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 冀中的地道战(教案)_第1页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 冀中的地道战(教案)_第2页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 冀中的地道战(教案)_第3页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 冀中的地道战(教案)_第4页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 冀中的地道战(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冀中的地道战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侵略、堡垒、妨碍、隐蔽”等词语。2.学习速读的方法,练习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知道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无穷无尽的智慧。教学重难点重点练习速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难点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读懂课文,画出地道结构平面图。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1)初读课文,默读浏览,整体感知,概括主要内容。(2)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3)回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4)思考:地道战取得成功的

2、关键是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2.多媒体课件(1)关于作者周而复的资料。(2)地道战的图片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侵略、堡垒、妨碍、隐蔽”等词语。2.初读感知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激趣导课。1.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带大家参观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既不是壮观辉煌的古代建筑,也不是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但它同样体现了中国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这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战争遗迹冀中地道。2. 介绍冀中地道战的时代背景。在抗日战争时期,具体一点说就是1942年到1944年,日本帝国主义调集了几十万军队对我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

3、扫荡”,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他们在铁路和大道的两旁挖了很深的封锁沟,挖出的泥土就用来筑成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封锁政策。为了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狠狠地打击了敌人。3.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我们继续练习速读。今天要告诉大家,我们可以试着抓住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子体会。二、检查预习。1. 板书课题并提问。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冀中”是什么意思?在预习中你是怎样理解的。(经过查字典我知道“冀”是河北省的简称。“冀中”是河北省的中部。)当你看到“地道战”三个字时,你想的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4、?2. 出示本课会写字,读一读,写一写。侵 略 筑 堡 党 丘 妨 蔽 陷 拐3. 初读课文,概括各段的段意。 全文共8个自然段,教师组织学生朗读,然后分小组讨论,概括各自然段的内容并板书。第1自然段:介绍当时的情况。第2自然段:地道战的产生。第3自然段:概括介绍地道战的规模和作用。第4自然段:具体介绍地道的式样和结构特点。第5自然段:详细介绍地道的出口。第6自然段:介绍地道怎样防火、防水、防毒气。第7自然段:介绍地道里的联络方式。第8自然段:介绍地道战的历史意义。4. 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分层、概括层意。1.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创造了地道战;2.地道的式样和特点;3.利用地

5、道对付敌人的进攻;4.地道战粉碎了敌人的“扫荡”。请同学们将这四句话作为分层的依据,把8个自然段分成4层,看哪几个自然段可以划为一层。(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应地画出分隔符号。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教师复述同学们提出的4个问题。即:为什么要开展“地道战”?“地道”是什么样的?怎样“战”的呢?“战”的结果又如何呢?)5.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通、读正确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对课文内容进行段落分层,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三、总结谈话。 这节课,我们不仅读通了课文,还初步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那么地道战的结构和作用,作者又是怎样介绍清楚的呢?我们

6、下节课再来学习。第2课时课时目标1. 通过反复诵读、展开想象、质疑问难、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理解课文,体会地道战的智慧。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地道的结构、作用等介绍清楚的。教学目标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来看冀中的老百姓是如何和日本侵略军斗志斗勇的呢?二、分层教学,把握重点。(一)学习第一层(第13自然段)。1. 这一层交代了地道战产生的时间和背景。哪位同学知道为什么要开展地道战呢?(因为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冀中平原上修筑封锁沟和封锁墙,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在这种情况下,冀中人民创造了“地道战”,坚持敌后游击战争。)2. 师:说得好。日本侵略军修筑封锁沟和封

7、锁墙,就是要使冀中平原上的人民相互之间不能来往,不能联合起来打击敌人。于是冀中人民就创造了“地道战”来打击敌人。这就是“地道战”产生的原因。 (板书:封锁沟 封锁墙 地道战)3.这一新的斗争方式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好处?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从这里可以看出“地道战”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保护自己;二是能够更好地打击敌人。(板书:保护自己打击敌人)4. 在第3自然段中哪句话最能总结“地道战”的情况?(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5. 这句话中的“奇迹”是什么意思?(“奇迹”是想象不到的很不平常的事。)6. “

8、地道战”的确是个奇迹。课文又从三个方面给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课文。(二)学习第二层(第4、5自然段)。1.这一层是以任丘的地道为例,介绍了地道的式样和结构特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一层还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怎样分?(这一层还可以分为地道的内部和地道的出口两个部分。)2.地道的内部构造分为哪几部分?有什么特点?学生默读课文后按顺序回答,老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板书。(板书:地道内部高、深、大洞、小洞、气孔)教师一边板书一边重复地道内部构造的特点,并在同学分析的基础上再次提出问题,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3.“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9、?这句话进一步说明地道里既不气闷也不黑暗,非常安全。冀中人民在这里边战斗边生产,充满生活气息。4.课文是怎样介绍地道出口的呢?地道出口有什么特点呢?学生默读后回答问题,教师板书重要词语。(板书:地道出口口外:荆棘陷坑口内:坚固的洞“迷惑洞”死道:地雷活道:“孑口”)5.教师解释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是李白诗里的一句诗。意思是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在这里形象地写出了地道“孑口”易守难攻的特点。6.教师结合板书小结这一层内容。这一层对地道的构造及特点介绍得比较清楚,使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只是一百多种地道中的一种。

10、地道的特点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既可以保护自己,又能够打击敌人。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地道战”的确是(学生齐答:奇迹。)三、学习第三层(第6、7自然段)。1.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打击敌人同样说明了这是“奇迹”。冀中人民是怎样利用“地道”打击敌人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6、7自然段。(敌人想方设法破坏,冀中人民发挥聪明才智,想出许多妙计来防备。)(1)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板书。(板书:破坏防备)(用土和沙灭火;吊板用来挡住毒气;利用枯井暗沟防水攻。任凭敌人想出什么毒计,冀中人民也有妙计来对抗。另外,因为地道都是通着的,还可以转移到旁的村子去。)(板书:火攻、毒攻、水攻、土沙、吊板、

11、枯井暗沟)(2)教师用箭头将上下板书连接起来并小结,使学生能够更清楚地理解这部分内容。引读:敌人用火攻(土和沙)敌人放毒气(用吊板挡)敌人用水攻(枯井暗沟)2.冀中人民还有更先进的方法保护自己,打击敌人,因为他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发明了“无线电”“有线电”。我可要提醒同学们,这可不是现在的“手机”“呼机”,它是什么呢?请一位同学读一遍 下面这段话大家就会清楚了。(学生读书,教师板书。)(板书:无线电吆喝 有线电拉铃)3.理解“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句话的含义。(组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书上及电影、电视节目中获得的知识,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四

12、)学习第四层(第8自然段)。1.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师提出问题。2.地道战在抗日战争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尾?(总结性的结尾,写清了地道战的结果和作用。)4.请学生把开头段和结尾段连起来朗读,让学生体会首尾呼应的作用。(教师板书。)(板书:为了粉碎“扫荡”“扫荡”被粉碎了简直是个“奇迹”留下了惊人的“奇迹”)三、总结全文,升华真情。课文从“奇迹”一词开始,到“奇迹”一词结束。全篇课文通过对地道的构造、特点,冀中人民利用地道巧妙地打击敌人,以及地道在战斗中所起的作用几个方面的描写,具体阐明了地道战是个惊人的“奇迹”。从而说明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人民战争具有巨大的威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能说。课堂上,教师应努力营造学生活动空间和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