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基础概要介绍_第1页
中兽医学基础概要介绍_第2页
中兽医学基础概要介绍_第3页
中兽医学基础概要介绍_第4页
中兽医学基础概要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兽医学基础概要介绍 目次1 中兽医学的概念2 中兽医学的发展概况3 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4 学习中兽医学的目的、任务 及方法1 中兽医学的概念 中兽医学即我国传统的兽医学,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家畜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及丰富多彩的病证防治技术。 中兽医学内容,是以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治为特点的理论、方药、针灸及病证防治技术。1中医别称(1)杏林三国名医董奉隐居庐山,为人治病不收酬金,只求病重而愈者在起居处种杏5棵,轻而愈者种1棵,数年后,经董奉治愈者无数,得杏10万余株,蔚然成林,所以杏林成为中医界的代名词。(2)悬壶 古代医者多用葫芦放置药丸,外出行医时常腰悬葫芦,或者在诊所

2、前高悬葫芦,有些中药店也挂药葫芦作为标志,此举称悬壶。(3)青囊 明代沈绎曰“白发至亲唯最审,青囊传业有儿孙”,此处的青囊便指药囊。史书记载:三国时名医华佗在被曹操杀害前,曾将一装满医书的青囊给狱吏,以报其监狱酒食供奉之厚意,华佗死后,靠青囊使一部分医术流传于世,故后人称为青囊。(4)岐黄之术相传黄帝与他的臣子岐伯、雷公都能治病,黄帝与岐伯讲话讨论时以讨论医学和问答的形式写成黄帝内经,文简、意赅、理切,是我国现存在的一部较早的医学文选,后世也称中医学为岐黄之术。 2 中兽医学的发展概况1、起源 原始社会(公元前22世纪) 仰韶遗址(河南)砭石2、发展3、中兽医学向国外传播公元595年高丽僧人惠

3、慈到日向圣德太子侍臣橘猪粥授疗马法,公元581年(隋代)圣德太子派小野妹子等2次来中国学习兽医,唐(804年)平仲国随遣唐使来中国,回国后培养大批弟子,形成“仲国流”所著“仲国百问答、仲国秘传集和假名安骥集,源于唐李石所著司牧安骥集。于船1987年往日本讲学,编著中国兽医与针灸学被麻布大学竹中良二和高桥贡教授翻译成日语由东京文永堂出版1987年笹崎龙雄与清水英助合著中国的兽医和家畜针灸出版日本畜产大学龟谷勉教授兽医针刺麻醉与针灸治疗3 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家畜本身的整体性:五脏六腑为中心,互相制约,不可孤立。家畜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自然环境与四季气候变化都可直接或间接影响。2、辩证论

4、治“辩证”是通过四诊所获取的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识别疾病的证候),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根据证的性质制定治则和治法的过程,是解决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证”的概念与“症状”和“证候群”有所不同。学习中兽医学的目的、任务 及方法目的:掌握“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中心的基本理论及实际操作技能。任务: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走中西兽医相结合的道路,加快创造我国的新兽医学。方法: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批判地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理解中西医结合的意义。以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核心,对理、法、方药及针灸逐步融会贯通,反复学习、反复体会,力求掌握规律。理论

5、联系实际,注意结合临床实践,才能掌握病证防治技能。第一篇 基础理论第一章 阴阳五行第一节阴阳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一)阴阳的含义 阴阳是代表事物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矛盾双方的概括。识别阴阳的属性是以上下、明暗、大小、前后、动静等为准则。“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二)阴阳的相互关系1、阴阳的对立2、阴阳的互根3、阴阳的消长4、阴阳的转化阴阳在中兽医学上的应用 1、在畜体组织结构方面 机体部位上为阳,下为阴;脏为阴,腑为阳;经属阴,络属阳;血为阴,所为阳;营气在内为阴,卫气在外为阳。 2、在生理方面 物质为阴,功能为阳,

6、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3、在病理方面 阴阳失去平衡,导致疾病发生,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4、在药物方面 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 5、在病证防治方面 阴阳为八纲的总纲,脉象的阴阳之分,数、洪、浮、大、滑为阳,迟、小沉、细、涩为阴。阴阳学说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学说神经-体液学说、应激学说、第二信息学说、闸门控制学说等分子生物学推论具有广泛调节功能的化合物-环核苷酸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两者保持一定比例, cGMP 在活体的含量为cAMP的1/15 1/10,对生物细胞起双向调节作用,是一对拮抗物

7、,浓度相关,变化相反,对细胞的调节也相反。二、国内研究 补气药对阴虚或阳虚患者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第二节 五行一、 五行的概念为了说明畜休内部及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根据事物各自性质及特点分属归类。五行归类表五行归类表五行 畜 体 自然界脏腑五体五窍五脉季节五方五化五色五味五气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胆小肠胃大肠膀胱筋脉肌肉皮毛骨目舌口鼻耳弦洪代浮沉春夏长夏秋冬东南中西北生长化收藏青赤黄白黑酸苦甘辛咸风暑湿燥寒五行相生五行相生木 火 土 金 水 木五行相生即相互资生、促进,借以说明事物有相互协同的一面。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及我生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五脏相生可按五行归属类推。

8、五行相克五行相克木 土 水火金木五行相克即相互制约、克制,借以说明事物有相互相颉颃的一面。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及我克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我不胜”。五脏相克也可按五行归属类推。五行相乘“乘”有乘虚侵袭之意。相乘即指相克得太过,超过正常制约限度,使事物间的关系失去相对平衡的一种表现。五行相乘木 土 水火金木五行相乘的关系与五行相克的关系是一致的。五行相侮“侮”有持强凌弱之意。相侮即反克,是事物间的关系失去相对平衡的另一种表现。五行相侮木 金火水土木五行相乘的关系与五行相克的关系恰好相反。制 化五行学说认为事物中有生有克,克中有生,生中有克,才能维持相对的平衡协调,这种生克的配合称为制

9、化。 二、五行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1、在生理方面按五行的属性以分别脏器的特性及相互联系,如肝属于木,主筋,开窍于目等。以生克制化的关系,说明脏腑器官相互滋生和制约的生理现象,如肝能制约脾(木克土),脾能滋生肺(土生金),而肺又能制约肝(金克木)等。畜体就是依靠这种生克制化以维持相对的平衡协调,来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2、在病理方面 、在病理方面 用五行生克规律说明脏腑 疾病的传变。根据五行的生克关系,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克我及我克的关系,用这四行进行了联系。五行配五脏以后,也从这样的四个方面来固定一个脏与其他四个脏的联系。如以肝为例,生我者为肾,我生者为心,克我者为肺,我克者为脾。在病理上,肝

10、病传脾,称为“木克土”,肝火犯肺,称为“木火刑金”。 在疾病传变上在疾病传变上,肝病传脾,称为“木乘土”,脾病传肝称为“土侮木”,肝脾也可同病(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肝病传心(母病及子)、传肺(木侮金)、传肾(子病及母)等,都可用五行生克乘侮来解释。、在病证防治方面家畜五脏疾病的传变及五色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推断有一定的意义。根据五行学说,认为疾病是由于生克制化的关系失调引起,因此抑制其过亢,扶助其过衰,使其恢复健康而成为施治的关键。另一方面,这一脏器的病变,又往往牵涉到其他脏器,还必须考虑到调整其他的脏器,控制其传变,以达到治疗目的。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扶土抑木、舒肝健脾。益火生土

11、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滋水涵木法;均为以五行相生而制定的疗法。培土制水法;清金制木法;泻火补水法(泻南补北法,泻心火滋肾水)均为以五行相克而制定的疗法。第三节阴阳五行学说的相互关系阴阳学说主要说明事物本身的对立属性,五行学说则是说明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两者学说不同,又相互为用。阴阳五行都是以脏腑经络等作为物质基础,以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去分析研究、归纳解释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用阴阳学说说明机体及各脏腑之间的对立统一,而用五行学说说明脏腑内外的相互联系。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深入、更具体地阐明畜体极为复杂的变化。任何脏器都有阴阳两个方面,因而任何脏器发病都有阴阳偏盛或偏衰现象。疾病的传变

12、规律可用五行学说来解释。如肾虚有肾阴虚与肾阳虚的不同,若是肾阴虚,就可根据五行传变规律,了解到可导致水不涵木之证,即肝阳上亢,补肾阴时用柔肝潜阳药。对阴阳五行学说的评价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五行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因受历史条件限制,不可能是建立在科学高度发展基础上的完备理论。取象比类,牵强附会,抽象为其不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第二章脏腑脏腑学说是研究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藏象:藏指内脏,象即象征和形象,即为内脏的机能活动或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及其相互联系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以及关系,也包括气、血、精、津液

13、等。第一节 脏腑功能五脏的功能是贮藏气、血、精、津液,而六腑是主管水谷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及排泄。脏以藏为主,腑 以通为用。奇恒之腑,既有异于正常的五脏,又不同于一般的六腑,形似腑,而功能似脏,与脏腑关系极为密切。一、 五脏(一)心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它在脏腑的功能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使之相互协调,为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1、心主血脉心是主持血液运行的动力,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心主血脉能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2、心藏神“神”指精神活动,即机体对外界事物的客观反映。心藏神即认为心是一切精神活动的主宰。心藏神的功能与心主血脉功能紧密相关,精血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血为心所主,

14、心血充足,皮毛光彩精神倍,反之,心血不足,神不能安藏,则出现活动异常或惊恐不安。3、心主汗汗为心之液,汗为津液所化生,津液又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汗同源。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腠理不固而自汗,为心阳不足。阴虚盗汗,为心阴血虚,阳不摄阴。心阳不足及心阴血虚,用汗法时宜慎重汗多不仅伤津耗血,也耗散精气。4、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心经别络上行于舌,而心的气血上能于舌,因而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最易在舌上反映出来。即为“心者外应于舌。”心血充足,舌体柔软红润,运动灵活;心血不足,舌色淡而无光;心血瘀阻,则舌色青紫,心经有热,则舌质红绛,口舌生疮。附 心包络心包络或称心包,为心的外围组织,有保护心脏

15、的作用。当外围诸邪侵犯心脏时,一般由表入里,由外入内,先侵犯心包络。实际上,心包受邪所出现的病证与心是一致的,用药基本相同。心与三焦相表里。(二)肺肺与大肠相表里,开窍于鼻。肺的生理功能为主气、司呼吸,主宣降,通调水道,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肺为“水之上源”肺主气、司呼吸肺主气、司呼吸,不仅指主呼吸之气,而且主整个机体上下表里之气。水谷之气与吸入之气,两者会于肺中,在元气作用下化生为宗气。宗气是促进和维持机体活动的动力,所以称“肺朝百脉”。肺主宣降、通调水道肺主宣降,通调水道,宣指宣发,降即清肃下降,肺居上焦,以清肃下降为顺若肺气不能清肃下降,则气郁闭于肺,可引起咳喘。肺主肃降,将脾上输的水液

16、精微,通过宣发温润皮肤;肃降将水液下归于肾,经肾气化,下输膀胱,成为尿液排出肺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一身之表,包括皮肤、汗孔、被毛等组织,简称皮毛。肺是抵御外邪侵袭的外部屏障。肺经有病可反映于皮毛,皮毛受邪可传于肺。肺气虚,易汗;发汗敏感,面积也大肺开窍于鼻。鼻为肺窍,为呼吸的门户。鼻为肺窍,又可成为邪气犯肺的通道。鼻为肺的外应,为病理症状反映所在。(三) 脾脾与胃相表里,开窍于口。其功能为主运化,统血,主肌肉及四肢。脾为后天之本,脾是脏中之母。脾主运化运指运输,化指消化和吸收。1、运化水谷精微,胃初步消化,脾进一步消化吸收,将其营养物质输送到心、肺,通过经脉再传送到周身,以供生命活动。脾的这种

17、功能旺盛,称为健运2、运化水湿脾有促进水液代谢的作用。在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把水液运送到周身各组织,以发挥其滋养濡润的作用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升清 指二者运化特点均为上升。清指营养物质,脾气不升而下陷,除了导致泄泻之外,还可引起内脏垂脱。脾主统血脾主统血,指脾的功能为统摄血液,使之不致于溢出脉外。“脾主裹血”指统血。脉管壁是否致密与脾有直接关系。脾气旺盛,能控制血液按脉道正常运行,不致外溢,脾气虚,脉管疏松,失去统摄之功,气不摄血,引起各种出血症脾主肌肉及四肢。四肢肌肉功能活动有赖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濡养。脾虚弱时,四肢痿软无力,倦怠好卧。脾开窍于口口为脾窍,唇是脾的外应。口唇可反应出脾主运化

18、的盛衰脾有湿热,口唇红肿脾经热毒上攻,口唇生疮。(四)肝肝有经脉络于胆,与胆相表里。肝的功能为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1、肝藏血肝藏血,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休息时,血液贮藏于肝,使役时肝脏排出所藏血液,以供机体活动需要肝为罴极之本。肝藏血功能失调肝血不足,血不养目,发生目眩、目盲,血不养筋,筋肉拘挛或屈伸不利肝不藏血,引起精神不安或出血。肝的阴血不足,可引起阴虚阳亢或肝阳上亢,而出现肝火、肝风等症。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指肝脏具有疏通、开泄的功能。肝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管全身气机的舒畅条达。气机是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基本形式。气机调畅,升降正常,详述于下肝主疏泄形式(1)保持脾胃正常消

19、化功能输注胆汁,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以帮助脾胃正常消化肝气郁结,疏泄失常,黄疸、食欲不振、消化功能紊乱。(2)保持精神活动正常直接影响精神活动与心主神相似,气机不调,精神活动异常(如精神沉郁、胸胁疼痛)直接影响气机调畅气与血如影随形,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肝失调达,气滞血瘀;肝气太盛,血随气逆,导致呕血。(3)肝气疏泄,还包括疏利三焦、通调水液升降道路的作用。若肝气疏泄功能失常,气不调畅,可影响到三焦的通利或水液升降的道路,因而引起消肿、腹水等水液代谢障碍的病变。3、肝主筋筋即筋膜(包括肌腱),是联系关节、约束肌肉、主司运动的组织。肝主筋与肝藏血有关。筋的功能发挥,主要有赖于肝血的盛衰。肝血

20、不足,血不养筋,四肢拘急,或萎软无力,伸屈不灵;或角弓反张爪为筋之余,反映肝血盛衰4、开窍于目目主视觉,有经脉联系于肝,其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不足肝火太盛(五)肾肾位于腰部,腰为肾之府左为肾、右为命门之说功能为藏精,主命门之火,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司二阴肾为先天之本(机体生命的根源)1、肾藏精肾所藏之精为机体生命活动基础藏先天之精(本脏之精),构成机体生命活动基本物质(生长、发育、衰老、生殖、雌雄交配与胚胎形成)藏后天之精(水谷之精),由五脏六腑化生,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基础二者相互资生,相互联系2、肾主命门之火命门即生命的根本,“火”指功能。命门之火又称元阳或

21、肾阳(真阳),也藏于肾,是肾脏生理功能的动力,又是机体热能的根源。肾所藏之精需要命门之火的温养,才能发挥其滋养各组织器官及繁殖后代的作用。脾胃之火需要先天命门之火温蒸命门之火不足,全身阳气衰弱肾阳和肾阴概括了肾脏生理功能两方面肾阴对脏腑起濡润滋养作用,肾阳对脏腑起温煦生化作用,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维持相对的平衡肾阴虚与肾阳虚本质都是肾的精气不足肾阴虚-内热肾阳虚-形寒肢冷3、肾主水肾在机体水液代谢中起着升清降浊的作用。水液代谢由肺、脾、肾三脏共同完成肾阳对水液蒸化。水液进入胃肠,由脾上输于肺,肺将浊中之清传布全身,而清中之浊由肺的肃降下行于肾,肾再加以分清泌浊,将浊中之清再吸收,上输于肺,

22、浊中之浊下注于膀胱,排出体外气化:肾脏功能是通过肾阳蒸化作用完成,所以肾的这一功能称为“气化”。4、肾主纳气呼吸之气由肺所生,但吸入之气必须下纳于肾,才能使呼吸均匀。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司呼吸,为气之本,肾主纳气,为气之根)。肾气充足,元气固守于下,才能纳气正常,若肾虚,根本不固,纳气失常,影响肺气肃降,出现呼多吸少、喘息等症。5、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所藏之精有生髓作用,骨赖髓而强壮,所以肾的精气促进生长发育。髓由肾精所化生(分为脑髓、脊髓),脊髓上通于脑,聚而成脑。脑主持精神活动,又称“元神之府”,需要肾精化生滋养,肾精亏虚,脑转耳鸣。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精充足齿固。6、肾开窍于耳,司

23、二阴耳为肾的外窍,司听觉,有赖于肾精的充养,肾精充足,则听觉灵敏。肾的上窍为耳,下窍为二阴。前阴有排尿及生殖作用,后阴有排粪便的功能,都由肾所主。肾阳不足,尿频繁、阳萎;肾阳不足阳虚火衰落,便秘或便溏等。二、 六腑(一)胆胆附于肝(马有胆管,无胆囊)。胆内藏胆汁,胆汁清而不浊,故有“胆为清净之腑”。胆的主要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消化,与其他腑转输功用相同,但所盛者为清净之汁,与五脏藏精气作用相似即形如腑,功用如脏,为奇恒之腑。(二)胃胃主要功能功能为受纳和腐熟水谷。机体后天营养充足与否,主要取决于脾胃的共同作用,所谓“脾胃为后天之本”胃接受水谷并进行初步消化的功能,称为“胃气”。胃气功能状

24、况对判断疾病预后关系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故要保胃气。(三)小肠主要功能为接受胃传来的水谷,继续进行消化吸收而而分别清浊。小肠有病,除了影响到消化吸收功能以外,还出现排粪便、排尿困难。(四)大肠主要功能是形成粪便,进行排泄。大肠是传送糟粕的通道。大肠有病可见传导失常的各种病变,若大肠虚不能吸收水液,燥化不及,则肠鸣、便溏;若大肠温热,消灼水液过多,即燥化太过可导致粪便秘结等症。(五)膀胱主要功能是贮留及排泄尿液,所谓“膀胱为津液之腑”。尿生成于肾,经肾阳蒸化而成尿液,下渗膀胱。肾阳不足,膀胱功能减弱,不能约束,会引起尿频;若膀胱气化不利,可出现尿少、尿秘,湿热蕴结,尿难或血尿(六)三焦

25、脘腹部相当于中焦(包括脾胃等脏腑);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肺等脏);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三焦包括上、中、下有关脏器及部分功能,是输送水液、养料及排泄废物的通道,不是一个独立的器官。附 胞宫胞宫即为子宫,实际上是子宫、输卵管和卵巢的总称。三、脏腑之间的关系(一)五脏之间的关系1、心与肺心与肺之间的关系为气与血的关系。心主血,肺主气。肺朝百脉:心主之血脉必然朝会于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2、心与脾心与脾的关系在于心血有赖于脾所传输的水谷精微的化生,脾的运化功能也有赖于心血的滋养,并在心神的统管下正常进行。脾气虚弱,运化失职,

26、可导致心血不足或脾不统血,而引起出血;若心血不足或心神失常,引起脾运化失健,出现食欲减弱、肢体倦怠。3、心与肝心与肝的关系表现在血液化生和运行。心主血,肝藏血,二者配合对血液循环及血量调节起保护作用。心血不足,肝血也因之而虚,肝血不足,心血也弱。心血不足,引起肝血亏虚,导致血不养筋,筋骨酸痛、四肢抽搐、拘挛。肝血不足,心悸怔忡。肝疏泄失常,肝郁化火,扰及心神4、心与肾心与肾的关系在于1、相互滋生:心主血,肾藏精,精血相互滋生2、相互制约:心火下降,以资肾阳,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以资心阴,濡养心阳,使心阳不亢,这种阴阳相交、水火相济的关系称为“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病理状态:心火

27、不足,水气凌心5、脾与肺1、益气与主气:同为后天气血化生之源,肺主气,脾主运化。所谓“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2、运化水湿:“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气虚,宣降失职,水液代谢不利,脾不健运,水肿、倦怠、腹胀、便溏6、肝与肺肝与肺的关系表现在气机升降方面。肝以升发为顺,肺以肃降为常,二者协调,气机升降运行通达无阻肝气上逆,影响到肺肃降,胸满喘促肝阳过亢,引起肺燥咳嗽肺失肃降,影响到肝升发,胸胁胀满气虚血涩,肝血瘀滞,肢体疼痛7、肾与肺肾与肺的关系在于水液代谢与呼吸肺主通调水道,肾主开阖;“肾主一身之水,肺为水之上源”肺主吸气,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气不足,肾不纳气,呼

28、吸困难,呼多吸少肾阴不足,肾虚火旺,虚热盗汗、干咳肺气不足,亦可影响到肾,引起肾虚8、肝与脾肝与脾的关系为疏泄和运化的关系肝藏血,脾统血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脾不健运,腹满泄泻、腹痛脾失健运,水湿内停,也可引起肝疏泄不利,胆汁不能溢入肠道,引起黄疸9、肝与肾肝与肾的关系表现在精和血肾藏精,肝藏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肝肾二脏盛则同盛,衰则同衰,故有“肝肾同源”之说。在病理上,一方不足,引起另一方偏亢肾精不足,导致肝血亏虚,肝血不足,影响肾精滋生,二者相互制约。10、脾与肾脾与肾的关系为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的关系。脾主运化,肾藏精,二者相互滋生促进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以到脾阳不足;脾阳不足,

29、不能运化水谷之精气,可引起肾阳不足,常见脾肾阳虚之证。(二)六腑 之间的关系六腑 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传化关系。六腑而不藏,以通为用六腑以通畅为顺,所谓“腑病以通为补”通里攻下是六腑疾病常用治则(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脏以藏为主,腑以通为用。1、心与小肠心与小肠为一脏一腑的表里关系。心气正常,小肠才能分别清浊小肠有热,循经脉上循于心,口舌糜烂;心经有热,移至小肠,出现尿短赤、排尿涩痛等小肠实热病证。2、肺与大肠大肠的传导功能有赖于肺气的肃降,而大肠传导通畅,肺气才能和利。肺气壅滞,失其肃降之功,大便秘结大肠传导阻滞,肺气肃降失常,出现气短咳喘。临床治疗:肺有实热泻大肠,大肠阻塞可宣通肺气3、脾与胃脾

30、主运化,胃主受纳。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性本湿而喜燥,胃性本燥而喜润二者一纳一化,一升一降,一湿一燥胃气不降,出现嗳气、呕吐脾气不升,食欲不振,倦怠疲乏脾气下陷,久泻脱肛临床上常脾胃并论,脾胃同治。4、肝与胆肝与胆关系到胆汁正常排泄与贮藏。肝疏泄失常影响到胆汁的分泌;胆汁分泌失常,又会影响到肝的功能,出现黄疸、消化不良等症。肝胆在病理上关系密切,在治疗上相互为用,肝胆同治。5、 肾与膀胱肾与膀胱的关系为二者共同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肾气充足,固摄有权,膀胱开阖有度,维持水液正常代谢心包络与三焦心包络与三焦在经脉上存在表里关系。心包为心之使,三焦为元气之使一内一外,互相配合在热病过程当中,湿热合邪

31、,稽留三焦而病在气分,未能制止其发展,则病邪由气分入营分,由三焦内陷心包,可引起神乱、昏迷等症。第二节 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来源于水谷精微,是脏腑 功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精”是生命的原始物质,也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神”即精神活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 气、血、精、津液是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一、 气 气指维持生命的精微物质或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动力。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它的基本形式有升、降、出、入四种。 气的功能:具有生化、推动和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推动脏腑,经络的活动等。(一)元气 元气发源于肾,包括元阴、元阳(肾阴、肾阳)之气,又称原气、真气、真元之气。由由先天之精

32、所化生,藏之于肾,又赖后天精气的滋养,才能不断发挥其作用。 元气充足,脏腑旺盛,健康少病,先天不足或久病伤元气,则脏腑气衰(二)宗气 宗气是由水谷所化生的精微之气和从自然界吸入之气相结合的产物,形成于肺,聚集于胸中,有助于肺脏以行呼吸和贯穿心脉以行营血的作用。宗气不足,则呼吸少气、心气虚弱、血脉凝滞。(三)营气 营气是水谷精微所化生精气之一,运行于血脉中,是宗气贯入血脉里的营养之气,故称“营气”。 营气进入血脉,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功用与血液基本相同,二者同行于脉中,关系密切,所以称为“营血”。(四)卫气 卫气由水谷之气化生,是机体阳气的一部分,所以有“卫阳”之称。 卫气运行脉外,敷布全身,在

33、外有温养肌肉,润泽皮肤,滋养腠理,启闭汗孔,有保卫肌表、抵抗外邪的作用。 卫气不足,肌表不固,外邪就可乘机而入。其他之气 其他之气指脏腑的一些功能表现,如心气(主血脉)、脾气(主运化)、胃气(主受纳)、肺气(主呼吸)、肾气(主生长发育及生殖)、肝气(主疏泄)等。 脾气和胃气合称中气,除了具有消化吸收功能之外,还能维持腹腔内脏器正常位置的作用。二、血 血是一种含有营气的红色液体,通过气的推动,循着经脉运行周身,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血的化生:脾胃为化生之源营气入心脉有化生血的作用精血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血除有营养作用之外,还能运载气,所谓“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三、津液 津液是机体内一切

34、正常水液的总称。津液来源一致,但清而稀的称为 “津”,浊而稠的称为“液”。临证不能截然分开,而常常津液并提。 津液由水谷化生,三焦气化变成津液,其中一部分随卫气运行布周身,称为“津”,具有润泽温养皮肤肌肉和补充血液的作用。另一部分则注入经脉,随血脉运行灌注于脏腑、骨髓、关节和五官等处,称为“液”,起到滑利关节及滋润皮肤的作用。 气、血和津液的关系 气血和津液的关系密切,不仅同出一源,而且相互化生,相互为用。 津液生成、输布和排泄离不开气的作用,津液消耗,会使气血亏虚,而气血亏虚,也必然引起津液损耗。第三章 经络第一节 经络的基本概念一、 经络学说的涵义 经络是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机体运行

35、气血、调节功能的通路,形成联络脏腑、器官和全身组织的独特体系。 经:路径,经络的主干,又称经脉 络:网络,经络的分支,又称络脉 经络无处不至,把畜体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 经络学说的起源1、穴位主治性能的总结2、 体表反应点和针灸感应路线的归纳3、 解剖、生理和病理知识的综合三、 经络的组成(一)经脉经脉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十二经脉分为前肢三阳经和三阴经,后肢三阳经和后肢三阴经,是经络主体,又称为十二正经。经别为从经脉中分出的纵行的支脉,又称别行正经。奇经八脉从十二经脉分出,循行不同,别道奇行,因而称为“奇经”(二)络脉 络脉包括十五大络、络脉、孙络、浮络和血络。 十五大络即十二条经

36、脉各有一条络脉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的大络。 从络脉分出的细小分支,称为孙络。疑团脉浮于体表的,称为浮络,在皮肤上暴露出的小血管称为血络。(三)内属脏腑部分 经络联系着全身组织器官,深入体内连属各个脏腑,在十二经脉中,每一条经脉都同有关的脏或腑相连属,同时属于某一脏的经络还络于相表里的某一腑,称为“脏腑络属”,形成表里关系 (四)外连体表部分 经络与体表组织相联系,主要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经筋即包括十二经脉及其络脉中气血所濡养的肌肉、肌腱、筋膜、韧带等 皮部包括十二经脉及其络脉所分布的皮肤部位,称为“外络于肢节”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一)十二经脉1、十二经脉的构成五脏六腑加上心包络,共

37、12脏腑,各系1经,在畜体构成12道经络通路,并与所属的脏、腑相连。十二经脉按所属脏腑命名,分别布于胸背、头面、四肢,左右对称共24条,运行内侧,属脏称阴经;运行外侧,属腑称阳经。2、十二经脉运行规律 前肢三阴经从胸部开始,运行于前肢内侧,终止于前肢末端;前肢三阳经从前肢末端开始;运行于前肢外侧,抵于头部;后肢三阳经从头部开始,经背部,运行于后肢外侧,终止于后肢末端;后肢三阴经从后肢末端开始,运行于后肢内侧,经腹达胸。十二经脉运行规律头为诸阳之会胸为诸阴之会十四经脉督脉和任脉由太阴肺经的一分支相连,构成十四经脉循行道路(二)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蹻、阳蹻8条经脉的总称

38、。奇经八脉从十二经脉分出,循行不同,别道奇行,因而称为“奇经”任脉行于腹中线,总任一身之阴脉,又称“阴脉之海”,“任主胞胎”。督脉行于背中线,总任一身之阳脉,又称“阳脉之海”。冲脉:总领一身气血的要冲,能调十二经气血,有“十二经之海”和“血海”之称一任三歧:冲脉与任、督脉同起于胞中,故称一任三歧。十二正经为江河,奇经八脉为湖泽,相互调节补充。第二节经络的主要作用一、在生理方面1、运行气血,温养全身2、协调脏腑,联系周身3、防卫体表,抵抗外邪二、在病理方面1、传导病邪2、反映病变三、在治疗方面1、传递药物的治疗作用 药物归经,按经选药2、感受和传导针灸的刺激作用 循经取穴第三节经络研究的概况一、

39、 经络穴位的形态学研究1、经络穴位与神经的关系2、经络穴位与血管、淋巴管的关系二、穴位特异性的研究1、穴位与非穴位作用上有不同特点2、从穴位表面电阻值的测定可以看出穴位的相对特异性(穴位有良导点)三 经络实质的研究情况(一)经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关(二)经络与神经节段相关(三)经络与中枢神经机能相关(四)经络与神经、体液调节机能相关(五)经络是独立的类传导系统(六)经络与生物电相关(七)第三平衡系统假说第四章 病因与病理第一节 病因及病理的基本概念病因即致病因素病理为各种病因作用于机体,导致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机理血气不和,百病乃生畜体为一个矛盾统一体,局部病变必然会影响到其他部分和整体第二节

40、 病因病因:或称为“病源”或邪病因包括外感、内伤及其他(外伤、虫兽伤、寄生虫、中毒、痰饮及瘀血)一、 外感致病因素外感致病因素包括六淫和疫疬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热(火)等六种异常气候转化为病(一)风 1、风邪特性及致病特征风为六淫之首(百病之始)风性轻扬开泄风善行数变风性主动2、常见风证外风 伤风(外感风邪) 风痹(风邪侵犯经络) 风疹(风邪侵袭肌肤)内风 脏腑本身机能失调而产生的风证,状似外风,但性质不同,如肝血亏虚或肝风内动,多见于幼龄或年老体弱者(二)寒1、寒邪特性及致病特征寒性阴冷,易伤阳气寒性凝滞,易致疼痛寒性收引2、常见寒证外寒 外感寒邪(与风邪合并侵害机体) 寒伤脾胃(直中

41、脏腑,致使脾胃阳虚,升降失调)内寒 阳虚里寒。常见有中焦虚寒、肾阳不足等证。(三)暑1、暑邪特性及致病特征暑性炎热,易致发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挟湿,易困脾胃2、常见暑证中暑 伤暑与中暑暑热 入夏后多见肌肤发热暑湿 发热不甚,四肢倦怠,食欲不振(四)湿1、湿邪特性及致病特征湿郁气机,易损脾阳湿性重浊,其性趋下湿性粘滞,缠绵难退2、常见湿证外湿 湿困卫表,又称伤湿 湿滞经络(着痹) 湿毒淫侵(湿疹、疱疹) 湿热蕴结(蕴结胃肠,里急后重) 寒湿停滞(腹痛泄泻)内湿 湿自内生,因脾阳不振,运化失常所致(五)燥1、燥邪特性及致病特征燥性干燥,易伤津液燥邪致病,缺乏津液为特征燥胜则干2、常见燥证外燥

42、凉燥(燥而偏寒) 温燥(燥而偏热)内燥 五脏积热伤津化燥,慢性消耗性疾病阴液耗损,或大汗、大泻、呕吐及失血(六)火1、火邪特性及致病特征 火与热同,火为热之极,热为火之渐火为热极,其性炎上,火为热象,且较热更甚炎灼脉络,迫血妄行火邪易伤津液2、常见火证实火 外感温热或六淫入里化火而引起,证见高热、口渴、气促喘粗虚火 五脏内生,属于内火,多因饲养失调或久病,或配种过度,精血亏损,阴虚阳亢,脉数无力,宜滋阴降火疫疬疫疬也是一外感致病因素,但与六淫不同,是一种具有传染性极强的致病因素疫疬致病的特点:互相传染,发病急骤,蔓延迅速,不论老幼症状基本相似二、 内伤 内伤主要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概括为饥、

43、饱、劳、役四种。(一)饥饱之伤1、饥由于水草不足引起的饥渴2、饱饮喂太过引起饱伤(二)劳役之伤劳役之伤指劳役过度及使役不当引起 (三)逸伤逸伤指久不使役或不运动引起种公畜不运动,精子活力降低母畜不运动,难产及胎衣不下多见役畜不运动,心肺和脾胃功能失调三、其他致病因素(一)外伤性致病因素(二)寄生虫(三)中毒(四)痰饮(津液凝聚变化而成的水地 湿)(五)瘀血第三节 病理一、邪正消长 邪正消长与疾病的发展及转归有一定的关系。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及转归。 正气虚弱或邪气强盛,则促进病情趋向恶化;反之亦然,正气得到恢复、充实,邪气退却,疾病好转,以致痊愈二、升降失常升降是畜体

44、气化功能的基本运动形式。畜体的脏腑、经络、卫气营血都有一定的运动形式。脾主升,胃主降,肾不纳气则喘息,心火上炎则口舌生疮,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三 阴阳失调阴阳概括畜体内部一切矛盾,阴阳平衡,畜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阴阳偏盛:阳胜必耗阴,阳胜则热阴阳偏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证:病理上功能亢进、能量代谢增高,病势向上;反之为阴证疾病过程中,若是阴阳逐渐恢复平衡,则预后良好,反之亦然。第二篇辨证论治基础辨证论治(辨证施治)是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中兽医理、法、方、药整个体系的核心。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中所获得的症状和病情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认识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证候。论

45、治是根据证候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第五章 诊法第一节 望诊望诊是有目的地观察病畜的神、色、形态及分泌物、排泄物的改变,获得有关病情的一种方法。望诊包括望全身、望局部、察口色三个方面。一、 望全身(一)精神神藏于心,外候在目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邪入阳则兽生狂,邪入阴则兽生痹(精神失常主要表现为“狂”和“痹”)(二)形体外形与五脏相应,五脏强壮则外形强健形体衰落,体瘦毛焦,多为脾胃虚弱、精气不足,或见于重病久病。形体瘦弱者以虚寒证为多见形体强壮者以实热证为多见(三)皮毛肺合皮毛,皮肤紧缩为风寒束肺皮肤瘙痒或风疹为肺经风热被毛脱落、溃烂脓包、日久不愈为肺毒汗孔布于皮肤,轻微使役出汗,称为自汗,属阳

46、虚夜间出汗称为盗汗,属阴虚危重症或脏腑破裂,“汗出如油”或“汗出无休”(四)动态1、猪 饱后多卧,行走时尾巴不时摆动2、牛 常半侧卧,鼻镜上经常有汗,人一接近即行起立,间歇性反刍(倒嚼)3、羊同牛4、马 长时间站立,轮歇后蹄,腹痛时起卧打滚,前肢刨地,后肢踢腹二、望局部(一)眼眼胞虚浮肿胀,多为气虚眼窝下陷,多为津液亏耗目赤红肿,流泪生眵,为肝火风热眼急惊狂,瞪眼看人,属肝风或脑黄闪骨外露,多见于破伤风闪骨红瘀,多为肠黄热病及出血性疾病(二)耳耳为肾之外窍。除了反映精神状态之外,还与肾及其他脏腑的某些病证有关。健康家畜,双耳经常竖立而灵活,反之则为病态。两耳出汗多为心肾阴虚,出汗多为痛极血滞。

47、两耳歪斜,不是瞎就是瘸,即两耳歪斜,不时前后转动,多为瘸拐或失明者警惕的表现。(三)鼻鼻为肺之外窍,变化与肺有关,牛应该注意观察鼻镜。正常鼻镜湿润而有汗珠存在,鼻镜干燥无汗,多为热证。汗不成珠,时有时无,多为风温初起,见于感冒。鼻镜湿润、汗水成片,多为寒湿伤肾,见于腰胯风湿;鼻镜干燥无汗,牵行后有细小汗珠流出,为里热实证,多见于百叶干;鼻镜干燥龟裂及鼻冷似铁者,多属重病危候。(四) 口唇口唇是脾的外应,唇的变化与脾经有关口内生疮,口舌糜烂,多为心经有热。上颚发红肿胀,多属胃热。舌体肿胀板硬,则为木舌口涎如泡沫,多属肺寒吐沫,口垂清涎,不思水草,多为胃寒,唇内青白口流清涎属脾胃虚寒。唇内粘膜红黄

48、而燥,津液粘稠牵丝者,属脾经有热(五)呼吸出气为呼,入气为吸,一称一呼称为一息(1次呼吸)各种家畜每分钟呼吸次数如下:猪:10 24 牛:10 30羊:10 20 马属:8 - 16(六)饮食观察食欲、饮食量、采食动作和吞咽咀嚼情况牛、羊、骆驼等反刍动物,注意观察反刍情况(七)躯干肋骨折伤时,胸部陷塌腹水时,腹部下沉肷吊(腹部卷缩),慢性消化不良肷部高起,腹围胀大,多为肚胀或结症跳肷(膈肌痉挛,胸腹震动)为肝气不疏、肝胃不和马骡胃肠病或中毒病,肷部有节奏跳动(九)二阴 (十)粪尿三、察口色口色是气血的外荣,是气血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口色变化反映体内气血盛衰和脏腑虚实。主要观察口腔各有关部位的色

49、泽,以及口津、舌形的变化等。(一)察口色的部位家畜种类不同,察口色部位也有所侧重马属主要看唇、舌、卧蚕和排齿牛羊主要看卧蚕(舌下肉阜,左名金关,右名玉户)、仰池(又称仰陷,舌下卧蚕周围陷窝)、舌底及颊部,而以舌底最重要猪主要看舌(二)口色1、舌诊所应舌色应心,唇色应脾,金关应肝,玉户应肺,排齿应肾,口角应三焦2、口色分类正色、病色、绝色有病口色白色主虚证,为气血不足之征兆淡白为贫血、虫积和内伤苍白屡气血极度虚弱淡白而带青色为虚寒,见于脾胃虚寒和慢草赤色赤色主热,为气血趋向于外的反应赤红或鲜红多属热性病的卫气分阶段舌尖红为心火上炎舌边红为肝胆有热舌红无苔为阴虚火旺青色青色主寒、主痛、主风,为感受

50、寒邪及疼痛的象征青白为脏腑虚寒,多见于胃寒、脾寒、外感风寒、冷痛青黄为寒湿内挟青紫为寒极、肝风内动或气血瘀滞青紫而干燥晦暗,为气滞血瘀或心衰竭黄色黄色主湿,多为肝、胆、脾的湿热引起黄色鲜明为阳黄,多见于肝炎、胆管阻塞或血液寄生虫黄色晦暗称为阴黄,多见于慢性肝炎及其他寒湿证(2)病苔舌苔为胃气熏蒸而成。其变化反映胃气强弱、病位深浅健康家畜舌苔薄,白色或稍黄,干湿得中,这是有胃气的表现病苔有白、黄和灰黑三种白苔主表证和寒证,临床最常见黄苔主热证和里证,淡黄色为微热,深黄为热重灰黑苔主热、寒湿或虚寒证表示湿浊重,病情危重苔质有无反映胃气的有无厚薄表示病位深浅,薄为轻,厚为重润燥表示津液损耗程度腐腻表

51、示胃肠中宿食和胃气程度,若似豆渣可刮去,说明胃内湿浊内停但胃气尚好,不易刮去,属于混浊内停苔色和苔质变化苔色和苔质变化能反映疾病变化和预后热病过程中,苔色由白转黄,由黄转老或灰黑,是疾病向深发展的象征,由灰黑转黄,或黄苔退去又复生薄白苔,是疾病好转的现象苔质有无和变化,可反映胃气、津液伤害存亡和病位深浅(3)舌形健康家畜舌形胖瘦适度,富于弹性,灵活自如舌淡白胖嫩,多属脾肾阳虚舌赤红肿胀,多属热毒亢盛舌淡白瘦薄,缺乏弹性,多为气血不足伸缩无力,气血俱虚舌体偏于一侧,多为风证绝 色危重症或濒死期的口色,多为青黑或紫黑色。第二节 闻诊一、闻声音二、嗅气味第三节 问诊 第四节 切诊依靠手指的感觉,进行

52、切、按、触、叩,从而获得辩证资料的一种诊察方法。切诊包括切脉和触诊两部分一、切 脉(一)切脉的部位马切颌外动脉或颈总动脉牛切尾中动脉或颈总动脉猪、羊切股内动脉切脉的方法切脉时常用三种指力,即浮取、中取、沉取。浮取(举)为轻用力、按在皮肤中取(寻)为不轻不重,中等度用力沉取(按)为重用力按于筋骨三部三关各有三种指力的取法,称为“三部九候”(二)脉象脉象就是脉的体状,通过动脉搏动显现部位、速率、强度、节律、流利度及波幅等几个方面,称为脉象。脉象分为平、反、易三类。平脉为健康无病之脉,反脉为有病之脉,易脉即变异之脉象,亦称“怪脉”或绝脉,是病势垂危时的脉象。1、平脉正常脉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至数

53、一定,节律均匀,中和有力,连绵不断。正常脉象春季偏弦,夏季偏洪,秋季偏毛(浮),冬季偏石(沉)健康马一息三至,牛一息四至,猪、羊一息五、六至。2、反脉反脉即“不及”与“太过”的反常脉象。(1)浮脉与沉脉浮脉为病在经络肌表的反应,由于外邪侵袭体表,卫阳抵抗而鼓动于外。沉脉为病在脏腑的反应,邪郁于里,气血内滞,正邪相搏于里,故脉沉而有力,若阳气虚陷,不能升举,故脉沉而无力。(2)迟脉与数脉迟脉和数脉是反映脉搏快慢相反的两种脉象。以马为例,脉搏一息不足三至者为迟脉;一息四至以上为数脉。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气血运行不畅,故为迟脉。血脉受热鼓动,脉行加速,故为数脉。 迟脉主寒证,迟而有力为寒实证,迟而无

54、力为虚寒证。浮迟为表寒,沉迟为里寒证。 数脉主热证,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证。(3)虚脉与实脉 虚脉与实脉是脉的搏动力量强弱相反的两种动象。虚脉是当浮、中、沉取时均表现无力,按之虚软;而实脉是当浮、中、沉取时均表现有力。 虚脉主病,主虚证,多为气血两虚。 实脉主病,主实证,如瘀血、狂燥、便结、高热等证。(4)滑脉与涩脉滑脉与涩脉是脉搏势态相反的两种脉象。 滑脉往来流利,如盘走珠;涩脉往来艰涩,欲来而未即来,欲去而未即去,如轻刀刮竹。滑脉主病,主痰湿、宿食和实热等到证,孕畜的滑脉,不属于病态。涩脉主病,主精伤、血少,气滞血瘀。(5)洪脉与细脉洪脉与细脉是脉形振幅大小和脉势均相反的两种脉象

55、。洪脉主病,主热盛;温热病在气分时,感染性疾病热盛期,内热充斥,脉来汹涌有余,故脉象洪大。细脉主病,主虚证;常见于久病气血两虚、阴血亏虚及诸虚损劳伤,阴血亏空或气血两虚,不足于充其脉道,所以出现细脉。(6)弦脉与濡脉弦脉与濡脉是脉势相反的两种脉象,弦脉的脉波较长,指下感觉似拉紧的琴弦濡脉的脉波较短,指下感觉浮小而软,如棉在水,轻按即得,重按则没。弦脉主病,主风证、肝病、痛证和痰饮濡脉主病,主虚证、实证,常见于气血虚弱和消肿。(7)促、结、代脉促、结、代脉是三种节律不整齐或有间歇的脉象。促脉来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呈数而不规则的间歇。结脉来迟缓,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呈缓而不规则的间歇。代脉来

56、动而中止,不能自还,良久复动,止有定数,呈缓弱而有规律的间歇。四大纲脉 反脉中最重要的是浮、沉、迟、数四种脉象,也称四大纲脉,是基础脉象。3、易 脉易脉为四时变易之脉,也称“怪脉”,是病危重期出现的一种脉象,可以帮助判断预后。易脉有雀啄、屋漏、虾游、解索、鱼翔、弹石、釜沸脉等。易脉是脉形大小不等,快慢不一,节律全无,散乱无序的脉象,表示生机已绝,疾病已经到垂危阶段。四诊合参脉诊只是临床上的一种诊断方法,必须与其他诊法结合起来,全面考虑病情,做到“四诊合参”。脉与证在多数情况下是相符,如表证见浮脉、病情复杂,机体阴阳严重失调,脉与证也会相反,或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正确地进行辩证论治。二、触诊(

57、一)凉热(二)肿胀(三)咽喉及槽口(下颌间隙)(四)胸腹(五)谷道入手(直肠检查)第六章 辩证 第一节 八纲辩证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是概括证候类型的纲领。八纲辩证是辩证的总纲阴阳两纲又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为阳;里、寒、虚为阴,所以阴阳又是八纲的总纲。一、表 里表里是辨别疾病的病位及病位深浅的两个纲领。病位浅属表,病在脏腑而病位深属里。表证和里证不能单从病位深浅划分,而应从证候特点及功能程度加以区别。(一)表证表证特点: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证候特点:发热、恶寒、舌苔薄白、脉浮,常伴有咳嗽、鼻流清涕等症状。治法:汗法表证分类:表寒、表热、表虚、表实表证分类表寒:风寒

58、侵袭肌表,外感初期,恶寒,无汗,宜辛温发汗表热:风热侵袭,外感风热和温病初期,发热,微汗,宜辛凉解表表虚:风邪袭表,或机体卫气素虚,表证兼自汗,恶风,脉浮缓无力,宜益气固表表实:外邪袭表,卫气闭阻,表证兼无汗,脉浮紧或浮数有力,宜发汗解表(二)里 证里证的形成多由于表邪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而成;或由于外邪直中脏腑;或由于饥饱劳逸所伤,直接影响了脏腑气血,使脏腑功能失调,病一开始就成为里证。里证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但以脏腑和气血的证候为主。里证分类里寒证:寒邪入里或阳气不足所致,表现形寒肢冷,粪溏稀,宜温里散寒。里热证:表邪入里化热,或热邪直达脏腑,表现发热,耳鼻俱温,粪干,口色红,脉洪数

59、,治宜泻火解毒。里虚证:劳役过度或大病所致,宜补虚里实证:气滞血瘀或便秘,宜攻下(三)表里转化由表入里:表证不解,病邪内传入里。多因为抵抗能力降低,失治、误治。由里出表:病邪由里外透于表,如疹类,先有内热、喘促等里证,继而疹出,热退喘平,病邪由里出表。(四)表里同病表证和里证同时在一个病者身上出现形成原因:外感和内伤同时致病,或外感表证未解病邪入里,或先有内伤又感外邪。临诊要点:要和寒热虚实联系起来进行辩证,如表寒里热、治疗原则:先解表后攻里或表里双解(五)表里辩证要点1、掌握表证和里证的特征(脉、症状)2、辨别表里是否同病或兼证或转化,如表里俱寒、俱热、俱虚、半表半里等。3、初病表证,继而若

60、出现里证,应当辨认是否表证已经入里或转化。4、凡病里证,继而出现表证,应辨别是否里证出表,或是又感表邪。二、寒 热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热可以概括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两种证候。寒证是感受寒邪或机体的机能活动衰退所表现的证候,所谓“阴盛则寒”。热证是感受热邪或机体的机能活动亢盛所反映的证候,所谓“阳盛则热”。(一)寒证寒证形成的原因为阴盛与阳衰。寒实证:阴盛所致,起因为外感风寒或内伤阴冷,所谓“阴盛则寒”治则与风寒表实证。虚寒证:阳衰所致,起因为慢性或消耗性疾病消耗了畜体阳气,所谓“阳虚则外寒”,治则宜温补。(二)热证热证形成的原因为阳盛与阴虚。实热证:起因为外感风热、暑热、或风寒湿等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