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第二课时_第1页
赤壁赋第二课时_第2页
赤壁赋第二课时_第3页
赤壁赋第二课时_第4页
赤壁赋第二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评 赤壁赋第二课时导:断句阅读: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学习目标:1 、 掌握课文第二自然段的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及特殊句式。2、 了解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3 、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第二自然段。朗读课文 自读听读 于是饮酒乐甚 ,扣舷而( )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 )兮溯( )流光;渺渺( )兮予怀( ) ,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 ,倚( )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 ,不绝如缕( )。舞(

2、)幽壑( )之潜蛟 ,泣( )孤舟之嫠妇( )。 于是饮酒乐甚 ,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 ,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如怨 ,如慕 ,如泣 ,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展于是,我们喝着酒,感觉快乐极了,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词说:“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浆)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我心里想得很远啊,眺望美人,(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有位吹洞箫的客人,依着歌声伴奏。那箫声呜呜咽咽,像哀怨又像思慕,像哭泣又像倾诉;余音婉转悠长,如同

3、不断的细丝。使潜藏在深谷中的蛟龙舞动起来,使独坐孤舟的寡妇伤心哭泣。 而:表修饰 空明:月光下的清波 溯:逆流而上 渺渺:悠远的样子 怀:心里客有吹洞箫者 : 定语后置倚:循 依 慕:思慕 袅袅: 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缕:细丝 舞:使.起舞 泣:使.哭泣 思+议1、第二段中“美人”有什么深层含义?2、 作者的悲凉之感因何而生的? 词中的美人指什么? 歌词表达主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 “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美人”1、 寄寓作者的忠君之情。赤壁赋第二段有明显继承楚辞的痕迹,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得不到楚怀王的信任而被流放;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有志不能酬。屈原虽然被流放,仍然不忘思君报国

4、,苏轼虽然被贬黄州,身处“野外”,但并未泯灭他的一颗拥护朝廷的忠心。所以,在赤壁赋中作者借对“美人”的思念表达对国君的忠心,以“美人”比君,写出了苏轼的忠君之殷切。 2、“美人”也象征作者美好的政治理想和追求。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展展作者的悲凉之感是因何而生的?1 来自箫声的悲凉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2 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 触景生情 闻乐生悲1.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_,_”两句写箫声能使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孤舟中的寡妇听了落泪,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2.在赤壁赋中,苏轼以“_,_”两句写自己面对月下美景,兴致所至吟诵明月之诗,让人不禁陶醉其中。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两句形容箫声美妙动听,如丝般缕缕回旋不止,给人以美的享受。检:情景默写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2.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探究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的?明确:“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1、丰富的想象和夸张,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