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科学考前特训探究题30题(A)_第1页
2019年中考科学考前特训探究题30题(A)_第2页
2019年中考科学考前特训探究题30题(A)_第3页
2019年中考科学考前特训探究题30题(A)_第4页
2019年中考科学考前特训探究题30题(A)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年中考科学考前特训探究题30题(A)1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_。(2)如果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3)在试管中加入氯酸钾,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氯酸钾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2为研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白鼠的降血糖效果,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测定各组小白鼠的起始血糖浓度;丙组小白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mL/天,甲组和乙组小白鼠灌喂等量蒸馏水;其它外部条件相同且适宜,连续灌喂4周后测定各组小白鼠的血搪浓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2、表:组别 小白鼠状况 数量/只 起始血糖浓度/mmol/L 4周后血糖浓度/mmol/L甲 健康 10 3.85 3.94乙 患糖尿病 10 19.46 19.00丙 患糖尿病 10 18.62 10.12请回答:(1)在实验中,每组选取10只小白鼠而不用1只,目的是 ;(2)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为了研究酶的特性,小明查阅了资料,做了以下两个实验:实验一:选取富含某种酶的新鲜猪肝,取其研磨液滴入到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在室温下观察到试管内产生大量气泡,将带火星的线香放入试管中,线香立即复燃。实验二:在相同的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相同过氧化氢溶液,在A试管中加入氯化铁

3、溶液(对过氧化氢有催化作用),在B试管中加入与氯化铁溶液等量的猪肝研磨液,发现B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明显多且快于A试管。(1)从线香复燃现象,可以推测验管内大量产生的气体是_(填化学式)。(2)由上述实验推知猪肝中含什么酶?_。(3)实验二说明酶具有什么特性?_.4 酶对生理活动中的化学变化具有催化作用,如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转化为麦芽糖。但酶的催化效率受温度、酸碱度和激活剂等因素的影响。资料显示:、凡是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都称为激活剂。、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无影响。为了探究氯离子(Cl-)是否为唾液淀粉酶的一种激活剂,小科利用蒸馏水、0.5%淀粉溶液、稀释的唾液、0.5%氯化钠溶液、

4、碘液等材料进行实验。请你完成相应的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操作 设计要求(1)步骤一:取2支洁净的试管标为A、B,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0.5%淀粉溶液2毫升和1滴碘液;向A试管加入1毫升蒸馏水和1毫升唾液;向B试管加入 。 设置对照实验(2)步骤二: 。 控制实验条件(3)步骤三:观察颜色变化。若观察到 则说明氯离子是唾液淀粉酶的一种激活剂。 获取实验证据5 小明同学用如图反应装置来探究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1)实验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说出一种能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_。(2)实验中通过比较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外,还可以通过比较_来反映H2O2分解的速率。(3)小明设计

5、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实验编号 温度 催化剂 浓度实验I 25 0.2克二氧化锰 10毫升5%H 2O2实验II 25 0.2克氧化铜 10毫升5%H2O2该方案设计基于的假设是_。6 为了研究温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科技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某品种小麦种子800粒,培养皿(直径90mm),脱脂棉,自动恒温箱,蒸馏水等。实验过程:取培养皿6只,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再冷却,编号为A、B、C、D、E、F;将脱脂棉在开水中浸泡后冷却,再平铺在培养皿内。挑选600粒种子并随机分成6等份,然后再均匀地摆放在6只培养皿内,盖上盖,放到6只温度不同的自动恒温箱内,每隔一天检查并适时喷水。6天后,统计

6、各组培养皿内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记录如下表组别 A B C D E F温度() 10 15 20 25 30 35发芽率() 48 74 82 94 86 75请分析回答:(1)实验材料准备过程中,选取的600粒种子应满足的条件是_。(2)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3)为了在2030区间找到更准确的促发芽温度,应该补充的实验是_(简要说出操作方法)。7 小明的爸爸在一块新开辟的荒地种植西瓜,发现许多幼苗与附近的土壤上长势良好的幼苗不一样,出现矮小、叶片上有许多褐斑的症状。小明怀疑是土壤中缺钾。于是小明取土壤样本带到环保部门检测。检测结果认为,导致幼苗长势不良的主因是pH过低,次因是

7、缺钾,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和附近的土壤样本的其他指标非常接近。下面是小明在环保部门指导下进行的实验探究:材料:酸碱调节剂 钾肥 附近的土壤 新开辟荒地的土壤 大花盆3只长势良好且株高相近的西瓜幼苗若干实验过程:将3只大花盆分为如下三组:A组:附近的土壤+幼苗10株B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幼苗10株+钾肥C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幼苗10株+酸碱调节剂各组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和记录每株幼苗的株高,并对数据进行处理。请回答:(1)“小明怀疑是土壤中缺钾”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_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得出结论(2)测量和记录每株幼苗的株高后,对数据应如何处理?_(3)请在图中用柱形表示B

8、、C组的预期实验结果。(4)小明建议爸爸在此荒地种植西瓜时,应追施适量的_(用化学式表示)和钾肥进行改良。8 某新型催化剂能催化降解工业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探究影响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如下实验。取四份完全相同的某有机物溶液,控制条件如左下图,然后加人等量的新型催化剂,测得该有机物被降解的百分比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下表:(1)为探究pH对降解反应速度的影响,应选取哪两组来做对照实验?_(用字母表示)(2)由A、B、C三组实验结果可知此新型催化剂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为_左右。(3)实验中若要测定到某一时刻有机物被降解的百分比,需要迅速把试管中液体的pH调到10,这样做的目的是_。9 小明学习了“皮肤

9、能阻挡微生物侵入人体”的相关知识后,他想了解果皮能否成为阻挡微生物的屏障。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取三个新鲜、等大的苹果,洗净、消毒,分别标为A、B、C。步骤二:再取一个腐烂的苹果,将牙签插入这个苹果的腐烂部位,然后拔出,用该牙签的尖端轻轻地在A苹果的表面滑动,不划破果皮;将牙签再次插入腐烂的苹果里,然后拔出,用牙签尖端在B苹果上划出一条狭长的划痕,并划破果皮;对C苹果不做任何处理。步骤三:将A、B、C三个苹果分别放人相同的三个消毒过的塑料袋中,放在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一次,并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将三个苹果洗净、消毒 。(2)实验中,把牙签插入苹

10、果腐烂部位的目的是 。(3)请你帮助该同学设计一个表格,用来记录前三天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现象不需填写)。10纤维素酶对工业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有较好的分解作用。为了探究影响该酶活性的因素,进行如下实验。取20毫升某有机物溶液,平均分成4份,分别加入A、B、C、D试管中,条件控制如下图,然后加入等量的纤维素酶,记录并整理相关数据如下表:(1)为了完成本实验,除了pH试纸,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写出两种)。(2)该设计是为了探究_因素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3)实验中若要测定某一时刻有机物被分解的百分比,需要迅速把试管中液体的pH调到10,这样做的目的是_。11南方红豆杉为世界珍稀濒危物种,种子的休

11、眠期长,种子萌发率低。某学校科技小组围绕“提前解除种子休眠,提高萌发率”这一目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并得到了下图中的实验结果。(1)科技小组进行本实验基于的科学猜想是机械破损、 、适宜温度等外因能解除种子的休眠期提高发芽率;(2)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3)为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更具有说服力,还应如何改进实验? 。12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酸的性质时,做了如下实验:向放有少量CuO粉末的试管中加入6毫升盐酸,观察到黑色粉末很快溶解,并得到蓝绿色溶液。而向放有少量CuO粉末的试管中加入6毫升硫酸溶液,常温下无明显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呢?【建立猜想】两种酸溶液的pH不同。(注:pH相同,则单位

12、体积溶液中H+数目相同)两种酸溶液中的 不同。【实验过程】实验次数 试剂 实验条件 实验现象1 0.2克CuO粉末+6毫升pH=0的盐酸 常温 黑色粉末很快溶解,溶液呈蓝绿色2 0.2克CuO粉末+6毫升pH=0的硫酸 常温 无明显现象3 0.2克CuO粉末+6毫升pH=0的硫酸+0.35克NaCl 常温 黑色粉末很快溶解,溶液呈蓝绿色4 0.2克CuO粉末+6毫升pH=0的硫酸+0.35克 常温 无明显现象【实验结论】常温下,pH相同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于CuO反应现象出现差异的原因是由于 _促进了反应的进行。13小科同学发现一个生活现象,道路两旁的红叶石楠春天长出红色的嫩叶,到了夏天,这些红色

13、的叶片变成了绿色,小科猜想可能跟夏天的温度高或光照强有关,于是,小科决定研究光照能否影响叶片变绿,他借鉴“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组别 甲组 乙组实验材料 同种红叶石楠多株 同种红叶石楠多株环境条件 阴暗、低温 光照充足、适宜温度处理方法 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实验环境中一段时间(1)交流评价:学习小组同学对该实验方案讨论后认为,因为实验选材和环境条件设置没有控制好变量,该方案并不能探究“光照能否影响叶片变绿”。请你对该实验方案进行改进:对实验材料选择的改进是 。甲组的环境条件应该重新设置为(2) 实验预期;假如光照对叶片变绿确实有影响,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14最近,一

14、股“水果酵素”风潮席卷我国各地,它所宣传的“减肥”、“养颜”、“排毒”等种种功效,让它成为了爱美人士竞相追捧的对象,酵素是酶在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别称,指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质。小亮同学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进行了以下操作:取3支试管,编号并各注入稀淀粉溶液;向各试管注入淀粉酶溶液;向各试管滴碘液;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37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min;观察实验现象。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操作 加入物质 A试管 B试管 C试管 稀淀粉溶液(mL) 2 2 2 淀粉酶溶液(mL) 1 1 1 碘液(滴) 1 1 1 温度处理(5min) 37 100 0 观察现象(1)以上操

15、作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是 。A、 B、(2) 以正确的实验顺序进行实验后,观察到B试管内的溶液变蓝色,这是因为 。(3)15min后,在A试管中,淀粉酶的质量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15 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而当我们狼吞虎咽时,这种甜味并不明显,这是为什么呢?小明查阅资料得知,唾液能使馒头中的淀粉消化成麦芽糖,我们感觉到了甜味。结合生活经验,她猜测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能提高唾液消化馒头的速率,于是小明展开了实验探究。实验室为他提供的器材和药品有:烧杯、试管、滴管、玻璃棒、小刀、可调温的恒温水浴装置、蒸馏水、碘液、新鲜唾液(建议每次取用 2 毫升)、新鲜馒头适量

16、等。(1)本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列举 2 种)(2)请你设计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能提高唾液对淀粉的消化速率吗?”的实验方案。(注:可以在文字表达的基础上借助装置图、表格等形式阐述实验方案)。16某兴趣小组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后,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提出问题】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建立猜想】只有Na2SO4;有Na2SO4和H2SO4两种物质;有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实验验证】为了验证猜想,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再将表面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 铝片表面有大量气

17、泡产生据此,甲同学认为猜想成立,他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思提高】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获知:Al与NaOH溶液反应也能生成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Na2SO4溶液显中性。所以认为猜想可能成立,于是进行了实验,并证明猜想确实成立。则:乙同学的实验操作可以是: ;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由此否定了甲同学的结论。17植物种子的萌发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人员在人工气候培养室(温度、湿度等可调控)的适宜条件下进行了某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研究。各组种子7天后的萌发率数据如下表:(1)根据如表数据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写出2条结论即可)(2)除了土

18、壤含水量与温度之外,影响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还有 。(3)设计实验探究:土壤含水量为15%时,该玉米种子在2530温度区间内种子的萌发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18为了探究环境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小金同学设计了如下实脸:选用籽粒饱满、均匀一致的菜豆种子60粒,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别放入三个垫有二层湿滤纸的培养皿内。用记号笔在每个培养皿上做好标记(如图所示),然后将三个培养皿分别放到4、25、40的培养箱中恒温培养7天。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步骤_。(2)培养皿垫二层湿滤纸的目的是_。(3)若实验结果三个培界皿中都没找到发芽的菜豆,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19

19、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1)滤液A和滤液B含有相同的溶质,其名称是_;(2)写出步骤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要检验步骤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_。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古希腊的医生虽然知道心脏与血管的联系,但是他们认为动脉内充满了由肺进入的空气,因为他们解剖的尸体中动脉内部是空的。【材料二】公元2世纪,希腊医生盖仑解剖活动物,将一段动脉的上下两端结扎,然后剖开这段动脉,发现其中充满了血

20、液。盖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肝脏将人体吸收的食物转化为血液;血液像潮汐一样在心脏与静脉之间来回流动,但血液从心脏到动脉是单向的且最终被人体吸收;左右两个心室的隔膜上有小孔,血液可互相流通。【材料三】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哈维深入地研究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他做了一个活体结扎实验,当他用绷带扎紧人手臂上的静脉时,心脏变得又空又小,而当扎紧手臂上的动脉时,心脏明显胀大。哈维还进行了一个定量实验,解剖心脏并计算血液流量,以每分钟心脏搏动72次计,每小时由左心室注入主动脉的血液流量相当于普通人体重的4倍。于是哈维提出了血液循环理论,但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哈维没有发现血液在动脉和静脉之间的流通管道而招致质

21、疑。直到1661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尔比基在显微镜下发现这一微小管道的存在,证明哈维的理论是正确的。(1)马尔比基发现的“微小管道”是 。(2)盖伦将“一段动脉上下两端结扎”的操作是基于 的猜想。(3)哈维的定量实验否定了盖仑观点中的 (选填序号)。21凝乳酶是哺乳动物体内一种催化乳汁凝固的酶,在生产应用中可用来将牛奶转变为固体奶酪。凝乳酶的活性受温度、pH 和盐酸盐(如 CaCl2、NaCl 等)种类的影响,已知凝乳酶在 42的酸性环境下活性最强,为了比较单一加入 CaCl2或 NaCl 或同时加入 CaCl2、NaCl 对凝乳酶活性的影响,小明欲利用新鲜纯牛奶、小牛胃凝乳酶固体粉末、蒸馏水、

22、溶质质量分数为均为 10% 的 CaCl2溶液和 NaCl 溶液、稀盐酸、NaOH 溶液、试管、可调温的恒温水浴装置等进行实验。老师建议实验用量的搭配比例为:10 毫升纯牛奶1 毫升盐溶液30 毫克小牛胃凝乳酶固体粉末。(1)本实验需要用到测量仪器有 。(列举 2 种)(2)请结合老师的建议,写出该实验的步骤: 。22科学探究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某兴趣小组进行了金属燃烧实验:实验 1 2 3步骤 将一片铝箔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 将另一片相同铝箔伸人到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引燃 将一段镁条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现象 铝箔不燃烧,熔化后也不滴下,外面立即形成一层薄膜 铝箔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23、 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试回答下列问题:(1)进行1、2实验的目的是为研究铝和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是否与氧气的 有关。(2)某同学分析2、3实验后就得出了如下结论:不同金属的活动性是不同的。其他同学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3)小组同学认为镁和铝的活动性可以通过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来比较,你认为还可以通过 _的实验来比较。(4)在实验1中,有同学用细针去刺破液态铝外面的薄膜,观察到里面的液态铝依然没有流出来。实验后,同学们查阅资料获知该薄膜是氧化铝,其熔点明显高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由此推断,刺破薄膜后液态铝会迅速和 反应又会形成致密氧化膜,所以液态铝不会流出来。23菠萝是一

24、种营养非常丰富的水果,小明同学吃完菠萝后,口腔内常有刺痛发麻的感觉,针对这种症状他查阅资料得知菠萝中有一种菠萝蛋白酶,能分解口腔黏膜和舌头表面的蛋白质,菠萝中真的有蛋白酶吗?他进行了如下实验:组别 A B C实验处理 1取三只相同的小烧杯,编号A、B、C,分别放入0.5厘米3大小的果冻(成分为蛋白质)各3小块2、在A烧杯中加入10毫升蛋白酶溶液 在B烧杯中加入10毫升蒸馏水 在C烧杯中加入10毫升鲜榨菠萝汁3、将ABC三只烧杯同时放在37的恒温环境中,三小时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 果冻消失了 没有明显变化 果冻消失了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与B两组实验形成对照实验,其中实验组是_组。(2)分析

25、A、B、C三组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小明完成实验后,向自己的科学老师汇报了实验结果,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同时老师建议他以后先将菠萝放在盐水中或热水中浸泡几分钟后再食用。(3)试解释食用菠萝前先将菠萝放在盐水中或热水中浸泡的原因:_。24波尔多液是由胆矾(CuSO4 5H2O)、生石灰(CaO)分别与水按一定质量比混合而成的杀菌剂。其主要是利用Cu2+起杀菌作用。但农业应用中,对幼苗一般不建议使用。为什么?小金进行了多项实验,其中一项实验如下:挑选均匀一致,色泽明亮的饱满莴苣种子用体积分数20%的乙醇消毒,蒸馏水洗净,然后用滤纸吸干水分。在铺有一层脱脂棉的培养皿中预先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

26、。每皿均匀放置50粒种子,于25恒温箱内培养。每天喷适量蒸馏水,保证种子的正常发育。CuSO4溶液浓度(毫克/升) 根长(厘米) 芽长(厘米)0 1.02 2.4350 0.81 2.22100 0.52 2.13150 0.49 1.96200 0.32 1.54每天观察记录种子发芽情况,第14天时测定萌发幼苗的根长、芽长,所得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1)不能在铁桶中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 。(2)该实验的研究目的是 。(3)实验中,小金为什么要对种子进行消毒?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专家要求农业生产中不得过量使用波尔多液,从保护环境考虑,主要目的是减少 污染。25

27、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四种溶液,只知道分别是K2CO3溶液、CuSO4溶液、CaCl2溶液和稀盐酸,请你参与下列实验的探究:(1)不用化学实验通过观察颜色就能直接鉴别出来的是CuSO4溶液;(2)取另三种溶液两两混合,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如下:实验步骤 现象和结论任取少许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再用滴管取另一种溶液,分别滴加到上述两支试管中 若实验现象为:一支试管产生气泡,另一支试管无明显现象,则滴管所取的溶液为_; 若实验现象为_,则滴管所取的是K2CO3溶液。(3)某同学将(2)中实验后的所有废液倒入一个烧杯中,最后烧杯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填离子符号)。26课堂上老师演示了锌跟稀硫酸的反应,小明对实

28、验后试管中溶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他先用pH试纸测得反应后剩余溶液的pH=1,然后往该试管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发现当他滴下第一滴溶液后,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老师将稀硫酸加入有锌粒的试管后,随着反应的进行,锌粒有上浮到液面的现象,请解释此现象: 。(2)小明认为滴下第一滴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的沉淀不可能是氢氧化锌,理由是 。(3)老师根据实验现象画出了沉淀质量随滴加的氢氧化钡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BC段产生的沉淀是 。(填化学式)27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要进行以下操作: 取3支试管,编号并各注入稀淀粉溶液; 向各试管注入淀粉酶溶液; 向各试管滴碘液; 将3支

29、试管分别放在37、60、0的水中维持温度5分钟; 观察实验现象。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操作 加入物质 A试管 B试管 C试管 稀淀粉溶液(毫升) 2 2 2 淀粉酶溶液(毫升) 1 1 1 碘液(滴) 1 1 1 温度处理(5分钟) 37 100 0(1)以上操作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是 。(某些操作可多选)(2)最简便的制取淀粉酶溶液的方法是收集并稀释唾液。用清水漱口后让唾液流入试管中收集,再用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稀释。“用蒸馏水稀释”能否改为“用清水稀释”,为什么? 。(3)以正确的实验顺序进行实验后,如果出现 现象,则说明温度对酶活性有影响,在37附近最佳。28酶的活性受温度、酸碱度

30、和激活剂等因素的影响。(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 ;取3支试管,编号并分别注入2毫升淀粉溶液向各试管注入1毫升淀粉酶溶液向各试管滴一滴碘液将3支试管分别移入40的热水、沸水、冰水混合物中保持5分钟观察实验现象(2)凡是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都称为激活剂。已知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探究氯离子(Cl-)是否为唾液淀粉酶的一种激活剂,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第一步:取小试管2支,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药品顺序加入到相应的试管试管号 0.5%淀粉溶液 0.5%HCl溶液 蒸馏水 稀释的唾液1 2ml 0 1ml 1ml2 2ml 1ml 0 1ml第二步:向各试管

31、中加碘液1滴,将2支试管同时放入37的水中加热。小强对第二步中的“37的水”的设定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把温度控制为相同就可以,改用室温下的水更方便操作。小明认为小强的观点不合理,其理由是 ;老师看了小明的实验设计,指出该实验还不能证明氯离子是否为唾液淀粉酶的一种激活剂。小明需改进的是 ;小明改进实验后,若观察到两试管里蓝色同时褪去,可得出结论 。29小敏用如图装置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和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必要的固定装置已略去):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药品和水;记录C中液面刻度(C为带有刻度的玻璃管);由A向B中滴加试剂至过量;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

32、记录C中液面刻度,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 mL(经查,该气体密度为g/L);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W g。(1)B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3)小敏发现实验中由于缺少某一步骤导致数据缺乏而无法计算,该步骤是: ;(4)通常实验前须估算药品用量,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盐酸的量不足,应中途加酸还是重新实验?并说明理由: 。30在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后,某科学小组同学对于“含氧化合物制氧气”问题,提出了如下观点:【观点】只有含氧化合物才能作为反应物制氧气;任意一种含氧化合物都可以作为反应物制氧气。【已知】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

33、原理如下:2H2O22H2O+O22KClO3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对于以上观点,该小组同学决定用学过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加以证明。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探 究 一】针对观点,大家一致认为不需要设计验证实验就可直接判定该观点是正确的。(1)他们判定观点正确的理论依据是 。(2)除上述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反应物以外,请你再列举一种能分解生成氧气的非金属氧化物 。(填化学式)【探 究 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三种物质以及试管(主要成分是SiO2)、酒精灯、铁架台等必要的仪器。请从中选择合适的药品及仪器,从含氧物质加热能否产生氧气的角度,设置一组

34、对照实验,证明观点错误。(3)上述对照实验的方案是: 。(要求写出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评价交流】比较、反应原理可知,两者都需要MnO2作催化剂,但KClO3需要加热;比较、反应原理可知,两者都需要加热,但KClO3还需要催化剂,根据上述分析,对含氧化合物制氧气,归纳槪括出一个新的观点(观点)。(4)观点:含氧化合物若能作为反应物制氧气, 。参考答案1 集气瓶 B 没有加入二氧化锰(或没有加入催化剂)2 (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2)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白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但在四周内不能降到正常水平3 O2 过氧化氢酶 高效性4 (1)1毫升0.5%氯化钠溶液和1

35、毫升唾液(2)将2支试管放入37水中,恒温水浴(3)B试管里蓝色先褪去5 (1)将注射器活塞固定,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蒸馏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如果分液漏斗颈部能形成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或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加热锥形瓶,如果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停止加热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来位置,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或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力将注射器活塞往里推(或往外拉),停止用力,活塞回到原来位置,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2)相同时间收集的氧气体积(3)H2O2分解速率可能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6 (1)大小相同、籽粒饱满、结构完整(2)25时,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最高(或“种子的发芽

36、率在10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253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少”)(3)在2030之间分别设置5组不同温度即21、23、25、27、29,重新进行以上实验并测得各组发芽率。7 (1)B(2)求平均值(3)(4)Ca(OH)2(或“CaO”)8 (1)AD (2)40 (3)防止有机物继续被降解9 (1)去除苹果表面的微生物,防止对实验的干扰(2)使牙签带上微生物(3)A苹果 B苹果 C苹果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A苹果B苹果C苹果或10(1)温度计、量筒(秒表) (2)温度和pH值(3)使反应立即停止,使测得的实验数据更准确11(1)赤霉素(2)机械破损、赤霉素浸

37、泡、温度对解除种子休眠,提高萌发率都有作用,但机械破损后再用40的赤霉素浸泡效果最好(3)再设置3组,分别把第3、4、5组的0.05%赤霉素溶液改为等量、等温的清水进行对比实验12【建立猜想】酸根离子(或阴离子) 【实验过程】Na2SO4 【实验结论】Cl-13(1)同一株红叶石楠部分叶片(或同一张叶片)阴暗、适宜温度(2)甲组不变绿,乙组变绿14(1)A (2)高温使酶失去活性 (3)不变15(1)量筒、秒表(或计时器、温度计、托盘天平)(2)取三份等质量的馒头和相同的三支试管,用小刀将其中二份切成体积相同的馒头小块,模拟牙齿的咀嚼,并用玻璃棒的搅拌模拟舌的搅拌,进行下表所示的实验:编号 馒

38、头处理 滴加试剂 是否搅拌 观察记录数据试管1 馒头碎块 2滴碘液+2mL唾液 搅拌 蓝色消失所用的时间试管2 馒头块 2滴碘液+2mL唾液 搅拌试管3 馒头碎块 2滴碘液+2mL唾液 不搅拌162Al+3H2SO4=Al2(SO4)3+3H2;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或: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CuSO4溶液,产生蓝色沉淀)17(1)土壤含水量为20%时,在525之间,温度越高,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越高;土壤含水量为10%20%之间,温度为25,土壤含水量越高,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越高;当温度为5时,土壤含水量在10%20%之间,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是0;当温度为25时,土壤含水量为20%时,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最高。(2)充足的空气(氧气)(3)选取形状大小,饱满程度相似的玉米种子若干颗。在2530区间内均匀分为若干组(如分成26、27、28、29、30五组)。土壤含水量为15%,土壤疏松且疏松程度相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进行萌发,统计该种子7天后的萌发率。18(1)每天观察并记录每个培养皿中萌发的菜豆种子数(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