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江西赣州市石城县八上期末语文试卷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溃退 娴熟(xin) 人声鼎沸 人迹罕至(hn)B呓语 辱没(m) 惨切人寰 摩肩接踵(zhng)C摄取 遒劲(qi) 无动于衷 潜滋暗长(z)D拭擦 杀戮(l) 沧海桑田 藏污纳垢(gu)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经常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B客人们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C近年来,北京电视台的几个文化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D年轻人对待工作一定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切不可挑三拣四,拈轻怕重。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统计,2022 年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
2、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大约 13% 左右。B为了更好地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我们一定要做好引导学生学习先进人物。C县教育局今天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县各校防止有偿家教现象再出现。D能否营造人人敬业奉献的浓厚氛围,关键是提升公民的道德修养。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理想是那么鲜明,看得见,而且同我们血肉相连。理想,是的,我又看见了理想。不管我是多么渺小,从它那里我可以吸取无穷无尽的力量。我指的不是化妆品,不是空谈,也不是挂在人们嘴上的口头禅。它是海洋,我好比一小滴水;它是大山,我不过是一粒泥土。ABCD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卢梅坡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常被人引用,借以说明_。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D对任何的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过湖 宋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1) 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的第一句,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远离家乡后,在外地看到的风景。B由“日暖”“风香”“落梅”等词语可以推断出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春天。C诗中描写山,具有一种朦胧美。D“白鸥飞处带诗来”一句表现了作者诗兴大发。(2) 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写景的角度有视觉、嗅觉。B从写景的手法上看,动静结合,富有生机。C诗中借
4、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D这首诗写景的顺序是由远及近。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宗泽(节选) 宗泽,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靖康元年,命知磁州。 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泽至,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二年正月,泽至开德,十三战皆捷。泽兵进至卫南,敌益生兵至,前后皆敌垒。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前后请上还京开封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
5、泪满襟!”翌日,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注释】婺州:今浙江金华。靖康:宋钦宗年号(约 1126 年)。磁州:今河北磁县。本句的意思是:任命他去磁州作知州。率:都。羸卒:瘦弱的士兵。除:任命。这句的意思是:任命他为河北义兵都总管。开德:今河南濮阳。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生兵:指生力军。本句的意思是:考虑到将孤兵寡,不深入敌营不能成功。潜善:人名,即黄潜善。薨:死亡。(1) 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泽自幼豪爽有大志B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C泽前后请上还京开封二十余奏D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2)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i 敌益生兵至 ii 每为潜善等所抑 (3) 说说
6、“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的意思。(4) 宗泽为什么会“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5) 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对宗泽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1) 无可奈何花落去, , 。(2) ,塞上燕脂凝夜紫。(3) 东风不与周郎便, 。(4) ,谁家新燕啄春泥。(5) 何当共剪西窗烛, 。(6) ,往来无白丁。(7) ,贫贱不能移, 。此之谓大丈夫。淡竹 苏沧桑 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腹;银杏终于褪去一
7、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极像熏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有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被践踏的草,总是第一时间奋力挺直腰杆,挂着最底层最灿烂的笑;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入世让它们踌躇满志,灿烂而虚无的诱惑令它们不惜一切、倾其所能。甚至动物。几只小老虎,眼睛都未睁开,拼命争抢着妈妈的乳头。甚至那口奇异的千年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
8、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抓住土壤,变成屈曲盘桓的藤萝,向百鸟献媚,与昆虫讲和,向风霜妥协,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生立命,才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可是,他的骨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因为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真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本性上的宽容与谦逊,也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睿智。他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好友促膝长谈、
9、开怀畅饮,在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和清风明月的和唱中,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那一节节空缺里,是永远的满盈。 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林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中的最淡的颜色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萌,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颀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
10、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他是我们身边那些还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
11、灵的丰衣足食。 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1) 第段突出了所写事物怎样的共同特点?描写这些事物有什么作用?(2) 文中竹“直”“空”“淡”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 第段写了李白等诗人及其诗句,能否把这段内容删掉?为什么?(4) 本文写“竹”,为什么用“他”来称代?(5) 本文语言形象优美、含蓄隽永,试举一例并加以赏析。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古建筑中的石狮 狮子被誉为“百兽之王”,大约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狮子也成为人们信仰中的一种图腾,被视为辟邪驱恶的吉祥物,并与龙凤攀附在一起,成为威震八方、唯我独
12、尊的王权与胜利的化身。因此,人们在修建宫殿、陵墓、桥梁、府第及房屋建筑时,总喜欢安放栩栩如生的石狮子。 在古代,设置石狮子有一定规矩。石狮既作为艺术装饰作用的守卫之神,又能显示主人身份的高贵。一般门东边的狮子,脚边踩一只绣球,象征威力,为雄狮,俗称“狮子滚绣球”;门西边的则脚下抚一只幼狮,寓意子孙昌盛,为母狮,俗称“太狮少狮”。石狮头部鬈毛疙瘩的数目,象征封建官府等级的标志,其数量越多,则主人官位品级越高。一品官或公、侯等府第前的石狮头部有十三个鬈毛疙瘩,谓之“十三太保”,一品官以下的石狮鬈毛疙瘩,则要逐级递减,每减一品就要减少一个疙瘩,七品官以下人家的府第就不准安放这种石狮。 狮子底座花纹的
13、雕刻也有学问。正面雕刻瓶、盘和三支戟,象征着“平升三级”;右面刻有牡丹和松柏,象征着“富贵长春”;左面刻的是“文房四宝”,象征着“文采风流”;背面雕刻“八卦太极图”,象征着“镇妖驱邪”。 石狮子作为艺术形象引入建筑,其雕刻艺术在历史上广泛发展,正如建筑一样,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在汉代,石狮雕刻已出现,那时雕狮身上生着双翼,古拙神奇。在曹操筑的铜雀台旧址,曾发现一对附着门柱上的石狮,这种石狮明显可以看出受西亚雕刻的影响狮子身上生着双翼。后来随着真狮子的传入,石狮子的形象才没有双翼,但朝昂扬威猛形态发展。在古都南京和它的周围,留下许多南朝留下的墓葬石刻,称为“六朝石刻”,其中狮子占了很大比
14、例,这些石狮线条简洁,高大威武,强劲有力,很好地体现了护卫者的作用。隋唐时期,石狮趋向写实,工艺精巧,使狮子造型艺术出神入化。宋代以后,狮子造型趋向秀丽。清末政治腐败,狮子转向温顺柔媚之态,失去了原有的气势和神威。 关于石狮的民间传说很多。比如狮子爱玩“夜明珠”,因而至今石狮子口中多半含有一颗能活动又掉不了的圆球。今天的石狮子又赋予了新时代的意义,石狮子又在街头、桥上石柱、楼宇、公园门前广泛出现,成为威武和健美的象征。现代石狮造型生动逼真,千姿百态,刻工娴熟。线条圆润流畅,身躯雄浑威武,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1) 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 从第段的说明中,你得出什么结论?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15、及依据。i 探究结果: ii 探究依据: (3) 阅读第段,请概括汉代和六朝时期石狮形态的特点。汉代: 六朝: (4) 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目的在于说明什么?(5) 第段介绍石狮的造型特点,意在证明什么说法?简述西行漫记一书的主要内容。题目:节日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少于 600 字。答案1. 【答案】B【解析】ACD正确。 B有误,“摩肩接踵”的“踵”读作“zhng”;“惨切人寰”的“切”写作“绝”。 故选:B。2. 【答案】C【解析】ABD.正确;C.有误。“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用来形容节目办得好不恰当。故选:C。3. 【答案】C【解析】A.有
16、误,表意重复,可将“大约”“左右”删去其一;B.有误,成分残缺,可在句末添加“的工作”;C.正确;D.有误,两面对一面,可将“能否”删去。故选:C。4. 【答案】C【解析】首句是,写作者看到了理想,引出话题。其次是,“那么鲜明,看得见”紧承上句说明看到了理想。接着是,阐述作者所指的理想不是这三样东西。然后是,从正面阐述理想的宏大与渺小个人的关系。最后是,写渺小的“我”可以从理想得到无穷力量。故选:C。5. 【答案】B【解析】A 中可以说人的技能有短有长,但不可指事物;B 衔接恰当;C 各有千秋指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不可指事物;D 诗句意在指“各有短长”之意,而非喜好的不同。
17、6. 【答案】(1) A(2) D【解析】(1) 本题考查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结构及线索,筛选文章信息等多方面的能力。A有误,诗歌第一句的意思是初春时节,诗人乘小舟(船)离开岸边,水面荡起波纹。BCD 正确。故选:A。(2)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赏析能力。ABC 正确;D有误,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初春时节,诗人乘小舟(船)离开岸边,水面荡起波纹,夹带着花香的春风吹来,使人感到日渐温暖,此时正是梅花凋落的时节。远处群山若隐若现,像轴画般横在天地间,白鸥飞过,给人们带来了诗一般美妙的生活。所以,应该是由近及远。故选:D。7. 【答案】(1) B(2) i
18、增加。ii 被。(3) 现在进退同样都是一死,我们不能不死里求生。(4) 因为宗泽多次上书皇上,请求回到京城开封,但屡遭阻挠,壮志难酬,故忧劳成疾。(5) 豪爽有大志、英勇善战、忠君爱国。【解析】(1)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断句能力。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A.有误,句意为:宗泽从小豪爽有大志。正确断句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B.正确;C.有误,句意为:宗泽上书皇上回到京城开封二十多次。正确断句为:泽前后请上还京开封二十余奏;D.有误,句意为:只连呼三声“过河”,然后去世!正确断句为: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故选:B。(2) i 本题考查文
19、言字词的解释。句意:敌人不断派兵增援。益:增加;ii 句意:每次都被潜善等所阻挠。为:被。(3)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子重点词语有:等:同样;不可:不能。句意为:现在进退同样都是一死,我们不能不死里求生。(4)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文中“泽前后请上还京开封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连呼过河者三而薨”等语句可知,宗泽满怀报国之志,在大败金人之后,希望能乘胜追击,继续杀敌保国,还都京城开封,但屡遭阻挠,壮志难酬,所以“忧愤成疾,疽发于背”。(5)
20、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时,根据文中所描写的与人物相关的事件,去分析人物的优秀品质即可。文中,宗泽接连十三场战役都取得了胜利,打退了金人,使其撤退数十里都体现了宗泽勇猛无畏,战功赫赫;他因为请求北上的奏折遭到压制而不能报国忧郁而死体现了他忠君爱国的优秀品质。参考译文: 宗泽,是婺州义乌人。宗泽从小豪爽有大志。靖康元年(1126 年),仼命他去磁州作知州。 当时太原失守,上任两河的官员们都是托故不去驰援。宗泽说:“食国家俸禄而不担责躲避灾难,这样是不行的!”当日就单马上路,随从带领也就十几个人。等宗泽到达,开始执行固守之计。受到上司的嘉奖,除河北义兵都总管。靖康元年正月,泽到达开德,
21、十三战皆取得胜利。宗泽领兵到达卫南,敌人不断派兵增援,前后都是敌人的营垒。考虑到自己将孤兵少,不深入敌营不能取得成功。宗泽下令说:“现在进退都是一死,我们不能不死里求生。”士兵知道总会一死,全都以一当百,斩杀敌人数千。金人大败,退却几十里。 宗泽上书皇上回到京城开封二十多次,每次都被潜善等所阻挠,忧愤成疾,于背上生疽。宗泽感叹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第二日,宗泽没有一句话问到家事,只连呼三声“过河”,然后去世!8. 【答案】(1)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2) 角声满天秋色里(3) 铜雀春深锁二乔(4) 几处早莺争暖树(5) 却话巴山夜雨时(6) 谈笑有鸿儒(7) 富贵
22、不能淫;威武不能屈9. 【答案】(1) 特点:有无穷的欲望,难以抵挡灿烂而虚无的诱惑。作用:为下文写竹作铺垫,反衬淡竹品质的高洁。(2) “空”是本质,“直”是表象,“淡”是升华;“空”“直”是基础前提,“淡”是发展提高。(3) 不能。因为这一段由写竹到写人,拓宽了文章思路(或: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丰富了“竹”的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4) 运用拟人化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淡竹品质的崇敬和赞美。(5) “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百草园里的其它植物面对灿烂而虚无的诱惑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解析】
23、(1) 本题考查事物特点的归纳与作用分析。解答此题第一问根据句意的理解,归纳出各事物的共同点即可。结合内容可以看出,这些事物“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解答第二问关键要了解散文写作时常用的写作手法。衬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作者写这些极具欲望的事物,就是为了反衬淡竹品质的高洁。(2)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先找出表现这三大特点的相关段落,再根据相关的语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文章第段“他的骨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因为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第段表明
24、,它的“空”实是“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那一节节空缺里,是永远的满盈”;正因为它看淡了一切,才会“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可见“直”是表象,“空”才是本质,而正是有了“空”,才达到“淡”这样的升华。(3) 本题考查文章写作内容与结构安排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散文文体的特点,了解借物喻人文章的具体结构安排。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作者写本文是借物喻人,借竹表达对人的赞美,而这些内容正是由写竹到写人,既体现了散文的文体特点,又丰富内容,深化文章的主题。(4) 本题考查写作人称的分析。竹为物,用“他”而不用“它”,这很明显是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它看成高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淡竹品质的
25、崇敬和赞美。(5) 本题考查文章语句的赏析。解答此题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语句进行赏析。10. 【答案】(1) 我国古建筑中的石狮。(2) i 石狮子被视为辟邪驱恶的吉祥物,成为威震八方、唯我独尊的王权与胜利的化身。ii 人们在修建宫殿、陵墓、桥梁、府第及房屋建筑时,总喜欢安放栩栩如生的石狮子。(3) 雕狮身上生着双翼,古拙神奇;线条简洁,高大威武,强劲有力。(4)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目的在于说明狮子底座花纹的雕刻也有学问。(5) 证明石狮子作为艺术形象引入建筑,“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在汉代,石狮身上生着双翼,古拙神奇。隋唐时期,石狮趋向写实,工艺精巧。宋代以
26、后,狮子造型趋向秀丽。清末转向温顺柔媚之态。现代石狮造型生动逼真,千姿百态,刻工娴熟,线条圆润流畅,身躯雄浑威武。【解析】(1) 本题考查对说明对象的把握。找说明对象尤其要注意:一看标题,二看首尾。本文由文章标题可知说明的对象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石狮”。(2) i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信息概括。根据“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狮子也成为人们信仰中的一种图腾,被视为辟邪驱恶的吉祥物,并与龙凤攀附在一起,成为威震八方、唯我独尊的王权与胜利的化身。”可知,第段说明了石狮子被视为辟邪驱恶的吉祥物,成为威震八方、唯我独尊的王权与胜利的化身。ii 由“人们在修建宫殿、陵墓、桥梁、府第及房屋建筑时,总喜欢安放
27、栩栩如生的石狮子。”可得到依据。(3)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由“在汉代,石狮雕刻已出现,那时雕狮身上生着双翼,古拙神奇。”可知,汉代雕狮身上生着双翼,古拙神奇;由“这些石狮线条简洁,高大威武,强劲有力,很好地体现了护卫者的作用”可知,六朝时期石狮线条简洁,高大威武,强劲有力。(4) 本题考查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细读第三段可知,列举了狮子底座正面、右面、左面雕刻的内容,说明狮子底座花纹的雕刻也有学问。(5) 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第段介绍在汉代、“六朝石刻”、隋唐时期、宋代以后、清末等不同时期,石狮子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第段主要介绍了现代石狮造型生动逼真,千姿百态。这两段意在证明“石狮子作为艺术形象引入建筑,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11. 【答案】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等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12. 【答案】【范文】节日 这是一首千古传唱的好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小时候,每到过年时期,我和小伙伴们便开始吟诵这首喜气洋洋的诗,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不久,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熟悉了这首诗,家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试用合同签订通知》
- 2025年水稻新品种、新组合项目建议书
- 2025【职场文档】商业楼宇租赁合同签约仪式上的讲话提纲
- 《线管理技能II》课件
- 马术考级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合同风险评估与管理策略
- 2025年中国杂志邮发代理合同
- 《库存管理助手》课件2
- 2025-2030年铜铝加工液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人工种植牙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山东鲁商诚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专家共识2024解读
- 服务消费券发放的精细化实施方案
- 【MOOC期末】《介入放射学》(东南大学)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5年国家电力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50题)
- 团结协作青春展新姿
- 给幼儿园讲医疗知识
- 2024年共青团入团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BIM技术介绍》课件
-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 人教版八年级下《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