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17课 短文两篇 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17课 短文两篇 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17课 短文两篇 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17课 短文两篇 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17课 短文两篇 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精品文档 可编辑的精品文档17 短文两篇【知识与技能】1.疏通文意,识记重点文言词语。2.背诵、默写全文。【过程与方法】1.理解文章主旨,领会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背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在中国的诸多文化遗迹当中,有很多帝王将相的宫府宅邸,它们或者以豪华气派让人惊叹不已,或者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忘返。但有一处居所,它既小且陋,却因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

2、千载。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下面让我们学习陋室铭,一起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基础梳理1.字词清单(1)生字注音德馨(xn) 鸿儒(hng r) 苔痕(ti) 案牍(d) 西蜀(sh) 调素琴(tio) (2)古今异义山不在高 (古义:在乎,动词。今义:表示某物在某地,介词)惟吾德馨 (古义: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今义:芳香)无丝竹之乱耳 (古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身体。今义:形状)(3)词类活用有仙则名 (名词作动词,出名)有龙则灵 (名词作动词,显出灵异)惟吾德馨 (名词作形容词,品德高尚)苔痕上阶绿 (名词作动词,蔓上)

3、无丝竹之乱耳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扰乱)无案牍之劳形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4)一词多义 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之 无案牍之劳形(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可不译) 2.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著名诗人。唐顺宗时,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长安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3.背景探寻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

4、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令是个势利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就故意刁难,半年内就逼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刘禹锡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整体感知1.作者从哪几方面写“陋室”不“陋”来表现居室主人的品德高尚?居室环境,交往之人,日常生活。2.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这是什么写法?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托物言志。3.读陋室铭,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刘禹锡生活在唐代中后期,他对当时的社会相当不满,虽奋力抗

5、争却屡遭失败,以致仕途坎坷,多次被贬。但是,他并没有屈服于权贵,而是以文明志,表现了他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刚正不阿的品格和对达官显贵的蔑视,并对当时世风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文本探究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有何深刻含义?“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彩。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写陋室幽雅的

6、、恬静的自然环境。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室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7.“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

7、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板书设计拓展延伸刘禹锡名句集锦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得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课后作业写一篇300字左右托物言志的短文。如杨柳,松树,白杨。菊花,梅花等。第二课时温故知新 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刘禹锡的“陋室”,感受到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探讨莲花的品质,了解周敦颐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基础梳

8、理1.字词清单(1)生字注音蕃(fn) 淤泥(y) 濯(zhu) 清涟(lin) 不蔓不枝(mn) 亵玩(xi) 鲜有闻(xin)(2)古今异义亭亭净植 (古义:立。今义:种植)(3)词类活用不蔓不枝 (名词作动词,长枝蔓;生枝杈)香远益清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显得清芬)(4)一词多义 濯清涟而不妖(清澈)清 香远益清(清幽) 香远益清(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远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距离长) 1.作者简介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自号“濂溪先生”,汉族,北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道县)人,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宋明理学开山鼻祖,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9、。代表作有爱莲说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2.背景探寻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周敦颐任南康知军,在星子开凿爱莲池,盛夏之夜,莲花怒放,香气袭人,美不胜收。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参经悟道,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写下了这篇文章。整体感知1.本文从哪几个角度写出了莲花的哪些品格?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庄重、质朴) 外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豁达大度,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美名远扬)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独立高洁,自尊自爱令人敬重)2.文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

10、美好的品质。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有种种美德,我们只能通过莲的形象来探求。“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文本探究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比作君子。描写句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的品质: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诩,洁净而又庄重。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君子志洁行廉

11、,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不敢轻侮。2.课文中作者列出了哪几种花?莲花、菊花、牡丹。3.这三种花分别有哪些人喜欢?莲花(周敦颐)、菊花(陶渊明)、牡丹(世人)。4.这三种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菊花,花之隐逸者。牡丹,花之富贵者。莲花,花之君子者。5.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花?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6.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而“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世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7.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德者鲜惋惜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君子者无赞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利者众讽刺板书设计拓展延伸关于“莲”的诗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