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平您好(历史事件)小平您好,该词汇起源于国庆35周年(1984年10月1日)群众游行时学生自发打出的口号标语。35周年国庆首都群众游行时,北京大学的学生们在游行队伍行进中打出意外的横幅“小平您好”此画面瞬间传遍世界,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珍贵的记忆、电视画面记录的瞬间。 横幅的书写者,是北大东语系的学生。1中文名小平你好外文名Hello,Xiaoping相关事件35周年国庆首都群众游行时间1984年书写者2目录1234567基本信息小平您好,该词汇起源于国庆35周年(1984年10月1日)群众游行时学生自发打出的口号标语。该词条已成为人民对同志开创的改革开放这个时代的情感怀念。该词语是这小平您好(
2、人民日报 王东 摄)样诞生的:35周年国庆首都群众游行时,北京大学的学生们在游行队伍行进中打出意外的横幅“小平您好”此画面瞬间传遍世界,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珍贵的记忆、电视画面记录的瞬间。“小平您好”,诞生于1984年国庆游行:及时转向了游行队伍中间,年轻大学生队伍高举着一幅绿底黑字的大型横幅-是北大生物系学生的杰作-集中充分地表达出人民的共同愿望。“小平您好”,出现的过程:1984年10月1日4时多,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护卫着这把“花束”进入了游行的“行列”。游行队伍到边时,郭庆滨、于宏实等打开横幅,一个经典场面就这样诞生了。“小平您好”,由常生执笔,写在了4张绿色大纸上,外面绕以彩带,顶端缀以
3、,横标变成了一把高大的花束。“小平您好” 的意义:这句话感情真挚,就像是对亲朋,像是对自己最热爱、最熟悉的家人的问候,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内心深处对同志的由衷祝愿和朴素、深厚的爱戴之情。“小平您好”,亲切地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敬意,最能表达对党中央的领导、对党的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衷心拥护;表现了人民群众对邓小平所开创的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的认同,对我们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无比热爱和崇敬。1984年10月1日。中断多年的国庆大典再度盛大上演。绚丽的彩车,整齐的方队,威武的坦克,还有首次亮相的洲际导弹和卫星,依次从前通过。突然,人群中一阵喧闹。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学生面朝天安门,高举着“小平您好”这条朴素而
4、特别的横幅。幕后故事 “小平您好”,一句最简单的问候却发自肺腑。这也是当时人们共同的心声。因此,虽然它转瞬即逝,却从此铭记在人们心里。小平您好 贺延光 摄在亲历者眼里,历史的发生也许有很多偶然性。但历史之所以能成为历史,则有其必然性。1/125秒摄影记者在南架好了器材。他将一个1000毫米的长镜头对准了城楼,以便及时捕捉到的特写;又在脖子上挂了一台装了标准头的莱卡M3,用来随时拍群众场面。人们情绪高涨,举着“改革开放”、“2000年翻两番”这样的大横幅,挥舞着花束,昂首阔步地走过来。突然,人群中一阵喧闹。“小平您好”,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学生面朝天安门,高举着这条朴素而特别的横幅。生物系1981
5、级学生排在方队第一个。这时,他停下脚步,回过头来,和同学们一起欢呼,笑容灿烂。他们昨晚的心思终于如愿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这是两次预演都没有出现过的,看上去也不那么正规。扫过横幅,马上意识到这是规定之外的“动作”,立马切换画面。现场很多记者一下子都愣住了。“有点意思!”王东来不及细想,“咔嚓、咔嚓”摁了两下快门。历史就在这1/125秒中定格了。数秒钟后,横幅就消失了。大学生们兴高采烈地继续向前拥去。这么几秒钟的一闪而过,成了那一年最响亮的口号。因为它第一次用最亲切的话语道出了那个年代人们的心声。自此,它也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记忆里。横幅诞生横幅是张志和他的同学一起制作的。从1984年上半年开始,他们
6、就在为国庆游行做准备,主要是走队列和练集体舞。1984年9月30日是最后一次排练。指挥部要求他们明天走过时都挥舞蓝色的花束。因此,晚上同学们一起聚在宿舍里扎花。“都是一样的颜色,我们都觉得有些单调。”这时,一个叫的北京同学从家里回来。他看到花直皱眉头。“太没创意了。应该写句标语,做条横幅,让全世界都看到我写的字。”大家都举手赞成。左边的举旗者张志1981年3月20日,当广播里传来在关键战先输两局后,连扳3局,最终战胜朝鲜队,取得参加资格时,北大学生喊出了“团结起来,”的口号。这次写点什么呢?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教育要改革”、“改革要加速”、“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一个个口号提出,又迅速地被否
7、定。隔壁宿舍的几个同学也加入进来。这时,有人建议表达一下对同志的爱戴之情。他们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1975年,邓小平刚复出整顿经济时,就听父亲在家里偷偷赞扬邓小平的决策正确有效。这在12岁的张志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紧接着,是恢复高考。“有盼头,有希望了。”张志的父母不再被认为是知识分子,他自己也顺利地考入了北大。1984年国庆阅兵,北大学生被要求全部参加。1984年9月28日,生物系两同学来请书法方面有特长的胡圣虎出“主意”。“一见面他们就问我怎么写。我说,第一要写在洁白的布上;第二,要精简字数。几经商量,最后确定为小平您好4个字。为了保密,我们匆匆忙忙赶在同学们下晚自习前,写完了这4个大
8、字。”那时胡圣虎大二,当时北大学生提出来的标语内容一共有两个,“向邓小平同志致敬!”和“邓小平同志您好!”,想好内容后负责组织的同学来找热爱书法的胡圣虎,希望能由他来写这两个条幅。3“当时也没找到什么好的原料,我们就找了一条宿舍的床单,但是毛笔又无法在床单上挥写,所以就找来了宿舍里用的一块抹布,沾上墨水就写下了那四个字。”胡圣虎说,自己绝对没有想到用床单和抹布作为原料写下的这个条幅,会被写进历史。4书写者胡圣虎,1963年生于湖北仙桃的胡圣虎,号鹿鸣,他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受业于季羡林、胡圣虎金克木、陈玉龙等名师。他长于文学、哲学、史学和音乐,对书法用功尤勤,精于赵体,其书为
9、世所重。1984年国庆,国庆35周年天安门广场阅兵式后,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游行。当北大的队伍行至天安门广场时,两名大学生突然打出“小平您好”的横幅,邓小平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到横幅那一刻露出了灿烂的微笑,他不停的向同学们挥手。此后建国50周年、建党80周年、邓小平同志诞生100周年,“小平您好”的画面一次次成为全国各大新闻媒体注目的焦点。5庆典展示第二天的国庆大典必然是人山人海。为了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小平您好”,他们又卸下蚊帐杆,将横幅绑在顶端。到时候,再由高个子同学高高举起。按规定,国庆游行不许私自夹带东西。于是,为了将横幅带进场,他们又开始“密谋”。他们先是在杆子顶端点缀了一些,再在杆上缠满
10、彩带。于是,横幅就被伪装成了一把巨大的花束。和两个个子较矮的同学负责携带。几个高个子同学将他们团团围住做掩护。此时也在忙碌着。他直到下班前才获得了这次国庆大典的采访证。前为记者准备的台子已经没有他的位置。他赶紧四处找人帮他做一个一米见方、两米高的台子。深夜,他将赶制好的台子送到前。第二天,1984年10月1日。天有些阴。清晨,他们从城西前往天安门。他没想到他们的举动将永载史册。王东则从城东出发。他也没想到自己将拍下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张照片。为了将横幅顺利带进场,郭建崴和曾周特地穿上了实验室的白大褂,把横幅藏在里面。他们甚至想好了托词如果有人问起,就说白大褂代表他们专业。还好一切都很顺利。快到时,
11、他们又把横幅转给高个子的同学。几分钟后,他们向世界喊出了自己的心声:“小平您好”!“咔嚓、咔嚓!”连摁两下快门,记录了这一历史瞬间。队伍欢腾起来。带队老师催着他们喊:“快跑,快跑!”慌乱中,横幅掉到地上,再也找不着了。这也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遗憾。照片见报回到宿舍后,同学们都很兴奋。开心地说,打出标语后,他看到小平同志冲他们挥手微笑了。然而,没过多久,一个同学的弟弟打电话来说,他在路口看游行时,听两个警察说,北大这帮小子太胆大了。那个同学就建议他们赶紧躲躲。于是,几个人有的回了家,有的去了亲戚家。编辑部里,这两张“小平您好”的照片还被扔在桌上。电视直播时,编辑们都看到了这个场景。当时,他们就一起
12、议论,这么好的画面不知道本报的记者拍到了没有。晚上做版时,却都犹豫了。一版编辑拿起来,又放下了。四版(国庆摄影专版)编辑也将这张照片挑了出来,想了想,也放回去了。新华社和送来的照片里都没有这个画面。新华社和本报的文字稿里也都没有这个细节。不知道是不是有精神,不让发。他们选了一些中规中矩的照片。画面中,欢乐的学生举着“!”“我有一颗中国心”等标语。“小平您好”眼看就要被淘汰了。最后,二版还需要几张照片。“好,就是它了!”当时的二版主编一眼就看上了“小平您好”这张照片。1984年10月2日,“小平您好”见报。新华社紧接着也深入采访报道。“小平您好”传遍大江南北。他们这才松了口气。广为流传照片刊发当
13、天,的朋友,时任四川省委宣传部部长的给他打来祝贺电话,称赞王东拍了一张有历史意义的照片。果然,小平您好这张照片获得了当年的最佳新闻照片奖。新华社摄影部在1984年国庆报道的总结中说:“这次报道中的重要失误,是漏拍了北大学生高举小平您好横幅游行的场面。在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中,这条横幅比起那些巨大的模型和彩车,的确是过于朴素了,然而它在国内外人们心目中的反响,却异常强烈。电视台的摄影师和的摄影记者分别通过荧屏和照片突出地表现了这条横幅,新华社却发不出一张这样的画面。漏拍这个镜头,绝非一时疏忽,症结在于新闻敏感不强。”小平您好几乎成了的名字。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刊物使用这张照片。仅便刊发过7次。中华世
14、纪坛甚至还据此做成了浮雕。无数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给王东写来书信,表达内心的认同。浙江省江山县一位叫严肃的老同志来信说:“我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文化馆馆长、工会主席,因极左路线多次受政治迫害。党的后,我的处境随着党的政策的改善而改善前年新建了二层楼房。饮水思源,我们所以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全靠党在新时期的政策好。我除了愿尽晚年进行私人办校,培养人才来报答党的恩德外,想寻求一幅小平您好的大照片,端庄地悬挂在中堂上,鼓舞全家对四化发挥工作积极性。”照片在神州大地流传。文化馆的还以此为题创作了歌曲:往日失去的欢笑,今天又挂上眉梢;往日捆住的双脚,今天又踏上;往日咽下的歌声,今天又跳出胸槽;小平您好!小平您好!往日冰封的土地,今天又荡起春潮;往日搁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