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择校、参考书、历年分数、考研经验_第1页
2021年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择校、参考书、历年分数、考研经验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3/32021年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择校、参考书、历年分数、考研经验 2020-2021年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择校、参考 书、历年分数、考研经验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同文”,即通识各国语文;“馆”也就是今天的“学院”。京师同文馆是当时的国立外国 折上阐明了建立京师同文馆的意图:“欲悉各国情景,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在国门被迫打开的时代,清政府应对当时国际形势的措施除了兴船政,就是办学校。而京师同文馆正是清政府兴办的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2019年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计划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101 思想

2、政治理论 202 俄语或203 日语或253 法语或254 德语 669 专业能力 819 专业知识 参考书 李赋宁主编:欧洲文学史共三卷4册,商务印书馆 罗经国:新编英国文学选读2卷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嘉:英国文学作品选读2卷本,商务印书馆 李宜燮、常耀信主编:美国文学选读2卷本,南开大学出版社 复试线 18年:总分330 政治英语50/专业课90 17年:总分330 政治英语50/专业课90 16年:总分340 政治英语50/专业课90 18录取情况 李桑汇英语语言文学初试分数385 王迪英语语言文学初试分数356 陈芳君英语语言文学初试分数352 王嘉仪英语语言文学初试分数351 王聿

3、佩英语语言文学初试分数365 樊林林英语语言文学初试分数330 考研经验 考试科目有两大类:专业课( 669 专业能力 819 专业知识)和非专业课(二外;政治)。 英语文学课负担较重,要有心理准备,付出大量耐心、艰苦的劳动。文学科目包括两大部分:英国文学与美国文学。英国文学所用教材是陈嘉海著,商务印书馆的英国文学史册、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所用教材则是美国MacMillan 公司出版的The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eture,一般大学图书馆均能借到。由于英国文学史与美国文学的anthology内容繁多详尽,没有必要一字不漏地读。前者可侧重名家名作,后者则可辅以

4、一套国内出版的美国文学教材。我当时用的是常耀信著,南开大学出版社的美国文学史(一册)及美国文学选读(上、下册)。这套教材的内容详略程度及难易程度对考研者来说都是比较合适的。 英美文学课的考题也可以分为两部分;文学史及文学作品辩析。文学史主要考作家作品的名字、作品的写作时代(答出是哪个世纪即可)、体裁(诗歌、戏剧、小说)。还有的题目就写作主题或其他显著特色考察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文学作品辩析,顾名思义,就是摘录几段名家原作,要求考生答出此引文出自什么作品,是谁,并且简要分析一下划线部分的含义。从考题来看,复习时应注意取舍,注意有特色、有代表性的东西,对于重要的作家作品,一定要详细透彻地了解。例如

5、有一年的考题要求考生写出Thomas Hardy小说的分类,另一年的考题则要求写出William Faulkner作品中频频出现的一个虚构的地名棗Yaknapatawpha county”。综观全卷,既考查考生的客观知识框架,又考查其文学鉴赏能力,两者点面结合,既有一定深度,更有一定广度。 语言学的准备任务相对轻一些。虽然系里列的考试参考书目上说明除了语言教程(胡壮麟等主编,北大出版社出版)外还要读几本原著,但实际上不少考生并没有读后者。如果语言学教程学得比较透彻,基本上能达到要求。 综合考试共分四部分:汉语知识、英美概况、欧洲文学史、文学(语言学考生必答)/语言学(文学考生必答)。汉语知识部

6、分主要考古代汉语,郭锡良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一套三册)即为很好的参考教材。考题主要是 对一些古汉语词汇、句子乃至段落的翻译,另外还会有一小部分现代汉语知识,主要是现代汉语词汇、成语的注音与释义,如“滥觞”、“风流倜傥”、“明日黄花”等。若能保持高考时的语文水平,则汉语知识这部分基本没什么问题。 至于英美概况,书目上只讲“一般介绍性书籍即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参考书。我在准备过程中主要参考了英美概况(陈治刚等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英语学习指导(北大英语系陶洁、胡壮麟等著,北大出版社出版)中的有关部分,实践证明效果还是不错的。到目前为止,考题为汉语,采用填空形式,主要考查英美国家的

7、地理、历史、政治等情况。近年来试题中逐渐增加了少量与经济有关的考题,如美国四大汽车公司的名字等。这种随时代形势而出现的新题目也是值得注意的。 欧洲文学所用教材主要是杨周翰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欧洲文学史上、下卷,考题也是用汉语,考查重点当然是欧洲文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作家、作品及事件。试题覆盖面较广,考查比较全面,如1997年有一道题要求写出法国“七星诗社”七位成员的名字。这七个名字是在教材的页末解释中出现的,一般人很容易忽略。由此可见复习时也不可过于简单。综合考试的最后一部分依报考专业而定,若报考文学应选做语言学部分,或报考语言学则应做文学部分。这一部分主要要求考生对报考专业以外的知识有一个

8、大体的了解,利用本科课程所学知识则基本能达到要求。 以下说说二外。跟非英语专业的公共外语课不同,二外是北大自己出题。值得注意的是,报考语言学专业的考生可以从法、德、日、俄中任选其一,报考文学专业的却不可以选择日语。这一点须及时了解,因为一般学校的英语专业大三一开始即开设二外,有些喜欢文学的同学选修了日语,最后再改学别的也来不及了,只好选择了语言学,很是遗憾。目前北大英语系本科生二外只开设法、德两种,法语所用教材为李志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学法语,德语则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德汉对照德语初级教程。二外试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用哪一套教材都可以,不一定非得用上述两套,只要认真学好一套教材,对

9、语法给予足够重视即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政治理论课考的是理科试题,全国统一,有大量的辅导材料与辅导班,这里就不多说了。 顺便说一句,考题形式每年都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参考教材也不能保证以后永远不变,这就需要考生通过各种渠道勤联系、多咨询,及时获得最新、最准确的信息,少走弯路。不过话又说回来,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形式怎样变化,考查的目的是不会变的,该知道的东西出题人一定会想办法用各种方式考查的。 面对如此繁重的准备任务,不仅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还要有充足的准备时间。一般来说时间不宜少于半年。我是从大三上学期的后半部分开始准备的,到大四上学期期末,时间略多于一年。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大四开学前必须把大学英语及英美文学全看一遍,另外学习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计划。大四上学期的任务比较重,特别是最后阶段,要求记忆的东西非常多(如综合考试 的各个部分,政治理论课等),要合理安排,大体上有个计划,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该看哪些不该看,这样总复习时就不至于手忙脚乱,顾此失彼了。 下面说一说我当时的复习方法,由于考试内容繁多琐碎,容易混淆与遗漏,我在复习文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