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仁寿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姓名:_ 班级:_ 考号:_一、选择题(共60分)1. 下列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部分),在相应空格内依次填入( )秦三国西晋唐元清A. 汉、隋、明B. 夏、五代、明C. 汉、隋、北宋D. 商、五代、明【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古代朝代出现顺序可知,秦、汉、三国、西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因此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2. 有人称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作为一种选官制度,其选拔标准是( )A. 帝王的喜好B. 才能和学识C. 财富的多寡D. 门第的高低【答案】B【解析】

2、【详解】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标准是才学,B项正确;帝王喜好、财富多寡都不是科举制选拔标准,排除A、C项;D项是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标准,排除D项。故选B项。3. “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武则天指出,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唐玄宗前期,整顿吏治,精选地方官员。”以上材料共同说明唐朝( )A. 兴盛的原因B. 割据的结果C. 衰落的过程D. 农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虚心纳谏、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和唐玄宗前期整顿吏治等,反映了唐朝前期的统治者励精图治,说明了唐朝兴盛的原因,A项正确;唐朝前期国家统一稳定,并未形成割据局面,排除B项;唐朝开始衰落

3、是在安史之乱后,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唐朝农业有所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4. 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他是( )A. 鉴真B. 张骞C. 玄奘D. 郑和【答案】C【解析】【详解】大唐西域记记载的是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古印度求取佛经的见闻,C项正确;鉴真东渡日本,排除A项;张骞是汉代人物,排除B项;郑和是明朝人物,排除D项。故选C项。5. 下面是七年级某班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提纲。他们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1文成公主入藏2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A. 唐朝的民族关系B. 唐朝的对外交往C.

4、唐朝的经济发展D. 唐朝的政治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文成公主入藏体现了唐朝政府和吐蕃地区的交往,而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体现了唐朝和粟末靺鞨族的关系,因此研究的主题是唐朝的民族关系,A项正确;唐朝的民族关系不属于对外交往,排除B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唐朝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情况,排除C、D项。故选A项。6. 唐朝法曲中写道:“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这反映了当时的唐朝( )A. 政治清明,社会稳定B. 经济繁荣,国库充盈C. 文教昌盛,人才辈出D. 民族交融,相互学习【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唐代社会中,胡文化流行,这体现了唐朝民族交融

5、,相互学习,D项正确;通过材料信息无法看出政治清明程度、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情况,排除A、B、C项。故选D项。7. 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B. 北宋时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C.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D. 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属于历史观点,D项正确;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属于客观史实,并非历史观点,排除A项;北宋时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是对客观事实

6、的描述,并非历史观点,排除B项;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属于历史史实并非历史观点,排除C项。故选D项。8. 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的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 A. 骆驼载乐俑B. 兵马俑C. 青铜面具D. 定窑孩儿枕【答案】A【解析】【详解】骆驼载乐俑是唐三彩的代表作,代表了唐代陶瓷工艺水平,反映了唐代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A项正确;兵马俑是秦朝的,排除B项;青铜面具是三星堆文明的代表,排除C项;定窑孩儿枕是宋代瓷器,排除D项。故选A项。9. 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开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这一举

7、措( )A. 导致了武将专权B. 分割了宰相的权利C. 提高了文官地位D. 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初年,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将大部分地方税收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导致了武将专权与“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等不符,排除A项;材料与分割宰相权利无关,排除B项;材料不足以说明文官地位得到了提高,排除C项。故选D项。10.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保存着一块我国宋代的广告印刷铜版,上面刻有“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字样。从该“铜版”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 宋代广告已经在全国各地普及B. 直到宋代中国才出现了广告C. 宋代出现了纸币“交子”D.

8、宋代已经出现广告了【答案】D【解析】【详解】铜板上的“济南刘家功夫针铺”显然是广告宣传,这说明宋代已经出现了广告,D项正确;A项错在“普及”,排除A项;通过材料只能断定宋代已经出现了广告,但是不能认定广告始于宋代,排除B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1. 下表呈现了西汉至北宋北方和南方人口户数的变化情况。这说明( )南方北方朝代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A. 北方财富增长B. 中央集权加强C. 经济重

9、心南移D. 城市生活繁荣【答案】C【解析】【详解】从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数量不断上升,占全国人口数比例上升,超过了北方,这说明经济重心南移,C项正确;北方人口在占比下降,意味北方的财富并未增加,排除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城市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1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A. 汉朝B. 唐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C【解析】【详解】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C项正确;汉朝、唐朝和明朝是汉族建立的,排除A、B、D项。故选C项。13.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元世祖忽

10、必烈为了有效管辖辽阔疆域,建立了( )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军机处D. 行省制【答案】D【解析】【详解】忽必烈在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方面实行的是行省制,D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排除A项;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排除B项;军机处是清朝雍正时期设立的,排除C项。故选D项。14. 据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材料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A. 增加中国的海外贸易B. 开拓新的贸易市场C. 炫耀明朝国威D. 加强与外国的友好往来【答案】C【解析】【详解】“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指的是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C项正确;增加中国海外贸易、开辟市场以及加强与外国的友好往来

11、都不是材料的观点,排除A、B、D项。故选C项。15. 下表中耕地面积增加的原因是( )年代耕地面积(顷)顺治十八年(1661年)5493576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6078430雍正二年(1724年)6837914乾隆三十一(1766年)7414495A. 南方经济得到初步开发B. 统治者重视农业,大力推行垦荒政策C. 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D. 曲辕犁、筒车开始使用【答案】B【解析】【详解】清朝初年耕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重视农业,大力推行垦荒政策,B项正确;清朝时期,南方已经是经济重心,而非初步开发,排除A项;高产作物的种植并不会导致土地面积的增加,排除C项;唐朝发明了曲

12、辕犁,排除D项。故选B项。16. 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A. 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B. 改变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C. 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D. 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初年,通过对王族的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也拓展了周王朝的疆域,A正确;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深远,B排除;皇权的统一是在秦朝,C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17.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

13、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 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西周为巩固统治,把王族、功臣和现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并明确规定了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分封制的确立,加强西周王室对地方控制的加强,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认同,故答案为A; 西周时期,没有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西周不是君主专制,B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分封制下的地方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西周王朝不是直接操控地方,C错误;秦朝才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分封

14、制的内容和影响,要求学生从材料中受封对象与周王之间的关系来分析。18.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 宗法制度的瓦解B. 分封制度的崩溃C. 等级制度的颠覆D. 礼乐制度的破坏【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的诸侯墓葬中,出现了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反映出当时礼乐制度遭到了破坏,D项正确;诸侯使用天子才能用的礼器,不能说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中心的宗法制度瓦解,排除A项;分封制度的崩溃发生在战国时期,排除B项;仅此一个现象不足以说明奴隶制等级制度遭到颠覆,排除C项。故选D项。19.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

15、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 河南B. 河北C. 陕西D. 山东【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西周叛乱知识的记忆能力问题。“雅言”就是我国最早的古代通用语,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与方言相对而言。注意材料要求的是“雅言”最早起源于什么地方,一定是西周的统治中心,西周的都城是镐京,镐京在今天陕西境内,所以应该选择C项,其他选项都不正确。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周代的统治20.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 河南、河北B. 湖南、湖北C. 山东、山西D

16、. 广东、广西【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山东和山西的简称分别是鲁、晋,两者均源自西周封国国名。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一河贯南北,文脉承古今。材料一 隋朝时,在已有天然水道和人工运河的基础之上,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大运河,翻阅书籍,看到如下描述: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唐)杜佑通典(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材料二 某同学从书中摘录了有关隋朝大运河的评价,并制作了如下书摘:书摘一:隋之疏淇汴在隋之民不

17、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唐)皮日休皮子文薮汴河铭书摘二:隋炀帝开凿运河,本是惠及百姓、泽被后世,利国利民的工程,但因劳役过于繁重,反而成了一项虐政,加速了农民起义的爆发。但是运河的开通,对于以后唐、宋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都起了巨大的作用。安作璋主编中国运河文化史(上册)(2)材料二中对隋朝大运河的评价,对我们认识史事有何借鉴意义?【答案】(1)历史价值:加强了中国南北的沟通;促进沿河城市的繁荣。 (2)意义:看待历史事件应当秉持唯物史观,一分为二的看待。【解析】【详解】(1)历史价值:根据材料“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可知,大运

18、河加强了中国南北的沟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运河促进沿河城市的繁荣。(2)意义:两则书摘都提到了大运河对于隋朝和唐朝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对于隋朝而言,加速了隋朝灭亡,对于唐朝而言,大运河推动唐朝的繁荣,因此看待历史事件应当秉持唯物史观,一分为二的看待。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两宋时期,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科技发明取得重大成就。材料一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宋史职官志(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材料二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唐朝3920

19、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格信息反映的经济现象。材料三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历史意义。【答案】(1)措施: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在各州设立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

20、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大部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现象:经济重心南移。 (3)意义: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指南针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新航路的开辟。【解析】【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一中“置诸州通判”“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监察等方面分析可知,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在各州设立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大部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2)现象:通过观察材料二中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

21、朝以后,南方人口和占全国户口比例的增长,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南移。(3)意义:根据材料三中“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指南针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新航路的开辟。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贺龙任国家体委主任14年,新中国体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起来。在各运动队组建后,贺龙借鉴军队管理方法,要求思想、技术、作风三过硬,努力把其培养成国际一流队伍。他激励大家:“你们是新中国第一代运动员,要为革命搞体育;为党和祖国荣誉打球。”为此,他参照解放军把党支部建在连上的经验,在运动队建立党团支部,充分发挥党团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训练上,贺龙要求运动员勤学苦练,主张训练要大幅度超出比赛难度,提出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的“三从一大”原则和不怕苦、不怕难、不怕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