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哲学_第1页
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哲学_第2页
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哲学_第3页
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哲学_第4页
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哲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西方哲学史教材编写课题组第四章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哲学01伊壁鸠鲁派03怀疑派02斯多亚派04新柏拉图主义本章概要

从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逝世,到公元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关闭雅典所有学园,这一时期在西方哲学史上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发展阶段,但在世界史上却包括了两个不同的时期: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希腊化时期,希腊哲学随着马其顿王国的军事征服和文化扩张传播至东方,埃及亚历山大城与希腊雅典同为当时文化和哲学的中心。罗马时期,随着希腊哲学进一步传播到拉丁语地区,罗马人使用拉丁文表达希腊哲学的思想,产生出最早的拉丁文哲学典籍。从思想内容上来看,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哲学都是希腊哲学的延续,表现出基本稳定和一脉相承的思想特征。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哲学产生了四个新派别: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怀疑派和新柏拉图主义;原有学派以柏拉图追随者组成的学园派和亚里士多德追随者组成的漫步派为主。这些派别既相互渗透和影响,又彼此攻讦和争论,哲学领域呈现出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局面。从理论形态上看,原来属于思辨范围的某些对象出于实用需要,从哲学中分化出去,学术研究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几何学、天文学、力学、地理学、历史学和文学等方面都有辉煌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哲学更加注重人生问题,朝伦理化方向发展。所谓伦理化,就是以伦理学为核心或归宿,哲学的主要目的不再是追求智慧,而是追求幸福。这一时期哲学呈现出的伦理化倾向,有两方面背景和原因:一方面,随着奴隶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矛盾加剧,希腊城邦制瓦解所造成的社会动荡和融合,深刻地改变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普遍关心如何才能达到心灵安静和幸福的问题,力图寻找安身立命的精神寄托。另一方面,罗马人和东方人的实用态度和宗教信念,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引起的争吵,从内部毁坏了希腊人固有的思辨理性精神,哲学家试图用道德学说扩大社会影响,更加有效地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第一节伊壁鸠鲁派01原子论的自然观02快乐主义伦理学03自然演化和宗教批判伊壁鸠鲁(Epicurus,前342—前270)生于萨摩斯,早年学习柏拉图和德谟克利特学说。18岁去雅典,此后在各地学习和传授哲学。35岁时回到雅典,在自己住宅的花园里传授哲学,他的学校因而被称作“花园”。伊壁鸠鲁哲学具有一定的平民性和民主性,花园聚集着社会各阶层的民众,甚至还包括一些妇女。据说伊壁鸠鲁的著述有300余卷,但仅有3封信以及题为《格言集》和《学说要点》的残篇流传至今。伊壁鸠鲁在自然哲学上持原子论的观点,在伦理学上作快乐即幸福的解释。一、原子论的自然观伊壁鸠鲁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忠实继承者,坚决维护原子和虚空的真实性。他认为,原子和虚空虽然是不可感的,但它们的真实性却不可辩驳;就是说,如果不设定原子和虚空,那么自明的感觉将被推翻,即感觉的自明性证明了原子和虚空的真实性。他以感觉为认识的出发点和标准,摆脱了唯心论和怀疑论的空洞思辨和争吵。他对原子论作了重要的补充,认为原子除有形状、次序和位置等几何特征外,还有质的规定性,包括重量的性质。伊壁鸠鲁认为,原子运动主要有三种:一、原子自身的重量产生的垂直运动二、原子在下落运动时产生偏斜三、原子偏斜造成的相互碰撞,碰撞中结成原子团,所有的事物都不过是大大小小的原子团原子因重量的直线运动是必然性,而原子偏斜及其造成的组合物内部的颤动是偶然性。德谟克利特只看到原子碰撞的必然性,而伊壁鸠鲁发现的原子偏斜说明了原子运动的偶然性。评价: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使自然哲学摆脱了目的论、宿命论和神意,他用原子的偏斜运动来说明自由是世界的根源之一。诸神被当作是原子运动的结果,他们远离人事,不干涉自然。伊壁鸠鲁认为,既然神、命运、天体都是原子运动的偶然结果,人没有理由畏惧这些与我们的生活无关的东西。人也不必畏惧死亡。他说:“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尚未来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了。”二、快乐主义伦理学1.伊壁鸠鲁认为,感觉证明了快乐为善、痛苦为恶的正确性,感情显示了趋乐避苦的自发性和自明性。按照其感觉主义的准则,快乐主义是直观的真理,无需作思辨的理论论证。2.伊壁鸠鲁虽然把快乐与幸福相等同,但坚决反对把快乐与享乐相等同。他说:“所有的快乐由于天然与我们联系,所以是善的,但并不是都值得抉择”他把快乐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自然的和必需的,如食欲的满足;二是自然的,但却不是必需的,如性欲的满足;三是既不自然又不是必需的,如虚荣心、权力欲的满足。3.他还区分了强烈但不能持久的快乐与平静而长久的快乐,即动态快乐和静态快乐,认为前者是欲望的要求和满足,如娱乐和高兴,后者是痛苦的消除,如无饥无渴、无痛无求的轻松状态。

所谓的静态快乐指身体免遭痛苦和心灵不受干扰两个方面,即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他认为,静态快乐的两方面相互影响,身体遭受痛苦时心灵不能宁静;反之,心灵受到干扰时身体健康也会受损害。但他更加强调心灵的快乐,认为“宁静”是静态快乐的主要特征,审慎、平静的生活才是最高的善。4.伊壁鸠鲁在比较各种快乐的得失后,认为静态快乐高于动态快乐。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看,伊壁鸠鲁都没有提倡享乐主义或纵欲主义。但在历史上,享乐主义的坏名声和纵欲主义的不实之词却被强加在他头上。恩格斯回应这种攻击说:“庸人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酗酒、娱目、肉欲、虚荣、爱财、吝啬、贪婪、牟利、投机,简言之,即他本人暗中迷恋着的一切龌龊行为。”实际上,伊壁鸠鲁本人及其学派的成员,过着非常简单而朴实的生活,并以此为福祉。他们批评许多人只关心生活用品而不关注生活本身,规劝人们过保持宁静、心怀愉悦的生活。

5.伊壁鸠鲁不仅关心个人快乐,也十分重视友谊和社会正义。他说:“在智慧提供给整个人生的一切幸福之中,以获得友谊为最重要”,“在我们注定的生活条件中,友谊最能增进我们的安全”。他看到个人之间友谊的局限性,综合前人的自然说和约定论,认为公正既是人们趋利避害的自然需要,也是法律制度,只有公正才能普遍保障人们的安全。他说:“自然的公正,乃是避免人们互相伤害和受害的互利的约定。”法律体现自然约定所规定的公正的利害关系。没有亘古不变的法律,法律应随着约定的变化而变化;否则,法律就是不公正的。伊壁鸠鲁的自然约定论是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先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国家起源于人们相互间的契约,起源于contrat

social(社会契约),这一观点就是伊壁鸠鲁最先提出来的。”三、自然演化和宗教批判提图斯·卢克莱修·卡鲁斯(TitusLucretiusCarus,约前99年~约前55年),罗马共和国末期的诗人和哲学家,以哲理长诗《物性论》(DeRerumNatura)著称于世。他继承古代原子学说,特别是阐述并发展了伊壁鸠鲁的哲学观点。《物性论》《物性论》是全面阐述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世界观、描述世界从自然到社会的演化的恢弘史诗。全书共6卷,第1、2卷叙述了原子在虚空中运动、相互撞击,说明土、火、水、气和以太等元素构造宇宙和无限多世界的过程;第3、4卷解释了灵魂为什么是由原子构成的,用原子论解释人的生理、心理和生命繁殖现象;第5卷说明了文明起源和社会进化的过程,深刻地揭露宗教产生的根源和社会恶果;第6卷探究了自然界异常现象和雅典大瘟疫的原因,破除“神意”和“天命所造成的迷信和恐惧。1.卢克莱修发挥了伊壁鸠鲁的社会契约论,阐述了人类从自然状态走向社会文明的过程。2.卢克莱修歌颂伊壁鸠鲁“是最先打倒众神和脚踏宗教的英雄”,并指出产生宗教的根源有三:

对自然力量的无知和恐惧;对死亡和命运的恐惧;更重要的是社会根源。早在现代启蒙学者进行宗教批判的两千年前,卢克莱修已经发现宗教的心理根源和社会根源。3.卢克莱修对文明的前景充满信心。他认为,伊壁鸠鲁已经揭示了万物的本性,人类因此而学会了认识真理。.卢克莱修用他罗马人“祖国的语言”说出了真理,自然理性之光必将把人提升到快乐生活的光明之境。他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乐观态度反映了罗马共和国兴盛的景象。伊壁鸠鲁派在500多年的发展中,保持和发扬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思想自由的价值观、快乐主义的伦理学和科学无神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伊壁鸠鲁主义虽在中世纪一度失传,但在文艺复兴时期重放异彩,成为近代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重要思想来源。

第二节斯多亚派01自然哲学04自然法03“按照自然生活”02罗马时期的斯多亚派斯多亚派是古希腊罗马哲学中流行最广泛、延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派别,按照时间顺序和思想倾向,斯多亚派可被分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发展阶段,早期流行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左右的希腊化时期,中期流行于罗马人征服希腊化地区后的罗马共和国时期,晚期流行于罗马帝国时期。斯多亚派的创始人基提翁的芝诺(Zero,前336—前264)生于塞浦路斯岛。公元前300年左右他在雅典一个画廊讲学,开办学校,他的学派因此而得名(希腊文Stoa的意思是“画廊”),他用30年的时间使画廊成为与柏拉图学园和伊壁鸠鲁花园齐名的雅典著名学校。克里安特(Cleantlies,前331—前232)以顽强的毅力学习和实践芝诺的教导,以热烈的情感颂扬神,把芝诺的自然哲学和伦理学神学化。克里安特的后继者克吕西甫(Chrisippus,前280—前206),把芝诺学说进一步系统化,以精密的逻辑论证反驳学园派和伊壁鸠鲁派,对斯多亚派哲学体系的形成和传播贡献极大,因而他也被称作斯多亚派的第二位创始人。中期斯多亚派的中心从雅典转移到罗得岛和罗马。由于受学园派、怀疑论、亚里士多德和新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斯多亚派学者多为折衷主义者,思想上有学园派的倾向,主要代表人物有帕奈提乌(Panaetius,前185—前110)、波西多纽(Posidonius,前135—前51)以及西塞罗(Cicero,前106—前43)等。晚期斯多亚派随着罗马政体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之后,一度成为罗马帝国的“官方哲学”。这一时期斯多亚派代表人物有塞涅卡(Seneca,公元前4—公元65)、爱比克泰德(Epictetus,55—135)和马可·奥勒留(MarcusAurelius,121—180)等,他们一个是权贵,一个是奴隶出身,最后一个是皇帝,可见斯多亚派在当时的影响范围之广。斯多亚派哲学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和伦理学三部分。其中,伦理学是斯多亚派哲学的核心和目的,自然哲学是基础,逻辑学是手段。在后来的斯多亚派著作中,逻辑学和自然哲学不再受重视,伦理学与神学更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与罗马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相协调,转为为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服务。一、自然哲学斯多亚派的自然哲学,研究物体、本原、元素、诸神、界限、场所和虚空等七种对象,认为它们之间存在两种本原,一种是主动的,另一种是被动的;本原在大小不同的场所构成微观世界、可感世界和宏观世界;这些世界的物体在虚空中运动。

1.微观世界是由元素在不可感的场所中进行聚合和分化形成的。

元素构成物体,物体消解为元素。

据史料记载,斯多亚派认为:“有些元素是主动的,有些是被动的,气和火是主动的,土和水是被动的。”火与气两种能动的元素构成精气。精气并不是火与气的混合物,而是最富有火的能动性的热气,又被称作气息或“普纽玛”(peuma),一般被译作“精神”(spirit)。需要指出的是,“普纽玛”不能按现代意义被理解为“无形体”的精神,因为它是由能动元素构成的,而元素是精细的形体。

2.可感世界被动的本原是质料,能动的本原是“逻各斯”或理性,两者结合成为运动着的物体。理性依自身能力的不同而被分为不同等级,理性规定的形体被相应排列成无生命物、植物、动物、人和神。最低级却最普遍的理性是弥散于宇宙之间,渗入万物之中的“普纽玛”。“普纽玛”给予质料以“内聚力”,使之形成一个单一的整体,即使石头中也有“普纽玛”,否则它就不能保持其完整的形状。人除有灵魂之外,还有理智。理智是最高级的理性,是人与神共享的活动力。动物的理性除有内聚力和生成力之外,还有自动和感觉的能力,这种理性即“灵魂”。植物中的理性除了有内聚力之外,还有生长力。这种理性被称作“种子理性”(logosspermatikos),控制着生命的生长、扩大和繁殖的过程。理智或“奴斯”(nous)与“普纽玛”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纯粹的火,不再掺杂着较被动的气。神是“有智谋的火”,只有神才具有完全的理智,人介于神和动物之间,他与神分享理智,与动物分享灵魂。

3.宏观世界是宇宙。斯多亚派认为宇宙本身是一个活着的形体,即包含着千千万万个物体的普遍物体。他们使用的“宇宙”一词有三层含义:事物的全部,这是宇宙的被动本原;宇宙的秩序,这是宇宙的主动本原;主动本原和被动本原结合的宇宙整体。

在斯多亚派的术语中,神、理性和火常常被用作同义词。例如,当他们说质料和神分别是消极的和积极的本原,或说石头有神时,并非表达后人所说的泛神论观点。毋宁说,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带有唯物主义倾向的理性观,即认为精神和灵魂是有形体的观点和形体自身包含着能动力量的观点。二、自然法芝诺著有与柏拉图《国家篇》同名的著作,却表达了完全不同的政治理想。他提出的“世界城邦”和“世界公民”的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世界城邦”是完善的国家。2.自然法的第一条命令是履行责任芝诺是第一个使用“责任”一词的人,并把其定义为“与自然的安排相一致的行为”。区别有责任行为的标准是“可以合理地加以辩护的行为”。责任并非专属于人类,动物也有责任。

3.芝诺认为,责任和德性都以自然法为根源。两者的差别在于:德性是终极目标,责任是朝向德性的从属目标;德性适用于神和人,责任适用于人和动物。只有极少数有智慧的人才能达到德性的要求,但一切人,包括儿童和成年人、有智慧和无智慧的人都能履行责任。三、“按照自然生活”斯多亚派关心自然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幸福生活,他们提出“按照自然生活”的口号,把决定论和循环论的自然哲学转化为命定论和顺从论的人生观。他们认为,一切都按照命运而发生,因为一切都被“逻各斯”、“火”或“神”严格地决定。“命运”表示最严格的必然性,“神意”是神的预见和前定,可以为人的理性所理解。斯多亚派认为: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

2.人不能改变或控制命运,但却可以控制对待命运的态度,“按照自然生活”就是认识和服从自己的命运。这就好比“一条狗被拴在一架车上,当它情愿遵从时,它拉车;当它不情愿遵从时,它被车拉”四、罗马时期的斯多亚派西塞罗(Cicero,前106—前43)是罗马元老院的贵族和雄辩家,他坚定维护共和制,反对凯撒称帝,最后被凯撒的继承者安东尼杀害。他的著作众多,包括《论学园派》、《论目的》、《论神性》、《图斯库兰论辩集》、《论占卜》、《国家篇》、《法律篇》、《论友谊》、《论责任》等,文风典雅细腻、隽永周详,是古典拉丁文的范本。他把大量希腊哲学概念译为拉丁文,对哲学语言的拉丁化和哲学概念随之发西塞罗哲学吸收学园派、漫步派和怀疑派的思想,具有调和倾向,但他关于公共生活、道德责任和自然法的主要观点具有斯多亚派的倾向。

1.西塞罗开创了与希腊逻辑思辨传统不同的修辞学传统。西塞罗认为:“修辞学对我们演说者来说是广义的智慧和学问。然而,它因我们忙于事务而自行衰退,遭人遗弃,又被过分的闲暇和享受所取代;自柏拉图的《高尔吉亚篇》之后,人们用苏格拉底的方式取笑、丑化它。”他主张哲学家应把国家公共事业置于个人思辨之上,而修辞学及雄辩术,是影响和说服公众、履行哲学的社会责任的必要工具。

2.西塞罗强调道德责任,认为自我保存是自然赋予每种动物的本能,人类凭借自然理性获得德性,承担道德责任。3.西塞罗全面系统地阐发了自然法的理论。他认为,自然法是符合自然本性的正确理性,适用于一切时代、所有民族,甚至一切动物。自然法具有最高权威,是判断普遍正义的最高之法,是联系神和人的纽带,人类依据它组成社会。源于正确理性的德性和道德原则,是法律和权利的基础,决定什么是善恶以及如何禁止邪恶。他的自然法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有深远的意义,客观上促进了罗马法的研究。可以说,希腊人理性的精神和罗马人法的精神这两大西方文明源泉的合流肇始于此。塞涅卡塞涅卡(Seneca,公元前4—公元65)是罗马宫廷的三朝元老,虽然尽力辅助暴君尼禄,但最后还是被赐死。他的主要作品被收入《塞涅卡道德文集》和《书信集》。他自称是独立思想家,但实际上只采用他所认同的斯多亚派学说,他鄙薄斯多亚派的逻辑学,在自然哲学上选取神定论和宿命论的因素,宣扬顺应命运、忍受苦难的人生观,把斯多亚派伦理学推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1.塞涅卡关心理性、情感和欲望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合乎自然的理性态度是“不动心”,人既然不能控制外界发生的事件,就应该排除外在事件对心灵的影响,以心灵的不变应对外界的万变。

2.塞涅卡认为,“不动心”主张的实际上是修身养性的方法。他要求完全摈弃愤怒,而不是在愤怒升腾时制止它。他提倡反省灵魂,每晚睡觉前对一天行为作自我检查,然后进入平静的梦境,如此达到的“不动心”类似死后的不朽灵魂。他说,死后的灵魂摆脱身体的负担,轻松无比;上升到纯净的天域与星辰同伴,尽情欣赏宇宙的美妙,心旷神怡。他对灵魂不朽的描绘与基督教神秘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恩格斯说:罗马的斯多亚派塞涅卡“可以说是基督教的叔父”。爱比克泰德爱比克泰德(Epictetus,55—135)出身奴隶,被主人送到斯多亚派哲学家门下学习,公元68年成为自由民。公元89年,斯多亚派因卷入政治斗争一度被驱出罗马,爱比克泰德也被驱逐到希腊西北山区的一个小镇,从事讲学至死。他生前没有著述,死后其思想被学生整理为《论说集》和《手册》。1.爱比克泰德把命运比作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有人当主角,有人当配角,有人当英雄,有人当小丑。他心目中理想的人,“虽病而幸福,危险而幸福,被放逐而幸福,蒙受羞耻而幸福”。

2.爱比克泰德认为,主张摈弃一切情感的“不动心”在实践中不可行。重要的不是用理性制服情感,而是用合理的情感替代邪恶的肉欲。他区别了情感活动的近因和主因,认为近因是呈现在心灵中的表象,主因是心灵对表象的反应。虽然表象为外物所决定,但人却可以自主选择对待表象的态度。虽然世界上一切都被命运严格地决定着,但仍留有自由选择的余地,人因选择行善而幸运,因选择作恶而不幸。3.他强调哲学对人的道德选择的作用。认为哲学的目的和功能是通过医疗灵魂疾病的道德训练,使人摆脱恐惧和烦恼,获得心灵自由,在家庭和社会当好自己的角色,并对“世界城邦”恪尽职守。他所说的“世界城邦”是指罗马帝国,因而得到罗马统治阶级的赏识,尤其是吸引了哈德良和马可•奥勒留两任皇帝。马可•奥勒留

马可·奥勒留(MarcusAurelius,121—180)是安敦尼王朝第五代皇帝,在位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征讨四方中度过的,他写的《沉思录》是他的“精神日记”。

1.奥勒留在伦理学上追随爱比克泰德,要求自己砥砺德性。不同的是,爱比克泰德身处逆境而能保持道德的纯粹之心,生为奴隶却是精神上的国王;而奥勒留在命运面前身心交瘁,身为皇帝却感到是命运的奴隶。《沉思录》的基调是悲怆和无奈,面对死亡成为指导他的生活原则。”

2.奥勒留宣扬自然是神主宰的和谐整体,每一单个事物都是由宇宙的本性来完成的,所有的事物都是根据这一理性而创造而完善的。奥勒留死后,罗马帝国内外交困,逐渐衰落,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对斯多亚派的评价:斯多亚派是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哲学影响最大的派别,对于罗马社会具有广泛深刻的影响。黑格尔认为斯多亚派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们“所宣扬的一些普遍名词:真与善,智慧与道德,一般讲来,无疑是很高超的,但是,由于它们事实上不能达到任何广阔的内容,它们不久也就开始令人感到厌倦了”。斯多亚派企图调和命定论的宇宙观和心灵自由的伦理学,导致其在理论上是矛盾的。他们在理论说教与道德实践上的矛盾更为突出,恩格斯就曾以塞涅卡为例批判说:“这位讲道德谈克制的斯多亚派,是尼禄宫廷中的头号阴谋家,不可能不阿谀奉承。他让尼禄赏赐金钱、田庄、花园、宫室。第三节怀疑派01“十式”论02悬搁判断03不动心古希腊罗马哲学贯穿着独断论和怀疑论两种对立倾向。按当时的区分,那些声称自己发现了真理的如逍遥派、伊壁鸠鲁和斯多亚派属于独断论,而认为真理存在但不可知或对真理是否存在也持存疑态度的学园派、怀疑派都有怀疑论的倾向,只是怀疑派认为学园派没有怀疑真理的存在,仍然包含“独断论”因素。从词源学上说,“怀疑”(skeptikoi)一词的意思是“探究”,怀疑派认为,真正的哲学应该是不断的探究,不应该终结于某一结论。坚持彻底怀疑态度的代表者是皮罗皮罗(Pyrrhon,约前365—前270)出生于希腊城邦爱利斯,早年做过画匠,后改学哲学,曾追随德谟克利特的继承者阿那克萨库(Anaxarchus)多年,随亚历山大东征队伍去过印度。皮罗生前无著述,以独特的生活方式赢得追随者。第一代怀疑论者是皮罗及其学生。第二代怀疑论者有阿尔凯西劳(Arcesilaus,约前318—前242)和卡尔尼西亚德(Carneades,约前213—前129)。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2世纪,怀疑派在罗马复兴,怀疑论者的思想经传记作家拉尔修和恩披里柯的介绍,受到各派哲学家的重视公元1世纪的亚里斯多克勒(Aristocles)概括怀疑派思考的三个问题:(1)事物实际上是什么同样的东西?(2)我们应对它们采取什么态度?(3)这种态度有什么后果?怀疑派做出相应的回答是:(1)对同一个论题作截然相反的论辩(2)“悬搁判断”(3)达到心灵的宁静和幸福。怀疑派因此被称为皮罗主义,其实质如马克思所说:“皮罗主义认为精神无法理解事物是精神的本质方面,是它的实际能力。”一、“十式”论怀疑派认为独断论所认定的真命题都有同等合理和有效的不同命题,这种对立命题的论证模式被称作“式”。“式”可以说是古代的“二律背反”,其目的不是为了证明人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而是证明任何关于事物的判断都不是真理。早期怀疑派认为导致怀疑有“十式”,可归结为三个方面:前“四式”是由于判断者而产生的差异和对立,中间“五式”是由于判断对象而产生的差异和对立,第十式是由于人类生活方式而产生的差异和对立。怀疑派提出的“十式”具体是:第一式第二式第三式第四式第五式第六式依据动物种类的差异,来说明感觉印象及苦乐感受的差异和对立。依据人的身体和灵魂不同,来说明人的感觉及价值的差异和对立。依据人的感官的不同,来表明感觉不能对同一对象形成相同判断。依据人所处的不同环境,来说明事物的不同呈现。根据事物的位置、距离和场所的不同,来说明人的感觉印象有很大差异。根据事物与其他事物的混合,来说明人们不能认识一个事物自身。第七式第八式第九式根据事物的数量和结构,来说明人们对事物的性质的判断不同。根据事物出现的频率,来说明人们对事物的关注程度不同。根据事物的相对性,来说明一切事物都没有绝对的确定性。第十式根据人类伦理生活的差别,来说明人的行为规则、法律、善恶观念、传说和信念相互冲突。怀疑派的“式”,展示了认识的主体、对象及社会条件中的差异和矛盾,说明了认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但是,“式”夸大了认识中的差异和矛盾,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量齐观,甚至混淆错觉和正常感觉,存在着许多不分是非的诡辩成分。二、悬搁判断怀疑派揭露认识中存在的差异和矛盾,不是为了解决矛盾,而是把矛盾夸大、固定为不可解决的对立命题,在对立的命题中不作任何判断。怀疑派的口号是:“不作任何决定,悬搁判断。”“悬搁”(epoche)的意思是中止,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悬搁判断的理由是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更为合理的解释是,“悬搁判断”只是一种认识论的态度,怀疑派把理论和生活割裂开来;他们所悬搁的只是理论上的判断,而不是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感觉判断。当然,怀疑派与当时其他哲派别一样,最终目的也是寻求幸福。三、不动心皮罗说:“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就是灵魂的安宁。”

1.怀疑的起因是希望获得安宁。在各种相互矛盾的事物中作出判断,必然会引起争论,使心灵不得安宁;无论什么样的判断,都会引起困惑,因为“对任何一个命题都可以说出相反的命题”。

2.皮罗所说的“不动心”指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完全消极的状态,既无思想和情感的冲动,又无积极的作为;一种是随遇而安的态度。据史料记载,怀疑派“并不背离正常的实践”,他们接受生活的四条常规:自然的指导,情感的约束,习俗和法律的传统以及技能的使用。按照这种理解,“不动心”只是平常心,而不是刻意追求的哲人境界。对怀疑论的评价:虽然西方哲学史一开始就有怀疑因素,但自觉与独断论相对立的怀疑论开始于怀疑派。从此,怀疑论成为西方哲学史中的一种风格或传统。在希腊化和罗马时期的哲学中,怀疑派是一把“双面剑”:它一方面揭开独断论哲学中的矛盾,客观上推动哲学在克服矛盾中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动摇消解了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及其价值观,在客观上为宗教和迷信盛行开辟了道路。怀疑派的批判矛头仅仅指向理论学说,但迁就社会现实,顺应生活习俗。第四节新柏拉图主义01三大本体02灵魂的堕落和升华03新柏拉图主义的宗教化新柏拉图主义创始人普罗提诺(Plotinus,204—270),生于埃及,28岁起师从阿曼纽斯(Ammonius)。此后,抱着去波斯旅行的想法,他参加了罗马军事远征,远征失败后到罗马定居。他开办的学校吸引了不少达官贵人,包括加里安皇帝和皇后。在普罗提诺60岁时,波菲利成为他的学生,并把他的54篇论文整理成6集,每集9篇,名为《九章集》。普罗提诺的许多哲学观点虽然比较复杂,但基本脉络比较清楚,主要围绕三大本体学说展开,其中对灵魂的阐述尤为详细。一、三大本体普罗提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太一、理智和灵魂“三个首要本体”。“本体”(Hypostasis)一词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他所谓本体指最高的、能动的原因,现代人也将其译为“原则”。严格地说,本体并不是抽象的原则,而是具体的神。

1.第一本体“太一”

“太一”(toen)指无所不包的统一性。

a.“太一”是不可分割的原初的单纯的统一性,无形式、无德性、无意志、无思想、无意识、无运动、无变化。

b.“太一”也不是理智的对象,因为理智只能靠概念和范畴去把握对象,而一切概念和范畴都需要区分才能被定义,因此不适用于不可分割的“太一”。

c.太一具有肯定和否定双重规定性:肯定地说,“太一”是善本身,这里的善不是伦理之善,而是本体的完善和圆满,是生命之源、力量之源。否定地说,“太一”不是一个具体事物,也不是万物的总和,而是先于万物的源泉。因此,它不与任何一个有生命、有力量的东西相等同.普罗提诺强调“太一”的否定特征,说明它超越了“是者”所指示的存在和思维的同一性。“太一”不是一个存在,而是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d.普罗提诺虽然没用过多的概念来规定“太一”,但经常把“太一”比喻成“太阳”和“源泉”。

他认为,“太一”虽然不运动,但却能生成其他本体,这一生成过程被喻为“流溢”。

2.第二本体“心灵”普罗提诺认为,最先从“太一”中流溢出来的本体是心灵,它包含着一些原初的区分,因而具有肯定性质,可用最一般的范畴表示它。

a.心灵仍然享有“太一”的统一性,因此,被区分出来的多样性仍然是统一的。

b.普罗提诺运用柏拉图“通种论”进一步说明了适用于心灵的范畴,即思想和存在、异和同、动和静等六个范畴。

3.第三本体“灵魂”普罗提诺认为,灵魂从心灵中流溢出来,心灵流溢是对“太一”流溢的摹仿。

a.灵魂本体是一种能动力量,即柏拉图所说的世界灵魂。

b.灵魂的能动性表现在既可以作用于和自己本性相一致的“太一”,也可以作用于和自己本性不一致的低级对象。或者说,灵魂既是一,又是多:当它与心灵和“太一”相通时,复归于原初的统一,因而是一;当它被分割在事物之中时,作为推动事物变化的内部动力,因而是多。二、灵魂的堕落和升华1.普罗提诺既把“太一”、心灵和灵魂作为三个本体,又说它们是同一个最高的神,认为三大本体和神一样,都是善的。2.恶的存在是因为在三大本体之外,还有质料。质料和“太一”是对立的两端,犹如黑暗与光明的对立。灵魂以其活跃的能力,能与质料结合,产生出个别的、可感的事物,事物的总和是可感世界,恶只存在于可感世界之中。3.质料和可感世界本身并不是恶的。恶是人的灵魂的欲望。人的灵魂被禁锢在肉体之中,处于中间地位:一方面可以通过思辨和观照追求神,也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