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人教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人教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其次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其次单元检测卷题序得分时间: 120 分钟总分值: 120 分二三总分一、积存运用 (28 分)1以下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A迟疑(y)两栖(q)龟裂(jn)草长莺飞(yng)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假设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秆, 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是秋风,把种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 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温和的家,使它了生命的胚胎。A延长萌生保持B连续萌动保持B农谚(yn)骨骼(lu )粗糙(zo)销声匿

2、迹(n)C海棠(tn)翩然(pin)山麓(m)海枯石烂(ln)D沼泽(zh o)雾霾(mi)追溯(s)天衣无缝(fn)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A悬姝沙砾陨石周而复始B布满瞄准迁徙陡崖绝壁C睹注腐蚀潮汐花香鸟语D维幕盘旋凋零偷偷摸摸C连续萌生保存D延长萌动保存 4以下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 意识。科技制造和人力资本会推动学问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国家经济 的安康。本届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以“文明相容、民心相通”为 主题的金砖国家文化节已经在厦门正式启动。我们应当刻苦学习,否则不刻苦学习,就跟不上时

3、代的步伐。5以下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夏满芒夏暑相连”点出了夏天的六个节气:立夏、小满、芒 种、夏至、小暑、大暑。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 玩,对此,他的父母格外担忧。布谷鸟开头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 麦插禾”。不少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推断力,一味去追赶名牌,用知名的香水、手机、服装等来显示自己生活品质高人一等,这也正是现 今名牌泛滥的主要缘由。以下各项的推断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2 分) A“崇高”“干净”“更加”“强大”都是形容词。短语“欣赏美景”“留守儿童”“关爱我们”“被压扁的沙子” 的构造一

4、样。“接到迎检通知后,我校师生马上行动起来”一句画线词语在 句子中充当的成分依次是定语、状语、补语。“朝鲜政府的强硬态度并没有因美韩联合军演而转变”一句的 主干是“朝鲜政府没有转变”。以下语句表述最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 A小薇说:“教师,我的小手绢你怎么还不给我洗干净!”李明不留神踩了方军一脚,李明马上表示歉意。方军说:“没 关系,你又不是有意的。”营业员说:“你太矮了!这里的衣服都不适合你。”郑咏向别人介绍说:“王教师学问渊博,上起课来旁征博引, 信口开河,精彩极了。”在以下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每空 1 分,共 6 分)蒹葭萋萋,。,在水之湄。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假设空游无所

5、依,。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借用典故,奇异设喻,道出全诗主 旨的诗句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民选择“低 碳生活”,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8 分)材料一: 所谓低碳,是指较低 (更低)的温室气体 (以二氧化碳为主 )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其实就是指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生疏与行为城镇低碳理念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初中学生85%65%50%做工人员75%70%65%退休老人50%85%90%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实现“低碳生活 ”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转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做一名“低碳生活 ”的践行者,

6、并落实到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材料二: 关于“不同人群对低碳生活 ”的调查(共 1000 人)从材料一中提取:什么叫“低碳生活”?(2 分)从材料二中提取:通过自己的观看,任选一个角度,得出一点 感受或结论。作答格式是“由于,所以”。(2 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一份宣言书的开头,请你依据所供给的语段,将所缺的句子补充完整。(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全都、字数相等 )(4 分)宣言书: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也是一种自觉行动。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习惯,。二、阅读理解 (42 分)(一)阅读下文,答复以下问题。 (12 分)台风的功与过b.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

7、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 它像在流淌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四周大气向前移动。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经常会造成人类重大 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然而多数人 并不了解,假设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 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 “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 ”,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盛夏季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把握,常严峻干旱,造成大片 农作物枯槁,这时人们会期望台风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依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7 月9 月有59% 76%

8、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 以上,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给和生态环境都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将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 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 资源量所占比重将增大。台风可调整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 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淌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 a. 台风进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分散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

9、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凉快。假设没 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 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急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 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 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快速减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 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台风过后海洋外表温度明显下降,其缘由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 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猛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猛烈运动、海水上翻。由于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养分物质会被卷上来,鱼

10、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好处外, 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觉察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渐渐释放,避开产生大型地震。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存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猛烈的震惊方式完全不同。 2022年 6 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地区一个争辩团队的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难联系起来,说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 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文中数据说明,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 色,会引发长时间而缓慢释放能量的慢地震,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 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

11、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选自百科学问,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说说台风有哪些“功”。(3 分)文中画线句子 a 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 分)文中画线句子b 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分)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能概括本文主旨的话,并简述由此引发的 思考。 (3 分)(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10 分)天道立秋张承志那一年立秋日,是个奇特的日子。年复一年地, 北京人渐渐开头从春末就恐惧地等着入伏。 一每天地熬,直到今年是一刻刻地熬。长长无尽的北京苦夏,在这一回简直到了极致。后来愈热愈烈,我几乎无望。再这样热下去,连我也疑心没有天理 了。可是,那一天是立秋。上午

12、我麻木地走进太阳的暴烤。我已经不信 任节气,不信任北京今年夏天还能立秋,我已经决心和这个毒日头熬到底了。那一天,家家户户的月份牌和挂历上都印着8 月 8 日,立秋。可是我没有半点预感。我没有任何对于它的期盼,没有想象那 种享受。在久久的煎熬中,预感与灵性,以及想象,都真的萎蔫了。火一样的上午,过去了。中午时我还是没有预感。 只是舍命做着自己最爱做的事。 这是唯一的度命方式。在恐惧的炎热中,一切都呈着残酷感,但又呈着难言的美。下午的阳光开头显得五彩缤纷, 秀丽得让人淡忘了残酷, 异想天开地观察一丝温存。突然觉出“凉快”的一刹那,我怔了一怔。那低低的唤声正阴柔地浸漫而来,一瞬之间,不行思议,永久汗

13、流浃背的身体干了。我差一 点喊出声来,一切是这样猝不及防,只在那分秒之间,凉快的空气便 充满了天地人间。我几乎想落泪。久久的苦熬竟然真能完毕,立秋是真实的。只这样 怔了一刹那,天空中那凉快开头疾疾运行。蓝天顿失了那种炫目的光亮,此刻蓝色纯粹。风升得更高,连梢尖上的叶片也在凝思但是涌涌的凉快漫天盖地而来, 在这一个时刻之中消退了全部往昔的苦热。我感动地站在大街正中。我在沉默着呐喊。我是证人,我作证天理的真实。凉快溶化着摩挲 着我。它是证人,它证明我坚持到了今日。立秋 中国简练的总结呵。那个时刻里我突然懂得了古典的意味。古人的患病,古人的忍耐,古人的感受与推断,以及古人的划分与总结。立秋二字,区分

14、凉热,指示规律,它年复一年地告知我们这 些愚钝的后人 天道有序,一切都在更大的把握之中。从那一刻立秋之后, 我和北京人便享受着凉快的快感。 人人都心平气和了,等着下一个更痛快的节气。同南方北方的人们沟通,大都感 受略同。立秋律,执法全部中国。听说,有个老外在立秋那天感动地 说:你们中国人的节气真棒!沐浴着广袤无际、阴柔轻漫的凉快,我久久感动着。从那立秋的时 刻至今,我每一天每一瞬都意识着这秋之伟力。我不再迟钝,不错分毫,我用肉躯和心,一点一点地品尝着、记录着。我想证明天道的存在,但我已经预感到证明的困难。由于,中国早就证明完毕,而且语言简练至极,仅仅用了两个字。(选自荒凉英雄路,有删改 ) 1

15、4从苦夏到立秋,“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阅读全文,加以概述。 (3 分)下面是文中关于“凉快”到来那一刻的一组描述。那低低的唤声正阴柔地浸漫而来。只在那分秒之间,凉快的空气便充满了天地人间。但是涌涌的凉快漫天盖地而来, 在这一个时刻之中消退了全部往昔的苦热。结合加点词,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这样描述的作用。(4 分)阅读散文可以沿着作者的思想情感脉络,读出文章的意蕴, 获得自己的感悟。阅读下面句子,结合文章内容,联系阅读积存和生 活阅历,陈述你的理解和思考。 (3 分)“我”: 我是证人,我作证天理的真实。“我”: 立秋中国简练的总结呵。那个时刻里我突然懂得了古典的意味。“我”:我不再迟钝

16、,不错分毫,我用肉躯和心,一点一点地品尝着、记录着。我:(三)阅读下文,答复以下问题。 (14 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缺乏为外

17、人道也。 ”【乙】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行知其源。坐潭上,四周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行久居,乃记之而去。解释以下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阡陌交通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假设空游无所依 乃记之而去 以下句子中加点的“之”,同“乃记之而去”中的“之”用 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 )其反激之力 (河中石兽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又数刀毙之 (狼)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4 分)自云先世

18、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其岸势犬牙差互,不行知其源。甲、乙文段画线句子都是环境描写,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心情? (4 分)(四)阅读古诗,答复以下问题。 (6 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际假设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 分)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3 分)三、习作呈现 (50 分) 23请以身边的科学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600 字;文中不要消灭真实的人名、校名等。答案其次单元检测卷1A(B.z oco;C.m l

19、; D.f nfng) 2B(A. 姝殊; C.睹赌; D.维帷)3C4C(A. 两面对一面,应把“能否”删去;B.缺宾语,句末加“进展”; D.语义重复,应把“否则”或“不刻苦学习,”删去)5A(B. 删去顿号; C.句号放引号里面; D.删去省略号或“等” )6C(A. “更加”是副词; B.“欣赏美景”“关爱我们”是动宾短语,“留守儿童”“被压扁的沙子”是偏正短语;D.主干是“强硬态度没有转变” )7B8(1)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2)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3)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9(1) 在生活中竭力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行为的方式。(2) 由于在低碳生活习惯方面, 初中学生所占比例大大低于

20、做工人员和退休老人, 所以,初中学生应当加强低碳生活习惯的养成。(3) 低碳生活是一种观念引领也是一种环保理念带来降水。调整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节约生活用水用电,缓解电力紧急程度。节约原煤,用风力发电。有 利于鱼群生长。避开产生大型地震。 (3 分。每一条 0.5 分)不能去掉。文中的“主要”是“绝大局部”的意思,说明“水汽绝大局部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假设去掉,则说明“水汽全部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与事实不符。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3 分。答复“不能去掉” 1 分,答复“为什么”内容2 分) 12打比方。用“江河中的涡旋”来比方“台风”,生动形象地说明白台风的外形。 (3 分。“说明方法” 1 分,“作用” 2 分) 13主旨: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思考:台风有过更有功,提示我们事物经常有两面性,只有了解相关科学学问,才能全面、科学地生疏事物,用辩证、理性的眼光对待自然事物。 (3 分。“主旨” 1 分,“思考”围绕“事物有两面性”来答复,有自己的见解,表述清楚,2 分) 14“我”的心理从苦夏时的“恐惧”“无望”,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