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浙江选考国别史专题训练:俄国篇_第1页
2022届浙江选考国别史专题训练:俄国篇_第2页
2022届浙江选考国别史专题训练:俄国篇_第3页
2022届浙江选考国别史专题训练:俄国篇_第4页
2022届浙江选考国别史专题训练:俄国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届浙江选考国别史专题训练:俄国篇【考情统计】2021年6月第27题 考察俄国新经济政策和苏联搞社会主义的启示2021年1月第29题第(3)问 考察美苏冷战2020年1月第24题 考察美苏冷战2019年4月第23题 考察莫斯科战役2018年4月第23题 考察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2017年11月第34题第(2)问 考察列宁的理论探索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2015年10月第22题 考察斯大林格勒战役【宏观建构】备注:根据人民版必修和人教版选修整理。时期阶段特征重要人物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政治:君主专制; 外交:1689年与中国签订尼布楚条约近现代:两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2

2、0世纪初)政治:君主专制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工业生产则集中于工业化程度高、科技先进的欧美诸国和日本 科技:雅可比采用电磁铁做转子,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电动机亚历山大二世一战(1914-1918)政治:参加协约国集团;军事: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 列宁一战后至二战前(1919-1939)政治:苏联成立经济:两个五年计划外交: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列宁;斯大林二战(1939-1945)政治军事: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会战等外交: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斯大林;朱可夫两极格局(1945-1991)政治:美苏对峙(冷战);经济:

3、经济互助委员会;苏联模式;加速发展战略;外交:柏林墙事件、古巴导弹危机、中苏关系正常化等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多极化趋势加强(1991至今)政治:苏联解体,俄罗斯走出低谷军事:应对车臣问题外交:叶利钦推行全方位外交,普京采取务实政策叶利钦;普京【基础梳理】备注:根据人民版必修和人教版选修整理。柴可夫斯基(1840-1893)被誉为旋律大师,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三P147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中,安娜卡列尼娜是他艺术史上最完美的一部长篇小说。托尔斯泰的作品充满了战斗力,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三P147俄国画家列宾以其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抨击了俄国现实社会

4、的黑暗和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三P1491838年,俄国物理学家雅可比采用电磁铁做转子,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电动机。三P1291870年,列宁出生。选4-P85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选3-P61895年,列宁在日内瓦会晤俄国劳动解放社的领导人普列汉诺夫。选4-P851900年,全俄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报纸火星报在德国莱比锡出版,为建党做理论宣传。选4-P85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布尔什维克党成立。一P1461917年3月8日,俄国二月革命爆发,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统治俄国三百余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1917年4月列宁在布尔什维

5、克会议上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一P148、1491917年7月,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表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一P1491917年11月6日-7日,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一P149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选3P14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二P131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二P1321922年,苏联成立。二P134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二P135

6、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二P1361932年,苏联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二P1361933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二P1361936年,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这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建立。二P1361937年,苏联提前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二P1361939年8月,苏德两国在莫斯科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选3P561941年9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选3P66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它不仅使苏德战场局势发生了根本

7、逆转,而且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也具有深远的影响。选3P691943年11月,苏美英三国首脑举行德黑兰会议。选3P73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奥斯威辛集中营。选6P112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举行雅尔塔会议。选3P741945年4月30日,苏军攻克柏林。选3P741945年7月,苏美英三国首脑举行波茨坦会晤。选3P74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选3P741947年9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一P1551949年1月,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一P155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一P156

8、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在华沙缔结友好互助条约,从而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一P1551962年,苏联为改变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开始向古巴运送中程导弹,酿成古巴导弹危机。一P157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二P143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中苏双方宣布关系实现正常化。一P95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一P1651993年,叶利钦政府开始调整对外政策,推行全方位外交,以确保大国地位。一P1662000年,普京出任俄罗斯

9、总统。一P166【真题训练】1(2021.6浙江高考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从1921年4月他写的论粮食税到逝世前口授的论合作制等一系列文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列宁正是通过新经济政策探索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在1922年初写道:“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不久,就取得许多令人注目的成就,列宁满怀信心地认为,只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会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俄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方法和形式上

10、作出的“根本改变”。新经济政策既是探索更是寻路,用一句话指出该政策对俄国探索社会主文建设道路的价值。(5分)【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影响;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和意义。【解析】本题中“根本改变”一问,从社会主义建设方法和形式两个角度作答。结合所学,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从建设方法看,它实际上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作出的局部调整,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并未改变苏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从建设形式看,对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以发现:从向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直接过渡转变到逐步过渡。 第二小问“价值”,根据材料所给信息“列宁正是通过新经济政策探索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1、,可见:新经济政策从俄国国情出发,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结合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的启示就在于:它使俄国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丰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答案】(1)改变: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从向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直接过渡转变到逐步过渡。价值:找到了一条俄国向社会丰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 (2021.6浙江高考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二1980年,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说:“苏联搞社会主义,从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63年了,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1986年,邓小平会见波兰领导人时说:“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历史是邓小平上述判断的最好见

12、证。摘编自陆南泉等苏联兴亡史论(2)“历史是邓小平上述判断的最好见证”。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苏联搞社会主义”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启示。从经济角度分析“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主要表现。(5分)【考点】苏联模式【解析】本题中“启示”一问,应从国情角度出发。苏联模式从当时苏联面临的内外困境出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长远看,它存在诸多弊端,最终成为制约苏联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主要因素,而苏联也在1991年宣告解体。所以,对中国发展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一是苏联模式并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二是中国必须与自身国情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小问从经济角度分析该模式不成功的主要

13、表现,实际上就是要求回答出苏联模式在经济领域的弊端。结合所学,苏联在斯大林执政上台后,实行工业化之时,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但从长远看,苏联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主要表现在: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影响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经济发展失去动力。【答案】(2)启示:苏联模式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表现: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影响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经济发展失去动力。3. (2020.1浙江高考24)二战后,美苏争锋,冷战局面出现。右图为1962年古巴导弹

14、危机示意图,结合所学,分析判断美苏核赌博造成的危机是冷战背景下第一次“特种战争”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华盛顿、纽约处在导弹射程之内美苏对抗与危机虽不时发生,但双方力图寻求途径达成妥协美国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A B C D 【考点】美苏争锋古巴导弹危机【解析】冷战背景下第一次“特种战争”指的是越南战争,故错误;图中所示,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华盛顿、纽约处在导弹射程之内,故正确;从结果看,双方力图寻求途径达成妥协,古巴导弹危机得以化解,故正确;图中所示,美国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4. (2019.4浙江高考23)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照常举行庆祝十月革命的阅兵式

15、。斯大林发表讲话:“让我们的伟大祖先的名字,在这次战争中鼓舞着你们!让伟大的列宁的旗帜指引着你们向胜利前进!”红场阅兵所显示的信心和意志鼓舞着苏军战士,并最终赢得这次战役的胜利。据此判断,这次战役的意义在于()宣告德军“闪电战”破产根本扭转苏德战场局势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迫使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A BCD【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莫斯科保卫战【解析】根据材料“1941年11月在这次战争中鼓舞着你们并最终赢得这次战役的胜利”,结合所学,1941年10月德军大举进攻莫斯科,莫斯科战役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故正确;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点,故错

16、误;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故错误;莫斯科战役后,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故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5(2018.4浙江高考23)右图所示为二战时期苏军攻克柏林海报。图中远处是柏林标志性建筑凯旋门(勃兰登堡门)。历史不会忘记这场神圣的反法西斯战争,其中苏联军民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项中对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表述准确的是() 莫斯科战役使德军闪电战破产 斯大林格勒战役根本扭转苏德战场局势“霸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光复巴黎,强渡莱茵河,会师易北河A B C D【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解析】莫斯科战役

17、重挫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是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故正确;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加速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是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故正确;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盟军军事行动,故错误;光复巴黎是盟军军事行动,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6. (2017.11浙江高考34)【加试题】“一战”以来,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越来越多地受到外部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二 残酷的战争俄国战前就已表面化的矛盾,战争武装了人民,沙皇政权土崩瓦解。列宁敏锐地意识到布尔什维克党革命的绝好时机来了。根据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显然尚未成熟。但是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同发展问题。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摘编自孙中山全集、姚海俄国革命等(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列宁为“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 在理论上进行的重大探索,并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6分)【考点】(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解析】(2)第一小问探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得出一战引发俄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