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优秀课件_第1页
《赤壁》优秀课件_第2页
《赤壁》优秀课件_第3页
《赤壁》优秀课件_第4页
《赤壁》优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以济世之才自负,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有《樊川诗集》。作者简介:杜牧:(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清人沈德潜说:“牧之绝句,远韵远神,然如《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近轻薄少年语,而诗家盛称之,何也?”清人沈德潜说:“牧之绝句,远韵远神,然如《赤壁》诗,‘东风不用数学的方法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1、从后两句里找出一个减法算式2、能否根据刚才的减法算式推出一个加法算式出来3、“东风”和“锁二乔/二乔留吴”分别指什么?4、那么如果将刚才的算式换算一下,你能得出什么算式?用数学的方法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1、从后两句里找出一个减法算式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其一,杜牧崇敬曹操,千古之上,灵犀心通,视为知己。在人生抱负以及对理想无成的深深忧虑等方面,杜牧和曹操极为相似,使杜牧对曹操在赤壁之战的失利深为同情。其二,杜牧和曹操俱精研军事,推崇《孙子兵法》。曹操对《孙子兵法》的评价,杜牧非常同意,也敬佩曹操注解《孙子兵法》,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由于杜、曹二人在人生抱负、志趣以及对《孙子兵法》的推崇和研究,使杜牧在《赤壁》诗里戏抑周瑜,对曹操的遭遇无限同情和惋惜。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抑郁中隐藏着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是杜牧诗歌的特点之一:俊逸出身诗书之家的杜牧十分希望能够施展平生才学,为改变晚唐的局势出力献策。然而,他却处于藩镇割据,吐蕃(bó)、回纥(hè)入侵、统治阶级苟且偷安的风雨飘摇的唐王朝晚期,他空有才华和抱负,却无处施展。然而,济世情怀总使他的心不甘寂寞,总是在失望中怀有一份希望,渴望有一天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做出一番事业。抑郁中隐藏着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是杜牧诗歌的特点之一:俊逸出身勇闯新路,打破常规,给人新颖别致的感觉,这是杜牧诗歌的另一特点:清新常规思维,下面几个比较题应如何选:1.一首咏史诗,由重大入手还是小事件入手好?2.一篇文章事件叙述之后,直接抒情还是曲折抒情好?3.对重大历史事件描写评论,庄重些还是浮薄些好?杜牧思维:重大<渺小;直接<曲折;庄重<浮薄以小见大勇闯新路,打破常规,给人新颖别致的感觉,这是杜牧诗歌的另一特1、前两句写了哪些事、物?前后两句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何内在联系?2、根据标示读读诗句,看能读出什么感觉?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3、现在将这些事、物连加,你能想象出作者“认前朝”想认的是什么吗?折戟+沉沙+磨洗+认前朝=?1、前两句写了哪些事、物?前后两句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何内在

“折戟”,含蕴了惊心动魄的厮杀,“沉沙”让我们想起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漫漫沉沙,淹没了多少英雄豪杰,沉没了多少动人往事,凝聚了多少沧桑岁月、融入了多少感慨怅惘。多少往事已随风,但物依然。在折戟的“铁未销”里,我们看到了一种韧性,一种坚持,一种岁月摧残不了、沉沙销蚀不尽的东西。作者细心地磨洗,细致地辨认“前朝”。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努力地扒开岁月的沉沙,寻找着什么。到底作者执意地要从前朝找回什么呢?那种韧性,那种岁月销蚀不了的力量又是什么呢?“折戟”,含蕴了惊心动魄的厮杀,“沉沙”让我这种力量就是自信,是一种你给我机遇,我就还你一份轰轰烈烈的自信。这种力量就是自信,是一种你给我机遇,我就还你一份轰轰烈烈的自这是一首咏史诗。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在这首诗歌中,诗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有悖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恐怕在于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资料:这是一首咏史诗。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1、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2、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前两句是叙事。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后两句是议论。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郞方便,那么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由叙事引发议论。

1、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思想感情: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思赤壁兴感之由未销蚀的铁戟是前朝之物感慨咏叹若非东风之便历史将会改写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告诫统治者不要有侥幸心理赤壁兴感之由未销蚀的铁戟是前朝之物感慨咏叹若非东风之便历(四)、理解:1、写兴感之由的诗句:2、从反面设想,反映诗人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历史认识句:3、含蓄诙谐,体现本诗风韵神采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春深锁二乔。(四)、理解: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4、借一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句:5、本诗名句:6、叙事句:7、议论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4、借一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吉安(今江西县名)人。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封信国公。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

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这是一首咏志诗。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军南宋最后据点崖山,文天像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招降宋军抗战将领张世杰等,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遂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资料:这是一首咏志诗。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21岁读经书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思想感情: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过零丁洋文天祥叙事步入仕途起兵抗元国家危难命运艰辛形势险恶境况危苦抒情舍生取义名垂青史比喻对偶追忆抗元经历,表现忧国之痛和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过零丁洋文天祥叙事步入仕途起兵抗元国家危难命运艰辛形势险恶境理解填空:1、概括回忆一生主要经历的诗句:2、千古传颂的名句:3、用地形险恶说明诗人处境艰难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理解填空: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4、运用对偶句:5、运用比喻抒写国破家亡悲哀的句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4、运用对偶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山河破碎风飘9、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决心的句子,堪称爱国主义诗歌中的绝唱之句(即主旨句):10、具体概括自己抗元经历,表忧愤心情的句子:11、借代句12、诗人以

比喻飘摇不定的南宋朝廷,以

比喻自己不幸的人生遭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留取丹心照汗青风飘絮雨打萍9、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决心的句子,堪称爱国主义诗歌中宋词简介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被视为诗余小道。只有注重汲取民歌艺术长处的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以脂粉气浓烈的祟尚浓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而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的词作则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的感染。到了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尽管词在语言上受到了文人诗作的影响,而典雅雕琢的风尚并没有取代其通俗的民间风格。而词的长短句形式更便于抒发感情,所以“诗言志,词抒情”的这种说法还是具有一定根据的。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从我们今天读者的情趣来看,象“大江东去”之类的豪放派的作品更易于接受。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词有词牌。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宋词简介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文集》等。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资料: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广泛。此词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是很自然的。此词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资料: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明月什么时候会出现啊?拿起酒杯去问青天。不知有着宫殿楼阁的天上,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要乘借风力返回天宫,又怕在那洁白玉石修筑的月宫里,那么高的地方,一定寒冷得受不了,面对自己清爽的影子,站起来尽情起舞,又哪里像似在人间发生的事呢(又哪里比得上在人间呢)。上片翻译赏析明月什么时候会出现啊?拿起酒杯去问青天。不知有月光照遍华丽楼阁,低低照进雕花的门窗,再照到难以成眠的我。月光不应当有什么怨恨,为什么要经常在人们别离时候出现圆月呢?人们都会有悲哀、欢乐、分离、会合,月亮也有显现、隐没、浑圆和残缺的时候,这类事情从古至今都难以圆满解决。只希望人们都能够长久平安,就能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弟弟共同欣赏美好的月色啦。

下片翻译赏析月光照遍华丽楼阁,低低照进雕花的门窗,再照到1、词的上下两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两者的联系何在?上片:对月饮酒,想象在天上、人间徘徊。下片:对月怀人,抒发对离别之人的祝愿。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各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心愿。1、词的上下两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两者的联系何在?上片:对月3、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正因为蕴涵了人生哲理,这句词也成为名句。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关于祝福流传千古的名句。3、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蕴涵了人生哲理思想感情: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之情。思想感情: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之情。咏月上阕:饮酒问月下阕:难眠怀弟----追求美好生活圆月衬别离。---探求人生哲理情景交融乐观旷达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喻清高咏月上阕:饮酒问月下阕:难眠怀弟----追求美好生活圆月--理解填空1、词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的句子:?。2、隐含了作者弃绝人间,另觅家园的心曲的句子:。3、暗示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又透露了作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情的句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理解填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6、表明夜深而离情正浓:,,。5、顾影而舞,不如身在人间句子:,。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4、表现地位、业绩超出常人时寂寞孤独心声的句子:。高处不胜寒6、表明夜深而离情正浓:5、顾影而舞,不如身在人间句子:起舞7、下片中含有人生哲理句:,

,。8、此事古难全“此事”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11、诗中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句子:10、本词名句;道尽千载离人心愿句:9、表达词人豁达胸襟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7、下片中含有人生哲理句:,元曲简介

继唐朝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采,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但相形之下,元曲的流传绝不及唐诗宋词之广,这是人们对元曲的体式感到陌生缘故,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元曲简介继唐朝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269~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兼长诗文。原籍山东章丘县相公庄,祖父时迁历城今张公坟村。初为山东东平学正,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政等职。直言敢谏,曾因上书议论时政遭贬黜。至治元年(1321年)弃官还乡,以词曲诗文自适,朝廷数召而不就。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应召任陕西行台中丞,致力救灾,劳瘁而死。

作者简介:张养浩(1269~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

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统治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总是过着痛苦的生活。资料: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在就任陕西行1、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2、“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情景?3、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第一层:写潼关的雄伟气势。第二层:写作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感。第三层:总写作者的感慨。“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如怒”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从视觉、听觉写出了潼关的险要。这是国家由盛而衰的写照。1、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第一层:写潼关的雄伟气势。第4、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一个朝代兴起,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代朝代灭亡,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百姓。思想感情:4、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忧虑国计民生凭吊写景山:峰峦如聚水:波涛如怒(视)(听)雄伟险要兵家必争怀古抒情望:西都意: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做了土战争连连改朝换代主旨议论兴亡百姓苦人民疾苦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忧虑国计民生凭吊写景山:峰峦如聚水:波理解填空:1、写潼关壮美(雄伟险要的地势):,,。2、以动写静的句子:。3、作者无限伤感的原因:,。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峰峦如聚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理解填空: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峰峦如聚伤心秦汉经行处宫4、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的句子:,。5、所见昔日景象的词:。

今日景象的词:。6、主旨句:,;,!望西都意踌蹰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4、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的句子:望7、概括历代帝王盛衰兴亡的变化的句子:。8、“望西都”引出下文的,。9、作者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的句子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峰峦如聚,波涛如怒,7、概括历代帝王盛衰兴亡的变化的句子:10、暗示潼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11、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的句子是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10、暗示潼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12、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是

13、帝王朝由盛入衰过程的真实写照是14、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12、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宫阙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以济世之才自负,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有《樊川诗集》。作者简介:杜牧:(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清人沈德潜说:“牧之绝句,远韵远神,然如《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近轻薄少年语,而诗家盛称之,何也?”清人沈德潜说:“牧之绝句,远韵远神,然如《赤壁》诗,‘东风不用数学的方法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1、从后两句里找出一个减法算式2、能否根据刚才的减法算式推出一个加法算式出来3、“东风”和“锁二乔/二乔留吴”分别指什么?4、那么如果将刚才的算式换算一下,你能得出什么算式?用数学的方法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1、从后两句里找出一个减法算式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其一,杜牧崇敬曹操,千古之上,灵犀心通,视为知己。在人生抱负以及对理想无成的深深忧虑等方面,杜牧和曹操极为相似,使杜牧对曹操在赤壁之战的失利深为同情。其二,杜牧和曹操俱精研军事,推崇《孙子兵法》。曹操对《孙子兵法》的评价,杜牧非常同意,也敬佩曹操注解《孙子兵法》,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由于杜、曹二人在人生抱负、志趣以及对《孙子兵法》的推崇和研究,使杜牧在《赤壁》诗里戏抑周瑜,对曹操的遭遇无限同情和惋惜。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抑郁中隐藏着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是杜牧诗歌的特点之一:俊逸出身诗书之家的杜牧十分希望能够施展平生才学,为改变晚唐的局势出力献策。然而,他却处于藩镇割据,吐蕃(bó)、回纥(hè)入侵、统治阶级苟且偷安的风雨飘摇的唐王朝晚期,他空有才华和抱负,却无处施展。然而,济世情怀总使他的心不甘寂寞,总是在失望中怀有一份希望,渴望有一天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做出一番事业。抑郁中隐藏着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是杜牧诗歌的特点之一:俊逸出身勇闯新路,打破常规,给人新颖别致的感觉,这是杜牧诗歌的另一特点:清新常规思维,下面几个比较题应如何选:1.一首咏史诗,由重大入手还是小事件入手好?2.一篇文章事件叙述之后,直接抒情还是曲折抒情好?3.对重大历史事件描写评论,庄重些还是浮薄些好?杜牧思维:重大<渺小;直接<曲折;庄重<浮薄以小见大勇闯新路,打破常规,给人新颖别致的感觉,这是杜牧诗歌的另一特1、前两句写了哪些事、物?前后两句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何内在联系?2、根据标示读读诗句,看能读出什么感觉?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3、现在将这些事、物连加,你能想象出作者“认前朝”想认的是什么吗?折戟+沉沙+磨洗+认前朝=?1、前两句写了哪些事、物?前后两句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何内在

“折戟”,含蕴了惊心动魄的厮杀,“沉沙”让我们想起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漫漫沉沙,淹没了多少英雄豪杰,沉没了多少动人往事,凝聚了多少沧桑岁月、融入了多少感慨怅惘。多少往事已随风,但物依然。在折戟的“铁未销”里,我们看到了一种韧性,一种坚持,一种岁月摧残不了、沉沙销蚀不尽的东西。作者细心地磨洗,细致地辨认“前朝”。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努力地扒开岁月的沉沙,寻找着什么。到底作者执意地要从前朝找回什么呢?那种韧性,那种岁月销蚀不了的力量又是什么呢?“折戟”,含蕴了惊心动魄的厮杀,“沉沙”让我这种力量就是自信,是一种你给我机遇,我就还你一份轰轰烈烈的自信。这种力量就是自信,是一种你给我机遇,我就还你一份轰轰烈烈的自这是一首咏史诗。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在这首诗歌中,诗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有悖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恐怕在于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资料:这是一首咏史诗。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1、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2、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前两句是叙事。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后两句是议论。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郞方便,那么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由叙事引发议论。

1、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思想感情: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思赤壁兴感之由未销蚀的铁戟是前朝之物感慨咏叹若非东风之便历史将会改写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告诫统治者不要有侥幸心理赤壁兴感之由未销蚀的铁戟是前朝之物感慨咏叹若非东风之便历(四)、理解:1、写兴感之由的诗句:2、从反面设想,反映诗人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历史认识句:3、含蓄诙谐,体现本诗风韵神采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春深锁二乔。(四)、理解: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4、借一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句:5、本诗名句:6、叙事句:7、议论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4、借一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吉安(今江西县名)人。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封信国公。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

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这是一首咏志诗。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军南宋最后据点崖山,文天像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招降宋军抗战将领张世杰等,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遂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资料:这是一首咏志诗。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21岁读经书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思想感情: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过零丁洋文天祥叙事步入仕途起兵抗元国家危难命运艰辛形势险恶境况危苦抒情舍生取义名垂青史比喻对偶追忆抗元经历,表现忧国之痛和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过零丁洋文天祥叙事步入仕途起兵抗元国家危难命运艰辛形势险恶境理解填空:1、概括回忆一生主要经历的诗句:2、千古传颂的名句:3、用地形险恶说明诗人处境艰难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理解填空: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4、运用对偶句:5、运用比喻抒写国破家亡悲哀的句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4、运用对偶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山河破碎风飘9、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决心的句子,堪称爱国主义诗歌中的绝唱之句(即主旨句):10、具体概括自己抗元经历,表忧愤心情的句子:11、借代句12、诗人以

比喻飘摇不定的南宋朝廷,以

比喻自己不幸的人生遭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留取丹心照汗青风飘絮雨打萍9、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决心的句子,堪称爱国主义诗歌中宋词简介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被视为诗余小道。只有注重汲取民歌艺术长处的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以脂粉气浓烈的祟尚浓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而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的词作则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的感染。到了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尽管词在语言上受到了文人诗作的影响,而典雅雕琢的风尚并没有取代其通俗的民间风格。而词的长短句形式更便于抒发感情,所以“诗言志,词抒情”的这种说法还是具有一定根据的。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从我们今天读者的情趣来看,象“大江东去”之类的豪放派的作品更易于接受。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词有词牌。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宋词简介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文集》等。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资料: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广泛。此词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是很自然的。此词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资料: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明月什么时候会出现啊?拿起酒杯去问青天。不知有着宫殿楼阁的天上,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要乘借风力返回天宫,又怕在那洁白玉石修筑的月宫里,那么高的地方,一定寒冷得受不了,面对自己清爽的影子,站起来尽情起舞,又哪里像似在人间发生的事呢(又哪里比得上在人间呢)。上片翻译赏析明月什么时候会出现啊?拿起酒杯去问青天。不知有月光照遍华丽楼阁,低低照进雕花的门窗,再照到难以成眠的我。月光不应当有什么怨恨,为什么要经常在人们别离时候出现圆月呢?人们都会有悲哀、欢乐、分离、会合,月亮也有显现、隐没、浑圆和残缺的时候,这类事情从古至今都难以圆满解决。只希望人们都能够长久平安,就能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弟弟共同欣赏美好的月色啦。

下片翻译赏析月光照遍华丽楼阁,低低照进雕花的门窗,再照到1、词的上下两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两者的联系何在?上片:对月饮酒,想象在天上、人间徘徊。下片:对月怀人,抒发对离别之人的祝愿。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各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心愿。1、词的上下两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两者的联系何在?上片:对月3、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正因为蕴涵了人生哲理,这句词也成为名句。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关于祝福流传千古的名句。3、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蕴涵了人生哲理思想感情: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之情。思想感情: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之情。咏月上阕:饮酒问月下阕:难眠怀弟----追求美好生活圆月衬别离。---探求人生哲理情景交融乐观旷达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喻清高咏月上阕:饮酒问月下阕:难眠怀弟----追求美好生活圆月--理解填空1、词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的句子:?。2、隐含了作者弃绝人间,另觅家园的心曲的句子:。3、暗示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又透露了作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情的句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理解填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6、表明夜深而离情正浓:,,。5、顾影而舞,不如身在人间句子:,。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4、表现地位、业绩超出常人时寂寞孤独心声的句子:。高处不胜寒6、表明夜深而离情正浓:5、顾影而舞,不如身在人间句子:起舞7、下片中含有人生哲理句:,

,。8、此事古难全“此事”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11、诗中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句子:10、本词名句;道尽千载离人心愿句:9、表达词人豁达胸襟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7、下片中含有人生哲理句:,元曲简介

继唐朝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采,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