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与污染因子课件_第1页
污染源与污染因子课件_第2页
污染源与污染因子课件_第3页
污染源与污染因子课件_第4页
污染源与污染因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污染源及污染因子污染源及污染因子主要污染源及污染因子归纳分析污水及污染因子废气及污染因子固(液)体废物噪声电磁辐射和振动主要污染源及污染因子归纳分析污水及污染因子工艺流程及主要产污环节分析工艺流程及主要产污环节分析一、废水监测一、废水监测污水及污染因子 验收监测的污水种类: (1)工艺或生产污水,主要指生产过程中工艺设备产生的各类污水; (2)生活污水:主要是来自建设项目办公和生产人员使用的卫生间、食堂和淋浴室等; (3)清净下水:包括空调冷凝水、动力设备冷却水、循环冷却水排水等。 污水及污染因子 验收监测的污水种类:污水中污染因子的确定: 环评文件分析可能存在的污染因子 工艺流程及主要产污环

2、节分析的污染因子 工程变更(生产工艺、原辅料及产品)污染因子变化 按有关排放标准确定污染因子 排放标准之外污染因子(特征污染因子),按“环评”批复或环评引用标准确定。污水及污染因子污水中污染因子的确定:污水及污染因子污染源与污染因子课件2022/10/4污水处理方法类别处理方法主要去除污染物一级处理格栅分离粗粒悬浮物沉砂固体沉淀物均衡不同的水质冲击中和(pH)酸、碱油水分离浮油、粗分散油气浮或凝聚细分散油及微细的悬浮物2022/10/3污水处理方法类别处理方法主要去除污染物格栅2022/10/4类别处理方法主要去除污染物二级处理活性污泥法微生物可降解的有机物、BOD、COD生物膜法氧化沟氧化塘

3、污水处理方法2022/10/3类别处理方法主要去除污染物二活性污泥法微生2022/10/4类别处理方法主要去除污染物后处理氨汽提法气体H2S、CO2、NH3凝聚沉淀法不能沉降的悬浮粒子、胶体粒子、细分散油过滤或微絮凝过滤悬浮固体物、细分散油气浮悬浮固体物、细分散油活性炭过滤悬浮固体物、细分散油污水处理方法2022/10/3类别处理方法主要去除污染物后氨汽提法气体H2022/10/4类别处理方法主要去除污染物三级处理活性炭吸附臭味、颜色、COD、细分散油、溶解油灭菌细菌、病毒电渗析盐类、贵金属离子交换盐类、重金属反渗透盐类、有机物、细菌臭氧氧化难降解的有机物、溶解油污水处理方法2022/10/3

4、类别处理方法主要去除污染物活性炭吸附臭味、污水监测的对象和范围 新建项目:生产污水、清净下水、生活污水的外排口;污水处理设施的进、出口; 改扩建项目:除了新建项目的监测对象,对进入已建成的环保设施或与已建成的污水混合后排放的外排口进行监测; 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 纳管标准:COD 5001000mg/L左右。 300010000mg/L(针对个别企业)。污水监测的对象和范围 新建项目:生产污水、清净下水、生活污水 环评和批复有特殊要求的项目: 对接纳污水的水体进行监测,以考察污水进入江河、湖库后污染物的削减趋势和江河、湖库接纳污水后的水质状况以及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污水监测的

5、对象和范围 环评和批复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污水监测的对象和范围污水监测的布点原则1、考核污水处理设施效率的监测确定该项目所包含的各种污水处理设施,这些装置的进、出口是验收监测的必测点位,监测目的是检验环保设施是否符合初步设计指标、能否正常有效地运转。污水监测的布点原则1、考核污水处理设施效率的监测2、考核达标排放的监测建设项目沿厂界的污水外排口,除雨水排口外,生产污水、生活污水、清净下水,都是验收监测的必测点位。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的监测,点位要布置在其生产车间、装置或单独的处理设施排口,与其它类型污水混合前。垃圾填埋场需监测垃圾渗滤液。污水监测的布点原则2、考核达标排放的监测污

6、水监测的布点原则3、考核排放总量的监测考核排放总量的监测点位与达标排放监测点位基本一致;监测结果既要用于评价是否符合排放标准,又要用来计算污染物排放总量。污水监测的布点原则3、考核排放总量的监测污水监测的布点原则4、必要的环境水质监测特殊的、在环评报告书批复中有要求的(如尾矿、灰场),需要在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的水环境质量(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监督监测。为进行项目兼程前后的对比,一般选择环评报告书的监测点位,必要时选择合适的背景点。对在环评报告书提出的、可能对地下水造成影响的项目,建设单位要在采取相应措施的同时设置地下水质监测井,以满足验收监测和日常环保管理的需要。污水监测的布点原则4、必要的环境

7、水质监测污水监测的布点原则新建项目污水处理排放基本流程之一新建项目污水处理排放基本流程之一新建项目污水处理排放基本流程之二新建项目污水处理排放基本流程之二新建项目污水处理排放基本流程之三新建项目污水处理排放基本流程之三新建项目污水处理排放基本流程之四新建项目污水处理排放基本流程之四改扩建项目污水处理排放基本流程之一改扩建项目污水处理排放基本流程之一改扩建项目污水处理排放基本流程之二改扩建项目污水处理排放基本流程之二废水监测因子和监测频次1、环保设施的监测因子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监测是为了检验该设施对某种或某几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监测因子主要应按照初步设计中提出的、有设计指标的污染物来确定。废水监测

8、因子和监测频次1、环保设施的监测因子废水监测因子和监测频次2、废水外排口的监测项目参考环发200038号文附件不同行业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污水外排口监测因子应从以下6方面考虑确定:根据原料、工艺、产品及中间产物分析得出的污染物;环评报告和初步设计中提出的污染物;国家总量控制的12种污染物;验收登记统计表中的项目;地区总量控制的污染物;环评批复特别要求及执行标准中涉及的特征污染物;废水监测因子和监测频次2、废水外排口的监测项目废水监测因子和监测频次3、环境水质的监测项目多数项目验收监测时进行环境水质评价是不必要,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应根据环评报告及批复要求确定。确定的所有监测因子都应有相应的评价标准

9、。废水监测因子和监测频次3、环境水质的监测项目38号文件规定的监测频次 对有明显生产周期、污染物排放稳定的建设项目,污染物的采样和测试频次一般为23个周期,每个周期35次(不应少于执行标准中规定的次数)。38号文件规定的监测频次 对有明显生产周期、污染物排放稳定标准和规范规定的监测频次 生产周期在8小时以内,至少12小时采一次样; 生产周期大于8小时,至少每24小时采一次样。标准和规范规定的监测频次 生产周期在8小时以内,至少12具体规定的监测频次 连续稳态排放的点位,监测频次以4次/日,连续监测3天为宜; 对非稳定排放的点位,加大频次; 环境水质变化幅度小,减少频次。 没有工况的设施,进行模

10、拟水质监测。具体规定的监测频次 连续稳态排放的点位,监测频次以4次/日,监测方法的选择所有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都应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行业标准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推荐的方法或经省级以上环境监测站认定的相应等效方法。没有相应的国内分析方法时,可采用ISO、EPA或JIS等国际权威机构的相关方法。监测方法的选择所有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都应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1、监测期间的工况要求国家对验收监测的有效工况要求是设计生产能力的75%以上。现场监测期间,要注意确定核实生产、处理量与设计量是否符合工况要求,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核算总量)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1、监测期间的

11、工况要求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2、监测人员应具备的条件采样和分析人员必须通过岗前培训、经过考核,持证上岗,未获得合格证者,应在持证者指导下工作,持证者对监测质量负责。质控人员应熟悉监测技术,按照质控规定做好质控工作。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2、监测人员应具备的条件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3、采样环节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采样前:采样器具的清洁和定项/向使用;对存在干扰的必要前处理;采样时:样品的代表性;固定剂的填加及顺序;现场记录和标签;样品的冷藏和运输。样品的交接4、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3、采样环节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验收监测标准选用的依据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批复中涉及

12、的质量标准、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及污染物治理设施的污染控制指标。 (2)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批复以及下达的12项总量控制指标。 (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所涉及的环境保护敏感点质量标准、对建设项目要求的排放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总量预测值。验收监测标准选用的依据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验收监测标准选用的依据 (4)如环评未做具体要求,环评报告书也未明确指出,应核实污染物排放受纳区域的环境区域类别、环境保护敏感点所处地区的环境功能区划情况,套用相应的执行标准(包括级别或类别)。验收监测标准选用的依据 (4)如环评未做具体要求,环评 (5)项目环保初步设计

13、中确定的环保设施的设计指标:处理效率;处理能力;环保设施进、出口污染物浓度;废气排气筒高度;特征污染物引用的国外标准。 (6)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应选择与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相配套的方法标准,若质量标准、排放标准未做明确规定,应首选国家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其次是推荐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验收监测标准选用的依据 (5)项目环保初步设计中确定的环保设施的设计指标:验验收监测标准选用的原则(1)按新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污染排放标准,对应经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的相应时段作为执行标准。当国家或地方颁布实施新的污染排放标准,或某项污染物排放标准被新发布实施的标准修订废止时,应执行新的排放标准;按新标准时段的

14、划分原则,分别以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批准的时间、项目初步设计批准的时间、项目建成使用时间等确定相应时段污染物排放限值,作为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执行标准;如新的时段有新的要求可作为参照标准。验收监测标准选用的原则(1)按新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污染排放验收监测标准选用的原则(2)国家、地方环境排放标准、质量标准按要求严格的指标的执行。(3)质量标准主要用于环境保护敏感点的验证。(4)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如国家已经有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应按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不执行综合排放标准。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有的项目可以参考综合排放标准执行。验收监测标准选用的原则(2)国家、地方

15、环境排放标准、质量标准(5)如果建设项目本身为综合性工程,由不同行业项目组成,污染物分别由不同排放口排放,则应分别执行不同行业标准。对于污水混合排放的排污口,应根据各类污水最高允许排水量,按权重计算排污口混合排放浓度。(6)对于既是生产工艺特征污染物,而目前又无国家标准限定的,可引用环评或初设选用的国外标准作为参考标准。验收监测标准选用的原则标准级别及限值的确定见具体标准!(5)如果建设项目本身为综合性工程,由不同行业项目组验收监测水污染物排放口的考核(1)对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考核。(2)对清净下水排放口,原则上应执行

1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其它行业排放标准有要求的除外)。(3)总排口可能存在稀释排放的污染物,在车间排放口或针对性治理设施排放口以排放标准加以考核 (如电厂含油污水) ,外排口以排放标准进一步考核。水污染物排放口的考核(1)对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水污染物排放口的考核(4)废水混合排放口依据标准要求以计算的混合排放浓度限值或最严浓度限值考核;其中:浓度限值以日均值计。(5)同一建设单位的不同污水排口可执行不同的标准(6)其它:应重点考核与外环境发生关系的总排污口污染物排放浓度及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部分行业)。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计算参见不同标准具体要求。(7)检查排污口的规范化建设 水污

17、染物排放口的考核(4)废水混合排放口依据标准要求以计算的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各种污染物日均浓度值(评价按日均值计);根据污染物排放浓度、污水排放流量和设施的年工作时,计算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计算单位产品排水量。 排水量指生产设施或企业排放至企业法定边界以外的废水量,包括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外排水量(全厂区生活污水、冷却废水、厂区锅炉和电站废水)。(行业标准)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各种污染物日均浓度值(评价按日均值计污染源与污染因子课件污染源与污染因子课件污染源与污染因子课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对照初设指标评价环保设施是否满足要求;对照验收标准评价排放浓度及单位产品排水量是否达标;对照

18、总量指标或环评预测评价总量排放情况;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对照初设指标评价环保设施是否满足要求;污水排放总量项 目CODCrNH3-N石油类水处理量(m3/d)301043010430104运行时间(d/a)365365365年排水量(m3/a)109501041095010410950104进口浓度(mg/L)186924.59.7产生量(t/a)20465626831067出口浓度(mg/L)1509.160.5排放量(t/a)16425100354削减量(t/a)18823116801013污水排放总量项 目CODCrNH3-N石油类水处理量(m3需要注意的问题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是

19、日均值;注意不同排放标准的相同污染物在同一出口外排时如何执行标准;单位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是根据一个月/一个工作日的生产情况统计的。(验收期间为3-4天,实际上还是有所差别的)需要注意的问题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是日均值;对于含有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一类污染物的污水,应检查是否按国家规定设有单独的处理设施,污水是否在一类污染物处理达标后才与其他污水混合。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含有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一类污染物的污水,需要注意的问题二、废气监测二、废气监测废气污染源 验收监测中废气种类: (1)生产性粉尘 原料、辅料储运、配比及输送工程产生 产品输送、包装产生 燃料燃烧固体废物输送、贮存产生 (2)燃料燃

20、烧、加热产生的烟气 (3)工艺物理或化学反应过程产生的无机或有机废气 (4)原、辅料及产品储罐区、化学品库呼吸或挥发废气废气污染源 验收监测中废气种类:废气处理设施 废气处理设施一般指对废气中污染物消减和通过扩散方式减少在人类活动范围的污染程度的设施。烟(粉)尘治理设施脱硫设施烟气除油设施烟气有机污染物吸收装置排气筒 废气处理设施 废气处理设施一般指对废气中污染物53 烟(粉)尘治理设施除尘设施或除尘器:从含尘气体中将烟尘分离出来并加以捕集的装置。除尘器按其作用原理不同可分成四大类。机械力除尘器: 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旋风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冲击式除尘器、泡膜除尘器、文丘里管除尘器过滤式除尘

21、器: 低速袋滤器、脉冲袋滤器、颗粒层除尘器电除尘器:干式静电除尘器、湿式静电除尘器53 545455 二氧化硫治理 (按工艺分类)废气中SO2治理按工艺与燃烧的结合点来分有:燃烧前控制-燃料净化 燃烧中控制-硫化床燃烧(CFB)和炉内喷吸收剂 燃烧后控制-烟气脱硫 55 二氧化硫治56燃烧后控制-烟气脱硫(FGD)大多数国家采用燃烧后烟气脱硫工艺。烟气脱硫方法,按照脱硫工艺可以归纳为湿法和干法两大类。烟气脱硫则以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作为主流。干法脱硫工艺主要是喷吸收剂工艺。按所用吸收剂不同可分为钙基和钠基工艺,吸收剂可以干态、湿润态或浆液喷入。喷入部位可以为炉膛、省煤器和烟道。 56燃烧

22、后控制-烟气脱硫(FGD)大多数国家采用燃烧后烟气脱57废气监测因子确定原则根据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中控制的大气污染物种类、确定监测因子。根据行业特点确定监测因子。除了国家重点控制的污染物如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以及燃料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外,要结合行业的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大气污染因子进行监测。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选择监测因子。57废气监测因子确定原则根据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中控制的大污染源与污染因子课件59 废气监测内容有组织排放监测废气处理设施处理效率监测无组织排放监测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监测59 废气监测内容有组织排放监测现场勘查时应收集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监测具体点位;废气处理设施工

23、艺流程废气处理设施进、出口烟道的形状、尺寸;有无永久采样孔及规范采样平台排气筒高度、形状、内径近距离等校排气筒相对距离 现场勘查时应收集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监测具体点位;61 废气监测布点及采样布点原则 点位的代表性,选择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点位的可接近性,选择易于到达的采样位置; 点位的可操作性,选择能实施采样的地点; 点位的安全性,选择安全可靠的采样位置; 与有关标准布点要求的符合性,在许可的条件下,尽量与标准的要求一致。当不一致以及监测点位又无法更改时,应考虑增加测点数。 61 废气监测布点及采污染源与污染因子课件63烟道内烟气形态63烟道内烟气形态污染源与污染因子课件65无组织排放监

24、测时机选择 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排放负荷应处于正常生产和正常排放状态。 监测期间的主导风向(平均风向)应有利于监控点的设置,使监控点和被测无组织排放源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缩小。 监测期间的风向变化、平均风速和大气稳定度三项指标对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影响很大,应按照一定的判定方法,对照本地区的“常年”气象数据选择较适宜的监测日期。 当对被测单位既要进行有组织和废气净化监测又要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时,应尽可能在满足无组织监测的条件下同期进行监测。65无组织排放监测时机选择 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排放负荷66无组织排放废气监测的布点 要依照法定手续确定边界,若无法定手续则按目前的实际边界确定,有争议时,按项目和地

25、方环保部门确定。 采样时要在排放源上、下风向分别设置参照点和监控点。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参照点只设1个。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250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相对应的参照点设在排放源上风向250m范围内;其余物质的监控点设在单位周界10m范围内的最高浓度点。66无组织排放废气监测的布点 要依照法定手续确定边界67“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计值方法 按照GB162971996的有关规定,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的计值方法分别按下面两种情况进行计算。按规定在污染源单位周界外设监控点的监测结果,以最多四个监控点中的测定浓度最高点的测值作为“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注

26、意:浓度最高点的测值应是1h连续采样或由等时间间隔采样的四个样品所得的1h平均值。按规定分别在无组织排放源上、下风向设置参照点和监控点的监测结果,以最多四个监控点中浓度最高测值扣除参照点测值所得之差值,作为“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67“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计值方法 按照GB16297168采样时间和频次1)有明显生产周期、污染物排放稳定,污染物采样测试通常为2-3个周期,每个周期3-5次2)无明显生产周期、污染物排放稳定,污染物采样测试频次不少于2天,每天3个平行样3)型号、功能相同的多个小型环境保护设施效率和达标排放监测,随机抽样。原则抽样比例不小于同样设施总数的50%。68采样时间和频

27、次1)有明显生产周期、污染物排放稳定,污染物69 废气监测注意事项对进入废气处理设施前和经废气处理设施净化后废气的浓度、排放量以及设施对废气处理效率进行的监测。废气监测主要有:颗粒物和其他有害气体物质的排放浓度(mg/m3);颗粒物和其他有害气体物质的排放量(kg/h);废气排放量(m3/h)。69 废气监测注意事项对进入废气处理设施前和经70环保验收监测对工况的要求:一般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时,应在设备正常生产工况和达到设计规模或额定出力75%以上时监测。水泥工业竣工验收监测,应在设备正常生产工况和达到设计规模80%以上时监测。 废气监测注意事项70环保验收监测对工况的要求: 废气监测注意废气监

28、测方法选择、执行标准确定原则与废水监测基本一致。废气监测方法选择、执行标准确定原则与废水监测基本一致。污染源与污染因子课件73 废气监测举例1.火电行业(1)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所含的主要污染物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2)输灰系统:中间灰库排放的含尘废气。(3)原料系统:煤场、原煤破碎、输煤皮带产生的含尘废气。73 74火电厂工艺流程及污染物(气态)分析图来煤运输 煤场 输煤廊道 制粉 锅炉燃烧 除尘器 脱硫器 出灰 灰场 出渣 渣场 排放 无组织排放粉尘 烟尘、SO2、NOx 74火电厂工艺流程及污染物(气态)分析图来煤运输 煤场 输煤75脱脱硫装置硫装置引风引风 废气监测点CEMS增压风机西侧A西侧B东侧A东侧B烟囱脱硫装置A B C D E 废气处理效率监测布点示意图A+B+C+D=E 75脱脱硫装置引风引风 废气监测点CEMS增压风机西767677废气处理设施监测注意事项除尘器、脱硫器的设计参数;除尘器、脱硫器的运行参数;除尘器、脱硫器的运行负荷;进行净化效率测试时进出口所用仪器的一致性。77废气处理设施监测注意事项除尘器、脱硫器的设计参数;三、噪声监测三、噪声监测竣工环保验收监测项目:工业企业厂界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敏感区噪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铁路边界噪声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