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秸秆还田配套机械化技术应用研究_第1页
蔬菜秸秆还田配套机械化技术应用研究_第2页
蔬菜秸秆还田配套机械化技术应用研究_第3页
蔬菜秸秆还田配套机械化技术应用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蔬菜秸秆还田配套机械化技术应用研究 青州市是蔬菜生产大市,蔬菜种植是当地主导产业,在增加农产品供应,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蔬菜秸秆,仅何官镇蔬菜种植一个环节每年就产生各类作物秸秆36多万吨。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于2022年6月至2022年5月进行。该试验地块位于鲁中平原区,处于暖温带半潮湿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年平均降水量641.5mm,水浇条件良好,干旱时采用地下水浇灌。供试土壤为潮褐土,质地为轻壤土。试验前采取耕层土壤(020cm)样品进行分析,土壤养分状况:碱解氮148mg/kg,速效磷62.6mg/kg,速效钾

2、178mg/kg,有机质1.46%,pH值7.51。茄子,试验区、习惯栽培区品种统一为快圆茄。试验区6月22日秸秆还田,6月2526日基施鸡粪60方/hm2、181215复混肥料1125kg/hm2,6月28日深松旋耕,6月29日臭氧水杀菌,7月2日冲施腐熟微生物菌剂30kg/hm2,8月46日旋耕整畦,8月2527日移栽浇水并冲施微生物菌剂30kg/hm2,移栽密度49500株/hm2。10月58日第一次采摘,采摘后浇水300方/hm2、冲施15530水溶肥料450kg/hm2;11月至2月每月浇水一次,每次用水量300方/hm2,每2个月冲施2018冲施肥料450kg/hm21次;3月至5

3、月每半月浇水一次,每次用水量525方/hm2,每月冲施2018冲施肥料450kg/hm21次。辣椒,试验区、习惯栽培区品种统一为3774。试验区6月25日秸秆还田,7月2830日基施鸡粪60方 / hm2,8月10深松旋耕,8月12臭氧水杀菌,8月16日冲施腐熟微生物菌剂30kg / hm2,9月1416日旋耕整畦,9月2025日移栽浇水并冲施微生物菌劑30kg / hm2,移栽密度52500株 / hm2。11月1518日第一次采摘,采摘后浇水300方 / hm2、冲施151830水溶肥料225kg / hm2;12月至3月每月浇水一次,每次用水量300方 / hm2,每2个月冲施2018冲

4、施肥料450kg / hm21次;4月至5月每半月浇水一次,每次用水量450方 / hm2,每月冲施2018冲施肥料450kg/hm21次。1.2 试验方法试验区,统一采用蔬菜秸秆还田配套机械化技术,包括蔬菜秸秆机械还田技术、机械深松旋耕技术、臭氧水杀菌杀虫技术、有益生物菌施用技术。具体技术操作流程:1.蔬菜秸秆粉碎还田机进行秸秆粉碎还田。秸秆还田设备在入田作业之前要用臭氧水消毒,同时粉粹秸秆时要注意根部与秸秆粉碎长度不大于2cm,棚内作业深度不小于10cm,做到无死角作业,注意避免机械设备与棚内立柱及边沿地带大棚设施摩擦碰撞。2.施用蔬菜种植所需的有机肥料;3.深松旋耕机进行大棚深松旋耕作业

5、。深松作业能够打破犁底层,增加耕层深度,利于作物根系生长。深松和旋耕机在入田作业之前设备用臭氧水消毒,深松的深度不得小于30cm,旋耕的深度不得小于15cm,并且棚内旋耕两遍,完成无死角作业,注意避免机械设备与棚内立柱及边沿地带大棚设施摩擦碰撞。4.用臭氧发活力进行高浓度臭氧水杀菌浇灌,杀死秸秆及未腐熟有机肥中的病原微生物和虫卵。在灭菌之前要检测电压、出水量,把臭氧水调整到标准浓度值(微喷和滴灌加检测末端PPM值),臭氧水漫灌时间不低于150分钟。5.臭氧水对土壤杀菌消毒作业24小时以后施用微生物菌肥剂30kg/hm2。6.用田园管理机机械化起垄、整畦作业。7.作物移栽浇水并冲施微生物菌剂。8

6、.作物生长期间用臭氧水喷洒叶片杀菌杀虫,适时施用微生物菌肥或冲施微生物菌剂补充有益生物菌。其它田间管理同习惯栽培区。2 结果与分析2.1 移栽前作业本金分析从表1可看出,蔬菜大棚实行秸秆还田配套机械化技术的试验区各种作业费用为16110元/hm2,虽增加了秸秆粉碎还田、土壤深松、臭氧水浇灌、微生物菌剂冲施等项费用,但减少了棉隆闷棚土壤灭菌处理,作业费用仍较习惯栽培区本金减少8790元/hm2。费用降低主要表现在减少棉隆闷棚土壤灭菌处理上。2.2 产量产值分析据试验区、习惯栽培区茄子、辣椒各15个大棚种植户对其茄子、辣椒全季产量、产值记录结果统计。大棚茄子实施秸秆还田配套机械化技术较习惯栽培平均每公顷增产28480kg,T测验:T=3.31T0.01,14=2.977,增长10.37%,平均每公顷增加产值155648元;大棚辣椒实施秸秆还田配套机械化技术较习惯栽培平均每公顷增产25485kg,T测验:T=3.14T0.01,14=2.97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