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理解性默写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屈原列传》理解性默写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屈原列传》理解性默写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屈原列传》理解性默写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屈原列传》理解性默写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屈原列传理解性默写司马迁(1)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士遭受排挤的社会现实。(2)司马迁连用两个被动句“_,_”,写出屈原诚实不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引出下文写屈原由于心生怨愤而作离骚。(3)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约,用词含蓄隐晦的两句是:_,_。【答案】1. 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2.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3. 其文约 其辞微(4)我们读屈原的离骚,会发现屈原在诗中经常用美人香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做出了解释:_,_。(5)在屈原列传中

2、,司马迁对屈原的人格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_,_。【答案】 4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 5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6)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离骚高度评价,称它兼有国风的“_”和小雅的“_”。(7)屈原列传中阐明离骚治国理想“靡不毕见”的两句是:“_,_。”(8)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辨是非以外,还有“_,_”,揭示出当时朝廷小人当道的黑暗现实。【答案】6. 好色而不淫 怨诽而不乱 7.明道德之广崇 治乱之条贯 8. 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9)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离骚”一词做出自己的解

3、释的句子:“_,_。”(10)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_,_”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11)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做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_,_。”【答案】 9“离骚”者 犹离忧也 10疾痛惨怛 未尝不呼父母也 11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1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_,_”两句,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离骚在阐明道理与治理国家方面的独到之处。(1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运用对偶的修辞,说明国风与小雅各自特点的两句:“_,_。”12 明道德之广崇 治乱之条贯13.好色而不淫 怨诽而不乱 (14)

4、屈原列传中用“_,_”两个句子高度评价离骚的主题宏大、言近旨远。(15)屈原列传中,屈原在回答渔父的话里交代的自己被流放的理由是:“_, _。”(16)屈原以“_,_”的生动比喻,表达了不愿意让自己高洁的品格蒙受世俗玷污的态度。【答案】14.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15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16新沐者必弹冠 新浴者必振衣(17)屈原列传中说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的原因是:“_,_,_,_。”(18)司马迁评价诗经中的国风小雅的句子是:“_,_。”17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18国风好色而不淫 小雅怨诽而不乱(19)屈原列传中,

5、司马迁评论屈原离骚所写均为寻常事物但它的意旨极为博大,所举的事例浅近但表达的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_,_。(20)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中经常用美人香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作出了解释:_,_。【答案】 (19)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20)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2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屈原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相比,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_,_。(2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分析了离骚称引古代帝王来讽刺当世政治的句子是:_,_,_,_。(21)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2)上称帝喾 下道齐桓 中述汤、武 以刺世事(2

6、3)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评价屈原的离骚文字简练、表达含蓄的两句是:_,_。(24)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对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安定与动乱的前因后果,没有不作充分反映的句子是:_ , _,_。(25)离骚的文风特点是:_,_。(26)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离骚”一词做出自己解释的句子是:_,_。 【答案】(23)其文约 其辞微 24明道德之广崇, 治乱之条贯, 靡不毕见25 其文约 其辞微26“离骚”者, 犹离忧也27.屈原列传中说,因为“ , ”,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夫天者,人之始也28.“ , ”,是屈原事奉国君的态度和原则。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2

7、9.屈原列传中说,因为“ , ”,所以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父母者,人之本也30.司马迁认为,“ , , , ”,是屈原写离骚的原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31.屈原列传中说,父母是人的根本,所以“ ”,没有不呼唤父母的。疾痛惨怛32.屈原列传中说,上天是人的初始,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 ”,没有不呼唤上天的。故劳苦倦极33.离骚提到很多有道之君,“ , , ”,用来讽刺当时的政事。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34.屈原列传从四个方面高度评价了屈原:“ , , , ,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35.离骚的内容涉及道德与治国

8、,“ , ”,无不完全表现出来。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36.屈原列传中“ , ”两句,正是言浅意深、言近旨远之意。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37.屈原列传中“ , ”一语,是说由于屈原行为廉正,所以他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其行廉,故死而不容。38.屈原列传中“ , ”一语,是说由于屈原志趣高洁,所以他文章中称述的事物也透散着芬芳。其志洁,故其称物芳39.历史上正直而有才华的人都会因小人排挤和离间而走投无路,屈原也是如此,屈原列传中“ , ”一语便是他的遭遇。谗人间之,可谓穷矣40.“ , ”,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特点了。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41.“ , ”,使屈原产生怨愤,他的作品离骚,便是怨生的体现。信而见疑,忠而被谤42.屈原被小人排挤,为与小人保持距离,是故“ ,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43.日月光亮无私,司马迁赞美屈原品行可与日月媲美,是为“ ,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44.周敦颐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也”,司马迁也赞美屈原“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45.屈原写离骚,与国君有关的原因是“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46.“ , ”,小人的谄邪作为,是屈原写离骚的原因之一。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47.屈原写离骚,与正直之人有关的原因是“ ”。方正之不容也(48)司马迁屈原列传中,“_,_”两句写屈原文章文平意深、言近旨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