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1页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2页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3页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4页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容回顾: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 3、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 发展问题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1、基本国情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发展中的大国,肩负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人口压力大中国人口=俄罗斯+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 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罗马尼亚+越南+ 澳大利亚+荷兰+葡萄牙+比利时+瑞士+瑞典 (31个国家总人口)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新增人口多2、面临挑战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排名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值

2、的比例土地资源31/3矿产资源33/5耕地资源41/3河流径流量61/4森林面积61/5(2)、资源短缺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较少:多重要的自然资如淡水、耕地、森林、矿产等的人均占有量均不到世界的13经济迅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生产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3)、深刻的环境危机一些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使得我国的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等环境污染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另一方面,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中国有1/7的陆地国土被沙漠覆盖,1/3陆地国

3、土受到风沙的危害,平均每天有500公顷土地被沙漠吞噬,20多座有文字可查的历史名城如楼兰等都淹没在沙漠之下。 原生存于我国的招鼻羚羊、野马、犀牛、野牛等动物已经绝迹,华南虎、亚洲象、双峰驼、黑冠长臂猿也身逢绝境,濒临灭绝。华南虎只剩3040只,可餐桌上还有穿山甲、娃娃鱼等二类保护动物。 黄河从1972年经常断流,1997年从2月7日开始,到年底共断流13次累计断流226天,造成胜利油田因少产原油损失30多亿元。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1/3,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50亿吨,相当于每年损失1厘米厚的土壤,而自然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400年。 我国沙尘暴频发和荒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沙尘暴就是

4、土地荒漠化的警报,沙尘暴发生的频度和速度的增大则是敲响了生态危机的警钟。 上海市每天产生出7300吨粪便和500多万吨污水一起排入黄浦江,每天又从江里抽出市民饮用的自来水。1988年初使几十万人遭殃的甲肝大流行,是水污染的结果。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交警和交通干道的两侧居民和小学生血液中含铅量超正常值,处于铅中毒状态。 把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等达到更高经济发展阶段,拥有更大的经济实力以后再来解决这些问题。关于我国的发展之路有以下三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经济承受能力,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ABCC观点是正确的 我国资源相对贫乏

5、,大多数地区环境脆弱,如果将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有可能等不到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已变得让人们无法生存下去;或者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问题的治理已经不是经济实力所能解决的问题了。 我国目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科技水平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南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北京 1994发布时间:1994年3月背景:面对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总结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我国只有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 1、循环经济(1)、含义二、

6、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项目传统经济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资源利用率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废弃物处理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物质流动单向流动结果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废弃物再生资源化反复循环流动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2)、与传统经济的区别2、工业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产品生产制造产品包装运输产品销售产品利用回收产品废弃物处理环 境资源的

7、摄取原材料加工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从而达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河南某酒精总厂的清洁生产工艺流程 1、影响酒精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2、传统的酒精生产造成什么环境问题?3、酒精厂是如何实施清洁生产的?有什么好处? 原料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 所有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废弃物”都进入了新的生产环节,成为新的资源,污染物充分利用,减量到最小,得到永续利用。实现了生物能开发与利用的良性循环,对资源的排废降到了最低程度,同时废物综合利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

8、护兼顾的可持续发展。3、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 一种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密切结合的现代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的实质:地尽其利,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资源和消除环境污染,达到节约、高效的目的。留民营生态农业 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1)调整产业结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2)开展综合循环利用净化环境,保护土地(3)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多层次、多形式的新能源利用网络。1、留名营村生态持续发展表现在: 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2、该村经济的发展应该充分利用生态农业优势,发展:3、从留名营村的做法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实现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促进了粮食、牲畜生产的发展,增加了经济效益。绿色食品、

9、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发展“生态农业”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经济发展等“多赢局面”,可以因地制宜,走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 目前,留民营村已步入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清洁化生产的良性发展轨道,并逐步向农业观光、生态旅游方向发展。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行清洁生产不同情况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全过程评估,克服“末端处理”的弊端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生态农业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特点特点优势优势案例2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深刻的环境危机必然之路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农业适度消费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小结我国的基本国情实践途径1、2008年两会期间,“生态文明”成为人大代表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华传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B严重的环境问题C庞大的人口数量 D不利的外部环境C2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接近()A原料产地 B销售市场C能源基地 D研发基地3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用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