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春晓》教学设计
《古诗春晓》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积累咏春的诗句。4.巧妙记忆生字,有感情地读课文。5.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古诗的喜爱。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教学准备:录音带、课文插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本课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孟浩然,“春晓”指春天拂晓的情景。那春天拂晓在作者笔下是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来学习这些古诗。二、学习古诗中的生字。1.学生试读古诗,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知晓眠闻落2.根据拼音试读生字,学生自己指出在读音时应注意的问题。3.检查认字情况。(从不同层次的学生中抽出学生读。4.只认识这些字还不够,还要记住字形。在记字形时要讲究方法,同学们有哪些好方法请说出来。5.记往了这些字形,那就要会写这些字。教师在黑板上写这些字,学生仔细观察。要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以下生字的笔顺要注意:晓、闻、眠、落、三、朗读指导。1.这首诗语言、意境皆美,必然通过反复朗读来感悟。老师出示课文插图,并播放配乐朗读的录音进行示范。学生听一次后,请想想你联想到了什么?2.在朗读时,语速成稍慢,学生跟着朗读诗歌。四、扩展活动。永春的诗不少,学完《春晓》后,请再积累几句写春的诗句。等闲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第二课时一、导语。我们刚学了一首写春的诗,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写春天美丽景色的唐诗《绝句》。二、初读课文。1.听课文录音。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你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3.学生试读课文,体会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并找出其中的生字。三、学习本课生字。1.自学生字。2.检查自学效果。(1)应特别注意哪几个字的读音?丽泥沙暖(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的?3.认读并练写这几个字。4.老师指导在田字格中练写。四、指导朗读,背诵。1.刚才同学们从画面上就看出了本首诗描写了春天美丽的景色,那么就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喜欢、赞美)2.还要注意诗的节奏。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五、总结课文。1.这首诗中写了哪些富有春天特色的景物?春风花草、冻土、燕子鸳鸯2.从诗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感情?热爱春天的感情
《古诗春晓》教学设计2【教材简说】本课共有两首古诗,这两首诗言简意赅,贴近儿童生活。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春晓》中诗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瞬间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那声声鸟鸣、落地花瓣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也可以感受到诗人由喜而惜的阵阵情怀。在《村居》中千里莺啼、花草杨柳、春风轻雾,令人陶醉;少年儿童在大好春光中尽情放飞、玩耍。在文字的引导下、在声声的诵读中怎不叫人爱春和奋发!【教学目标】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1、春天,莺歌燕舞、百花齐放,多么令人赏心悦目。使人从心底由衷地喜欢她。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样也非常喜欢春天!所以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题。(区分“春”“村”的读音)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⑴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⑵准确认读诗中的生字。三、试读课文、读出诗韵1、师范读:注意读好韵脚“晓、鸟、少”和“天、烟、鸢”。2、学生跟师读。3、指名读。4、师生对读。5、学生齐读。四、认读、识记生字1、指名拼读生字:(领读)(注意读准“诗、首、处”和“村、醉、散”的声母。)2、齐读生字。3、引导学生识记生字。⑴自由记生字。⑵共同探讨识记生字的办法。(比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自──首舍──古读──诗对──树──村睡──眠闪──问──间──闻屋──居醒──醉亲──童外──处五、巩固生字1、认读生字卡片。2、读词语巩固生字:两首古诗一首儿歌冬眠到处见闻乡村居住烟花童话散步六、指导写字1、书写生字“古、声、多”。2、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笔顺,并逐一指导:古:横要长而凸。声:上为“士”,上横长,下横短。多:上下两部分一样,但位置要注意必须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3、生练习书写。第二课时一、复习1、齐读生字。2、开火车读生字。二、朗读感悟、理解古诗1、看课文插图,听配乐朗诵。2、全班齐读《春晓》、《村居》。3、学生自由读,思考:我从中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4、交流汇报自读情况,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5、分小组讨论疑难问题。6、反馈释疑,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简单讲解或点拨。三、背诵古诗1、指导朗诵。(感悟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⑴师范读。⑵自愿读。⑶比赛读(同桌赛、小组赛)。2、背诵古诗。(指名背、小组背、齐背、师生对背等。)3、吟诵古诗、唱古诗。四、指导书写1、口头扩词:古()()()声()()()多()()()处()()()知()()()忙()()()2、书写生字“处、知、忙”。3、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的笔顺,并逐一指导。处:半包围结构,捺要拖长、“包住”。知:左右结构,“口”在右边偏下。忙;左右结构,“竖”要垂直且稍长。4、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扩展活动】1、班里开展一次放风筝活动。2、在春天里,约会古诗。3、小组合作,演绎《春晓》。
《古诗春晓》教学设计3【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2、朗读、背诵古诗。【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的十三个认读字和六个会写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3、学习古诗《春晓》,感悟意境,练习背诵。〖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词卡,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谈话引入1、学习了前面的几篇课文,同学们觉得春天怎么样?2、古时候的人们也很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很多的诗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3、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4、两首古诗的题目是什么?看──看书,谁能读准确?板书:春晓村居(区分“春、村”的读音)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画出本课的生字。同桌之间互相认读。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开火车读,指名读)3、交流识字方法,记忆生字:⑴加笔画、加偏旁组字自──首十──古古──居亡──忙因──烟口──知⑵换笔画,换部分组字。读──诗对──树──村睡──眠闪──问──间──闻屋──居醒──醉亲──童外──处岁──多放──散4、读词语巩固读音两首古诗冬眠到处见闻乡村居住烟花童话散步三、正确流利的读古诗1、自由读。2、同桌互读,能背的可以背给同学听。3、自愿到前面读或背,让大家欣赏。四、重点理解《春晓》,感悟意境1、许多同学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春晓》这首诗了;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唐代诗人:孟浩然)2、再谈谈这首诗,说说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根据学生质疑可适当引导:⑴晓:是天刚亮的时候。“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⑵眠:就是睡觉的意思。⑶闻:就是听的意思。⑷啼:就是叫的意思。3、请学生们看着课文中的图画,听老师范读古诗,听听老师哪儿的停顿长一些或者字音拖长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⑴学生自读,体会感悟。⑵教师描述,引领大家读。教师:在春天里睡觉真好,不知不觉天就亮了,为什么?学生:春眠不觉晓。教师:刚一醒,就听到四处传来鸟儿叫声,声音真好听。学生:处处闻啼鸟。教师:昨天夜里刮风又下雨,不知道那些美丽的花儿又被风吹落了多少,被雨打落了多少。学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⑶自由练习背诵。⑷学做小诗人,到前面朗诵,教师为学生配上音乐。⑸集体背诵。四、板书设计4、古诗两首春晓村居五、课堂作业设计1、找朋友:诗村首醉出散chushousanzuishicui2、读一读,说一说:诗:诗人闻:见闻古:古往今来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古诗《村居》,练习背诵。2、指导写字。3、学习积累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教具准备〗实物展台,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抽读生字卡,复习生字读音。2、背诵《春晓》。3、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谁已经背下来了,可以背给大家听。二、理解古诗,感悟意境1、谁告诉大家这首《村居》是谁写的?(唐代诗人:高鼎)2、这首诗写的是春天里的什么景象呀?(春天里,同学们放学后,一起放风筝的景象)3、古人管风筝叫什么?(纸鸢)4、颂读古诗,练习背诵。⑴自己读一读这首诗,看看跟读《春晓》有什么不一样?(停顿不一样,这首诗是在每行的第四个字后面稍作停顿)⑵同桌互相听读,鼓励学生边读边表演。⑶上台背诵,展示。三、指导写字1、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要写好哪几个字?读一读。古声多处知忙2、学生描字,说──说哪个字最难写?教师具体指导。多:上下两部分一样,但写时要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写成一左一右。处:强调是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捺要拉长包住上面的笔画。3、其余的字学生自己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利用实物展台评说。古:横要写长稍鼓一些。声:要注意上面是“士”不是“土”。知:右边的口要写得稍低一些。忙;强调“忄”笔顺。四、课后延伸1、以小组为单位,亲手做个风筝放一放。2、也可以将现成的风筝拿来和大家一起放一放。3、课外读背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与大家交流。推荐:徐俯《春游湖》朱熹《春日》苏轼《春宵》韩愈《晚春》
《古诗春晓》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有、声”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2、背诵古诗。【教学难点】带领学生感悟古诗中的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教学准备】1、用幻灯片出示2首古诗。2、学生配诗画。【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1、师:学习了前面几篇课文,和你的所见所感,你觉得春天是怎样的?2、师: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讲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3、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4、指名读古诗名(题目);比较“春”和“村”的发音。二、自学生字、自读古诗1、生自由读诗:师:一边读古诗,一边把生字多读几遍。2、指名读生字,检查自学情况:师:要来读一读吗?一定要读准字音。⑴区别平、翘舌音:诗、首、处―村、醉、散。⑵字形:①古:十+口;闻:门+耳居:尸+古;童:立+里②诗:讠字旁;醉:酉字旁;忙―忄旁3、口头扩词:古()()()声()()()多()()()处()()()知()()()忙()()()4、同桌抽读生字。三、书写指导1、引导生观察书写、掌握要领。2、师范写,生观察:“古”字横要长而凸。“多”要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学生写成一左一右。“处”字是半包围结构,要强调“包住”―把捺拖长。“忙”字左边竖心的“竖”要写的垂直且稍长。四、课外作业查找有关诗人、古诗的资料。第二课时一、欣赏导入1、生看课文插图,听师配乐朗诵: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两首》,愿意听老师先来读一读吗?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那你们也想来读吗?二、朗读、体会、理解古诗1、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要想读好这两首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做到“五不”,还要读通句子。其次,就是要反复多读几遍,因为古人能用很少的句子,表达很丰富的意思。最后,还要看谁的想象力丰富,一边读诗,一边能在大脑里作画!2、生自愿汇报读。3、生赛读(同桌赛、小组赛、男女竞赛)。4、背诵古诗:师:一不留神,老师发现有好多同学在熟读的基础上,都可以背诵古诗了,来站起来,展示一下。5、交流理解、体会:师:愿意把你们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体会用画笔画下来吗?选择其中一首作画。间休:在作画前,我想为大家朗读一段文字。(教材简说)。交流诗画,展开想象,畅谈感受师:谁愿意带着自己的想法和作品一起到前面来,给大家谈谈你的感受。三、完成“课后练习”1、生口头扩词:师:看看谁的词汇量大,是我们班的“小词霸”!2、动手实践:师:希望利用周末或课余的时间,同学们回家做一只风筝,要记住的是,一定要自己参与动手哦!《春晓》优秀课程教学设计《春晓》是一首富有情趣的五言诗。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古诗的特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古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通过朗读领悟古诗的意境和韵味。为此我作如下教学设计:1.引入激趣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播放《春晓》教学电视片,让学生看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听配乐朗读。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2.初读感知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所注的汉语拼音朗读这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注意读准下列字音:“觉”是多音字,在诗中读jué;“啼”是第二声。读后可以说说诗中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3.精读理解(1)指导学生通过说说“晓”“眠”“觉”“啼”“知”等词的意思。(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说给全班的同学听,同时屏幕上打出古诗意思的图画。教师要告诉学生,古诗语句由于字数的严格限制,常常要省略一些词语,要联系上下文和题目补充出来。如“夜来风雨声”一句,联系诗题,可以知道是“(我忽然想起)(昨天)夜里的风雨声”的意思。(3)看着屏幕上打出的画面,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4)朗读《春晓》,指导读出节奏和重音,读出韵脚。屏幕上打出这首诗,标明节奏和重音。4.品读领悟(1)屏幕上出现古诗意思的画面,同时有配乐朗读,听了一遍后,学生跟读,然后指名朗读,大家评议。(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互背,全班背诵。(3)屏幕再现图画,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在空中飞翔,地面有落花。①学生看着画面,背诵《春晓》。然后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②教师小结:诗人把握住“春晓”这一季节的时间和特点,把自己酣睡初醒的所感所闻依次写出,构成一幅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景,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之情。③屏幕上依次显现四句诗表现的画面,学生看图吟诵,体会意境。
第一篇: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惠崇《春江晓景》游园不值)》教学设计2(语文S版三年级下)3古诗两首教学示例2【内容简析】本课选用的是两首写春天景色的古诗,一首是宋朝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一首是宋朝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诗中描绘了春光的明媚及春天万物勃勃的生机。全诗语意浅近,诗意深远,含蕴有味,是适合儿童背诵的好诗。【设计理念】通过朗读品味诗中语言的优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用引读法教学,即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一些说明、描述、想象性的语言,用以填补课文内容跳跃中情与景的空白,然后引出学生对课文的接读,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教学目标】1.认识“惠、崇”等生字,会写“晓、鸭”等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且能背诵。3.深入理解古诗,了解春天的特点。4.在学习中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了解春天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及赞美之情。【教具准备】生字卡片、配乐朗读音带、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师述:同学们学过的古诗中,哪些是描写春天景物的呢?谁能背一两首?2.指名背诵。(可以是《春晓》《宿新市徐公店》《绝句》等。)3.师述: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诗,看看诗人是抓住春天的哪些景物来描写的,展现了春天什么样的特点。(揭示课题,板书。)4.师述:首先学习第一首《惠崇〈春江晓景〉》。5.简介苏轼,了解诗人。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又名苏东坡。其文学创作成就极高,文、诗、词均为一代大家。散文为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此诗是苏轼为僧人朋友——惠崇画的《春江晓景》所作的题画诗。二、初读全诗,认读生字1.放录音,注意听清楚生字读音。2.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通,读顺。3.指名朗读。4.全班齐读。三、图文结合,理解诗意1.自由朗读全诗,结合插图和词语解释,初步了解诗句意思。2.指名回答,教师点拨。(青翠的竹林之中,伸出了两三枝红艳艳的桃花,鸭子在江水里嬉戏,最先感受到江水变暖了。初春时节的蒌蒿长得满地都是,芦苇同时抽出了嫩芽,这也正是河豚将要沿江而上的时候。)3.同桌互说。四、细读体会,质疑问难1.细读古诗,学生对诗句质疑,教师归纳问题。(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哪些景物画中有?哪些没有?诗人在什么位置看到了这般景色?他的心情如何?等等。)2.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互相解疑。3.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点拨。A.诗中描写的景物有:竹、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河豚。B.诗人在江边看到了这般景色,心情无比欢快。4.配乐有感情地朗读。5.用你熟悉的四个字的词语赞美这美丽的春光。(可以是“春意盎然、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等,教师可结合百花园一“读读背背”来教学。)五、作业1.把全诗背给父母听。2.动笔把这首诗描写的意境绘成一幅画。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分析题意1.板书课题,提问:“游园不值”是什么意思?2.学生作答,教师点拨。(作者想游花园,但主人不在,没有能进到花园里去。)3.学生质疑,教师归纳问题。(例如:作者怎么知道主人不在?此行作者真的是一无所获吗?)二、初读诗文,读准字音1.借助拼音认真朗读诗文,把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2.互相检查,帮助伙伴纠正读音。三、图文结合,理解诗意1.自由朗读全诗,结合插图和词语解释,初步了解诗句意思。2.教师引读,随机指导。A.师:有一天,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南宋诗人叶绍翁禁不住春色诱惑,合上书,想到一位朋友家中去欣赏他家园子里的春景。他独自缓缓而行,来到朋友家的门前。可是——生:(读)小扣柴扉久不开。(结合诗意理解“小扣”“柴扉”的词义。)B.师:这是怎么回事,敲了这么久还不来开门?是主人不在家吗?不会吧,他是很少出门的呀!噢,他家园子里长着满地的青苔,绿得像铺开的地毯,美丽极了。看来园主人是很爱惜春色的,可我穿着一双木底鞋。哦,主人大概——生:(读)应怜屐齿印苍苔。(引导理解“应”“屐齿”的词义。)C.师:大概是主人爱惜苍苔,怕外人的木底鞋在上面踩上印子,破坏了他家园子里的春景。可是我也不虚此行,你园子里的春色怎么关得住呢——生:(读)春色满园关不住。D.师:是啊,满园春色是关不住的呀,你看——生:(读)一枝红杏出墙来。(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形象地反映出春天万物旺盛的生命力。引导理解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新生事物的发展、生成,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3.用自己的语言把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教师点拨。(大概是园子的主人爱惜苍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我轻轻地敲那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园子里的花开得正好,盎然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开得正旺的红杏伸出了墙外。)4.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开始时失落,后来心情变得愉快起来。)5.指导朗读,配乐吟诵。(1、2句声音低沉、失落;3、4句欢快、舒畅。)四、指导书写,巩固字词1.教师范写“欲”和“墙”字,并指导学生“晓”字不能多写一点,“怜”字不要把“令”写成“今”。2.学生练习书写。五、作业1.抄写字词。2.把全诗背给父母听。3.搜集其他关于春天的古诗。
第二篇:《惠崇春江晓景》《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两首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3.有感情地吟诵、背诵两首古诗并会默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第一首诗《惠崇春江晓景》,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教学步骤:(一)出示《春江晓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3.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二)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2.组内交换意见,扫除障碍。3.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调、语速)。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2)抓住诗中具体景物,展开丰富想象。①边吟诵,边想象画面。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明确: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明确: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四)小结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明确: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明确: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1.对照画面朗读。2.背诵古诗,想象画面。游园不值一、教学要求:1、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2、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作画、写作能力。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二、教学重点: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1、揭题,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学习游园不值2、解题: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3、介绍作者(用网上资料示作者情况)。4、初读,大体了解诗的内容。5、师示范朗读。6、生随师小声朗读,体会读音的准确性。7、投影课本上的插图:生自读诗,借助字典和插图,想句子的意思,并标出不懂的词语。8、字词质、释疑。(应:原意“应该”,这里当“大概”、“可能”讲。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小扣:轻轻地敲。柴扉:柴门。久:很长时间。)9、指名逐句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大概主人爱惜园中的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地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10、指导读,读出诗的韵味来:师读,生仿读:自读,指读,齐读。(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1、启发想象:①、诗人并没有进园,他怎么知道园中早已是满园春色呢?②、园中的景象是怎样的?(4人组讨论)(有柳树和各种美丽的花;有蝴蝶、蜜蜂;有浓郁的花香等。)12、将诗中的内容通过画面展示出来。(学生各自据诗意画画)13、交流:投影学生的画,师生评议。14、试试:将本诗用自己的话改作一下(可以是诗,也可以是散文。)15、习作,交流,评议。16、背诵诗句。17、小结:作者看花虽然进不了门,但他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今天通过学习和体会诗意,也使我感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春景。五、作业:背诵、默写《游园不值》。
第三篇:《惠崇春江晓景》《游园不值》教学设计惠崇春江晓景教学目标:1.了解两首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3.有感情地吟诵、背诵两首古诗并会默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第一首诗《惠崇春江晓景》,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教学步骤:(一)出示《春江晓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3.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二)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2.组内交换意见,扫除障碍。3.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调、语速)。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2)抓住诗中具体景物,展开丰富想象。①边吟诵,边想象画面。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明确: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明确: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四)小结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明确: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明确: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1.对照画面朗读。2.背诵古诗,想象画面。游园不值一、教学要求:1、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2、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作画、写作能力。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二、教学重点: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1、揭题,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学习游园不值2、解题: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3、介绍作者(用网上资料示作者情况)。4、初读,大体了解诗的内容。5、师示范朗读。6、生随师小声朗读,体会读音的准确性。7、投影课本上的插图:生自读诗,借助字典和插图,想句子的意思,并标出不懂的词语。8、字词质、释疑。(应:原意应该,这里当大概、可能讲。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小扣:轻轻地敲。柴扉:柴门。久:很长时间。)9、指名逐句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大概主人爱惜园中的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地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10、指导读,读出诗的韵味来:师读,生仿读:自读,指读,齐读。(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1、启发想象:①、诗人并没有进园,他怎么知道园中早已是满园春色呢?②、园中的景象是怎样的?(4人组讨论)(有柳树和各种美丽的花;有蝴蝶、蜜蜂;有浓郁的花香等。)12、将诗中的内容通过画面展示出来。(学生各自据诗意画画)13、交流:投影学生的画,师生评议。14、试试:将本诗用自己的话改作一下(可以是诗,也可以是散文。)15、习作,交流,评议。16、背诵诗句。17、小结:作者看花虽然进不了门,但他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今天通过学习和体会诗意,也使我感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春景。五、作业:背诵、默写《游园不值》。
第四篇:惠崇春江晓景教学设计惠崇春江晓景教学设计教学步骤:(一)出示《春江晓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3.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二)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2.组内交换意见,扫除障碍。3.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调、语速)。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2)抓住诗中具体景物,展开丰富想象。①边吟诵,边想象画面。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明确: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明确: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四)小结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明确: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明确: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六)【思考训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美容行业消费者心理与服务质量提升方案研究报告
- 金融衍生品市场2025年创新交易策略与风险控制研究分析报告
- 物业维修工个人年终总结模版
- 数字化转型助力交通设备制造业智能化制造能力提升报告
-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装修声学设计及隔音降噪评估报告
- 公共健康服务中的医疗大数据技术应用
- 区块链技术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 幼儿园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初探
- 学生宿舍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新阶段方案
- 工程款抵房协议合同模板
-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策略 特殊化教案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
- 基建科室面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台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试题 地理 含解析
- 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任务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铁路物资应急管理制度
- 创三甲病区护理亮点汇报
- 2024年汽车维修案例分析方法试题及答案
- (高清版)DB12 445-2011 天津市城市道路交通指引标志设置规范
- 一年级数学口算题1000题
- 变电检修工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