;每节探杆非直线偏差不得大于0.6;所有部件连接处丝扣应完好,连接紧固。动力触探机具安装必须稳固,在作业过程中支架不得偏移;动力触探时,应始终保持重锤沿导杆垂直下落,锤击频率应控制在1530击/min;动力触探的锤座距孔口高度不宜超过1.5cm,探杆应保持
3、竖直。轻型动力触探作业时,应先用轻便钻具钻至所需测试土层的顶面,然后对该土层连续贯入。当贯入30cm的击数超过90击或贯入15cm超过45击时,可停止作业。如需对下卧层进行测试,可用钻探方法穿透该层后继续触探。轻型动力触探应每贯入30cm记录其相应击数。根据地层强度的变化,重型和特重型动力触探可互换使用。重型动力触探实测击数大于50击/10cm,宜改用特重型;当重型动力触探实测击数小于5击/10cm时,不得采用特重型动力触探。在预钻孔内进行重型或特重型动力触探作业,钻探孔径大于90cm、孔深大于3m;实测击数大于8击/10cm时,可用小于或等于90cm的孔壁管下放至孔底或用松土回填钻孔,以减小
4、探杆径向晃动。重型、特重型动力触探应每贯入10cm记录其相应击数。地层松软时,可采用测量每阵击(一般为15击)的贯入度,并按式(1)换算成相当于同类型动力触探贯入10cm时的击数。N63.510n/s;N12010n/s式中:63.5、120重型、特重型动力(dngl)触探实测击数(击/10cm);N每阵击的击数(击);s每阵击时相应(xingyng)的贯入度(cm)。2、静力触探法试验(shyn)现场试验的准备工作电缆应按探杆连接顺序一次穿齐,其长度L可按下式估算:Ln(l+0.2)+7式中:L每根探杆(含接头)长度(m);n探杆根数。安放触探机的地面应平整;使用的反力措施应保证静力触探达到
5、预定深度。检查使用的探头是否符合规定;核对探头标定记录,调零试压。孔压探头在贯入前应用特制的抽气泵对孔压传感器的应变腔抽气并注入脱气液体,至应变腔无气泡出现为止。触探主机就位后,应调平机座并用水平尺校准,与反力装置衔接、锁定并随时进行检查;当触探之际不能按指定孔位安装时,应记录移位后的孔位和地面高程。当使用手动式触探机时,手把转速应力求均匀。在地下水埋藏较深的地区进行孔压触探,应使用外径不小于孔压探头的单桥或双桥探头开孔至地下水位以下后,向孔内注满水,再换用孔压探头触探。检查探头的归零。使用数字式仪器时,每贯入0.1m或0.2m应记录一次读数。计深标尺设置在主机上时,每贯入34m应校核一次实际
6、深度。在预定深度进行孔压消散试验时,应从探头停止贯入时起,用秒表计时,记录不同时刻的孔压值和端阻值等参数。计时间隔由密而疏,合理控制。试验过程中,不得松动、碰撞探杆,也不得施加使探杆上、下位移的力。孔压消散试验孔所在场区的地下水位未知或不明确时,至少应有一孔做到孔压消散达稳定值为止。遇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停止贯入并记录上注明:触探主机负荷达额定荷载的120%;贯入时探杆出现明显弯曲;反力装置失效;探头负荷达额定荷载;记录仪显示异常。触探终孔后起拔最初几根探杆时,应注意观察并丈量探杆表面干、湿分界线距地面的深度,注明与记录表内或标注于记录纸上。有条件时宜于收工前或次日核查地下水位。探头拔出地面后,
7、应及时清洗、检查。进行下一孔触探时,孔压探头的过滤片和应变腔应重新进行脱气处理。五、资料整理1、动力触探法试验动力触探记录应在现场时行初步整理,并对记录的击数和贯入尺寸进行校核和换算。轻型动力触探应以每层实测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层的触探击数平均值N10。重型动力触探应以每层实测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N63.5,同时还应按式(3)进行杆长击数修正:N63.5N63.5杆长 击数5101520253035405021.01.01.01.01.01.01.01.0-40.960.950.930.920.900.890.870.860.8460.930.900.880.850.830.810.790.
8、780.7580.900.860.830.800.770.750.730.710.67100.880.830.790.750.720.690.670.640.61杆长 击数51015202530354050120.850.790.750.700.670.640.610.590.55140.820.760.710.660.620.580.560.530.50160.790.730.670.620.570.540.510.480.45180.770.700.630.570.530.490.460.430.40200.750.670.590.530.480.440.410.390.36特重型(zhn
9、gxng)动力触探的实测击数,应先按下式换算成相当于重型动力触探的实测击数后,再按上面的公式(gngsh)进行修正。N63.53N1200.5根据修正后的动力(dngl)触探击数,应绘制动力触探击数与贯入深度曲线图见下图。地基土力学分析层应根据动力触探击数与贯入深度曲线图,结合场地地质资料进行。由软层(小击数)进入硬层(大击数)时,分层界限应在软层最后一个小值点以下1020cm处;由硬层进入软层时,分层界线应在软层第一个小值点以上1020cm处。分层后各层动力触探击数平均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在各层土的厚度范围内,划分出地层界面处上、下土层影响击数的范围,中间部分称为该层的有效厚度Hh。在
10、有效厚度范围内,剔除少量击数特殊大值(剔除点的数量不应超过有效厚度内测点当数的10),余留部分为该层动力触探的有效击数。重型动力触探击数平均值取该层动力触探有效击数的算术平均值,即N63.5N63.5/n有效厚度小于0.3m时,动力触探击数平均值可按下列原则确定:当上、下均为击数较小的土层(t cn)时,N63.5可取(kq)该土层触探击数的最大值(N63.5)max;当上、下均为击数较大(jio d)的土层时,N63.5应取小于或等于该层土触探击数的最小值(N63.5)min。当需要根据试验现场土的分类确定其基本承载力应按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换算。2、静力触探法试验单孔触探图如下:读数方式取得的
11、原始数据,应按下列步骤及要求修正:记录深度与实际深度有出入时,应根据记录表所标注的数值和深度误差出现的深度范围,按等距修正法调整;多余的读数记录应根据实际贯人情况删除。具一定热敏性的探头(传感器),当零漂值在该深度段测试值的10以内时,可依归零检查的深度间隔,按线性内插法对测试值予以平差。当零漂值大于该深度段测试值的10时,宜在相邻两次归零检查的时间间隔内,按贯人行程所占时间段落依比例进行线性平差。各深度的测试值按下式修正:xdxdxd式中:xd某深度d处读数的修正值xd深度d处的实测值(读数);xd相应于深度d处的零漂修正量(平差值),分正、负。读数方式取得修正的原始数据后,各深度的触探参数
12、应按下式计算:XdxdRf(%)100(fs/qc)qTqc(1)uTqc(1)udBqu/(qTv0)uu0uw式中:Xd深度d处的触探参数(ps、qc、fs、ud、uT)代号;触探参数的标定系数;Rf摩阻比;qT总锥尖阻力;探头有效面积比;uT孔压探头贯人时于锥底以上圆柱面处测得的孔隙水压力;Ud孔压探头贯入时于锥面处测得的孔隙水压力;孔压换算系数,即uT与ud之比值,可按下表取值:土质状态中砂、粗砂粉、细砂粉土粉质黏土黏土重超固结黏土松散中密密实正常固结及轻度超固结10.70.30.30.60.30.70.50.80.40.4-0.1Bq超孔压比;v0土的总自重压力;u探头贯入时土的超孔
13、隙水压力;u0探头贯人时的孔隙压力(简称贯人孔隙压力),过滤片置于探头锥面上时,u0ud;过滤片置于锥底圆柱面处时,u0uT;uw静止孔隙水压力(静水压力)。自动记录仪取得的原始记录曲线应按下列要求修正:贯入深度(shnd)修正按下式计算实际(shj)贯人深度d:dnlhl式中:l每根探杆长度(chngd); n贯入土中的探杆根数; h从锥底全断面处起算的探头长度; l未入土的探杆余长。以孔口地面为深度零点,以停止贯人(加接探杆)时锥尖应力松弛所形成的似归零线为依据,用记录纸上所标注的深度误差;双笔或三笔式记录曲线应标明深度零点。曲线幅值修正以归零检查的标注为依据,直线连接两相邻归零点,棍据此
14、连线与记录纸上零线的偏差值,反号调整记录曲线的幅值;因加接探杆造成记录曲线脱节或出现喇叭口曲线形态时,应以平顺曲线予以补齐;根据探头的标定系数,绘制修正后的触探曲线纵横坐标比例尺,注明单位和标出:各触探曲线所代表的参数符号。孔压消散值可按下列程序:修正:以修正的贯入孔压值(ud或uT)作为消散试验的孔压初始值,以零漂修正量等量修正试验点各个时刻测定的孔压消散值(ut);以孔压消散值(ut)为纵轴、时间对数值(lgt)为横轴,绘制孔压消散曲线(ut一lgt);孔压消散曲线初始段出现陡降时,可用云形板拟合,使其后段曲线通过陡降段终点与纵轴相交;孔压消散曲线初始段出现上升现象时,宜略去其上升段,以曲
15、线峰值点作为消散曲线的计量起点,在同一张ut一lgt坐标图中重新绘制孔压消散曲线。触探成果图件可按下列要求绘制:应以深度为纵轴、以触探参数为横轴绘制触探曲线,其中fs、ud(或uT)及qc之间的数值比例宜取1:10:100。qc或ps、fs、ud或uT、uw与深度d的关系曲线应以不同的表达形式同绘于一个坐标图中,也可将ud(或uT)和uw-绘制于该坐标图的对称侧。Bq、Rf与d的关系曲线宜绘于另一坐标图中,二者在横轴上数值比例宜取1:10。上述各触探曲线均应用参数符号在图中标示清楚或示出图例。归一化超孔压消散曲线应按下列要求绘制:均衡孔隙水压力uw取孔压消散达稳定值时的孔压值。地基中试验点处的
16、剩余超孔压ur,按下式计算:uruwuw各时刻的归一化超孔压比V应按下式计算:V(utuw)/(u0uw)以V为纵轴、时间,的对数lgt为横轴,绘制归一化超孔压消散曲线(Vlgt)。动力触探是动力检测(jin c)试验的一种,即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一般将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简称为动力触探或动探。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3种试验,三种重锤的重量分别为10kg、63.5kg和120kg。动力触探试验的探头为锥尖状,试验时记录重锤锤击后探头进入特定土层深度时的锤击数N作为探测指标,具体(jt)详见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规范。承载力=2.40.45 N10(粘性(zhn xn)土) N10=3050/S S:50击时的贯入度cm试验细则:采用自由落锤方法,落距需严格控制在50cm;在委托标高上开始连续进行触探并记录每打入30cm的锤击数;没贯入1m宜将探杆旋转一圈半;当贯入15cm锤击数超过50击时,可停止试验。N10=3050/S S:50击时的贯入度cm粘性土N10与承载力的关系N1015202530FK(KPa)10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勾股定理》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届山东省德州市八校七下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移动应用开发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的试题及答案
- 企业合规性与战略风险管理的未来研究试题及答案
-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2025届数学七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促进跨部门合作的具体措施计划
- 在线教育平台的技术实现与挑战的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考试中的数据保护法律与试题及答案
- 建立平台学校社团平台计划
- 2025年数字转型与公司战略试题及答案
- 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2023年)
- 如何做好医患沟通
- 江苏省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海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四校联考化学试题
-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课件
- 国开电大《应用写作(汉语)》形考任务1-6答案
- 市政道路工程重大危险源清单
- 儿童脑瘫康复课件
-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 固体料仓 (2.26)设计计算
- DB63-T 2112-2023 餐饮厉行节约实施指南
- 四年级国测模拟卷答题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