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马克的翻译理论-白爽-王丹_第1页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白爽-王丹_第2页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白爽-王丹_第3页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白爽-王丹_第4页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白爽-王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纽马克的翻译理论、2010/03/291翻译探索(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1981)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1988)论翻译(About Translation ,1991)翻译短评(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 ,1993) 2Communicative and Semantic Translation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3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基础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与归化异化的区别4语义翻译: 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上下文意义。交际翻译: 指译

2、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 5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提出6 SL emphasis TL emphasisWord-for-word translation字对字翻译 Adaptation 归化 Literal translation 直译 Free translation意译 Faithful translation 忠实翻译 Idiomatic translation地道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语义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交际翻译7 交际翻译理论是说翻译是以观众为中心的,翻译的时候考虑的是要观众能够理解作者的意

3、思;而语义翻译则以作者为中心,尽量保证作品的“原汁原味”。交际翻译所产生的译文通常是通顺易懂,清晰直接,规范自然,符合特定的语域。所以交际翻译的关注点是译文读者,尽量为这些读者排除阅读上的困难与障碍,使这些读者在阅读时能顺顺利利地抓住中心思想与主要的情感基调。 8“忠实翻译和地道翻译”,尤其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概念的引入,将直译和意译之间斩不断理还乱的矛盾部分化解了。直译倾向于原文语言形式,意译倾向于译文语言形式。上述八种翻译方法是一个连续体,各种方法相辅相成,并不能完全割裂开来,不过,语义翻译法集逐字翻译、直译和忠实翻译的优势,交际翻译集归化、意译和地道翻译的优势,应该说是最理想的翻译方

4、法。9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基础 弗哥茨基 交际翻译 乔姆斯基 语义翻译101关联理论介绍关联理论最早是由Sperber 和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来的。该书最早于1986年第一次出版,于1995年出版修订版。(姜望琪,2003:108)。“关联理论首先把交际活动(包括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归属为认知活动,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说话人的目的或交际意图能被听话人识别,是由于他们对认知环境(cognitive environment)具有共识;也就是说,交际是否成功,就看交际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环境是否能显映(manifest)和互相显映(mutually mani

5、fest)。(何兆熊,2000:181)也就是说,关联理论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理论,它还是一种认知理论和交际理论。自从关联理论于1986年提出以后,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注意。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对关联理论进行过研究。比如沈家煊(1986),张亚非(1992),孙玉(1992),曲卫国(1993),何自然(1995),侯国金(2004)等等。关联理论的主要观点有“最佳关联”、“语境效果”以及“处理努力”等等。Sperber 和Wilson认为,关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估算关联性就跟估算生产率一样,要考虑产出和投入之比。”(p.125)(转引自胡壮麟,2002:205206)。它不仅取决于产生的效应,还取决于

6、处理它需要付出的努力。“语境效果”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不是可以随意获得的。“即使付出一定的处理努力,也不一定就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付出了处理努力的话语是否获得语境效果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1话语是否复杂;2语境是否明确;3在特定的语境中为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而进行推导时所付出努力的大小。”(何兆熊,2000:194)。而所谓“处理努力”也就是听话者在特定的语境下为了获得“语境效果”进行推理时所付出的心力;因为Sperber 和Wilson认为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行为。“明示”就是指说话人“明确地向听话人表示意图的一种行为” (Sperber Wilson,1986:49)(转引自何兆熊,2000:

7、185)“明示”是针对说话者来说的。“推理是对听话人而言的,听话人凭说话人所提供的显映的方式进行解码,并将解码所得到的证据作为前提的一部分,再结合听话人本身的认知语境(旧信息)对话语信息(新信息)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推理,最终到达对话语信息的正确理解。”(何兆熊,2000:186)在这个经过推理达到对话语理解过程所付出的心力也就是“处理努力”。11弗哥茨基关于思维本质的观点: 内心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功能,而不是外在言语的内在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内心语言才是纯粹意义上的思维121关联理论介绍关联理论最早是由Sperber 和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来的。该书最早于1986年第一次出版

8、,于1995年出版修订版。(姜望琪,2003:108)。“关联理论首先把交际活动(包括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归属为认知活动,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说话人的目的或交际意图能被听话人识别,是由于他们对认知环境(cognitive environment)具有共识;也就是说,交际是否成功,就看交际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环境是否能显映(manifest)和互相显映(mutually manifest)。(何兆熊,2000:181)也就是说,关联理论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理论,它还是一种认知理论和交际理论。自从关联理论于1986年提出以后,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注意。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对关联理论进行过研究

9、。比如沈家煊(1986),张亚非(1992),孙玉(1992),曲卫国(1993),何自然(1995),侯国金(2004)等等。关联理论的主要观点有“最佳关联”、“语境效果”以及“处理努力”等等。Sperber 和Wilson认为,关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估算关联性就跟估算生产率一样,要考虑产出和投入之比。”(p.125)(转引自胡壮麟,2002:205206)。它不仅取决于产生的效应,还取决于处理它需要付出的努力。“语境效果”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不是可以随意获得的。“即使付出一定的处理努力,也不一定就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付出了处理努力的话语是否获得语境效果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1话语是否复杂

10、;2语境是否明确;3在特定的语境中为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而进行推导时所付出努力的大小。”(何兆熊,2000:194)。而所谓“处理努力”也就是听话者在特定的语境下为了获得“语境效果”进行推理时所付出的心力;因为Sperber 和Wilson认为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行为。“明示”就是指说话人“明确地向听话人表示意图的一种行为” (Sperber Wilson,1986:49)(转引自何兆熊,2000:185)“明示”是针对说话者来说的。“推理是对听话人而言的,听话人凭说话人所提供的显映的方式进行解码,并将解码所得到的证据作为前提的一部分,再结合听话人本身的认知语境(旧信息)对话语信息(新信息)按一定

11、的方向进行推理,最终到达对话语信息的正确理解。”(何兆熊,2000:186)在这个经过推理达到对话语理解过程所付出的心力也就是“处理努力”。13首先,语言虽然不同于思维,却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思维的过程。每个人在思考的过程中,脑海中最先出现的总是一些单词和句子,而不是一片空白。其次,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的交谈也是思维的体现。因为交谈的过程中如果失去了思考,那么这种交谈就不可能进行下去。而在人听到某种声音或音乐时,整个自身思考的时间也会占拒80%的比例。第三,无论任何人,一天中大多数的时间中他都会是在思考。其中包括那些善谈的人,思维也会占据他一天活动的大部分时间。就连人在睡眠的过程中,思维也一刻没有停

12、止过。此外,人在书写的过程中也离不开思维。没有人可以在大脑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写作。14语义翻译经常应用于文本与思维过程紧密相关,而且思维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表现在句法结构和措辞上),并需要在译文中得以体现的情况下。由此可见,语义翻译与思维密切相关。与此相反,当某些文本与言语关系更为密切,而言语的首要目的又是为了交际时,翻译的重点就应放在交际上。在这种情况之下,交际翻译便应运而生。可见,交际翻译与言语有关。15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与归化异化 的比较16语义翻译应以作者为中心,重视作者的个性和权威,译者不仅要传达文本的字面意义,而且还要尽可能完整无损地表现文本的内涵意义、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表现手法等

13、。文学类文本的翻译尤其应当如此。因此,语义翻译的实质是异化。 17纽马克强调交际翻译应以读者为中心,注重读者的可能反应,重视读者的接受能力。由于读者认识的局限,当异化的译本中出现的语言差异和文化障碍读者无法跨越,甚至误解时,应以归化为策略导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交际翻译的实质是归化。18纽马克的语义和交际翻译学说更多的是在语篇内语言层次上的讨论施莱尔马赫的归化和异化理论则是“从语言层次的讨论、延续升格到文化、诗学和政治层面”。二者都体现了译者应辨证地忠实于作者或读者这一主张。19纽马克的语义和交际翻译分别是异化和归化在语篇内语言层次上的体现。施莱尔马赫的翻译关联法则动态地描述了异化归化策略

14、在翻译过程中的选择。20彼得纽马克1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比较适合语义翻译或交际翻译的文本关联翻译法2321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1 服从源语文化和源作者2 重内容不重效果3 再现原文作者的思维过程,倾向于过译4 以较小的单词、短语或者从句为翻译单位,译文短。5 艺术忠于目标语和目标文本重效果不重内容采用与原文的语域一致的语域,倾向于欠译以段落为翻译单位,译文长。技巧交际翻译语义翻译22 A 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 B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A 语义翻译 B 交际翻译 归化与异化是在1 995年由Venuti所提出的,而这

15、一术语又直接来源于德国学者Schleiermachero Schleiermacher着重探讨了翻译与理解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指出翻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让读者靠近作者,另一种是让作者靠近读者。 23 Wet Paint ! A “湿油漆!” B “油漆未干,请勿触摸!”24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共同点两种翻译方法都是建立在认知翻译(cognitive translation)基础之上的,是对认知翻译的修正和完善,都必须反映原文的思想内容,都必须服从译如语的语法结构和某些固定的文体特征。没有绝对的语义翻译,也没有绝对的交际翻译。如果原文信息带有普遍性,不带文化特性,信息内容的重要性与表达信息的方式

16、和手段同等重要,而译文读者的知识水平和兴趣又与原文读者相当,就可以同时采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应该说这是最“理想”的翻译,因为可以同时照顾到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在保证等效的前提下,无论是翻译何种类型的文本都最好采取逐词翻译的方法,纽马克认为这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25认知翻译纽马克认为认知翻译是将原文文本从语法上转换成“有生命主语+无生命宾语” 或其扩展句型,即an agent(subject)+does(activeverb)something(direct object) to or for someone (indirect object) with something (instrum

17、ental) somewhere(locative)some time (temporal) to make something(result),采取一系列手段消除原文中的理解障碍,是原文变成一种普通的人工性语言平面。26适合语义翻译或交际翻译的文本 绝大多数信息性、祈使性、人际性,部分审美性及元语言性文本和文本片段,适合用交际翻译,如非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科技文章、公函、教科书、报告、政治宣传品,约定俗成的交际用语的翻译。 如果原文是表达性文本或是重要的审美性文本或是重要的审美性文本,其表达形式与内容、一样重要,那么是文学作品,还是哲学、宗教、政治、科技作品都需要采用语义翻译,如自传、私人信函、抒发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