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单元检测_第1页
生理学单元检测_第2页
生理学单元检测_第3页
生理学单元检测_第4页
生理学单元检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理学单元检测生理学单元检测生理学单元检测xxx公司生理学单元检测文件编号:文件日期:修订次数:第1.0次更改批准审核制定方案设计,管理制度《生理学》单元检测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题1.体液按其分布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__________,内环境理化性质__________的状态称为稳态。3.机体对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_________起主导作用。4.溶液渗透压的高低取决于溶液中溶质颗粒_________的多少,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大小无关。5.生理刺激的三要素包括:(1)刺激强度;(2)和(3)6.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膜属于;它们转运方向和速度主要受该气体在膜两侧的影响。7.根据参与的膜蛋白的不同,易化扩散可分为:由和由介导的易化扩散。8.神经纤维静息电位是由形成的,动作电位的上升支是形成的。9.站立时对抗重力的肌肉收缩是收缩。10.肌肉收缩前已存在的负荷,称为;其使肌肉在收缩前就处于某种被拉长的状态,使其具有一定的长度,称为。11.内分泌腺细胞分泌激素到细胞外液中,属于形式的跨膜物质转运;蛋白质等大分子营养物质等进入细胞的过程,属于形式的跨膜物质转运。12.血浆渗透压主要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13.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__________,血浆中主要的缓冲对是__________。14.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相当于体重的_________,一次急性失血超过总量的_____,人体各种生命活动将会受到明显影响。一次急性失血超过总量的30%,将会危及生命。15.在红细胞生成过程中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_和_________。16.正常人血小板数量是_________,当血小板数减少到__________以下时,可出现紫癜。17.血小板的生理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18.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统称为________,按其发现的先后顺序,以________统一编号。19.血液凝固的三个基本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都需要_________的参与。按始动因子的来源不同,凝血过程包括__________性凝血和_________性凝血两条途径。血型系统将人类的血型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血型;Rh血型系统将人类的血型分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血型。二、名词解释1.反射2.正反馈3.兴奋性4.阈强度5.极化6.凝血因子7血细胞比容8.红细胞凝集9.血液凝固10.血型三、选择题A型题()1.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处于的状态是A.固定不变B.相对恒定C.随机多变D.绝对平衡E.大幅度波动()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A.自身调节B.正反馈调节C.负反馈调节D.体液性调节E.神经调节()3.条件反射属于A.自身调节B.体液调节C.前馈D.正反馈E.负反馈()4.下列活动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看到酸梅时引起唾液分泌B.炎热环境下出汗C.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D.寒冷时皮肤血管收缩E.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胃酸分泌()5.产生生物电的跨膜离子移动是属于A.单纯扩散B.原发性主动转运C.经通道易化扩散D.经载体易化扩散E.继发性主动转运()6.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

A.原发性主动转运B.继发性主动转运C.经载体易化扩散D.经通道易化扩散E.入胞

()+的跨膜转运方式是A.出胞和入胞B.经载体易化扩散和继发性主动转运C.经载体易化扩散和原发性主动转运D.经通道易化扩散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E.经通道易化扩散和原发性主动转运.()8.下述哪项不属于经载体易化扩散的特点A.结构特异性B.具有电压依赖性C.有饱和性D.有竞争性抑制E.与膜通道蛋白质无关()9.通常用作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A.阈电位B.阈强度C.基强度D.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E.动作电位的幅度

()10.一般认为,可兴奋细胞包括A.神经细胞、肌细胞B.肌细胞、腺细胞C.神经细胞、腺细胞D.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E.神经细胞、肌细胞、骨细胞()11.细胞膜内电位负值(绝对值)增大,称为:A.极化B.去极化C.反极化D.复极化E.超极化

()12.安静时,细胞膜外正内负的稳定状态称为

A.极化B.超极化C.反极化D.复极化E.去极化

()13.各种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的共同标志是A.肌肉收缩B.腺体分泌C.神经冲动D.动作电位E.局部电位.()14.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上升支的形成是由于

+内流+外流+内流+外流外流

()15.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A.肌原纤维B.细肌丝C.肌纤维D.粗肌丝E.肌小节()16.肌细胞中的三联管结构指的是A.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B.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末池C.横管、纵管和肌质网D.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

E.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

()17.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18.肌张力最大的收缩是A.等长收缩B.等张收缩C.单收缩D.不完全强直收缩E.完全强直收缩()19.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作用是A.调节血管内外水的交换B.调节细胞内外水的交换C.维持细胞正常体积D.维持细胞正常形态E.决定血浆总渗透压()20.下列哪项为等渗溶液溶液%葡萄糖溶液尿素溶液%甘露醇溶液葡萄糖溶液()21.全血的比重主要决定于A.血浆蛋白含量B.渗透压的高低C.红细胞数量D.白细胞数量的浓度()22.全血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A.血浆蛋白含量B.红细胞数量C.白细胞数量D.血小板的数量的浓度()23.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内A.不含血细胞B.蛋白含量低+含量高+含量高含量高()24.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A.体积B.表面积C.数量D.比重E.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25.影响红细胞沉降率大小的因素主要是细胞的A.体积B.形态C.数量D.比重E.叠连()26.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A.因子ⅫB.因子ⅡC.因子ⅩD.因子ⅦE.因子Ⅰ()27.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是A.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B.抑制因子Ⅹ的激活C.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D.增强抗凝血酶Ⅲ活性E.抑制血小板聚集()28.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A.因子ⅠB.因子ⅡC.因子ⅢD.因子ⅦE.因子X()阳性是指红细胞膜上含有抗原抗原抗原D.E抗原抗原()阴性母亲,其胎儿若Rh阳性,胎儿易患A.血友病B.白血病C.红细胞增多症D.新生儿溶血病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X型题()1.神经调节的特点有A.基本方式是反射B.作用范围较局限C.反应速度快D.作用持续时间短E.是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2.下列生理过程中存在正反馈的是A.排尿B.排便C.血液凝固D.分娩E.神经动作电位的去极化速度()3.在下列跨膜物质转运形式中属于被动过程的有A.单纯扩散B.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C.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D.出胞E.入胞()4.属于经通道易化扩散的特点是:A.高速度B.饱和现象C.有选择性D.竞争性抑制E.通道的开关有一定条件()5.骨骼肌的肌丝分子中包括A.肌球蛋白B.肌动蛋白C.肌钙蛋白D.原肌球蛋白E.钙调蛋白()6.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A.缺乏纤维蛋白原B.增加了血小板释放的物质C.缺乏某些凝血因子D.含有大量的清蛋白E.以上都不是()7.小血管损伤后,生理止血过程包括:A.受损小血管收缩B.血小板聚集形成止血栓C.受损局部血液凝固形成血凝块D.血管壁修复、伤口愈合E.以上都对()8.正常人的血液在血管内不发生凝固的原因有:A.血液流动快B.血管内膜光滑完整C.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D.有抗凝血物质存在E.以上都不对()9.调节红细胞生成的物质是:A.爆式促进因子B.促红细胞生成素C.雄激素D.生长激素E.甲状腺激素()10.下列哪种情况能使试管中的血液延缓凝血:A.血液中加入草酸钾B.将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