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岩岩石学-第12章-岩浆岩的成因课件_第1页
岩浆岩岩石学-第12章-岩浆岩的成因课件_第2页
岩浆岩岩石学-第12章-岩浆岩的成因课件_第3页
岩浆岩岩石学-第12章-岩浆岩的成因课件_第4页
岩浆岩岩石学-第12章-岩浆岩的成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北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岩浆岩岩石学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主讲:赖绍聪教授西北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岩浆岩岩石学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第 十 二 章 岩 浆 岩 的 成 因 岩 浆 岩 种 类 繁 多、 性 状 各 异。 岩 浆 种 类 多 样、 来 源 复 杂。 形 成 岩 浆 岩 的 地 质 作 用 和 物 理 化 学 作 用 复 杂。 岩 浆 岩 的 成 因 仍 在 不 断 探 索 和 研 究 中。第 十 二 章 岩 浆 岩 的 成 因一、原 生 岩 浆 的 种 类 和 起 源(一) 原 生 岩 浆 的 概 念 岩浆起源于上地幔和地壳深处,把直接来自地幔或地壳底层的岩浆叫原生岩浆。(二)原 生 岩 浆

2、 的 种 类 岩浆岩种类虽然繁多,但原生岩浆的种类却极为有限,一般认为仅三、四种而已。目前公认的有:超基性(橄榄)岩浆,基性(玄武岩浆),中性(安山岩浆)和酸性(花岗或流纹)岩浆。岩浆岩岩石学-第12章-岩浆岩的成因 1. 一元论 1851 年,Bonson曾提出有玄武岩浆和花岗岩浆两种原生岩浆的主张,但关于花岗岩浆的认识一直未受重视。戴里和鲍文等学者坚持认为只有一种玄武岩岩浆。而所有的岩浆岩都是由玄武岩浆派生出来的。 这一理论无法解释地壳中大量存在花岗岩的事实。 2. 二元论 列文生列信格和肯尼迪(1933 年) 根据花岗岩和玄武岩同为地壳中分布最广的岩浆岩这一事实,重新倡导花岗岩浆和玄武岩

3、浆两种原生岩浆的论点。(三) 原 生 岩 浆 种 类 的 不 同 认 识 1. 一元论(三) 原 生 岩 浆 种 类 的 不 同 3. 多元论 本世纪中期,环太平洋安山岩及阿尔卑斯超基性侵入岩的研究,使人们确信种类繁多的岩浆岩是由橄榄岩浆、玄武岩浆、安山岩浆和花岗岩浆通过复杂的演化而形成的。这几种原生岩浆是上地幔和地壳底部的固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局部熔融(重熔)产生的。(三) 原 生 岩 浆 种 类 的 不 同 认 识 3. 多元论(三) 原 生 岩 浆 种 类 的 不 同 (四) 局 部 熔 融 的 概 念 与单矿物比较,岩石熔融有两个特点:一是岩石熔化温度低于其构成矿物各自单独熔化时的熔

4、点;二是岩石从开始熔融到全部熔化有一个温度区间。 岩石熔化时,不同矿物熔化顺序不同。 矿物或岩石中SiO2 和K2O含量愈高,即组份愈趋于酸性,愈易熔化,称为易熔组份。 矿物或岩石中FeO、MgO、CaO含量愈高,即组份愈趋于基性,愈难熔化,称为难熔组份。 局部熔融是现代岩浆成因的一个基本概念 与单矿物比较,岩石熔融有两个特点:一是岩石熔化温度岩石开始溶化时产生的熔体中SiO2、K2O、Na2O 较高,熔体偏于酸性;随着溶化温度的提高,熔体中FeO、MgO组份增加而渐趋于基性。局 部 熔 融 在岩石开始溶化至全部溶化的温度区间内,岩石中的易熔组份(酸性组份)先熔化,产生酸性熔体,残留体为较基性

5、的难熔固相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熔体数量增加,其基性组份也逐渐增加;当温度达到或超过岩石全部熔化的温度时,岩石全部熔化,熔体成分和被熔化的原岩成分一致。 岩石的局部熔融又叫重熔作用或深熔作用。岩石开始溶化时产生的熔体中SiO2、K2O、Na2O 较高(五) 原 生 岩 浆 的 成 因 机 制1. 玄 武 岩 浆 是上地幔物质(地幔岩)局部熔融的产物。在上地幔的不同深度上通过局部熔融产生三种主要岩浆: 拉 斑 玄 武 岩 浆: 约15 公 里 高 铝 玄 武 岩 浆: 1535 公 里 碱 性 玄 武 岩 浆: 3575 公 里 从玄武岩浆中可以直接冷凝结晶成玄武岩和辉长岩。 玄武岩浆通过分异作

6、用可以形成少量中性岩和酸性岩。 玄武岩通过重力结晶分异可以形成少量超基性岩。(五) 原 生 岩 浆 的 成 因 机 制 2. 花 岗 岩 岩 浆 是大陆地壳深部物质重熔的产物。 不同深度上可以形成性质稍有差异的花岗岩岩浆。 在约10公里处形成活动性很弱的岩浆,许多巨型花岗岩岩基就是这种岩浆形成的。 约在20公里深度上可形成活动性很强的岩浆,能够上侵至浅部或喷出地表。 花岗岩岩浆通过同化作用可形成中性岩和碱性岩。 一些花岗岩是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 2. 花 岗 岩 岩 浆 3. 安 山 岩 浆 环太平洋地区广泛分布有安山岩。 玄武质洋壳到达海沟并向下俯冲,玄武岩及其上覆的洋底沉积物发生局部熔融即

7、可形成安山岩浆。当俯冲深度达95公里时即可发生这一作用。 大陆内部的安山岩,是地壳深部局部熔融产生的,其深度约为60公里。 3. 安 山 岩 浆 4. 橄 榄 岩 岩 浆 是上地幔物质大约在80160公里的深度上局部熔融的产物。 关于原生岩浆及其起源的问题极其复杂,尚待进一步研究。 4. 橄 榄 岩 岩 浆二、 岩 浆 的 演 化 岩浆从开始产生直到固结成岩,始终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 岩浆演化的基本过程是通过分异作用和同化作用,由少数几种岩浆形成多种多样的岩浆岩。 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一定的矿床。岩浆岩岩石学-第12章-岩浆岩的成因(一) 岩 浆 分 异 作 用 1. 熔 离 作 用 原来均一

8、的岩浆,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降低或者由于外来组分的加入,使其分为互不混溶的两种岩浆,即称为岩浆的熔离作用。 天然岩浆中硫化物、氧化物与硅酸盐熔体可以发生熔离作用。 与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钒钛磁铁矿床可能与熔离作用有关。(一) 岩 浆 分 异 作 用 2. 结 晶 分 异 作 用 矿物的结晶温度有高有低,因此,矿物从岩浆中结晶析出的次序也有先有后。 在岩浆冷凝过程中矿物按其结晶温度的高低先后同岩浆发生分离的现象叫结晶分异作用。 结晶分异作用在玄武岩浆中研究得最为完备,由鲍文和贝莱于本世纪20年代即完成了实验和地质方面的经典研究。 结晶分异作用乃是岩浆演化的理论支柱之一。 2. 结 晶 分 异 作 用岩浆岩岩石学-第12章-岩浆岩的成因岩浆岩岩石学-第12章-岩浆岩的成因(二)同 化 混 染 作 用 由于岩浆温度很高,并且有很强的化学活动能力,因此它可以熔化或溶解与之相接触的围岩或所捕虏的围岩块,从而改变原来岩浆的成分。若岩浆把围岩彻底熔化或溶解,使之同岩浆完全均一,则称同化作用;若熔化或溶解不彻底,不同程度的保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