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业经济_第1页
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业经济_第2页
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业经济_第3页
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业经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元经济构造下的农业经济一、现实难题:农业经济开展遭遇“二元经济构造制约按照经济学家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所谓“二元经济构造就是开展中国家经济开展中存在的“现代部门现代工业与“传统部门传统农业的二元对立并存的现象,他认为,经济开展可以理解为在传统的以自给型农业为主体的不兴旺经济内部,出现并开展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现代部门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开展过程。中国正是在一种传统农业为主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根底上建立和开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开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开展,我们建立起部门比拟齐全、布局比拟合理的工业体系,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地向前推进;但是广阔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开展程度还相对落后,许多地

2、区农村经济仍然处于劳动投入为主的消费方式,这就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构造的问题。这种城乡二元经济构造的存在不仅制约着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的进一步开展,也严重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开展。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假设单从收入的量上来看,农民的收入程度是不断增长的,尤其是取消农业税等许多支农惠农政策施行以来,但是假设要从增长率和城乡比照中来看,农民收入增长是相对缓慢的。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978年至2022年35年间,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33.6元增加7917元,城镇居民收入从343.4元增加到24556元,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速是农民的1.21倍。1

3、978年城乡收入比是2.57:1,随后有所下降,但始终保持在1.5:1以上,并且在近10年保持在3.0:1以上如下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造成了大量的资金和劳动力向城市和工业转移,这就必然会制约农业经济的开展。2.落后的农村公共效劳和根底设施经过多年的农村建立,尤其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我国的农村公共效劳和根底设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比方2022年,全国20户以上自然村通 到达到95.2%,行政村通宽带到达87.9%,农村信息化建立下乡活动惠及82%的乡镇;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9.97%,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99.55%;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

4、床位1.25张,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1.37人。但是这其中的不少工程也是要农户筹集局部款项完成的,这影响了农民的自身积累。农村的根底设施与城市相比还是极为落后的,在交通、通信和电力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农村的公路、网络、电讯是修通了,但运行管理维护跟不上而受到损坏,导致根底设施效用发挥不出来,严重的屡次投资建立也未能彻底解决问题。这对于农村经济的开展是极为不利。农村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效劳方面农村也远远落后于城市,比方在医疗方面,2022年每千人口医疗卫活力构床位农村是2.80张,与城镇的6.24张相差1.22倍。根底设施和公共效劳的落后必然造成经济开展缺乏足够的根基和动力,从

5、而成为农业经济开展的制约。3.农业消费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低我国的农业消费长期以来是以分散的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虽然有些地方也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了产业化经营组织,但整体比例不高。截至2022年底,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63.4万个,实有成员达4436.0万个户,带动非入社成员5646万户。由于农业消费组织化程度低,就难成规模效应,也增加了消费本钱,再加上分散的小农户很难经营形成产品品牌,产品无法批量消费,还缺乏市场信息,这就大大降低了其在农产品市场中的竞争力。我国的工业、效劳业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而农村工业与效劳业开展滞后,这就造成农产品进展深加工所创造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较低,影响了先

6、进的科技手段应用到农业消费中,难以进步农业消费效率的速度。农业消费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不够,农产品加工和贸易开展的相对滞后,不能使农业消费形成与工业和商品贸易一体化的开展形式,这也是制约目前农业经济开展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4.二元的户籍制度及其衍生问题改革开放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实行的是城乡别离的户籍制度,把居民分为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这种户籍制度是与方案经济时代的经济社会开展需要相适应的,它以二元的户籍制度控制人口的迁移。这种户籍制度把农民束缚在了土地上,造成了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一些政策上的放宽,大量劳动力开场向城市转移,但这种二

7、元的户籍制度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不同的户籍决定了不同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于是出现了人才和劳动力集中于城镇,而农村那么出现了“空心村等现象,这似乎与农业经济开展滞后形成了恶性的循环,农业经济越是开展滞后,人才和资源越是涌向城镇,从而又反过来制约农业经济的开展。另外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但是由于户籍限制,他们并不能享受到与其所在地城镇居民一样的待遇,于是就出现了近几年比拟突出的“农民工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的是城市化进程和农民收入问题,但对于农业经济的开展也有连锁影响。二、成因归集:历史、经济体制和开展战略的综合分析城乡二元经济构造的存在是中国农业经济开展必须面临的现实难题,它形成的

8、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历史、经济体制和经济开展战略选择等方面。1.历史因素我国历史上就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重农抑商、“强本抑末的经济开展方式造成我们在近代社会中工业开展的落后,新中国也是在这样一个根底上建立社会主义的,当时中国只有占国民经济总值10%左右的现代性工业,90%左右的仍然是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需要有强大的国防来稳固新生政权和防止外部权力的入侵,因此就必须首先考虑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国防的现代化以开展经济、摆脱贫困落后。优先开展工业,是一个后开展国家迫切要求改变其落后状况的战略选择,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开展环境相适应的。由于长期地采取优先开展

9、工业的经济开展方式,必然造成对农业投入的缺乏,从而使农业的开展远远落后于工业的增长。虽然近些年我们也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张,并采取了许多优先开展农业的政策措施,但由于农业开展的长期积弱,并没有使二元经济构造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2.经济体制因素城乡二元经济构造的形成与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隔离的方案经济体制有着亲密的关系。这种方案经济体制无视甚至否认经济开展中的商品消费和价值规律,利用行政指令的方法规定农产品价格,利用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之间的“剪刀差来实现从农业中汲取开展工业的物质和资金,直接削弱了农业自身积累的才能,这种工业对农业的长期的剥夺造成了农业开展的落后。与方案经济体制

10、相适应的还有一系列的制度,如户籍制度、粮食供应制度、副食品及燃料供应制度、住宅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人才制度等等。这些制度与方案经济体制一起导致了一种封闭的城乡关系,这就大大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构造。3.开展战略选择因素建国后的几十年里长期奉行的是一种赶超战略,特别是优先开展重工业的战略,这与传统的其他工业国家的开展形式不太一致,按照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开展形式一般是由轻工业到根底工业再到重工业,但由于历史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选择了一条优先开展重工业的开展道路。由于重工业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资金积累和资源消耗,而当时的中国并不具备这些条件,于是采取“以农补工的方式,将农业的资

11、金资源转移到重工业上。据统计,“19521990年,我国农业通过税收、“剪刀差和储蓄三种方式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总量达11594亿元,扣除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同期我国工业化从农业中净调动资金9528.15亿元,平均每年高达250亿元。这种剥夺农业来满足重工业开展资本量的做法不仅造成了农业经济开展的长期落后,也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虽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体制和机制的转换,农业经济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开展,但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构造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改善。三、途径选择:消解二元经济构造以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二元经济构造是当代中国农业经济开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中国农业经济要获得进一步的长足开展

12、就必须破解这个二元经济构造,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开展。1.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以更多优惠政策繁荣农村经济要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就应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投入,补上这个国民经济的“短板。首先,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完善农村根底设施,进步农村公共效劳的质量和程度。必须完善道路、电力、通信、水利等根底设施,只有这样农村经济的繁荣才有了根基。进步农村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效劳的程度,才能更有助于激发农民劳动的积极性,降低城乡之间的待遇差异,从而为农业经济的开展提供动力;其次,给予农业经济开展更多的优惠政策和保护,比方在农产品的价格方面,国家可以通过政府的宏观政策进展一定程度的管控,以减小由于市场波动和少数人

13、投机对农户造成的伤害。除此之外,还应以培养良种和推广为重点,加大农业的科技投入。做到这一点除了应不断进步农业的机械化程度,还应加强农业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增强农民科学种田的才能。2.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机制在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下,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在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流动和重组,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开展。以农村产业开展为根底,促进城乡之间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双向流动。通过市场互动,帮助农民适应市场、把握市场、占领市场,促进农产品销售,进步市场价值和附加值,同时把真正符合农民消费需求的工业产品销往农村,扩大内需。通过信息互动,建立城乡信息沟通的有效渠道,实现城乡优势互动、资

14、源互补;通过产业互动,逐步形成城乡分工合理、产业链对接、共同繁荣的格局。3.加强迫度改革,破除城乡一体化的制度障碍如何把弱小的传统农业改造为消费效率高的经济部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必须建立一套适于改造传统农业的制度,他指出“制度上的相应的改变是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要真正打破城乡二元经济构造就必须通过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来扫除城乡经济一体化开展的障碍。就要不断深化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就业制度改革,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即建立健全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等等。4.加快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开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所谓县域经济是指以行政区域为地理空间,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