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表格式教案教学提纲_第1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表格式教案教学提纲_第2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表格式教案教学提纲_第3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表格式教案教学提纲_第4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表格式教案教学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表格式教案-第六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影子比尾巴青蛙写诗雨点儿4篇课文。这些课文以儿童的视角,对自然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生动的描摹,充满儿童情趣,能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本单元的教学要继续重视朗读基本功的训练,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及时纠正学生朗读中的错误现象。结合本单元课文的特点,还可以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朗读训练。如比尾巴和雨点儿都有问答的形式,要读好疑问句和陈述句。青蛙写诗中有小蝌蚪等多个角色说的话,雨点儿中有小雨点和大雨点两个角色的对话,教

2、师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好角色说话的语气。教学重难点:一是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二是引导学生认识逗号、句号,学会数句子;三是通过读出逗号和句号的不同停顿,促进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课文介绍了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常识,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课文内容。如果学生经验不足,可以利用课文插图或其他图片、视频资料等帮助学生,丰富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年级一年级学科单元第六单元汇课时间课题影子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设计者张英英执教者教学目标认识“影、前”等11个生字和宝盖头、女字旁、月字旁3个偏旁;正确朗读课文,体会“我”对影子的喜爱之情。辨别前、后、左、右4个方位,并用

3、这4个词来表达方位。学习重难点兴趣点辨别前、后、左、右4个方位,并用这4个词来表达方位;斜钩和卧钩的书写区别。教学过程二次修改第一课时一、游戏引入,出示课题1课前体育游戏:同学们,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做“踩影子”的游戏好吗?2启发学生发现影子的特点。预设:影子是黑的;影子紧紧跟着人;影子的方向会变化。3板书课文题目:影子。(1)指导学生读课题,注意读好后鼻韵母yn,“子”读轻声。(2)指导识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影”这个字?4多媒体课件帮助识记:火红的太阳照在建筑物上,在地上形成了影子。“日”就代表太阳,“京”就代表建筑物,“彡”就代表影子。二、熟读课文,自主识字1有一个人和我们一样做过踩影子

4、的游戏。他还写下了一首儿歌,你们想知道这首儿歌是怎么写影子的吗?请打开书自己读一读吧!(自由读文)2.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好呢?预设:(1)在读书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笔圈上,请拼音帮忙,也可以请同学帮助,还可以查字典(2)把最难读的那一行多读几遍。这样就会越读越流利。3教师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4创设摘葫芦游戏情境,检查字音,识记生字。三、学写“在、后”1引导学生说说写字要注意什么。2教师范写。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4反馈评价。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创设情境:同学们,葫芦兄弟来了,它们有了新的名字,就写在它们身上。快看,你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生试读生字)2.开火车,引导学生个别读。3.去掉拼

5、音再读生字。4.指名摘葫芦,其他学生跟读。过渡: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多生字宝宝都认识了,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呢?学生交流识字方法。二、朗读指导1.出示课文内容2.师一句一句带读。3.学生同桌之间联系读,要求把生字读正确,尤其注意轻声:影子、好朋友等。4.带上动作读一读。5.质疑:为什么说影子像一条小黑狗,为什么说它是“我”的好朋友。预设:影子和人形影不离。感受“我”对影子的喜爱之情。三、课后练习指导1.按教室座位用我的前后左右是()的句式来说话。2.用不同的句式来说,如我的前后左右是()四、学写“我、好”1引导学生说说写字要注意什么。2教师范写。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4反馈评价。板书设计:

6、教学反思: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年级一年级学科单元第六单元汇课时间课题比尾巴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设计者张英英执教者教学目标认识比、尾等11个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会写长、比等4个字和竖提1个笔画;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模仿课文一问一答得形式。学习重难点兴趣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注意人字头和八字头的区别。教学过程二次修改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识字游戏“摸尾巴”。你知道哪些小动物有尾巴吗?它的尾巴是什么样的?小结: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知道这么多有尾巴的动物。2.板书:“尾巴”,识记生字。3.过渡:动物王国里有尾巴的动物可多了,前两天,它

7、们进行了一场大比赛呢!它们要比什么呢?4.认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过渡:想知道哪些动物参加了比赛吗?赶紧来读读课文吧!2.提出自读要求3.学生看图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轻声读课文。4.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参加比赛的小动物。6.去掉拼音开火车读动物的名字。7.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三、再读课文,巩固生字1.提出阅读要求:(1)在课文中画出会写的生字和会认字,把要求会认的字多读几遍,加深印象。(2)想一想,儿歌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学生按要求再次自由读课文。3.组织学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展示。4.把生字根据结构分类。5.指名读课文,交流儿歌的主要内容。6.指名分段读文,巩固识记生字。四、辨认字形,

8、指导写字1.出示:长、比、巴、把。认读、组词。2.指导观察:“比、长”。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竖提”。3.学习新笔画:“竖提”。4.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HYPERLINK/shuoshuo/t_blank说说自己的发现。5.指导书写“比、长”两个字时要注意字的书写笔顺。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聪明猴。2.多媒体课件出示聪明猴的话。3.现在我们就来检验一下。二、细读对话,理解内容1.导学:那这些小动物是怎么比尾巴的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82页,大声朗读课文。2.认识小节:这篇课文一共有四小节,每三句是一小节,小节与小节之间有空行。3.认

9、识问号,学会读问句。4.学习答句,理解内容。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巩固字词,熟读成诵1.背诵课文。2.游戏:找尾巴。四、资料补充,拓展阅读1.还有许多其他小动物要来比尾巴。2.同学们,你们能像课文那样模仿着说一说吗?3.学生自由尝试着说一说。4.你们再来观察这组图,课件显示(乌龟、鱼、锦鸡)请同学们给它们编一首儿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年级一年级学科单元第六单元汇课时间课题青蛙写诗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设计者张英英执教者教学目标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会写下、个等4个字;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10、学习重难点兴趣点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读好儿化音,会写雨。教学过程二次修改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大家喜欢听诗歌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歌,名字叫青蛙写诗,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自读课文。2、师范读,生画出要求会写的字。3、指名读,比比谁读得最好。三、多种方法认读生字1、媒体出示带汉语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师纠正读不准的字音。2、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认读生字。3、进行扩词、说话练习。四、再读课文,体会感悟1、齐读课文,说说文中提现了几个标点符号。2、生上黑板写定这几个标点。3、读课后练习二的一句话,注意标点的用法。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

11、复习生字1.出示小青蛙图片,和小青蛙交流,打个招呼。2.创设情境,看图画读词语来复习生字。3.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巩固生字。4.去掉拼音,利用卡片开火车读生字。二、朗读课文,理清思路1.青蛙写诗的时候,都谁帮了它的忙?2.读读二、三、四小节,想想:他们都帮了青蛙的什么忙?(板书:逗号、句号、省略号)三、阅读课文,学习生字1.今天我们认识了几个标点符号?2.同桌在书上找一找逗号、句号和省略号。3.在标点符号的大家族中,你还认识哪些标点?4.除了标点符号以外,“号”还能组哪些词?5.书空“号”字的笔顺,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引出“泡”“串”:出示“泡”和“串”两个生字。6.分角色读二、三、四小节。

12、四、感悟诗句,学“呱”1.看一看,听一听小青蛙写的诗。2.大家听得很认真,猜猜是谁给小青蛙配的音?3.让她再给大家读一遍,好吗?4.大家仔细观察这首诗,你会发现什么?5.出示“呱”,又会发现什么?(形声字)6.指导书写。(从左到右书写规则,左窄右宽)7.学生写“呱”字。8.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这首诗,你还会发现什么?(节奏相同;有逗号、句号和感叹号)9.再读这首诗时,要注意些什么?(句号停顿长一些,逗号短一些,省略号要读得好像话没说完)10.谁再来读读?(指导读出不同的感觉)11.引导学生当小翻译,想象青蛙写的诗是什么意思呢?小组内讨论。五、拓展延伸,模仿作诗青蛙做了这首美妙的诗,被小动物们知道了

13、,它们今天也来了,看看都谁来了:我们来认识认识,听一听。(课件播放声音,学生连线)小羊小鸡小猫老鼠公鸡鸭子老牛叽叽咩咩哞哞喔喔喵喵嘎嘎吱吱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年级一年级学科单元第六单元汇课时间课题雨点儿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设计者张英英执教者教学目标认识彩、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旁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会写5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学习重难点兴趣点分角色朗读,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教学过程二次修改第一课时一、激趣揭题:1、播放课件,欣赏小雨沙

14、沙2、板书课题:雨点儿二、感知全文1、看课件演示,听全文录音,激起孩子们阅读的热情。2、自由阅读课文3、交流:检查标段号,读了课文你知道这一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三、巧妙识字1、拼读红色拼音的字,聪明能干的你一定能想出很多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的。2、巩固认字:课件,去拼音读。3、游戏:转字魔方。4、读词语。四、再读课文将字宝宝放在课文里,希望大家也能很顺利地将它们读出来。同桌互读,开火车读。指名读。评议。重点指导“问”的语气的读法以及对话时不同角色的语气。五、指导书写1、指导学生观察,讨论。2、课件演示,师示范,强化操练。3、学生练写,教师行间指导。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

15、们认识了几个淘气的字宝宝,它们可太贪玩了,连家都找不到了,你能帮助他们找到家吗?二、学习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这么可爱的雨点儿,我真想一个个都认识他们,你们帮我一起数一数好吗?“飘落”什么意思?你能记住“飘”字吗?你知道还有什么东西从空中落下来也可以用上“飘落”这个词呢?谁来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让我们看着雨点儿慢慢飘落的可爱样子,一起来读好这句话(齐读第一节,边读边做动作)。、第二、三、四自然段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什么呀?小雨点儿是怎么回答的?体会“你呢?”这句话没说完整,是谁问谁,问什么?(让学生将问句补充完整)大雨点儿想到哪里去?一起说。指导朗读:大雨点儿和小雨点说得多好啊,我想请小朋友们

16、来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第五自然段:现在我们发现:小雨点儿要去(板),大雨点儿要去(板)。这分别是怎样的地方。请看课件。不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三、练习提高连线(闪闪的星星,小小的雨点;绿绿的小草,红红的花朵,白白的云朵)作业本中的作业指导。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年级一年级学科单元第六单元汇课时间课题口语交际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设计者张英英执教者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的场合,该用不同的音量说话。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懂得根据不同的场合,采用适当的音量说话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学习重难点兴趣点懂得根据不同的场合,采用适当的音量说话是文明、有礼貌的表

17、现。教学过程二次修改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讨论下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大家觉得呢?二、看一看。1.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画,分别说说他们分别是在什么场合,在干什么?2.指名学生回答。(图一是在图书馆询问座位。图二是在办公室向老师说明问题。图三是上课举手发言。)三、议一议。1.让学生分组讨论,图上的哪种情景要大声说话,哪种情景要小声说话。2.小组推荐代表起来回答。3.老师点评。图一在图书馆,大家都在认真读书,应该小声讲话,不能打扰大家。图二在跟老师交流时,应大胆地向老师说明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图三上课举手发言时,声音要大,要照顾坐在后排的同学,让大家都听清楚。教师再举出其他的例

18、子让学生讨论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四、演一演。1.小组派同学上台表演几种说话的情景,注意吐词清晰,表演生动形象。2.师生共同评价大家的表演,选出最佳小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年级一年级学科单元第六单元汇课时间课题园地六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设计者张英英执教者教学目标认读生字,知道生字的两种基本结构: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了解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练习读古诗,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学习重难点兴趣点认读生字,知道生字的两种基本结构: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练习读古诗,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教学过程二次修改第一课时字词句运用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很爱学习。今天,老师带大家再到语文园地里玩一玩。二、我会认。1.课件出示课本第90页:连一连。2.大树上有很多字果果,你们会摘哪一个?3.指名认读生字。4.小朋友们,我们都长着一双火眼金睛,找一找,看看这些生字是怎样组成的?5.学生分小组讨论每个生字的组成。6.找规律,看看哪些生字组成结构相同。三、找一找,分一分。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些字果果组成结构相同?2.分组讨论,不对的地方其它同学帮忙。3.老师手里有两个小篮子,你能把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