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黄疸全面版课件_第1页
病理黄疸全面版课件_第2页
病理黄疸全面版课件_第3页
病理黄疸全面版课件_第4页
病理黄疸全面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病理黄疸第1页/共29页病理黄疸第1页/共29页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掌握黄疸的概念、类型,了解其发生机理,并区别特征,在实践中学会鉴别黄疸肉与黄脂肉。重点与难点:重点为黄疸的概念、类型和特征及应用。难点为胆红素的正常代谢和黄疸的发生机理。方法与手段:电化教学式、比较式组织教学:考勤、提问讲授新课: 第2页/共29页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掌握第2页/共29页内容摘要一、黄疸的概念:黄疸又称高胆红素症,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动物血浆中胆红素增多,造成皮肤、粘膜、浆膜及实质器官等被黄染的病理现象。第3页/共29页内容摘要一、黄疸的概念:第3页/共29页临床病理联系肝性黄疸,犬黄曲

2、霉毒素中毒,肝脏呈黄色,肿胀。第4页/共29页临床病理联系肝性黄疸,犬黄曲霉毒素中毒,肝脏呈黄色,肿胀。第第5页/共29页第5页/共29页第6页/共29页第6页/共29页第7页/共29页第7页/共29页第8页/共29页第8页/共29页 二、胆红素的正常代谢1、胆红素的生成:衰老的红细胞巨噬细胞吞噬破坏释放血红蛋白脱去珠蛋白和铁(重新利用 )胆绿素还原酶胆红素2、胆红素的运输:胆红素入血与血浆蛋白结合血胆红素(即游离/间接/非酯型胆红素),其特点是稳定,不易通过毛细血管、肾小球, 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范登白氏试验呈间接反应阳性:血胆红素+重氮试剂+酒精,呈紫红色。第9页/共29页 二、胆红素的

3、正常代谢1、胆红素的生成:衰老的红细胞巨噬3、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血胆红素由血入肝,脱去白蛋白,在肝细胞经酶催化与葡萄糖醛酸酯化成肝胆红素(结合/间接/酯化型胆红素),它易溶于水,能通过毛细胆管膜,可由肾脏排出,与重氮试剂直接反应呈紫红色阳性反应。4、胆红素的排泄:结合胆红素入胆汁排到十二指肠,经肠道细菌还原作用形成无色胆素原(粪、尿胆素原),大部分经氧化为黄色粪胆素,随粪便排出。小部分再入血经门静脉入肝,一部分经肝肠循环随胆汁排入肠管,另一部分随血到肾脏,形成肾胆素原氧化成肾胆素后随尿排出。第10页/共29页第10页/共29页第11页/共29页第11页/共29页 三、黄疸的类型从上可知,引起

4、黄疸的原因归纳为胆红素生成过多、转化处理障碍及排泄障碍三种,据发病原因及机理将黄疸分为三类:1、溶血性黄疸:因红细胞破坏过多,胆红素生成增多而发生黄疸,也叫肝前性黄疸。2、实质性黄疸:由于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障碍所引起的黄疸,也叫肝性黄疸。3、阻塞性黄疸:由于胆管阻塞所引起 的黄疸,也叫肝后性黄疸。第12页/共29页 三、黄疸的类型从上可知,引起黄疸的原因归纳为胆红素生成过1、溶血性黄疸:原因:红细胞破坏过多,大量血红蛋白入血(如异型输血、溶血、中毒、某些细菌病毒原虫等)机理:胆红素生成过多,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血中间接胆红素增多。特点:间接胆红素含量增多,间接反应阳性,由于肝脏代偿机能加强

5、,粪、尿胆素原增多,两便色加深。第13页/共29页1、溶血性黄疸:第13页/共29页第14页/共29页第14页/共29页2、实质性黄疸:原因:肝脏损伤对胆红素处理能力下降(如败血症、传染性肝炎、磷汞中毒)机理:肝细胞转化处理能力下降,血中间接胆红素增多,同时已被处理的直接胆红素通过已损的毛细胆管渗入血窦流入血液而使直接胆红素也增多。特点:血中间接、直接胆红素都增多,双项反应呈阳性。肝功受损,直接胆红素入血不入肠,从肾脏排出多而从肠道排出少,故粪色淡,尿色深。第15页/共29页第15页/共29页第16页/共29页第16页/共29页3、阻塞性黄疸:原因:胆管阻塞(如结石、寄生虫)、胆道受压挤(如肿

6、瘤)机理:胆管阻塞后胆汁不能顺利入肠管而逆流入血直接胆红素增多。特点:血中直接胆红素增多,直接反应阳性,胆汁不能入肠,粪胆素原少色变淡,而尿色加深第17页/共29页3、阻塞性黄疸:第17页/共29页第18页/共29页第18页/共29页 四、三类黄疸的主要区别区别点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实质性黄疸胆红素代谢情况红细胞大量破坏,胆红素生成过多胆道阻塞,胆红素排泄障碍肝细胞受损,胆红素血中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增加直接胆红素增加间接胆红素增加直接胆红素增加胆红素定性试验间接反应阳性直接反应阳性双项反应阳性尿中胆红素无有有尿中胆素原含量增加无增加粪中胆素原含量增加减少或无减少第19页/共29页 四、三类黄疸的

7、主要区别区别点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实质性黄五、应用:黄疸肉与黄脂肉的鉴别1、看组织:黄疸肉除了脂肪黄染外,眼结膜、粘膜、皮肤、结缔组织、关节囊液均黄染 。而黄脂肉仅脂肪组织黄染,其它组织不发黄。2、看色泽:黄疸肉浊黄,与空气接触后随时间的延长由于氧化黄色逐渐加深。而黄脂色泽鲜黄,与空气接触时随时间的延长,其色逐渐变淡或消退。第20页/共29页五、应用:黄疸肉与黄脂肉的鉴别1、看组织:黄疸肉除了脂肪黄染 六、作业布置解释名词:黄疸如何区别三类黄疸?怎样鉴别黄脂肉和黄胆肉?第21页/共29页 六、作业布置解释名词:黄疸第21页/共29页原因:肝脏损伤对胆红素处理能力下降(如败血症、传染性肝炎、磷汞

8、中毒)几种主要家畜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如下:2、实质性黄疸:由于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障碍所引起的黄疸,也叫肝性黄疸。胆道阻塞,胆红素排泄障碍机理:肝细胞转化处理能力下降,血中间接胆红素增多,同时已被处理的直接胆红素通过已损的毛细胆管渗入血窦流入血液而使直接胆红素也增多。肝功受损,直接胆红素入血不入肠,从肾脏排出多而从肠道排出少,故粪色淡,尿色深。而黄脂色泽鲜黄,与空气接触时随时间的延长,其色逐渐变淡或消退。黄疸的概念、类型,了解其发生机理,并山羊 01.犬 8. 几种主要家畜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如下: 马 34.2 mmol/L 母牛 8.55 mmol/L 绵羊 8.55 mmol/L 山羊 01.

9、71 mmol/L 猪 017.1 mmol/L 犬 8.55 mmol/L第22页/共29页原因:肝脏损伤对胆红素处理能力下降(如败血症、传染性肝炎、磷附:三种不同类型黄疸的血尿粪检验结果种类血液(范登白试验)尿液粪直接反应间接反应HB胆红素尿胆素原粪胆素健康动物-+-+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实质性(黄疸)+-+第23页/共29页附:三种不同类型黄疸的血尿粪检验结果种类血液(范登白试验)尿1、胆红素的生成:衰老的红细胞巨噬细胞吞噬破坏释放血红蛋白脱去珠蛋白和铁(重新利用 )胆绿素还原酶胆红素原因:肝脏损伤对胆红素处理能力下降(如败血症、传染性肝炎、磷汞中毒)而黄脂肉仅脂

10、肪组织黄染,其它组织不发黄。特点:血中间接、直接胆红素都增多,双项反应呈阳性。黄疸的概念、类型,了解其发生机理,并特点:间接胆红素含量增多,间接反应阳性,由于肝脏代偿机能加强,粪、尿胆素原增多,两便色加深。机理:肝细胞转化处理能力下降,血中间接胆红素增多,同时已被处理的直接胆红素通过已损的毛细胆管渗入血窦流入血液而使直接胆红素也增多。几种主要家畜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如下:猪 017.原因:红细胞破坏过多,大量血红蛋白入血(如异型输血、溶血、中毒、某些细菌病毒原虫等)2、看色泽:黄疸肉浊黄,与空气接触后随时间的延长由于氧化黄色逐渐加深。胆道阻塞,胆红素排泄障碍肝性黄疸,犬黄曲霉毒素中毒,肝脏呈黄色,

11、肿胀。怎样鉴别黄脂肉和黄胆肉?四、三类黄疸的主要区别2、看色泽:黄疸肉浊黄,与空气接触后随时间的延长由于氧化黄色逐渐加深。机理:肝细胞转化处理能力下降,血中间接胆红素增多,同时已被处理的直接胆红素通过已损的毛细胆管渗入血窦流入血液而使直接胆红素也增多。敬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第24页/共29页1、胆红素的生成:衰老的红细胞巨噬细胞吞噬破坏释放血红蛋第25页/共29页第25页/共29页第26页/共29页第26页/共29页2、实质性黄疸:原因:肝脏损伤对胆红素处理能力下降(如败血症、传染性肝炎、磷汞中毒)机理:肝细胞转化处理能力下降,血中间接胆红素增多,同时已被处理的直接胆红素通过已损的毛细胆管渗入血窦流入血液而使直接胆红素也增多。特点:血中间接、直接胆红素都增多,双项反应呈阳性。肝功受损,直接胆红素入血不入肠,从肾脏排出多而从肠道排出少,故粪色淡,尿色深。第27页/共29页第27页/共29页3、阻塞性黄疸:原因:胆管阻塞(如结石、寄生虫)、胆道受压挤(如肿瘤)机理:胆管阻塞后胆汁不能顺利入肠管而逆流入血直接胆红素增多。特点:血中直接胆红素增多,直接反应阳性,胆汁不能入肠,粪胆素原少色变淡,而尿色加深第28页/共29页3、阻塞性黄疸:第28页/共29页五、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