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的导游词_第1页
大雁塔的导游词_第2页
大雁塔的导游词_第3页
大雁塔的导游词_第4页
大雁塔的导游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大雁塔的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大慈恩寺参观。我是导游员何雅胜,很高兴认识大家。 距离西安市市中心4公里的慈恩寺,是全国重点文物寺院。寺院内的大雁塔是国家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 大慈恩寺始建于公元589年,初名为“无漏寺”。在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时,因生母文德皇后早逝,为补报慈母大恩重修此寺,改名为“大慈恩寺”。唐朝时,寺院内共有1897间华丽的房屋,他是全长安城内最大也是最著名的皇家寺院。唐王朝灭亡后,大慈恩寺也渐渐毁坏。

2、现存的寺院建筑大部分是明代重建的。 这个门叫做山门。也叫做三解脱门,意思是从世俗的烦恼中解脱出来。 大慈恩寺的建筑结构和每一个中国传统式的庭院结构一样,所有的建筑都非常讲究对称。现在您看到的两座小楼为钟楼、鼓楼,里面悬挂着明代1548年铸造的一口大钟,重15吨,上边铸有“雁塔晨钟”4个苍劲大字。“雁塔晨钟”是观众八景之一。 西面为鼓楼,楼里存有一面直径为2.13米的大姑,用于为僧众报时。 大慈恩寺内现住有出家僧人50多位,每天清晨僧人们四点半敲钟起床,晚上九点击鼓睡觉。 我们看到的砖木结构的建筑是“大雄宝殿”,他是佛教寺院内主要建筑。“大雄”是对佛的尊称,意思是佛有巨大的力量,对一切魔障都无所

3、畏惧。大殿里面供奉着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三尊镀金塑像,他们都是佛祖的化身。 中间的这尊叫做法身佛,是指佛法以“法相”显示人间的化身。 西侧的这尊叫做报身佛,是指佛修身正果后的化身。 东侧的这尊叫做应神佛,是佛为普渡众生随机缘应变之身。 三身佛的两侧是迦叶和阿难,他们是佛的两大弟子。殿堂的东西两侧是十八罗汉,他们是佛在世时常伴身边的18位弟子。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香客、游客来到慈恩寺烧香祈愿,保佑他们生活幸福、平安。 大殿前的两棵树叫做“龙爪槐”,种植于1887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雁塔题名 在唐代,新考中的进士都要登大雁塔留诗题名,象征从此事业青云直上。现今,慈恩寺内大多数的雁塔题

4、名碑都是明、清时期留下的。著名诗人白居易就有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佳句,表达他少年得志的喜悦心情。下面我们继续参观。 法堂 前方我们看到的二层建筑就是法堂和藏经楼。法堂,就是佛教徒讲经说法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课堂。法堂供奉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只要念佛人一心诵念“阿弥陀佛”,死猪就能被接引到西方“净土”极乐世界去。所以阿弥陀佛也被称为“接引佛”,殿内还陈列着“玄奘负笈图”和他两位高徒窥基和人园测的拓片。窥基是唐开国大将尉迟敬德的侄子,园测是新罗国的王子。这样我们也可以想象玄奘法师在当时的声望是多么的崇高。 二层就是藏经楼,主要用于保存重要的佛经经典资料

5、。玄奘法师当年历经艰险从佛国印度取回的657部佛经,都是珍贵的“贝叶经”。什么是贝叶经呢?古印度将梵文佛经文刻写在经过处理的贝多罗树叶上,因此成为贝叶经。正是因为玄奘取回的是梵文真经,所以他余生都用在翻译佛经上,17载西天取经,19载翻译佛经,直至圆寂。玄奘法师为了弘扬佛法贡献了他毕生精力。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就是大雁塔了。大雁塔 我们眼前的就是雄伟的大雁塔! 大雁塔是一座仿木结构的楼阁式方锥形砖塔。磨砖对缝,造型雄伟,气势宏大,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法师为了妥善安置他自印度带回的经像和舍利,奏请高宗允许,修建了大雁塔。玄奘法师亲自设

6、计监督,亲自运土搬砖。塔初设计时,完全依照印度形式,高180尺,后来建成了高5层,砖表土心的实心塔。后因砖缝草木丛生,渐次颓废。后来在武则天长安年间(701704年),改建为十层可攀登的塔。但此塔也在风雨中颓败,唐后期改建为七层砖塔。人们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大概就是由此来吧。后经后唐、明清,多次改造维修,特别在明代万历年间又在塔的外表包砌了一层青砖,完全保持了原唐代塔体造型,形成大雁塔的现在面貌。现塔高64.7米,共七层,塔体呈方锥形,底层每边长25米,每层四面均有券门,塔内装有楼梯,可以登到大雁塔顶层,俯瞰四周秀丽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大雁塔底层南门洞外两侧大的砖 中镶嵌有两通

7、被后世奉为书法瑰宝的石碑,西侧为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玄奘译经所撰写的序文。东侧为述三藏圣教序记碑,由太子李治(即后来的高宗)撰写的记文。 他们都赞扬了玄奘法师对佛教所做出的贡献。这两通石碑的碑文由唐代著名的大书法家褚遂良书写。 塔的第二层供有明代一尊阿弥陀佛铜像。 第三层供奉着两颗珍贵的佛舍利,是印度玄奘寺住持赠送给大雁塔的珍贵礼物。 第四层是“同州圣教序”碑和“集王圣教序”碑的拓片。现在这两通珍贵的唐碑都珍藏在西安市碑林博物馆。 在第五层我们可以看到释迦如来足迹石。在佛国印度,对佛教十分虔诚,佛教徒对释迦牟尼非常敬仰,进而对佛足迹甚为敬重,足见如见佛,一样顶礼佛拜。 塔内第六层

8、,我们可以可以在四周看到很多著名诗人的诗作。那么我们就要讲一讲与雁塔有关的另一个文化盛举了,这就是“曲江流饮”和“雁塔诗会”。“曲江流饮常不断”,这也是长安八景之一。是说一些文人雅士常常会相约到曲江饮酒作乐,曲江,顾名思义,就是弯弯曲曲的水流了,诗人们把酒杯放在水面上让它自由地漂流,流到某人面前,他就要一饮而尽,然后赋诗一首。之后他们还要登上大雁塔,抒发情怀。这里陈列的唐诗书法作品就是大雁塔建成一百周年之际,杜甫、岑参等五位诗人的一次诗会所赋诗作。 我们登到塔的顶层,可以四周眺望一下古城西安的美丽风景。 接下来我们要去参观的就是玄奘三藏院了。 玄奘三藏院 (玄奘三藏院前)我们现在在汉白玉照壁上

9、看到的“法门领袖”4分大字,就是唐太宗在大唐三藏圣教序中对玄奘法师的高度赞扬。 我们面对的这座气势宏伟的仿唐建筑群就是玄奘三藏院,中为“大遍觉堂”,两边分别是“光明堂”和“般若堂”。以刻铜、柚木雕刻和汉白玉雕刻的形式,通过巨幅壁画展现了玄奘一生从出生、出家、出国求法、游学佛国、曲女法会、荣归长安、翻译经文、直至圆寂、功德圆满往生弥勒净土境界的全部过程。 (光明堂)光明堂主要讲述了从玄奘出生到曲女法会的故事,我们主要讲述这幅画面:玄奘法师历尽艰难险阻终于来到了佛国印度的最高佛教学府那烂陀时。住持戒贤长老亲自接见了他。当他知道玄奘是从东土大唐来求学佛法时非常激动,让他的侄子给玄奘法师讲述了一个传奇

10、的故事。戒贤长老已经100多岁了,他20年前患了风疾,只要遇风周身就如同火烧刀割般痛苦。3年前,病情加剧,戒贤长老觉得难以忍受,决定绝食自尽了此一生。就在当天晚上,他做梦梦见三位菩萨显灵,告诉他不能死,因为3年后会有一位东土大唐的高僧想他求法,要悔之不倦,认真传授给他佛法。梦醒后,风疾也奇迹般地痊愈了。戒贤长老问玄奘法师在路上走了几年,玄奘法师答3年。众僧都惊叹万分,觉得十分神奇。 这幅画面就是展现了玄奘法师在佛国印度最辉煌的一个时刻曲女城大会。这次隆重的法会,五印度十八国国王,以及各国的高增大的数千人都参加了。在辩经法会上,连续十八日都无人辩论过玄奘法师,取得了无可争议的胜利,成为了曲女城大

11、会的论主。各国国王纷纷赠送宝物,玄奘一再辞谢,只是遵照印度传统的论胜规矩,乘坐象舆巡游。+6于是万众欢腾,善男信女们带着香花追随其后。可以说,玄奘的声望在印度达到了高峰。他是那烂陀寺著名的十大高增之一,可以享尽尊崇发和荣华富贵。但他为了弘扬佛法,毅然谢绝了各国国王的挽留,决定把真经带回大唐。 (大遍觉堂)大遍觉堂内供奉着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大遍觉”是皇帝赐给玄奘法师的尊号,意识是完全觉悟者,也就是认为玄奘已经达到菩萨的境界。 关于玄奘灵骨也有一个复杂曲折的故事。唐高宗麟德元年(644年)玄奘法师于铜川“玉华宫”圆寂。尽管他留下遗言,希望丧事一切从简,但唐高宗和众僧仍是把厚葬于浐河之畔的白鹿原

12、。之后,因为高宗在大明宫每每看到玄奘墓地,就会伤心落泪。于是在少陵塬又修建五层灵塔迁葬玄奘灵骨,这就是长安的“兴教寺”塔。之后唐末战乱,为了保护玄奘灵骨,二次迁移到户县“紫阁寺”。宋时,南京演化大师可政和尚又亲自背负玄奘顶骨到金陵“长干寺”。之后随着历史变迁,寺院荒废,玄奘遗骨不知所踪。直至1942年,日军因修防御工事,玄奘顶骨惊现南京。到现在全世界已有十几处寺院拥有玄奘灵骨。大遍觉堂的玄奘顶骨舍利就是由南京灵骨寺赠送的。玄奘顶骨回到大慈恩寺,安置在大遍觉堂,现在可谓是安得其所。 玄奘青铜坐像后的汉白玉雕,描述的是弥勒说法图。玄奘一生追求的境界就是往生弥勒境界。我们想。玄奘现在一定就是身处听法

13、菩萨中。西壁是佛说弥勒上生经变,东壁是佛说弥勒下生经变。 (般若堂)接着光明堂的故事,般若堂就是讲述了玄奘荣归长安、翻译经书直至圆寂的故事。这幅画面就是玄奘在宰相房玄龄的陪同下来到东都洛阳拜见唐太宗李世民。玄奘法师受到了隆重的欢迎,高僧大德、文武百官都夹道相迎。 这幅画面就是描绘了玄奘译经的场面和严谨。正是因为玄奘法师本人静通梵文,以及他高深的佛学造诣,才创造了辉煌的翻译成果。 最后这幅画面就是描绘了了玄奘圆寂后,彩虹贯日,莲花朵朵,众飞天和弥勒来迎。我们想象玄奘圆寂后就是上升于大遍觉堂中所描绘的弥勒净土吧。 玄奘西天取经的经历深远,因此历代都有对玄奘取经故事的演绎,而明代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

14、记就是传播最广、最家喻户晓的一种演义了。 (民族脊梁照壁前)玄奘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同时又是一位对祖国无限忠贞的伟大的爱国者。在印度游学期间,获得极高的荣誉,收到五印度僧俗的极大尊崇,但他仍然谢绝了戒日王、鸠摩罗王等国王的挽留,毅然返回祖国,弘扬佛法。并且他曾向印度人民介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向戒日王介绍了大唐的政治文化、文化经济,甚至包括唐乐大曲秦王破阵乐等。他还把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老子等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促进了古代中印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奠定了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我国的翻译从佛经开始,而玄奘开场了我国佛法翻译史上的“新译”先河。他所著作的大唐西域记也被列为东方四大

15、游记之一。玄奘法师为弘扬佛法、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贡献了他毕生精力。有一首歌高度了概括了玄奘精神,并寄予今天议案的留学生和青少年:“严他曾将贝叶藏,千秋盛誉赞玄奘。不辞艰辛游天竺,去的真经返大唐。留学生只愿图利国,求知理应做腾骧。诸君勿被香风醉,莫把他邦当故乡。”玄奘精神的核心就是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脊梁”是鲁迅先生对像玄奘法师这样为中华崛起和民族复兴奋斗不息的人们的高度赞扬,这里更是对玄奘精神的高度概括。 大雁塔魏巍屹,玄奘法师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功绩和非凡精神将万古长存。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篇二:大雁塔 10分钟导游词】 大雁塔 大雁

16、塔景区是一处佛教圣地,是国家aaaa级景区,与唐代高僧玄奘法师有密切的关系,唐僧取经译经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所有佛教寺院,都是僧众供佛、礼佛、诵经的道场,而大慈恩寺、大雁塔与其他寺院相比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古今中外和尚如云、高僧无数,那么唐僧玄奘何许人也?唐僧取经的故事为什么广为流传,今天大家参观过这个景区后,就会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相信大家都知道西游记唐僧取经的故事吧? 然而在这个景区却没有西游记神话中“唐僧师父”,也找不到降妖除魔的“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但你会感受到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唐僧玄奘西天取经故事。要说玄奘何许人?我们说他是一位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是一个具有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

17、情怀的中国人。他又是一个得道的高僧,唐太宗尊称他是“法门之领袖”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大雁塔南广场。本景区由主景区即大慈恩寺、大雁塔和南北广场、东西两苑组成,占地约500亩。在广场的中央矗立着一尊唐僧玄奘西天取经的高大铜像。只见他气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执锡杖,迈着坚定的步伐,好象正奔波在西行取经的路途上。玄奘(602-664年),俗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自幼聪慧超群,勤奋好学。13岁被朝廷破格录取,在洛阳净土寺剃度为僧。玄奘先后周游全国十余省,遍访十余位高僧名贤,拜学经典,穷尽各家学说。玄奘在对佛经研习中,对佛经的质疑之处多达百余条。他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天竺国,也就是现今的印度,去探求佛教

18、的精蕴,以解众疑,弘扬佛法。现在我们来到大慈恩寺,寺院的正门称为山门,也叫三门,分别称为空门、无作门、无相门,象征着佛教的三解脱之门。大家看,门上的牌匾是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的“大慈恩寺”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慈恩寺创建于隋开皇九年,初名“无漏寺”.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时,为其母文德皇后而重修建寺院,后改名“大慈恩寺” 我们大家现在看到的是钟、鼓二楼,东侧为钟楼内悬挂有一口铁铸的“雁塔晨钟”。西侧为鼓楼。今天我主要讲解钟楼,该钟铸造于嘉靖是十七年,钟上铸有“雁塔晨钟”4个苍劲的大字。雁塔晨钟为关中八景之一。这口雁塔晨钟自造成启用至今天,一直作为大慈恩寺行仪规范,是本寺佛教活动和众僧生活的

19、组成部分。晨钟作为佛教大型法器,是召集众僧进行法事之用。寺院僧人们每天闻钟而起,闻鼓而眠。当拂晓时分,晨钟那洪亮的阵阵钟声划破晨曦朝霞,回绕在西安城南上空,共敲3阵,每阵36响,共鸣108响,表示断除尘世人生108种烦恼,祈祷盛世太平、万民安乐、五谷丰登。 现在我们来到大雄宝殿参观。高台上的大雄宝殿为寺院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的匾额金光闪闪,系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书。”大雄“是对佛祖释迦牟尼的尊称。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雁塔题名碑”它始于唐代,指得是在长安考中的状元和进士,齐集大雁塔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公元800年考中进士后赋诗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一时成为佳话,人称

20、“寒酸孟夫子”的孟郊,在46岁才中进士,他赋诗曰:“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他登科后“春风得意”的著名诗句,成为脍炙人口的美谈。 大殿北面为两层高的法堂藏经楼,上层藏有玄奘曾翻译的经卷,下为法堂。所谓法堂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课堂。法堂供奉着一尊阿弥陀佛像,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据说只要一心念佛死后就就能被接引到西方极乐“净土”世界去。所以阿弥陀佛也称作接引佛。我们大家可以拜拜阿弥陀佛,祈求、祈求好的运气。法堂还陈列、玄奘负笈图及窥基、圆测碑拓画像等。圆测市新罗国王孙,由年出家来到中国后,从学于玄奘门下;窥基是玄奘嫡传弟子,本是开国元勋尉迟恭的侄子,每

21、当出门有三车厢随,故有“三车和尚”的绰号。由此可见玄奘在当时的名声与地位。 现在,大家来到大雁塔脚下。玄奘法师为了妥善保存从印度取经带回的大量佛经和佛舍利,上奏朝廷希望佛塔,经朝廷批准,在本寺西院,建造5层佛塔。玄奘法师亲自参加建塔劳动,搬运砖石,历时两年才建成。 塔处设计依照印度形式高5层,砖表土心的实心塔。后因风雨剥蚀多年后、草木丛生逐渐毁坏。武则天长安年间改建为是10层可攀登的塔但此塔也在风雨中颓败。唐后将大雁塔改建为七层砖塔,人们常说得:“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大概由此而来。现在塔高64.7米 塔体成方锥形。 至于“雁塔”的名称由来,有数种说法。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大雁塔的故事。

22、佛教在早期分大乘和小乘两宗,大乘不食肉,小乘佛食肉。 一天,中午将过,众僧饥肠辘辘,午饭尚未着落,甚为埋怨。有一和尚忽见空中群雁飞过,随口出戏言:我等诸僧多日没有吃肉了,若菩萨有灵,应知我们的困境呀!话音刚落,一只大雁便折断翅膀掉了下来。众僧人大惊,明白是如来佛祖设法教育他们,众僧急忙跪拜,并将那只雁葬于院中。上建一塔,取名雁塔,从此归信大乘,不再吃肉。这就是雁塔名称的由来。雁塔”一词前加一“大”字,一是因塔的建筑宏伟壮丽,二是后建的荐福寺塔也随着称为雁塔,为了区别,遂分别称为大雁塔、小雁塔。雁塔底层南门有书法瑰宝石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参观。接下来我们将参观玄奘三藏院。 现在,大家来到玄奘

23、三藏院的门口。玄奘三藏院是一组仿唐风格建筑群,由中院大遍觉堂、东院般若(bo re)堂、西院光明堂三院组成。 游客朋友,如果要问:西安大遍觉堂的镇宝是什么?那就是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和佛骨舍利,因为玄奘顶骨舍利与佛舍利都是极为珍贵的佛教文物。大遍觉堂,供奉着玄奘坐像和玄奘大师的一份顶骨舍利。与此同时,玄奘其他灵骨舍利已广布在世世界多座寺院。 现在我们参观光明堂。光明堂主要讲述了玄奘法师出生到曲女的故事。今天我们主要讲述这幅图,玄奘爬穿越茫茫穿戈壁沙漠爬过独自经过火焰山历经风雨磨终于到达了印度最高佛教学府那烂陀寺。这幅画讲述了玄奘法师在印度辉煌的一刻曲女城大会,印度的国王以及各国高的大森都来参加。,在连续十八日的辩论会上,没有人可以辩论过玄奘法师,玄奘取得了无可正义的胜利。会后各国国王赠送宝物,玄奘一再辞谢。只遵照印度的传统规矩,乘坐象巡游。 现在请随我继续参观版若堂,版若堂讲述了玄奘荣贵长安后,翻译经书直到圆寂的故事。这幅画描绘了玄奘翻译经书场面,最后这幅描绘了玄奘圆寂后彩虹贯日,莲花多多,众风天弥勒来迎接的故事。【篇三:大雁塔导游词】 大雁塔导游词(供同学们参考) 各位游客: 到西安游览时,您一定想去看看大雁塔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