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四辩证法知识点总结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1页
政治必修四辩证法知识点总结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2页
政治必修四辩证法知识点总结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3页
政治必修四辩证法知识点总结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4页
政治必修四辩证法知识点总结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哲学与生活知识复习第1页第1页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联系6、发展4、矛盾7 、 创新2)(共19条原理)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第2页第2页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知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和互相作用。联系是普遍。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它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错起来丰富多彩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一、联系普遍性原理 第3页第3页2、办法论:要用联系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联系。3

2、、反对: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观点来结识和处理问题。第4页第4页二、联系客观性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不以人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联系都是客观)2、办法论:要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联系无能为力,人们能够依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联系。3、反对:反对否认事物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联系强加给事物。第5页第5页三、联络多样性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事物千差万别,事物联络也是各种多样。2、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

3、发展各种条件。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既要重视客观条件,又要恰当利用本身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3、反对:反对以一个联络概括事物之间各种多样不同联络,否认联络多样性。第6页第6页四、联系条件性原理1、原理内容:事物之间都是有条件地联系着,无条件联系是不存在。任何详细联系都依赖于一定条件,伴随条件改变,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原因之间联系性质、方式也要发生改变。2、办法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详细分析事物之间联系条件性。3、反对:反对忽略联系条件性,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互相

4、联系是错误。第7页第7页五、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分: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全局和发展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局部和发展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地位、作用和功效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含有部分所不具备功效;部分在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第8页第8页(2)整体和部分又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互相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互相影响。部分功效及其改变会影响整体功效,关键部分功效及其改

5、变甚至对整体功效起决定作用。整体功效状态及其改变也会影响到部分。第9页第9页2、办法论: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的,从而达到整体功效不小于部分功效之和抱负效果,同时必须注重部分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3、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考虑整体利益,忽略局部利益做法;又要反对只注重局部、部分利益而置整体利益于不顾,把整体和部分割裂开来反对。第10页第10页2、办法论:系统优化办法要求我们用综合思维方式来结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整体,从整体出发结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后形成关

6、于这一事物完整准确结识。3、注意:整体和部分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关系。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是完全同样。第11页第11页3、联系是客观阐明联系是不可改变联系是客观,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联系无能为力,人们能够依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联系。4、自在事物联系是客观,人为事物联系是主观。 两种联系都是客观 第12页第12页唯物辩证法发展观4条原理第13页第13页一、世界是永恒发展原理(发展普遍性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断息地改变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历史,发展实质是事物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含义

7、、实质)2、办法论:要用发展观点去看问题。反对用静止观点看问题。(即要把事物如实地当作一个改变发展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增进新事物成长。)第14页第14页3、反对:我们应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静止观点(反对形而上学用静止地观点看问题);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实状况旧观念。第15页第15页二、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发展原因)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第一位原因,而事物外部原因是事物发展第二位原因。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8、2、办法论:要求我们在观测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把内外因结合起来。 第16页第16页三、事物发展是迈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或事物发展总趋势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方向是迈进、上升,事物迈进道路是曲折、迂回,这是一切事物发展总趋势。2、办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程是光明,对未来充斥信心,积极勉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成长,又要做好充足思想准备,不断克服迈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道路上问鼎事业辉煌。3、反对:既要反对把事物当作是一帆风顺盲目乐观主义;又要反对看不到光明前程消极失望思想。第17页第17页四、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9、(发展状态)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定结果,质变又为新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量变。事物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量变,如此循环,不断迈进。第18页第18页2、办法论:(1)我们在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积累,为实现事物质变创造条件;(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性质才干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奔腾和发展。(简而言之,即注重量积累;不失时机,促成质奔腾;坚持适度原则)3、反对:反对忽略量积累,急于求成,盲目乱干;反对忽略

10、质奔腾,条件具备时优柔寡断,畏缩不前。第19页第19页 唯物辩证法矛盾观(唯物辩证法实质与关键) (7条原理) 第20页第20页一、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括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分离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互相吸引、互相联结属性,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矛盾双方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矛盾含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含义、对立统一关系)第21页第21页2、办法论:矛盾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观点、全面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

11、矛盾双方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统一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增进矛盾双方互相转变。)3、反对: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第22页第22页二、矛盾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括矛盾事物是不存在,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第23页第23页2、办法论:要求我们认可矛盾

12、普遍性与客观性,认可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认可矛盾,分析矛盾,敢于揭发矛盾,积极寻找正确办法处理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3、反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碰见矛盾绕着走做法,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第24页第24页三、矛盾特殊性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特殊性,是指矛盾着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这些不同矛盾组成了一事物区分于他事物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矛盾,这些不同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不同矛盾、同

13、一矛盾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第25页第25页2、方法论:要做到详细问题详细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详细分析矛盾特殊性,并找出处理矛盾正确方法。)3、反对:反对对详细事物不作详细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个方法处理不同事物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教条,生搬硬套第26页第26页四、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也就是矛盾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关系。两者互相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事物无论如何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括普

14、遍性事物是没有。两者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由于事物范围极其广大和发展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第27页第27页2、办法论: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详细分析矛盾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详细历史统一。(补充:这一原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详细实际相结合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依据。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结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结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普通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工作办法。)3、反对:注

15、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普遍性,忽略矛盾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特殊性,忽略矛盾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联系第28页第28页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个矛盾,它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它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第29页第29页2、办法论: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处理,统

16、筹兼顾。3、反对:既要反对办事情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单打一”第30页第30页六、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个矛盾中两个方面力量是不平衡。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方面叫矛盾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方面叫矛盾次要方面。事物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2、办法论: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但又不忽略矛盾次要方面,即支流。3、反对: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事物性质反对第31页第31页七、主次矛盾、矛盾

17、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作用,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事物性质是由主要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矛盾主次方面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2、办法论:要坚持一分为二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结识办法。3、反对:反对形而上学一点论和均衡论。第32页第32页 区别主要矛盾与矛盾主要方面办法1知识:(1)深刻理解含义:a.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矛盾。它强调是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许多矛盾地位和作用不平衡,其中必有一个矛盾是主要。b.矛盾

18、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矛盾方面。它强调是同一矛盾中,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有一方是主要方面。第33页第33页2办法:(1)把握关键性词语(关键词法):a.主要矛盾经常用这样词语:中心、关键、重点、重中之重、核心、主导、。注意: 是指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荷花好汉篱笆琴 是指荷花好看还须绿叶扶持、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根桩、谈钢琴工作办法(抓主要矛盾同时,不要忽视次要矛盾)b.矛盾主要方面经常用这样词语:性质、本质、主流、主体、方向、大局、优劣、分析人和形势。第34页第34页(2)明确命题旨意(意会法

19、):a.主要矛盾普通适合用于“做、办事情”,改造世界、处理问题。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如何集中力量找出问题关键,抓住重点,处理矛盾,推动事物发展。b.矛盾主要方面普通适合用于“想、看问题”,结识事物(世界)。在事物存在利与弊、优与劣、功与过、长处和短处等方面,针对事物性质作出评价与判断,强调对这个事物当前情况结识。第35页第35页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划分是根源于对世界本质不同回答。凡认为世界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反应观点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就是唯心主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划分是根源于对世界终究处于一个什么情况不同回答。辩证法主张用联络、发展、全方面观点去看问题,反

20、之就是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又有联络。它们都是以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都各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区分,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也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划分 第36页第36页创新观点(2条原理) 第37页第37页一、辩证否认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否认,是事物本身否认,即自己否认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否认既不是简朴地必定一切,也不是简朴地否认一切,而是既必定又否认,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是旧事物中过时消极内容,保留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原因。辩证否认实质就是“扬弃”。第38页第38页2、办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不但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创新与发展,在结识世界和改造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