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方案_第1页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方案_第2页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方案_第3页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方案_第4页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方案 单位清查是经济普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确定调查对象总体,规范各类普查报表实施范围,保证普查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为了快速,高效地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单位清查工作,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总体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单位清查的目的 单位清查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摸清境内从事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基本情况及行业构成等信息,正确进行单位的界定和划分,确保普查单位不重不漏,为经济普查的培训,普查表的发放,普查登记等一系列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通过单位清查工作,及早做到心中有数,为增强工作预见性,有针对性地做好普查各个阶段的工作提供依据;

2、通过单位清查还可以使普查人员熟悉普查区环境与普查对象的分布情况,使普查对象初步了解经济普查,为经济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单位清查的对象和范围 单位清查的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不含农户). 具体范围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国民经济行业. 三,单位清查的原则和方法 单位清查采取”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组织原则.各级统计部门要会同同级编制,民政,税务,工商。LOcAlhoST,质监以及其他具有单位审批权的主管部门,在各级经济普查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的特点和职责共同组织完成单位清查工作.铁路,邮政,电信,银行,保险,证券等部门要向当地普查机构提供本系统在当地的法人单位,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的名录,配合当地普查机构进行清查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要协助地方普查机构对营区内的非隶属经济单位进行清查. 单位清查实行在地登记原则.在现有行政区划的基础上,以村(居)委员会为单位划

4、分普查区,对在本地经营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进行”地毯式”逐一清查登记(建筑企业按法人单位注册地进行清查;多产业法人单位清查登记时,要填报其所有产业活动单位,包括在外地的产业活动单位). 单位清查采用统一设计方案,统一统计标准,统一业务培训,统一数据处理,统一问题解答,分专业数据审核,统一数据评估,统一数据质量抽查的组织方法. 四,单位清查的表式和内容 单位清查主要表式有五张,包括:法人单位清查表(q101),产业活动单位清查表(q102),个体经营户清查表(q103),法人与产业活动单位清查汇总表(q301),个体经营户清查汇总表(q302).另有部分辅助性表式,详见附件.

5、 1.法人单位清查表 内容包括:法人单位代码,法人单位名称,法人代表,单位联系电话,行政区划代码,详细地址,行业代码,主要业务活动,登记注册情况,营业状态,执行会计制度类别,机构类型,产业活动单位数,从业人员数,营业收入合计,主营业务收入,企业资质等级,住宿业星级,打捆情况等. 2.产业活动单位清查表 内容包括:产业活动单位代码,产业活动单位名称,单位负责人,详细地址,单位联系电话,行业代码,主要业务活动,营业状态,机构类型,从业人员数,经营性单位收入,归属法人单位情况,行政区划代码等. 3.个体户清查一览表 内容包括:个体经营户名称,户主姓名,联系电话,经营地址或摊位号,行业类别,主要经营业

6、务活动,是否领取营业执照,是否市场内经营,从业人员,营业收入,缴纳税金,行政区划代码等. 4.法人,产业活动单位清查汇总表 汇总分行业,分地区的法人,产业活动单位数及经济指标数据,用以确定各地区,各专业年报范围,非年报范围的单位数量,评估清查数据与各部门,各专业统计的差异,为经济普查的正式登记提供依据. 5.个体经营户清查汇总表 汇总分行业,分地区的个体经营户数及经济指标数据,用以确定各地区,各行业的个体经济总量,评估个体清查数据与各部门行政管理数据的差异,为个体经营户的抽样调查和科学推算提供基础依据. 五,单位清查的时间和标准 单位清查登记自2008年9月30日起开始实施,至2008年12月

7、31日结束.单位清查登记的时点数据为2008年9月30日数据,时期数据为2008年1-9月份累计数据. 单位清查采用国家规定的统计分类标准和目录.包括:统计上使用的行政区划代码结构及编制规则,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统计上单位划分规模的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编码等. 六,单位清查的实施步骤 单位清查工作按时间顺序可划分为十个步骤进行组织实施. (一)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选调,培训与聘用 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可从有关单位选调,也可从社会上招聘.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应具备身体健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普查区情况,掌握一定的经济和统计基础知识等条件.县级普

8、查机构必须对选调的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进行普查工作必备知识和技能,组织纪律和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培训后要对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进行考试.考试合格者由县级普查机构与之签定正式聘用合同,并颁发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证.县级普查机构要对聘用的普查指导员,普查员按普查区编组1234下一页 ,造册,形成经济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资料库,并上报上级普查机构审核备案. 普查指导员负责与上级普查机构的联系,协调,负责对普查员进行业务辅导和现场清查登记指导,负责审核清查表数据质量,整理装订普查区清查表.普查员负责入户登记,复核及查遗补漏. 每个普查区配备一名普查指导员和若干名普查员,每名普查员以负责50-100个调查对象

9、为宜. (二)整理清查单位底册 单位清查底册由县级普查机构整理.县级普查机构要以本县区原有的基本单位名录库数据为基础,参考同级具有单位审批权的部门提供的审批或登记单位资料,编制本县区的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清查底册和个体经营户清查底册(表式见附件). 企业法人及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的名录资料,由各级工商,税务,质监,发改委,经委,建设,乡镇(中小企业局,民营经济局),交通,公安,邮电等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提供;事业单位法人和机关法人及其产业活动单位的名录资料,由各级编制,质监,教育,卫生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提供;社会团体法人和其他法人及其产业活动单位的名录资料,由民政,编制

10、,质监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提供.个体经营户的名录资料,由各级工商,税务等部门负责提供. 在底册整理中,要重点核对单位名称,单位代码,机构类型,行业类别等属性指标,对经核实确没有法定代码的单位,各级经济普查办公室可按国家统计局划分临时法人码的码段,编发临时代码. 将整理形成的清查单位底册按地址码分解到各村(居)委会或普查区,各普查区在单位清查过程中,应以单位清查得到的单位资料与清查单位底册中资料进行核对,剔重,查遗补漏.对于底册资料中存在,但在实际清查中没有找到的单位,经核实后须说明原因.核对结果在清查工作结束后报上级普查办. (三)划分普查区 县级普查机构根据搜集清查单位底册的情况,

11、本地区的行政区划和大型经济主体分布情况,在单位清查前完成普查区,普查小区的划分和编号工作,并绘制县,乡,村三级普查区域示意图. 1.经济普查区域的划分原则 经济普查区域的划分原则上按照民政部门批准的行政区划,行政建制的村(社区,居委会)管辖的地域为普查区的范围,对座落在一个行政区域范围内或跨几个行政区域独立设置的各类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工矿区,院校区,农(林,牧,渔)场等大型经济体,可单独组织清查,但原则上不单独划分为行政区划以外的普查区,按照临近原则归入相近的(或主要的)乡(村)级区域,个别确有需要单独设置虚拟乡(村)级区域的需报省经济普查办公室批准,备案,统一编码. 2.经济普查区域示意图

12、的绘制要求 经济普查区域示意图由县级示意图,乡级示意图,普查区(村,社区)示意图三级组成,具体要求如下: 县级示意图.县级示意图要求标明本县与相邻县的分界线,县域内街道,乡镇之间的界线,并标注相邻县(区,市),各街道,乡镇名称,普查区域外边界为实线,内边界为虚线. 乡级示意图.乡级示意图要求标明本乡级区域四周边界线和乡内各普查区的边界线(以道路,河流,农田,绿化带,建筑物等为标志物).边界范围应清晰可辨,并用完整的线段虚线圈定,区界线以公路,桥梁及河流为标志的,分界线要画在中间.图中要标明主要道路与街道,同时要标明各普查区所在的位置,普查区之间要用点划线分割.各乡级区域的地图合起来,应完整覆盖

13、县级示意图. 普查区示意图.按照乡(镇,街道)确定的普查区边界,除标明村级示意图中的四周边界线外,还应标注区域内的道路,巷,弄,河流,重要的建筑物等,如以建筑物或门牌号作为普查区边界线的,还应标注出建筑物的名称和门牌号.普查区示意图内不仅要画出较详细的道路及街巷,还要标明主要单位的位置,清查完成后,还要在图上标注每个企业,机关,事业,社团等法人单位及大型产业活动单位名称.普查区示意图必须用封闭的虚线圈定,标明周边相邻的普查区.各普查区示意图合起来,应完整覆盖乡级示意图. 要将每个普查区的普查负责人,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姓名标注在示意图上,以便明确责任. 对于个别区域较大,单位较多的普查区,可在

14、一个普查区内划分若干个普查小区,对普查小区以两位码编号,确定边界,并在普查区示意图中以虚线表明.每个普查小区至少配备一名普查员,并明确其职责范围. 总体要求.经济普查区域示意图的绘制应本着简明,实用的原则,绘图用纸一律用标准a3纸;示意图按县级,乡级与普查区分别绘制,并收集整理装订;装订方式为横向左面装订;示意图首先要用单实线画边,边宽左为3厘米,其余三边均为2厘米;在示意图上边要写清标题,如:xx乡(镇,街道)xx普查区示意图.各地也可利用以前历次普查的地图,根据行政区划或区内道路,建筑物的变动情况作必要调整.如原行政区划发生变化,由当地县(区,市)级普查办组织相关人员,根据新的行政区划,进

15、行实地勘查,绘制普查区示意图. (四)清查资料的准备 单位清查前要准备好开展经济普查的文件,有关法律文书,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本,行政区划代码本,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编码,单位清查表,普查区地图,临时法人代码码段,普查员工作证件,普查员手册,致调查户的一封信,单位清查底册,普查员用品等有关资料,并发放到基层. (五)”地毯式”逐一清查. 各地经济普查机构以清查单位底册为线索,对区域内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进行逐一”地毯式”清查. 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进入普查区后,第一,要对相邻的普查区按照普查区示意图沿交界处实地勘查,确定区域范围,并明确每个普查员所负责的普查小区地域范围和界线.第二

16、,要熟悉环境,明确各普查员负责的区域内的街道名称,门牌起止号码,掌握普查区域内的建筑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重点了解写字楼,商住两用楼和各类市场的情况.第三,按地形和道路情况,制定调查路线. 普查指导员,普查员清查入户时,须持有县,区一级普查机构统一印制的普查指导员证,普查员证,并主动出示证件,自我介绍,说明来意.对不配合普查工作的调查对象,普查员依据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发放法律文书进行督促,情节严重的移交统计执法人员处理. 普查员走访清查登记时,应当根据普查区示意图,沿调查路线,逐户(包括居民户)进行核查,甄别调查对象,通过询问并按照单位界定条件及其他有关规定,判断其是否属于本次普查的对象,

17、如确认属于普查对象,普查员必须首先向调查对象发放致调查户的一封信,然后认真查验调查对象的登记注册证件(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财务帐等材料,协助调查对象据实逐项填写清查表. (六)清查表审核,整理与装订 单位清查登记结束后,普查指导员负责对本普查区的清查表进行人工审核,对漏报的单位,漏报项目及不符合审核条件的项目进行及时核实,更正和补报.人工审核通过后,将普查区清查表分法人单位清查表,产业活动单位清查一览表和个体户清查一览表等表种编号编页码装订,上报乡(镇,街道)普查办公室.如普查区单位较多,可按表种每百页装订一本.清查表装订封面见附件. 乡级普查办公室收到普查区的单位清查表后,要

18、会同本普查区的普查指导员,普查员一起对该普查区清查表进行人工审核,并及时组织各普查区进行交叉审核,对发现的调查单位漏报重报,调查指标漏填错填等问题尽快核实,修正,补报.全部清查表确认无误后签字上报县级普查办公室. (七)人工审核,编码与数据处理 县级普查机构收到乡级普查机构上报的各类清查表后,要责成专人对表中的各项调查信息进行认真审核,若法人码或行业代码未填,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县级编码业务人员进行编码,补填,并对全县清查表册统一编号. 通过人工审核,编号后的清查表进入计算机数据处理阶段.录入员负责数据的录入,复录,。专业人员负责数据的机审,对机审发现的逻辑错误和重名重码等问题要及时核实,剔重

19、,修正.机审通过的数据方可汇总制表. (八)单位清查数据质量分析评估 单位清查数据质量分析评估分两个层面: 1.部门间的数据质量分析评估.要求将清查数据与编制,民政,税务,工商,质监等部门的行政登记资料进行比对分析,评估数据质量,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部门数据分析评估必须邀请相关部门人员参加,清查数据结果需得到普查办公室成员单位的签字认可. 2.统计部门内部的数据质量分析评估.要求将清查数据与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基本单位年报数据,各专业年报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评估数据质量,找出差别原因.统计部门内部分析评估时要求各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各专业人员负责对本专业数据质量的把关和评估. 对在数据质量分析

20、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各级普查机构要迅速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并撰写清查数据上报说明. 单位清查的基层表,汇总表,质量分析评估表和清查数据上报说明要经当地普查办领导审核,签字,逐级上报. (九)数据质量抽查验收 数据质量控制要贯穿单位清查工作的始终,各级普查机构在清查数据第一次上报后,必须尽快组织清查数据质量抽查验收工作. 单位清查数据质量抽查验收工作是对抽查地单位清查工作的全面验收,内容包括:听取汇报,审查普查员选聘资料,底册整理资料,普查区划分资料和清查登记资料等各种清查工作原始资料.抽查验收的重点是深入本普查区域范围内的繁华城镇,城乡结合部,相邻县区交界处等调查对象复杂,稠密的地区,逐户核实其

21、单位清查数据质量情况. 县级普查机构负责对所属乡(镇,街道)的数据质量抽查验收工作.每个乡(镇,街道)至少要抽取1个普查区进行检查验收,被抽普查区的单位数量应不低于该乡(镇,街道)单位总数的5%. 市级普查机构负责对所属县(市,区)的数据质量抽查验收工作.每县抽取至少2个以上普查区,被抽普查区的单位数量应不低于该县(市,区)单位总数的1%. 省级普查机构负责对所属地市的数据质量抽查验收工作.每市抽取至少3个以上普查区,被抽普查区单位数量应不低于该市单位总数的%. 国家普查机构负责对各省的数据质量抽查验收工作.每省抽取至少3个以上普查区,被抽普查区的单位数量应不低于该省单位总数的%. 单位清查数

22、据质量抽查验收时,要对被抽中的普查区内的所有单位重新逐户调查核对.抽查完成后每个普查区要填写一份数据质量抽查报告单(见附件),以计算抽查地区的数据质量.对数据质量抽查结果不达标的地区要重新返工,限期整改,直到数据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数据质量抽查验收的标准为:漏报率.法人,产业活动单位漏报率低于1%,个体经营户漏报率低于2%.单位界定错误率低于1%. (十)编制普查单位名录 各级普查机构要根据单位清查名录库数据资料,整理所属下一级的跨区域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数据资料,并反馈给下一级普查机构.例如:省级普查机构要整理本省内跨市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名单,并反馈给所属各市普查机构.各市普查机构在收到省级普查机构反馈的数据后,应及时分解,反馈给所属的县级普查机构. 县级普查机构单位清查数据抽查验收合格后,要根据上级普查机构反馈的跨区域数据以及编制,民政,税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