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小伟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B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
2、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2检查视力时,人眼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可是检查视力的房间东西墙壁最大的距离为3.5m,此时,眼科医生把视力表挂在东墙上,在西墙上挂一面大平面镜,此时被检查者应面向西坐在平面镜前合理的位置是A距镜面3mB距镜面2mC距镜面1.5mD距镜面1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回声测量距离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B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来控制电视机的C起床照镜子检查仪容仪表是利用平面镜成像D手机拍照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4对速度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A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 s和时间
3、t无关D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小5炒菜时,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A凝华B汽化C升华D熔化6下列现象与其对应的物态变化错误的是:()A冬天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属于凝固现象B冬天的早晨野外草地上有一层雪白的霜属于凝华现象C夏天刚从冰柜里拿出的冰糕周围冒白气属于汽化现象D衣柜里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属于升华现象7两只一样的烧杯均装满水,将两个实心铜块和铁块分别投入烧杯中,(已知铜=8.9 103kg/m3,铁=7.9103kg/m3)测得两杯总质量相等,则铜块与铁块质量大小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铜块质量大B铁块质量大C铁块和铜块质量一样大D条件
4、不足,无法判断8使用弹簧利力计测量重力的过程中,有如下操作:把待测物体挂在挂钩上;轻轻来回拉动几次挂钩;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弄清分度值;调整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待指针稳定后读数;估计待测物体重力。上述操作正确的是顺序是()ABCD9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远视眼及其矫正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10图中正确表示像与物关系的是( )AB CD1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树荫下的光斑B日食的形成C路口反光镜D激光引导前进方向1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B黑板面反光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造成C日食的形成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
5、光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13某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缩小的清晰的像,现将物距减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B一定在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C在屏上可能不成像D在屏上一定有像,可能是缩小的像14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手影B渔民叉鱼C潜望镜D探究平面镜成像15对下列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缥缈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16如图所示是各插一面彩旗的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以房子为参照物,两车均是运动的,甲向右运
6、动,乙向左运动B以房子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右运动的,乙车一定是静止的C以甲车为参照物,房子一定是向左运动的,乙车可能是静止的D以乙车为参照物,房子可能是向右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1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C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D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18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A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C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D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19如图所示,为入射光线,
7、为折射光线且已知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BCD20下列跟密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天然气的家庭其报警装置应放在灶台下方,因为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大B调配鸡尾酒时,质量大的一种沉在下面C部队行军时携带的饼干与常用饼干相比,质量相同时的体积更小D在测量油的密度实验时,测空杯的质量是必不可少的21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态材料,其密度仅为0.16 kg/m3,则 ( )A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B1 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 kgC该材料制成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D该材料适合作打桩用的重锤22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喜欢玩的“手影”游戏,下列能解释影的形成现象的是()A光的反射B
8、光的直线传播C光的折射D平面镜成像2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树叶在地面上的影子B景物在水中的倒影C人的腿在水中“变短”了D皮影在幕布上的影子24冬天乌苏里江气温低到50,冰面之下的河水仍然在流动,则与冰交界处水的温度是()A50B0C低于0,高于50D无法判断25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C夏天,河里的冰雪消融D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26哈尔滨是一座季节特征分明的城市,雨、雪、雾、霜是自然界描绘的一幅幅壮丽景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春天的雨是熔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B夏天的雾是液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C秋
9、天的霜是凝固现象,形成过程需要吸热D冬天的雪是汽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吸热27紫外线能杀菌也能使萤光物质发光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A验钞机 B遥控器 C夜视仪 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28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种类水银酒精甲苯萘凝固点/391179580.5沸点/35778111218A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酒精做测温物质B池州市区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C池州市区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D281时,萘处于固液共存态29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 幕上的
10、“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所示,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手影平面镜成像B摄影凸透镜成像C投影光的反射D倒影光的折射30秋季,小明在两个盆里放入等量冰块,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一会儿后,小明观察发现,甲盆内的冰熔化得快,乙盆内的冰熔化得慢,如图所示,则( )A甲盆内水的温度高B乙盆内水的温度高C两盆水的温度相同D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新年始,凉山地区普降大雪,雪是水蒸气在高空中_形成的;小明同学还观察到家中的玻璃上覆盖了一层水雾,玻璃上的水是_形成的(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这层水出现在玻璃的_侧(选填“内”或“
11、外”)。32观察图中盒装牛奶的图片,可知盒中纯牛奶的体积为_cm3,若牛奶的密度为1.2103kgm3,则牛奶的质量为_kg喝去一半后,牛奶的密度是_kgm333小华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过程中,将一束光贴着 左侧纸板沿AO方向射到O点时,在右侧纸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在纸板前不同方位都能看到光的传播途径,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反射(镜面/漫)如图乙所示,将整个纸板倾斜,让入射光束沿着纸板左侧AO射到O点,此时在纸板右侧OB的表面_(能/不能)接收到反射光线34炎热的夏天,狗尽可能地伸长舌头喘气,这是因为狗身上没有汗腺,狗的汗腺长在舌头上,尽可能地伸长舌头,可以增大舌头上汗水与空
12、气的_,从而加快汗液的_.35国产“麒麟”990芯片,采用的是7nm工艺制造,7nm=_m。36在澳大利亚,几名摄影爱好者手持水下照相机,在水中拍摄到海面上冲浪人在碧海蓝天下壮观的冲浪美照,如图所示。照相机镜头相当于_镜;一般情况下海水的密度_(填“大于”、“等于”、“小于”)纯水的密度;摄影爱好者在海面下向上看时,看到的“冲浪人”比实际位置要_(填“高”或“低”)一些。37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_镜,使太阳光发生_,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用照相机拍一朵盛开的荷花,若要把荷花的像拍得更大些,则应使照相机的镜头_荷花(选
13、填“远离”或“靠近”)。38请观察如图1所示的波形图,可以知道,这三种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_是相同的;人们能够分辨出三种乐器的声音,是因为_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3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第1、2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实验小组第1组第2组凸透镜焦距f/cm1414141416161616物到透镜距离u/cm2030406020304060像到透镜距离v/cm4726221880342722像的倒正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分析以上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请写出两条。_(2)根据你探究出的凸透镜成像情况,你认为上
14、述表格中还可增加描述像的特征的两项内容,如像的_和像的_,便能更全面地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0如图所示,在玻璃杯内装满米,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将竹筷竖直插入米中,然后手提竹筷将玻璃杯沿竖直方向慢慢提起,使玻璃杯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玻璃杯与米的总质量是0.6kg,则玻璃杯与米受到的总重力是_N;玻璃杯没有掉下来是受到_力的作用。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如图 是小明设计的“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1)该实验的原理是_。(2)如图,若秒表每格为 1s,该次实验中秒表指针旋转不足一圈,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_m/s。(3)小明认为,将小车从中间位置开始释放,也能测出
15、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时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请对小明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作出评估:_(选填“A”或“B”)A可行 B不可行42某小组测量一种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1)水平放置的天平如图甲所示,首先将游码拨至_,此时发现指针如图乙中所示,为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左”或“右”)端调;(2)将被测固体放在天平的左盘,添加砝码并拨动游码,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固体的质量是_;(3)将被测固体放入装有4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如图丁所示,则固体的体积是_cm3;(4)这种固体的密度是_kg/m3。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
16、20分)43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鼓楼广场,其中半路程步行,另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1)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2)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3)小刚从家到鼓楼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44有一个体积为40cm3的铜球,它的质量是267g; (铜 =8.9103kg/m3)(1)请判断这个铜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2)如果是空心的,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3)如果在空心部分灌满水,求加水后铜球的总质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A【详解】在测橙汁的密度时,先测出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将部分橙汁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橙汁的
17、质量,计算出倒出橙汁的质量从而可以计算出橙汁的密度所以A步骤中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多余的2、C【详解】挂在东墙上视力表距西墙的平面镜3.5m,则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3.5m,此时被检者应距镜面1.5m,才能使人到视力表像的距离为3.5m+1.5m=5m。故选C。3、C【详解】A回声测量距离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知道距离的大小,不是传递能量,A错误;B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控制电视机的,不是紫外线,B错误;C起床照镜子检查仪容仪表,在镜子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像,这是利用平面镜成像,C正确;D手机拍照相当于照相机拍照,它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不是正立,D错误。故选C。4、C【详解】物体在单位时间内
18、通过的路程叫速度;由公式知道,运动路程越长,但不知道时间大小,所以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运动时间越短,但不知道路程大小,速度不一定大,故B错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是一定值,也就是其速度大小是不变的,所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故C正确;由路程公式s=vt知道,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大,故D错误,故选C5、C【详解】碘在加热时,直接由固态变为碘蒸气,属于升华现象.6、C【详解】A冬天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冬天的早晨野外草地上有一层雪白的霜,气态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
19、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夏天刚从冰柜里拿出的冰糕周围冒白气,冰糕周围温度较低,空气中气态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飘在空气中形成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误,符合题意;D衣柜里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跑到空气中了,属于升华现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7、B【详解】两只烧杯相同,原来装满水,其质量m0 相同,将铜块投入水中,有水溢出,溢出水后的质量是:m1 =m0 +m铜 -m溢1 ,将铁块投入水中,有水溢出,溢出水后的质量是:m2 =m0 +m铁 -m溢2,根据题意知道m1 =m2 ,整理得:m铜 -m溢1 =m铁 -m溢2,金属块浸没水中,排开(溢出)水的体
20、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由知道,铜 V铜 -水 V铜 =铁 V铁 -水 V铁 ,整理得,铜块与铁块的密度之比是:,铜块与铁块的质量之比是:,即铁块的质量大,故B正确。8、B【详解】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先估计待测物体重力,再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与分度值,这样便于读数;再轻轻来回拉动两次挂钩,这样可以避免弹资、桂钩等与外壳摩擦而影响测量;再调整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这样能保证示数的正确性;再把待测物体挂在挂钩上,开始测量,等指针稳定后再读数,故顺序为。故选B。9、C【详解】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因此图乙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
21、像原理,图丙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此图甲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丁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综上分析,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0、A【详解】A 根据图示可知,u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符合题意;B 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不符合题意;C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C【详解】树荫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它和日食的形成、激光引导前进方向都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工作的,而路口的反光镜是利用光的
22、反射工作的。故选C。12、C【详解】A凸透镜可使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使平行光线会聚成一点,使发散的光线变为会聚一些,并非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B当黑板表面太光滑,光射到这里发生了镜面反射,反射光线朝着同一方向射出,位于反射光线方向的同学则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就是黑板反光问题,故B错误;C日食的形成是由于太阳、月球、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导致的,故C正确;D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故D错误。故选C。13、D【详解】当凸透镜在光屏上成缩小的清晰的像时,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则当物距减半后,一定大于一倍焦距,可能大于或等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
23、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光屏上一定有像,且可能是缩小的像,故选D。14、B【详解】A手影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 渔民叉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光从水中传播到空气发生折射引起的,故B符合题意;C 因潜望镜内部装有平面镜,且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5、C【详解】A凝重的霜是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变成固态冰晶而形成的,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故A错误;B飘渺的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变成液态的小水珠形成的,是液化现象,要放热,故B错误;C晶莹的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变成
24、小水珠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时要放热,故C正确;D洁白的雪是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直接变成固态而形成的,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C。16、D【详解】因为房子的炊烟向右,所以风向右吹,而甲车的彩旗向左飘,所以甲车只能向右运动,且车速大于风速;对于乙车,乙车的彩旗向右飘,则乙车可能有三种情况:向左运动,静止,向右运动,且车速小于风速。所以AB以房子为参照物,甲车向右运动,乙车可能静止,可能向左运动,也可能向右运动,故AB不符合题意;C因为甲车只能向右运动,当以甲车为参照物,房子向左运动,乙车可能向左运动,也可能向右运动,故C项不符合题意;D以乙车为参照物,当乙车向左运动时,房子是向右
25、运动的;当乙车静止时,房子是静止的;当乙车向右运动时,房子是向左运动的;故D项符合题意。17、C【解析】A.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但物体振动时,其频率可能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所以人们可能是听不到此声音的,故A错误;B. 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可以用来区分声源,所以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C. 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C正确;D. 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C点睛: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18、A【详解
26、】A、以车为参照物,小明和小华相对于车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以说小明和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故A正确,C错误;B、以小华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小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明相对于小华是运动的;故B错误;D、以小明为参照物,小华相对于小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后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A19、B【详解】根据题意AOOB可知,A点成像在B点,像距大于物距,满足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因为AO=8cm,选项A、B、D不能满足,选项B能满足,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焦点概念的理解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灵活应用,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20、C【解析】燃烧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27、是甲烷,由于甲烷的分子量是16,空气的分子量是约为29,所以空气密度大,故A错误;调配鸡尾酒时,各种颜色的酒它们的密度不同,是密度小的总要漂浮在密度大的上面,而不是质量大的一种沉在下面,故B错误;野战部队行军时携带的压缩饼干与平时的饼干相比,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由知道,密度越大,体积越小,便于携带,故C正确;因为在测量油的密度实验时,将适量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质量,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用天平测出倒掉油后的烧杯质量,然后用-就是倒出的油的质量,就可以算密度了,由此可知,不必测空杯的质量,故D错误,故选C。21、B【详解】A“全碳气凝胶”状态和温度不变,密度是不变的,与体
28、积大小无关,A错误;B0.16kg/m3表示的意思是:体积是1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kg,B正确;C该材料制的物品带到太空,位置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C错误;D该材料的密度特别小,相同体积的质量非常小,所以不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D此选项错误22、B【详解】手影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光在直线传播的过程中无法绕过手而射向后面,所以形成了影子。故选B。23、C【详解】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人的腿在水中“变短”了是光线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发
29、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看起来腿在水中“变短”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故C符合题意;皮影在幕布上的影子,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4、B【分析】水与冰的交界处,水和冰的温度是相同的,等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详解】冰下和水的交界处,有冰有水,其温度等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我们要知道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25、B【解析】A.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现象形成小液滴;B. 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粒,发生的是凝华现象;C. 冰雪融化是固态的冰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D. 水蒸气遇冷
30、会发生液化现象形成小液滴,积累在草叶上形成露水;故选B.【点睛】解决此题要知道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对外界放热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从外界吸热根据以上内容,对本题各个选项进行分析26、B【详解】A春天的雨是液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故A错误;B夏天的雾是液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故B正确;C秋天的霜是凝华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故C错误;D冬天的雪是凝华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故D错误。故选B。27、A【详解】A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工作的符合题意;B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来工作
31、的不符合题意;C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强来工作的不符合题意;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利用的是红外线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1)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等;(2)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能杀菌,制成灭菌灯;能促成VD的合成28、B【详解】A由表中数据知道,水银的沸点为357,酒精的沸点为78,萘的熔点是80.5,所以,当测量萘的熔点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水银做测温物质,不能选用酒精做测温物质,故A错误;B酒精的沸点为78,如果用酒精温度计测池州的沸水温度(约为100),会把温度计胀破,故B正确;C由表知道水
32、银的凝固点是39,在池州市的最低气温(约为5)高于此温度,所以,在池州市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故C错误;D萘的沸点为218,281高于萘的沸点,此时萘处于气态,故D错误。故选B。29、B【解析】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这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A错误;B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故B正确;C投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工作的,其原理是光的折射,故C错误;D岸上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错误30、C【详解】由题意可知,甲盆内的冰熔化得快,甲盆
33、里的冰块少些;乙盆内的冰熔化得慢,乙盆里的冰块多些;而且两盆中的冰块都未完全熔化,说明两盆水里都是冰水混合物,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所以两盆水的温度相等;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凝华 液化 内 【详解】1雪是水蒸气在高空中凝华形成的;23玻璃上的水雾是房间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液化形成的,则这层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侧。32、250 0.3 1200 【详解】1包装袋上标注了牛奶的体积V=250ml=250cm3 =2.510-4 m32牛奶的质量m=V=1.2103 kg/m3 2.510-4 m3 =0.3kg3由于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所以喝掉
34、一半牛奶后,牛奶的密度不变。33、漫 不能 【详解】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屏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如图乙所示,若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三条光线仍然在同一平面,只不过不在纸板所在平面,故右侧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34、表面积; 蒸发 【详解】蒸发是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缓慢的汽化现象,且蒸发吸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狗伸长舌头加大了液体的表面积,从而加快汗液的蒸发,使狗感到凉快35、710-9【详解】根据长度换算关系可知36、凸透 大于 高 【分析】(1)照相机是利用凸
35、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2)海水的密度大于纯水的密度。(3)由于光的折射,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详解】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摄景物时在胶卷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2海水的密度大于纯水的密度。3摄影爱好者在海面下拍摄时,冲浪人反射的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由于此时的折射角要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靠近法线,人的眼睛逆着光线看去,看到的是变高的冲浪人的虚像。37、凸透 会聚 靠近 【详解】12车上的水滴中间厚两边薄,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3照相机的镜头为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减小,成像的距离会变大,像会变大,所以应使照相机的镜头靠近拍摄的物体。38、音调 音色 【详解】1由图可知,这三种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振动的快慢相同,即频率相同,因此音调相同;2我们之所以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快乐游乐园安全第一3篇
- 化粪池清掏业务协议3篇
- 单位授权委托书格式设计方案3篇
- 劳务分包工程安全协议书3篇
- 安全责任书液化气站3篇
- 学生考试诚信宣言3篇
- 工程合同首页
- 腈纶纤维在医疗绷带产品的开发考核试卷
- 电脑组件的未来趋势考核试卷
- 糕点行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考核试卷
- 医院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 2024-2029年中国电泳电子纸显示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战略投资分析研究报告
- 中考一模质量分析数学
- (正式版)JBT 6434-2024 输油齿轮泵
-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二十条重大隐患判定标准释义(中化协)
- 2023《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PPT
- 建筑工地节前停工安全检查表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题型突破提高类型五、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结合求不等式解集与面积(原卷版+解析)
- 问题解决过程PSP-完整版
- 山西医药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影视艺术鉴赏》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