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_第1页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_第2页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_第3页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_第4页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 一切学问都源于无知,一切无知都源于对学问的认知。最根深蒂固的无知,不是对学问的无知,而是对自己无知的无知。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学问,盼望能够关心大家,欢迎阅读!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学问 名词: 1.呼吸作用: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加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

2、生物的无氧呼吸。 语句: 1.有氧呼吸: 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 过程: 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 其次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 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 场所: 始终在细胞质基质 过程: 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 其次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 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 (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

3、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分和联系 场所: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其次、三阶段在线粒体 O2和酶: 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 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 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 氧化分解: 有氧呼吸-彻底,无氧呼吸-不彻底。 能量释放: 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38ATP )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2ATP)- 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储存

4、在ATP中。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4.呼吸作用的意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供应能量。为其它化合物合成供应原料 。 5.关于呼吸作用的计算规律是: 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 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1:3 产生同样数量的ATP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葡萄糖物质的量之比为19:1。假如某生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假如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无氧呼吸;假如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汲取的氧气量多,则两种呼吸都进行。 6.产生ATP的生理过程 例如:有氧呼吸、光反应、无氧呼吸(暗反应不能产生)。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形成A

5、TP的场所是: 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叶绿体基粒(光反应)、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如何学好高中生物 把握规律 其实无论我们学习什么科目,它都是有肯定的规律的,每个章节的学习都是有相应的练习。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肯定要擅长思索,知道怎么整理生物自身的规律。生物在各个方面都是有特别大的规律可寻的。 观看比较 生物和我们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肯定要留意,有许多的学问是需要我们观看的,观看生活中全部生物的生活形态,生活习惯等,这样我们就会对生物产生爱好,只有有了爱好我们才更喜爱去学习,在生活中,无论我们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身边都会有一些和生物相关的信息,所以我们肯定要留意观看

6、。 综合归纳 许多的同学都知道,老师在讲课的时候都是分学问点分章节的,所以有的学问点也是比较杂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要学会归纳(总结),把相关的学问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会简洁许多,便利我们理解记忆。 完善理论体系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肯定要主要把握相关的理论体系,在看到一个生物现象的时候,知道用什么(方法)去解答它,知道怎么才能正确的理论去劝说别人,生物各个理论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在答题的时候,有时候一个理论是靠另一个理论去支撑的,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肯定要建立各个理论之间的联系,这样我们的生物成果才有可能会提高。 触类旁通 我们在学习生物的时候,不能仅仅只把握相应的理论学问,我们

7、还要把握动手操作力量和思维力量,只有把握了这些,我们才能丰富自己的理论学问,为理论学问供应依据,这样对我们理解生物的理论学问也是特别的有关心的。 怎样才能学好生物 1、 把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定的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简洁简单、低等高等、水生陆生的进化等。把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学问的理解与运用,如线粒体学习就应紧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有双层膜,内膜向内折迭形成嵴,扩大了膜面积,有利于有氧呼吸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2、观看比较 观看是一种有目的有方

8、案的感知,不仅可以获得新知,也能验证已知。生物学是试验科学,观看是获得生物学问的重要环节。如观看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等等,有效地发挥观看在生物学学习中的作用。而我们生物学的原理、规律都是在观看试验的基础上得来的。 比较是熟悉事物的重要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生物中能比较的东西许多,如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冬眠与夏眠等等。比较时留意对比较对象全面了解,然后确定比较项目,并做到简明扼要,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这两类生理过程,可从场所、条件、过程、结果、意义等进行全面了解。通过比较有利于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中同学物概念多,易混难记,比较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3、综

9、合归纳 老师授课尤其是新授课,一般是分块的,但各块各学问点之间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各班级生物学问是连贯的,是一个整体。学习时要将分散的学问聚集起来,归纳整理成为系统的学问,这样易理解好记忆。 综合归纳要做到“三抓”。一抓挨次、二抓联系、三抓特点。抓挨次就是要将各学问点根据本身的规律关系将其串联,如高中遗传的物质基础学问可按中心法则这一主线串联。抓联系,如神经细胞与脑、脊髓联系点在于神经细胞分细胞体、突起两部分,细胞体组成:脑、脊髓灰质等。抓特点,就是要抓重点抓主流。综合归纳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是大杂烩,应当将次要的东西简化甚至取消。 4、敏捷运用 这是学好学活生物的关键,熟悉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敏捷运用学问才能记得牢,学了才真正有用。运用学问解理论题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后者正是中同学薄弱环节,必需高度重视。如高中学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弄清了这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行为的变化,运用这些学问就可用来判别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学了生态学等学问在自家尝试建设生态小区,进展庭院经济等等。只要有心,生物无处不在,无处不用,定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