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藤野先生》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藤野先生》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藤野先生》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藤野先生》教学设计_第4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藤野先生》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藤野先生教学设计课文内容分析藤野先生出现在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这个单元以写人叙事的回忆性散文为主,要么深情回忆难忘的人和事,要么满怀敬仰之情展现人物的品格与精神。藤野先生出现在鲁迅精神上最为彷徨、心灵上最为孤独的日本留学时期,藤野先生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精神上都给予了他极大的关心、帮助与鼓励,令鲁迅感念终身。这篇文章回忆了鲁迅与藤野先生交往过程中的几件事,深情回忆了藤野先生不同于别人的各种“好”,语言质朴却情感浓烈,读来令人感动萦怀。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进入初中后,写人叙事类文章学得较多,如七年级下学期所学的老王、阿长与、驿路梨花等。记叙性散文如何选择写作对象、如何刻画人物性格

2、、如何展现人物品格、如何处理事件详略有等行文技巧,学生已经掌握得比较好,所以学起来不会太困难。但本文的高妙之处在于,文章中的主要人物藤野先生和“我”都有着非常典型“不同一般”的特点,在众多的人物长廊中成为最为独特感人的“这一个”典型的形象以“分析人物性格的独特之处”为切入点,引领学生去理解品味这篇经典散文的独特魅力,是一个比较好的抓手。教学目标之人文性目标:1.体会并学习鲁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强烈的爱国情怀。2.学习并景仰藤野先生那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的伟大情怀。教学目标之工具性目标:1. 引导学生理解“这一个”典型形象的独特魅力,学习并掌握塑造“这一个”典型形象的写作方法:把人物放到特定事件中

3、去刻画;运用白描和细节描写描写等表达方式;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2.品味鲁迅作品融辛辣讽刺与深刻批判于一体、融凝练描写与浓烈情感于一炉的精妙的语言风格。3.学习体味本文独特深刻的主题。教学重点:引领学生理解“藤野先生”、“我”这两个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在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理解参透本文深刻不凡的主题。教学难点:作者用哪些方法实现对“典型人物典型性格”的刻画。教学创意:以引领学生分析“这一个”典型人物的典型特征来实现对本文深刻主题的探究和理解;以微课的形式实现重点突破、创新解读,准确理解“这一个”典型人物形象的不凡意义。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一)各小组起立展示搜集的与“老师”有关的名

4、言。示例:1.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4.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二)(老师出示课件补充)1.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毛泽东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关汉卿3.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三)引入课题。1.“老师”是一个充满温暖与感动的称呼。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也三次写到过自己的老师,你知道是哪三位老师吗?明确:一位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一位是章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先生;一位就是我

5、们今天要学习的藤野先生。2.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哪部作品?(明确: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什么意思?(明确:早上的花儿晚上去捡拾)这是一部什么体裁的作品集?(明确:散文集)。散文与小说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明确:小说是虚构的,散文写的是真人真事。)也就是说“藤野先生”是鲁迅生活中遇到的真正的老师,不是虚构的人物。3. 一个人一生中遇到的老师是很多的,为什么鲁迅最感念的是藤野先生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从文字中去寻找藤野先生不同于其他老师的深层原因。(设计意图:由尊师名言说起,说到鲁迅的老师,自然引出本课课题藤野先生)二、一读课文,了解藤野先生其人其事。(一)细读文章相关段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我与

6、藤野先生直接交往过程中发生的几件事。1.文章并不是一开头就写到了藤野先生的,请找找看,藤野先生出现在哪一段?(明确:出现在第6段。)写“我”与藤野先生直接交往的主要有哪一些段落?(明确:6-24;32-38段)2.请同学们先自己细读这些段落,再分小组合作讨论:在鲁迅和藤野先生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提示:概括事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人在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分几个小组,把你们小组所概括的事件写到黑板上去。第一组概括第一件事;第二小组概括第二件事)明确:(1)“我”初识藤野先生。(2)藤野先生帮“我”修改讲义。(3)藤野先生帮我修改血管图。(4)藤野先生担心“我”因为怕鬼不肯学习解剖尸体。(5)藤野先生向

7、“我”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具体情形。(6)藤野先生送“我”一张照片,并希望我也送一张照片给他。然而“我”因为境况无聊再也没有与他联系过。(7)我离开藤野先生后,丢失了讲义,再三寻找,未果,遗憾。(8)我思念藤野先生。(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浏览课文、提炼关键信息、梳理并概括事件的能力。教学建议: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提炼概括信息,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碰撞中生成学生的学习智慧。)(二)结合具体事件分析藤野先生的性格特点。1. 本文写事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把人物放到特定的事件中去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写鲁提辖大闹野猪林,是为了表现他的重情重义;写黛玉葬花,是为了表现她的多愁善感;写双喜阿发月夜偷豆,是

8、为了表现乡下少年的淳朴无私那么,本文写这几件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设计意图:藤野先生身上到底有哪些令鲁迅感念终身的特质?必须引导学生通过文本语言去揣摩、品味、分析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方法: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件,结合文段内容具体分析,小组讨论,再推荐代表发言。明确:从事件一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不讲究穿着、衣着简朴的老师。从事件二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关心学生、教学严谨、有求实精神的老师。2. 作者是用什么具体方法来刻画藤野先生的形象的?请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明确1:善于运用白描手法,语言凝练但描写相当传神:如“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

9、,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边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这些语言不加渲染,不事铺垫,语言简洁却非常传神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外貌特点和说话特点,让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又如: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这里的神态描写简洁明了,写出了先生欲言又止的样子:老师想挽留,最终什么也没有说仿佛在说,周君,你心里想的我都懂。)“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一声叹息,运用细致入微的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藤野先生许多的遗憾、不舍、伤感,让人从中听出了藤野先生对鲁迅发自内心的关心。)明确2:作者用词特别有讲究,比如,副词的运用

10、就准确而有深意:如“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一个“便”字,写出了藤野先生修改讲义的速度之快;“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都也都”表明藤野想的修改非常仔细,不仅涉及到医学知识的修改,还设计到日语语法错误的修改,实在令人动容。“一一、一直”,表明藤野先生的修改是细致入微的,而且持续的时间非常长这些词语的运用,不夸饰,不华丽,却非常深刻地表现了老师的严谨、细心、真诚。又如: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

11、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一个“总”字,写尽了藤野先生对“我”的担忧和关心。3.总结: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明确:是一个衣着简朴但教学认真严谨、研究学问有务实精神、关心学生且与学生感情深厚、对学生寄予厚望、对学生的关心非常真挚的好老师。(教学设计:语文的最大功能就是通过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传递思想,所以此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度解读文本,透过文字去感知藤野先生的不凡性格。)三、二读课文,了解鲁迅其人其事。(一)过渡:本文题目为藤野先生,始终在表达“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佩之情,所以“我”的情感始终涌动在文

12、章的字里行间。“我”的心路历程是本文不可或缺的一条暗线。请同学们先阅读文章,结合文本内容说说围绕“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写了哪些事?明确:1、写了“我”见到藤野先生的原因:到东京、见到清国留学生、离开东京到仙台。2.写了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见到藤野先生;受到藤野先生的关怀;离开仙台并与藤野先生惜别;思念藤野先生等一系列事件 。那么,“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二)精读1-5段,思考“我”的特点。明确:1.是一个到日本留学的人。依据是2.他为什么东渡日本留学?出示课件:背景介绍(清政府腐败无能,许多仁人志士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有的寻找科学救过之路;有的寻找医学救国之路;有的寻找教育救国之路;有的

13、寻找文艺救国之路。1902年4月,鲁迅22岁,他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理想,去日本留学,在东京的弘文学院补习日文。1904年9月,转赴仙台,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想走医学救国之路。)3.他是一个很爱国,很有民族自尊心的人。如:“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无非”一词,表明“我”很沮丧、很失望;排斥、失望的情绪破空而来。“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作者对清朝留学生进行了特写

14、镜头式的描写,刻画了一群“丑而不觉其丑,滑稽而不觉其滑稽”的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现了“我”对清国留学生奇特怪诞的装扮与以丑为美的无为行为感到羞耻、愤恨的情绪,表明我是一个厌恶腐朽落后的清政府、追寻民主觉醒之路的先行者。4.他是一个很爱学习的人,因为文中提到“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转一转。”5.他是一个专心求学、不盲目追求娱乐和享受的人。因为他看到清国留学生整天学跳舞、不学无术,就觉得非常失望,于是准备离开东京,到别的地方去。6.他是一个有爱国情结的人。因为他看到日本有个叫“日暮里”的驿站,就记住了这个驿站的名字,也许他想起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思乡名句;其次也只记得“水户”的地名了,因为那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7.他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他在日本受到部分友好人士的优待,认为是“物以稀为贵”的缘故。(三)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在写“我”的时候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清国留学生?明确:在对比中表现“我”的非同一般,优秀不凡。文章中的“我”在与那些庸俗不堪、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的对比中犹如一抹清泉,纤尘不染、孤高卓绝。(二)学习到这里,我们可以进行小结: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我”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明确:藤野是一个关心学生、教学严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