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精品教案2_第1页
《大道之行也》精品教案2_第2页
《大道之行也》精品教案2_第3页
《大道之行也》精品教案2_第4页
《大道之行也》精品教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7大道之行也精品教案2教学目标1识记重点文言词语,疏通文意。2借助背景材料,整体理解文意并背诵课文。3理解古人“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教学重难点1反复朗读,读出文意,当堂成诵。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3感受古代先贤心中的理想“桃源”。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在动荡的东晋末期,陶渊明描绘了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世外桃源”。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这个美丽的构想就源于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追溯人类最古老的“桃花源”!(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世外桃源”导入新课并引出课题,开篇就激活了学生对大同社会的向往。)【投影展示

2、】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见课件)【教师总结】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才有了这番言论。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请同学们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及文中停顿。【学生活动】学生听录音朗读,并自己标记字音及停顿。【投影展示】见课件。【师生活动】结合听读,师生一起进行字音纠正,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设计意图:“读”是理解课文的基础。读准字音,了解文言文朗读的节奏和停顿,对于句意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三、再读课文,读懂大意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注意

3、以下文言实词,并疏通文意。大道之行也:施行。选贤与能:通“举”,选拔。故人不独亲其亲:故,因此。亲,用如动词,以为亲。矜(gu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皆有所养:供养。男有分(fn):职分,指职业、职守。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学生活动】结合释及工具书理解文言大意,并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师生活动】在学生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通过课件,师生一起翻译文本。(设计意图:现在的学生阅读工具非常丰富,参考资料应有尽有,再加上课下注释,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再进行讨论,教师做适当的补充即可,这样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四、品读课文,理

4、解背诵【投影展示】读准字音,读懂大意,是我们学习这篇古文的基础,要想深入学习,还要理解文章内容。我们首先看“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学生回答】“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教师点评】回答得很正确。请同学们背诵第句。【教师点拨】“大道之行也”后稍顿,“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三句并列,一气连读。【学生活动】学生读背第句,相互检查。【投影展示】本文是从哪几个方

5、面来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学生活动】学生齐读第句,并回答问题。【学生回答】生1:人人得到社会的关爱。生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生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教师总结】这两句话分别从物质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来解释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教师点拨】结合刚才的分析,请同学们背诵这一部分。注意根据句式特点,这一部分可分为四组,每组句子连读,组与组之间停顿。“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为一组,“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为一组,“男有分,女有归”一组,“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一组。【学生活动】学生齐读第二层,按照行文思路,

6、尝试背诵。【投影展示】任何想象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教师点拨】第句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实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教师点拨】“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是谓大同”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请同学们根据分析理解,背诵第三层。【学生活动】学生结合朗读技巧背诵第三层。采取“齐读一男生读一女生读

7、”等形式读背全文。(设计意图: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搞清了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文章的思路就变成了学生的思路,背诵也就迎刃而解了。)五、走出课文,探究学习【投影展示】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古今中外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同学们能举几个历史例子来说明吗【学生回答】生1: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生2:洪秀全: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生3:康有为:“小康”社会。生4:孙中山:民族、民权、民生,天下为公。【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

8、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先哲们梦寐以求的美好生活。它不仅是孙中山先生,也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我们齐心协力,为实现这个美好的梦想,一起加倍努力,好不好(学生齐声答“好”,热情高涨。)六、学生齐背课文【学生活动】齐背。设计意图:本文设计的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把课文熟读成诵,通过前几个环节的朗读,在课文的结尾来背诵全文可谓水到渠成。)板书设计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详述“大同”社会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大道之行也的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总括全文,折射现实教学反思大道之行也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文章,小而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社会的实质,本设计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疏通文意,然后在理解全文、理清文章整体思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全文。最后一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