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10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时间:30分钟选题表难易题号知识点易中铝的性质18,9有关Al、AlOH3的计算2,510含铝化合物的性质3,6铝热反应综合实验411铝的提取7有关铝的图象12学业达标1铝制器皿能够盛放的物质是溶液B浓硫酸溶液D稀硫酸22022郴州高一检测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OH32022深圳高一检测AlOH3能溶于NaOH溶液中的事实说明AlOH3具有哪种物质的通性A碱碱性氧化物D酸性氧化物4如图为实验室进行铝热反应的装置。点燃镁条,反应过程中看到熔融物落入蒸发皿中的沙子中,则下列有
2、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氧化物都能与铝发生铝热反应B该装置所用的漏斗是玻璃漏斗C要检验熔融物中是否有铝单质,可以将熔融物加入NaOH溶液中,看是否有气泡产生D加氯酸钾的目的是用氯酸钾来氧化铝粉52022杭州二中期末美国“海狼”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了液体铝钠合金单质钠和单质铝熔合而成作载热介质,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铝钠合金是混合物B铝钠合金若投入一定的水中可得无色溶液,则nAlnNaC铝钠合金投入到足量氯化铜溶液中,肯定有氢氧化铜沉淀,也可能有铜析出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中,放出的H2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小L-1NaOH溶液和100mL1molL-1AlCl3溶液。按如下两种方法进行
3、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分多次加到AlCl3溶液中;将AlCl3溶液分多次加到NaOH溶液中。比较两次实验的结果是A现象相同,沉淀量相等B现象不同,沉淀量不等C现象相同,沉淀量不等D现象不同,沉淀量相等7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H2O、Fe2O3、SiO2等提取纯Al2O3作冶炼铝的原料,提取时操作过程如图,指出图中操作错误的是ABCD82022山东潍坊高一月考某透明的溶液中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Cu2、Cl-、SOO3-、NO3-、SO42-、SO42-、Cl-92022菏泽质检实验室可用铝屑、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等来制备氢氧化铝,某同学设计了三种
4、实验方案。方案AlAl3AlOH3AlAlO2-AlAlOH31用方案制备AlOH3时使用的药品最好是铝屑、稀硫酸和氨水,不用氢氧化钠代替氨水的原因是;写出该方案中有关的离子方程式。2用方案来制备AlOH3时,必须注意的用量,以防止生成的AlOH3溶解。3三种方案中,你认为最好的是填序号,原因是。能力提升氯化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为L-1,cCl-为L-1。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4molL-1NaOH溶液的体积为11关于“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又已知,Al、Fe2O3、Al
5、2O3、Fe的熔点、沸点数据如下:物质AlFe2O3Al2O3Fe熔点660146220541535沸点2467298027501某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热能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2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填写下列表格:所用试剂实验操作及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实验室欲在常温下溶解此熔融物,下列试剂中最好是填字母序号,理由是:。A浓硫酸硫酸铜溶液溶液122022绍兴高一检测向20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AlCl3溶液中滴入2molL-1
6、NaOH溶液时,得到的AlOH3沉淀质量g与所滴加NaOH溶液的体积mL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当VNaOH溶液15mL时,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2当15mLVNaOH溶液20mL时,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3当溶液中和沉淀中铝元素的质量相等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铝可与强酸、强碱反应。但常温下,铝遇浓H2SO4发生钝化。因而铝制器皿可盛放浓H2SO4。2答案:A解析:A项:mAlmNaOH=2740;B项:mAlOH3mNaOH=7840;C项:mAlCl3mNaOH=40;D项:mAl2O3mNaOH=5140。所以相同质量的各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Al。3
7、答案:B解析:AlOH3不是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AlOH3具有酸的性质。4答案:C解析:铝热反应的基本操作:把氧化铁粉末和铝粉混合均匀,放在纸漏斗中,上面加少量KClO3并在混合物中间插一根镁条,用小木条点燃镁条。利用镁条燃烧放出的热量促使KClO3分解产生O2,O2又进一步使镁条燃烧剧烈,活动性比铝差的金属氧化物与铝发生的反应叫铝热反应。显然A、B、D错误。5答案:D解析:由关系式:2NaH2,2Al3H2。可得生成等量的氢气所需铝的质量较小,则一定量合金中,放出的氢气越多,铝的质量分数越大。故D项错误。6答案:D解析:NaOH的物质的量为,AlCl3的物质的量为,根据方程式Al
8、Cl33NaOHAlOH33NaCl可知,两者恰好反应生成AlOH3沉淀,故两种操作沉淀量相等;的现象随着NaOH的加入,白色沉淀逐渐增多;的现象是开始没有明显现象,随着AlCl3的加入,出现白色沉淀,沉淀不再溶解。7答案:A解析:由NaAlO2加过量盐酸得不到AlOH3沉淀,可通入足量CO2;由AlOH3灼烧方能得到Al2O3。故两处错误。8答案:C解析:与铝作用产生氢气的溶液,可以是碱性溶液,也可以是酸性的溶液,即选项离子组必须是在酸性或碱性的溶液中都能共存的离子组。而A中H和Cu2不能在碱性条件下存在,HCO3-在酸性或碱性的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存在。D中的Al9解析:分析本题应从AlOH3
9、的两性着手,过量的强酸、强碱均能降低AlOH3的产率,而Al3与AlO2-反应制取AlOH3,则不存在该问题答案:1若用NaOH溶液沉淀Al3,终点不易控制,因为AlOH3会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从而影响AlOH3的生成量2Al6H2Al33H2,Al33NH3H2OAlOH33NH42稀硫酸3药品用量减少,操作简单10答案:C解析:欲使Mg2全部转化成沉淀并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应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使Mg2、Al3全部沉淀后,再使AlOH3恰好溶解。设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根据电荷守恒:3cAl32cMg2=cCl-,即32=,=。Mg2恰好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
10、溶液中只含有NaCl和NaAlO2,其中Na全部来自于NaOH溶液,而AlO2-全部来自于氯化铝溶液,根据电荷守恒:nNa=nCl-nAlO2-=L-10.2 LL-10.2 L=,所以VNaOH溶液=0.11解析:1解释合理。2证明合金中存在铝,可利用铝与碱反应放出H2这一特性来检验。3能够使固体完全溶解的试剂只有稀H2SO4。答案:1合理2氢氧化钠溶液取适量样品置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气泡产生2Al2NaOH2H2O2NaAlO23H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3B稀硫酸能够完全溶解此熔融物,并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或浓硫酸会使铁、铝钝化;铝和铁能够和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有单质铜析出;NaOH溶液不能溶解单质铁12解析:将NaOH溶液加到AlCl3溶液中,开始时发生以下反应:Al33OH-AlOH3继续滴加,发生如下反应:AlOH3OH-AlO2-2H2分析图象可知,A点表示沉淀为最大量,即AlOH3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反应计算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为,即VNaOH溶液=15mL,因此当VNa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重阳节工作总结模版
- 小学数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模版
- 统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 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四季放歌教学设计
- 灾害急救护理体系构建
- 员工心态培训总结模版
- 陕西省2025届七下数学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新员工入职工作心得体会模版
- 级长工作总结大班级级长工作总结模版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经济统计学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策略课件
-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表(可打印最全版本)
- 结晶葡萄糖生产工艺简介课件
- 危大工程验收记录表(模板工程)
- 中班科学活动:风车转转转课件-2
- 医院职能部门监管及持续改进记录表(DOC57)
- 质量整改通知单(样板)
- 2022年教学教材《石油裂解与乙烯》精品优秀教案
-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教案湘教
- 品质异常8D改善报告(杂项)
- 深圳城市更新工改工专题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