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蜜蜂病虫害生物学创新团队招聘蜜蜂病害检测人员1人(名师点拨卷3套)答案详解版考试版_第1页
2021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蜜蜂病虫害生物学创新团队招聘蜜蜂病害检测人员1人(名师点拨卷3套)答案详解版考试版_第2页
2021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蜜蜂病虫害生物学创新团队招聘蜜蜂病害检测人员1人(名师点拨卷3套)答案详解版考试版_第3页
2021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蜜蜂病虫害生物学创新团队招聘蜜蜂病害检测人员1人(名师点拨卷3套)答案详解版考试版_第4页
2021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蜜蜂病虫害生物学创新团队招聘蜜蜂病害检测人员1人(名师点拨卷3套)答案详解版考试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住在富人区的她2021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蜜蜂病虫害生物学创新团队招聘蜜蜂病害检测人员1人(名师点拨卷3套)答案详解版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I套一.单项选择题(共220题)1.某日,甲通过“代刷好评”网页广告找到乙,二人合同约定,由乙以每单0.5元的价格为甲的网店“刷好评”,服务费按月结算。三个月后,当乙向甲催收共计13000元服务费时,甲仅向其转账3000元,并以网店销量不好为由,拒绝支付余款。关于该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合同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属于无效合同

B、“刷好评”行为属于法律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C、“刷好评”行为属于法律规定的虚假宣传行为

D、甲无权要求乙返还其已经支付的3000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为其他法律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甲乙订立合同违反了《反不当竞争法》,为无效合同,所以甲有权要求乙返还已支付的3000元。D选项说法错误,本题选非,当选。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刷好评”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其他商家的利益,而且违反了《反不当竞争法》,属于无效合同。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B、C选项: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的内容可知,“刷好评”是对商品的用户评价作虚假宣传的行为,是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故本题选D。

2.“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这句气象谚语说明的生物现象是:

A、蚯蚓是有氧呼吸的生物

B、蚯蚓喜欢生活在水中

C、蚯蚓不能生活在水中

D、蚯蚓能预报天气变化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为生物相关常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这句话的意思是蚯蚓爬上路的时候,天就会下雨,说明了蚯蚓能够预报天气变化。

故本题选D。

3.某商场开展购物优惠活动:一次购买300元及以下的商品九折优惠;一次购买300元以上的商品,其中300元九折优惠,超过的部分八折优惠。小王购物第一次付款144元,第二次又付款310元。如果他一次购买并付款,可以节省多少元:

A、16

B、22.4

C、30.6

D、48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统筹问题

第二步:分析解题:

第一次购买商品的原价为144÷0.9=160元;

第二次购买商品的原价为300+[310-(300×0.9)]÷0.8=350元;

故商品总价为350+160=510元,一次购买需300×0.9+(510-300)×0.8=438元。

因此,一次购买并付款可以节省144+310-438=16元。

故本题选A。

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逻辑连贯、语言流畅的文字,排列顺序最合理的是:①简单的答案是,如果信息是完全的,平等和效率是可以分开的。②读者可能会问:什么时候平等和效率可以分开呢?③在社会当中,平等与效率的关系是人们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④也就是说,在完全信息的条件下,社会既可以实现最大效率,同时又可以达到合意的平等。⑤平等和效率之所以搅合在一起,有的时候为了效率会损害平等,而为了平等就会损失效率,就是信息不完全造成的。

A、②①③④⑤

B、③①②⑤④

C、③②①④⑤

D、②①④③⑤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句子排序题,核心方法为话题一致

第二步:寻找重点

③引入话题,“平等和效率的关系是人们经常讨论的问题”。②是在③的基础上引出的问题。③应在②之前,更适合做首句,排除A项和D项。顺读语句,发现①是对②的回答,应该在②之后,②①捆绑,排除B项。

故本题选C。

5.危害后果是危害行为给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所造成的现实侵害事实与现实危险状态,下列关于危害后果说法错误的是:

A、小李与人斗殴,将对方打成轻伤,小李事后自首,小李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B、某顾客携带水果刀进入火车站候车,安检时,水果刀被没收,该旅客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C、刘某见邻居的汽车很少使用,便私自偷出使用,使用期间勤于保养,汽车不但没有被损坏,而且性能更胜从前,其行为造成了危害后果

D、某活禽市场老板故意不配合活禽卫生检疫检查,但未造成疫病传播,该老板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为刑法法律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法律中的危害后果是指由行为人危害行为引起的一切对社会的损害事实,包括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A选项,小李已经将对方打成轻伤,造成危害后果,说法错误,本题选非,当选。

第二步:分析选项

B选项:旅客携带水果刀没有造成现实的侵害和危险,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C选项:刘某虽然没有损害汽车,但是已经侵犯了邻居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因此造成了危害后果,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D选项:活禽市场老板没有造成瘟疫传播,因此没有造成危害后果,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故本题选A。

6.“如果城市规划意在通过仿古建筑提供具有传统意向的休闲、旅游、购物场所也未尝不可,但这与文化无关。历史文化不是以舞台背景搭建出来的,它需要原汁原味的留存,而不是热衷作假。”在伍江看来,现在一些城市管理者既要通过各种手段发展经济,又要显得很有品位,要与文化挂钩,觉得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利用文化、传统的元素发展经济没错,但如果发展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经济,那就走进了发展误区,是本末倒置。”对这段文字理解错误的是:

A、城市建设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发展文化

B、大搞仿古建筑不是真正的城市文化建设

C、发展城市文化的目的不只是发展经济

D、真正的历史文化要有历史遗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第二步:寻找重点

根据文段第一句话可以得知B选项正确。文段第三句话,伍江批评了又发展经济,又发展文化的做法,可以得知A错误。根据第四句话“如果发展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经济,那就走进了发展误区,是本末倒置。”可以得知C选项正确。根据文段第二句“历史文化不是以舞台背景搭建出来的,它需要原汁原味的留存,而不是热衷作假。”可以得知D选项正确。正确答案选A。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文段第三句话,伍江批评了又发展经济,又发展文化的做法,所以A错。

故本题选A。

7.对于美国频频挥舞“贸易大棒”,中国商务部多次强调,贸易保护主义不仅对他国不公,对本国企业也没有好处,希望美方不要以看似_______但实际带有很强政治背景的措施来实施贸易保护主义,而应恪守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承诺,以更加_______的方法妥善处理贸易摩擦。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偏不倚

积极

B、义正辞严

务实

C、大义凛然

理性

D、冠冕堂皇

公平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从第二空入手。

第二空:本空为语义关系。

由“贸易保护主义对他国不公”可知贸易保护主义是不公平的,文段表示中国希望美方更加公平来处理贸易摩擦。横线处应填入表示“公平”的词语。

D选项“公平”符合题意,保留。

A选项“积极”、B选项“务实”、C选项“理性”均没有“公平”的意思,排除。

第一空:本空为感情色彩。

中国商务部对美方贸易保护主义的态度是批判的,所以横线处应填入含贬义的词语。“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含贬义,符合语境,当选。

故本题选D。

词义解释:

不偏不倚:表示中立或公正。

义正辞严: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

大义凛然: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8.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普遍存在“小学化”现象。造成幼教“小学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另一方面就是不少幼儿园迎合家长心理需求以多揽生源、多赚钱。另外,入学测试也是幕后“推手”之一。因此,要整治幼儿园“小学化”现象,还是依靠制度发力。试想,在许多家长心存“学到东西”的错误观念驱使下,在生源激烈竞争的倒逼下,若没有硬性的制度要求,有多少幼教老师能坚守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专业水准?依据文意,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原因的一项是:

A、小学入学测试

B、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C、幼教老师的专业水平低

D、幼儿园追逐经济利益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第二步:分析题干

文段通过“一方面……另一方面……另外……”连接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三个原因,其中并未涉及“幼教老师的专业水平低”,所以C项表述不属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原因,此题为选非题,故当选。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通过“造成幼教‘小学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另外,入学测试也是幕后‘推手’之一”可知A项表述属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之一,此题为选非题,排除。

B选项:通过“造成幼教‘小学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可知B项表述属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之一,此题为选非题,排除。

D选项:通过“造成幼教‘小学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另一方面就是不少幼儿园迎合家长心理需求以多揽生源、多赚钱”可知D项表述属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之一,此题为选非题,排除。

故本题选C。

9.台湾某著名音乐人士近日用“喂鸡”比喻当下音乐市场中唱片公司的做法,他说:“原本一群鸡要喂鸡饲料才会长大。突然有家唱片公司喂碎报纸,发现有些鸡长得不错,于是其他唱片公司模仿,所有鸡就开始吃碎报纸,以后你喂鸡饲料,它们反而吃不惯了。”这位音乐人所说的主要意思是:

A、低劣的音乐作品培养不出具有高品位的听众

B、唱片公司群起推销低劣的的音乐,降低了听众的审美水平

C、廉价低劣的音乐只能使听众享受低端的快乐

D、音乐市场良莠不齐,消费者应擦亮眼睛,学会选择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讲台湾音乐人士评论当下唱片公司“以报纸代替鸡饲料喂鸡,使鸡吃不惯鸡饲料的现象”。因为唱片公司不会真的喂鸡,本职是做音乐。所以“报纸”应代指低劣的音乐,“鸡”应指听众。鸡不再吃饲料即指听众的品味被拉低。B项符合此意,正确答案选择B。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音乐人指责的是当下唱片公司的做法,而不单是低劣的音乐,所以A错。

C选项:音乐人指责的是当下唱片公司的做法,而不单是低劣的音乐,所以C错。

D选项:音乐人强调的是当下唱片公司的做法,而不是消费者如何去做,所以D错。

故本题选B。

10.当下,电视节目主打媒体融合和多终端传播的概念并不新鲜,只要在不同终端进行内容投放的节目都自称是媒体融合。技术拓展了媒体类型和渠道,真正的媒体融合要借鉴互联网的用户思维,要以不同渠道用户的多层次的“真实需求”为导向定制内容,与用户之间形成相互分享信息关系,形成媒体融合关键点。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在不同终端进行相同内容投放成为当下电视节目进行媒体融合的普遍做法

B、媒体融合本身不能提升节目的内容品质,但能让节目得到更好的传播与吸收

C、要做到媒体融合,就要把各种终端、渠道整合成一个有机体,形成信息传播的“生态圈”

D、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内容生产者与用户之间形成相互分享信息关系,是媒体融合的关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分析题干

文段首句引出话题“媒体融合”,后文解释什么是真正的媒体融合,即以用户的真实需求为导向,与用户形成分享信息关系,对应D项。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对应首句内容,非重点,所以A错。

B选项:无中生有,所以B错。

C选项:文段重在强调媒体融合要重视用户需求,该项没有提到“用户”,偏离文段重点,所以C错。

故本题选D。

11.农业生产周期指在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从开始生产到获得产品的整个过程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种植业中一般是从整地开始到产品收获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畜牧业中一般是从饲养幼畜开始到获得畜产品的时间。由于作为农业生产对象的动植物有自身的特性,并且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其生产周期一般比工业生产周期长。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涉及农业生产周期的是:

A、小李耕地、播种、打枝、摘棉花、纺线、织布……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B、小黄办了一家乡镇企业,从原材料购进、生产管理再到产品销售,他都亲力亲为

C、小刘今年在承包的荒山种植优质苹果树苗,经科学管理,树苗全部成活且长势良好

D、小王有个养猪场,虽年复一年重复着把猪崽养大的简单枯燥劳动,但始终干劲十足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为争议题。

中公选D;华图选A;其他选A。

本题题干为社会学类定义判断。

第一步:关键信息------①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②种植业中是从整地开始到产品收获;③畜牧业是从饲养幼畜开始到获得畜产品。

第二步:题目详解

A选项:小李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种植棉花,符合①;耕地是整地过程,摘棉花是产品收获,符合②。虽然“纺线、织布”不属于种植业,但本题问的是涉及农业生产周期的选项,前面的“耕地、播种、打枝、摘棉花”属于种植业的农业生产周期,当选。

B选项:乡镇企业只涉及到了购买原材料、生产管理,产品销售,不确定是否还有农业生产活动,不符合①,排除。

C选项:只说了树苗全部成活且长势良好,而最终是否收获了种植优质苹果树苗是不确定的,不符合②;且小刘只是今年才承包种植,不符合①“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排除。

D选项:养猪场属于畜牧业,“年复一年”说明是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符合①;畜产品指的是畜牧业生产所获得的产品(包括乳、肉、蛋、毛、皮及其副产品),选项表述中只提到了小王把猪崽养大,而养大后的猪崽属于牲畜,不属于畜产品,所以是否获得了畜产品是不明确的,不符合③,排除。

故本题选A。

注:争议题是指各家答案不一样的题目。我们收录的各机构答案均来自于网络且有完整答案及解析截图,如果出现在我们公布完争议题答案后各机构更改答案,我们很开心。欢迎来电来函从知识层面探讨。

12.随着地球环境的变迁,地球生物也随之不断演化。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和进化的必要条件

C、种群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D、在生物进化中自然选择的作用是不定向的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为生物相关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使物种不断进化;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所以选C。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个体发生有利的变异后,若不能遗传下来,这个变异也就结束,因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而不是个体,排除。

B选项:隔离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地理隔离一般发生在生殖隔离之前。达到生殖隔离后,才有可能形成新物种。所以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排除。

D选项: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机会产生更多后代,而不利变异的个体则相反。所以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排除。

故本题选C。

13.王老师是甲、乙、丙三个班的辅导员,甲、乙、丙三个班的班长分别每3天、5天、6天汇报一次班级情况。某天三人同时到王老师那儿做班级汇报,那么下次他们同时到王老师那儿做班级汇报至少要多少天?

A、90

B、36

C、30

D、1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数学归纳问题。

第二步:分析解题

下次甲乙丙三人同时到王老师那里汇报,即三人汇报周期3、5、6的最小公倍数,为30天。

故本题选C。

1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018陕西031】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为图群组成,首先考虑种类、数量、相同元素、数学代换(2种图形)等

第二步:题目详解

突破口:题干中每组图都是一堆小图形且每组图图形由两种元素组成,考虑数学代换。

本题规律:

对第二行得到公式(3○+3△)-(2○+4△)=(2○+4△)-(3○+1△),换算得1○=2△;

将等式代入,第一行换算后的三角形数量依次为12,11,10;

第二行换算后的三角形数量依次为9,8,7;

第三行换算后的三角形数量依次为6,?,4,故?处图形换算后三角形数量应为5。

选项图形换算后三角形数量依次为8,6,5,4。只有C选项符合。

故本题选C。

15.一项研究认为,发达国家近20年来治疗甲状腺肿瘤的病例增多主要是因为过度诊疗。研究人员认为,随着新型成像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微小的甲状腺肿瘤被检测出来。大部分过度治疗的方式是完全切除甲状腺,它通常还和其他一些有害处理手段相结合,比如完全切除脖子上的淋巴结或者实施放射疗法。而实际上这些肿瘤大部分是微型乳头状瘤,只需要密切监视,不必立即采取干预性治疗手段。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过度使用放射疗法会损害人体的免疫系统

B、在发达国家,乳腺肿瘤也存在过度治疗的问题

C、完全切除甲状腺并非是治疗所有甲状腺疾病的最佳方式

D、在不存在过度诊疗的国家,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并没有明显增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寻找因果

原因:过度诊疗

结果:治疗甲状腺肿瘤的病例增多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该项只是指出过度使用放射疗法会损害人体的免疫系统,对没有说明是否会导致甲状腺肿瘤病例增多,不明确选项,所以A错。

B选项:题干讨论的是“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为无关项,所以B错。

C选项:题干讨论的是甲状腺肿瘤病例增多的原因,该项说的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方式,话题不一致,无关项,所以C错。

D选项:该项说没有过度诊疗的国家病例没有增多,对比说明过度诊疗是甲状腺肿瘤的病例增多的原因,加强项,所以选D

故本题选D。

16.下列关于商品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和畜牧业分离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原因

B、商人的产生是形成商品经济的根本条件

C、商品经济是为交换而生产的经济形态

D、商品经济社会中所有的东西都是商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为市场经济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C选项:商品经济是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正确,当选。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错误,排除。

B选项: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形成商品经济的根本条件,错误,排除。

D选项: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劳动产品若不用于交换就不是商品,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C。

17.企业家舆论形象会对所代表的企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在企业舆论事件中,企业家的言论与举措会受到媒体和网友最为集中的关注。企业舆情应对中,积极的态度是缓解负面舆论的最大助力。企业家在舆情应对上总体表现良好,但是也有企业家应对不当,导致负面舆情扩大,有损个人和企业声誉。这段话的重点阐述对象是:

A、企业家舆论形象

B、企业舆情事件

C、企业舆情应对

D、企业家舆情应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第一句讲企业舆情事件中企业家的舆论形象对所代表的的企业产生直接影响并备受关注。第二句强调,在企业舆情应对中企业家积极的态度十分重要。第三句介绍了企业家们在舆情应对上的不同表现。文段重点阐述了在企业舆情事件中企业家的应对,D项符合此意。正确答案选择D。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仅是引入话题,非重点,所以A错。

B选项:偏离文段主体“企业家”,所以B错。

C选项:偏离文段主体“企业家”,所以C错。

故本题选D。

18.①然而哲学家罗素对康德不无讽刺地说,这只是一个出生在柯尼斯堡(康德的家乡)平原的人的想法,一个出生在阿尔卑斯山区的人就不会这样想②牛顿和康德都持有一种绝对空间的观念③但这些事物与空间无关,对空间不产生影响,其实这是一种绝对的虚空观④牛顿说,绝对的空间,它与一切外在事物无关,它处处均匀,永不迁移;康德说,我们可以设想一种绝对虚空,里面空无一物⑤我们的常识也支持这种看法,即空间是空的,可以在里面装各种事物,或者说空间像一个舞台,让各种事物在上面亮相表演⑥从空间的角度看首都,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但在此之前,需要先讨论空间的观念将上述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④①②⑤③

B、⑥②⑤③④①

C、⑥②④①③⑤

D、④②⑤⑥①③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句子排序题,核心方法为话题一致

第二步:寻找重点

观察选项可知,首句可能为⑥或④,⑥句的“在此之前,需要先讨论空间的观念”,引出“空间”的观念,④句是说牛顿和康德对于空间的理解,对比可知应该先有⑥,所以⑥为首句,排除D项;

②提出牛顿和康德都持有一种绝对空间的观念,④是详细的解释两者对于空间的观点,④是②的进一步解释说明,所以先有②后有④,排除A项;

③中的“这些事物”⑤中的“各种事物”话题一致,且“这些事物”指代“各种事物”,所以⑤应在③前,排除C项,选择B项;

故本题选B。

19.当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时,太空中的化合物会黏在他们的衣服上,被带回空间站,而宇宙的气味就在这些特殊的化合物上。于是他们就“闻到”了宇宙的真实味道:外太空闻起来像是汽车比赛中的气味,混合了发热金属、柴油和烧烤的气味。这些气味主要是那些快要消亡的恒星剧烈燃烧产生的副产品散发出来的。这种副产品是一种味道强烈的化合物——多环芳烃,这些分子充斥了整个宇宙,并且会永久漂浮下去。彗星、流星和太空尘埃中都有它们的身影,它们也是地球生命最初形成时的重要成分之一,地球上的煤炭、石油甚至食物中,也都没能缺少它。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即将消亡的恒星在剧烈燃烧中会产生多环芳烃

B、多环芳烃是地球生命得以延续和进化的基础

C、太空中化合物种类丰富

D、宇宙气味对宇航员有一定危害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第二步:分析题干

通过“这些气味主要是那些快要消亡的恒星剧烈燃烧产生的副产品散发出来的。这种副产品是一种气味强烈的化合物——多环芳烃”可知A项表述正确,所以本题选A。

第三步:分析选项

B选项:“地球生命得以延续和进化”无中生有,所以B错。

C选项:“化合物种类丰富”无中生有,所以C错。

D选项:文段未提及“危害”,无中生有,所以D错。

故本题选A。

20.牙医在治疗龋齿时,先要去除牙齿龋坏的部分,再填充材料以修补缺损的牙体。但是,10%至15%的补牙会失败,且所用的填充物并不具备使牙齿自愈的功能,甚至还有副作用。有鉴于此,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用合成生物材料制成的填充物,可以刺激牙髓中干细胞的生长,修复受损部位。这种填充物能刺激干细胞的增殖,并分化成牙本质。如果未来补牙的填充物都用这样的再生材料制成,将降低补牙失败率,也可减少蛀牙患者治疗牙髓之苦。由此可以推出:

A、未来人们将不再患上蛀牙病

B、未来人们将不再受龋齿困扰

C、新研发的补牙填充物能刺激受损牙齿自愈

D、新研发的补牙填充物能促进牙本质的生长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

①龋齿填充物不具备使牙齿自愈的功能

②合成材料可刺激干细胞生长,修复受损部位,分化成牙本质

③未来使用合成材料将降低失败率,减少治疗痛苦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减少治疗痛苦不代表不会患蛀牙,所以A不选。

B选项:只能得出降低补牙失败率,减少治疗之苦,而非杜绝,所以B不选。

C选项:由②可知,新材料可刺激干细胞,修复受损部位,可以得出,当选。

D选项:可以分化成牙本质,而非促进牙本质生长,所以D不选。

故本题选C。

21.头∶脚

A、白天∶黑夜

B、男人∶女人

C、好∶孬

D、红∶蓝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反对关系。

第一步:分析题干

头和脚都是人体部位,此外人体还有其他部位,二者是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

第二步:分析选项

D选项:红和蓝是两种颜色,此外还有其他颜色,二者也是反对关系,所以选D。

A选项:除了白天就是黑夜,二者是并列关系中的矛盾关系,所以A错。

B选项:除了男人就是女人,二者是并列关系中的矛盾关系,所以B错。

C选项:孬即不好,好和孬是并列关系中的矛盾关系,所以C错。

故本题选D。

22.治疗∶死亡

A、运动∶饥饿

B、打击∶疼痛

C、安慰∶难过

D、拼搏∶失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对应关系。

第一步:快速排除

不治疗可能死亡,为对应关系。

A选项:因为运动所以饥饿,为因果关系,所以A错。

B选项:因为打击所以疼痛,为因果关系,所以B错。

第二步:仔细分析

治疗与死亡的主体不同。

D选项:拼搏与失败的主体相同,所以D错。

C选项:不安慰可能难过,且安慰与难过的主体不同,当选。

故本题选C。

23.如今,网络文艺评论受到大众欢迎,但在花样繁多的内容背后经常________着商业目的,无论是无端批评,还是一味吹捧,都会对观众造成误导,给影视创作带来伤害,互联网的普及让我们既为网络文艺评论生态的蓬勃生长感到惊喜,也为其________的状况感到忧虑。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潜藏

泥沙俱下

B、夹杂

乌烟瘴气

C、渗透

鱼龙混杂

D、裹挟

杂乱无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空:本空为语义关系。

根据“背后”可知,文段表达的意思是商业目的隐藏在花样繁多的内容后面,空处应填入含有“隐藏”意思的词语。

A选项“潜藏”指藏在隐蔽处;隐藏在显露的外表之下。符合文段意思,保留。

B选项“夹杂”混杂,搀杂。不符合文段意思,排除。

C选项“渗透”比喻某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其他方面,不符合文段意思,排除。

D选项“裹挟”把人卷进去,迫使其采取某种明确的态度。不符合文段意思,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

“泥沙俱下”比喻人或事物不论好坏均混杂一起。可以修饰“状况”,体现出网络文艺评论生态里好坏都有的现象。

故本题选A。

词义解释:

乌烟瘴气:形容环境嘈杂、秩序混乱或社会上歪风邪气盛行。

鱼龙混杂: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杂乱无章:杂乱而没有条理。

24.某智能研究所目前只有三种实验机器人A、B和C,A不能识别颜色,B不能识别形状,C既不能识别颜色也不能识别形状。该智能研究所的大多数实验室里都要做识别颜色和识别形状的实验。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假:

A、有的实验室里三种机器人都有

B、半数实验室里只有机器人A和B

C、这个智能研究所正在开发新的实验机器人

D、半数实验室里只有机器人A和C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

题干推理规则为:

①A→非颜色;

②B→非形状;

③C→非颜色且非形状;

④大多数需要识别颜色和识别形状。

第二步:分析选项

要识别颜色,根据①可知非A;要识别形状,根据②可知非B。

要识别颜色且识别形状,就需要A、B同时存在,对C无要求,所以D项“半数实验室里只有机器人A和C”一定为假。

故本题选D。

25.茶艺是一种综合性的生活艺术,但对于“茶艺”的_______诠释究竟是什么却众说纷纭,即使开茶艺馆的人,也多半_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合理

人云亦云

B、准确

语焉不详

C、精确

各执己见

D、全面

一知半解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从第二空入手

第二空:本空为语义关系。

“也多半_______”与前面“(茶艺究竟是什么)众说纷纭”对应,横线处要填一个表示“说不清,无法给出定论”的词语。

A选项“人云亦云”形容遇事无主见,顺随别人的意见,没有“说不清”的意思,排除A。

B选项“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含有“说不清”的意思,保留。

C选项“各执己见”各自坚持自己的看法,多指意见不能统一,没有“说不清”的意思,排除C。

D选项“一知半解”形容人所知不全,了解不深,含有“说不清”的意思,保留。

第一空:本空为语义关系。

横线处对应“众说纷纭”,所以这里问的是“准确诠释究竟是什么”。

故本题选B。

26.有20名工人修筑一段公路,计划15天完成。动工3天后抽出5人去其他工地,其余人继续修路。如果每人工作效率相同且不变,那么修完这段公路实际用:

A、19天

B、18天

C、17天

D、16天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工程问题

第二步:分析解题:

设每名工人的工作效率是1,修路实际用了x天。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20×15=20×3+15(x-3),解得x=19。

故本题选A。

27.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009江苏B093】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中自身特点非常明显,首先考虑找共性。

第二步:题目详解

突破口:图2出现明显封闭区间,考虑图形的开闭性。

本题规律:

图形依次为开放图形、封闭图形、开放图形、封闭图形、开放图形,规律交替出现,故第六幅图应为封闭图形,只有D选项符合。

故本题选D。

28.成本过高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大_______。就电力而言,风电是最接近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但成本仍然比火力发电高;太阳能发电成本就更高了,是火电的数倍。因而降低成本是可再生能源_______化发展的关键。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瓶颈

现代

B、障碍

规模

C、问题

市场

D、阻碍

产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从第二空入手

第二空:本空为语义关系。

根据语境“降低成本是_______化发展的关键”可知,成本的高低会影响“_______化”。

A选项,“成本”不会影响“现代化发展”,排除A。

B选项,“成本”影响“规模化发展”,规模越大则成本越高,所以降低成本是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恰当。

C选项“成本”与“市场化”无关。“市场化”指建立国家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并由此形成统一的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体系,排除C。

D选项“成本”与“产业化”无关。“产业化”指某种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排除D。

第一空代入验证。

根据题意可知,成本过高不利于可再生能源发展,B选项“成本过高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大障碍”恰当。

故本题选B。

29.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招标中,甲、乙、丙、丁、戊、己等六所高校参与了投标。根据相关规则,最终只能有一所高校中标。关于究竟哪所高校是中标者,公布结果前参与投票的三位评审专家谈了各自的看法:(1)中标的高校不是甲就是乙;(2)中标的高校不是丙;(3)戊和己两所高校均未中标。对照后来公布的中标结果,发现上述三位专家中只有一人的看法是正确的。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确定下列(

)项中的三所高校均未中标。

A、甲、戊、己

B、丙、戊、己

C、甲、乙、丁

D、甲、丙、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

题干推理规则:

①要么甲,要么乙

②非丙

③非戊且非己

④只有一所高校中标

第二步:分析选项

题干所给条件中无明显矛盾关系,考虑假设法。

假设①为真,则中标高校在甲乙中。又知道④只有一所高校中标,那么丙、戊、己均不能中标,此时②③为真,与“三位专家中只有一人的看法是正确的”矛盾,所以①一定为假。

①为假,那么甲乙都不能中标。

已知①②③只有一真,①为假,那么②③必有一真。

假设②为真,那么丙没中标;③为假,那么中标的是戊或己。结合①为假可知,甲乙丙丁都没中标。

假设③为真,那么戊己都没中标;②为假,那么中标的是丙。结合①为假可知,甲乙丁戊己都没中标。

综上,甲乙丁均未中标。

故本题选C。

30.农村衰败,故乡消失,这是近些年媒体人提出的议题。学者的观察,时评人的关注,使得正在发生巨变的农村,被搬入舆论平台的焦点地带,农村话题时常与娱乐话题一起,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搜词。但在这个长达十年的农村话题讨论期内,作家是缺席的。虽然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面向社会发言最好的方式是作品,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作家不能仅仅通过写作虚构作品承担社会责任,巴尔扎克、雨果、托尔斯泰等国外作家,往往会通过行动以及公开演讲等方式,对公共事务和社会问题发表意见。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A、农村题材在今天缘何不再吃香

B、现代舆论话题中作家的边缘化

C、作家在农村衰败议题中的失语

D、中外作家应对社会事务的不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标题选择题,方法为在总结原文基础上找一个吸引人的选项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前两句是指出农村衰败是媒体人提出的议题,且成为热门话题,第三句“但”强调在农村话题中作家是缺席的,最后一句是举例子补充说明作家应该通过行动来对社会问题发表意见,文段主要围绕第二句讲,重在强调在农村话题中作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以选C。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文段已明确指出农村话题引起热议,“农村题材不再吃香”不符合文意,所以A错。

B选项:文段只论及“农村话题”,“现代舆论话题”概念扩大,所以B错。

D选项:文段并未对比中外作家应对社会事务的不同,所以D错。

故本题选C。

31.小张工作的时间是12点到19点,某天小张在上班时间先后参加了两个时长为半小时的讨论会,两个讨论会开始时小张手表上的时针和分针都呈90度角。则两个会议的开始时间最多间隔:

A、6小时

B、6小时4分

C、6小时30分

D、6小时35分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时钟问题。

第二步:分析解题

要让两会议时间间隔最长,第一次开会时间应尽可能早,为12点以后第一次成直角时,即分针比时针多走90°;第二次开会时间应尽可能晚,为18点以后分针与时针第一次成90°时(18点后第二次呈90°时,会议结束时间超过19点,排除)。

两次呈90°从整点到成直角的时间相同,那么两次会议的开始的间隔时间等于12点到18点的时间间隔,即18-12=6小时。

故本题选A。

32.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对能源利用方面的管制是多余的,市场完全可以自行调节能源的供需矛盾。如果能源真的紧张,那么反映在市场上,能源价格自然会上涨,而能源价格的上涨,一方面会因为使用成本提高而使得人们减少对能源的使用,另一方面因为利润增加使得能源供应商增加供给。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有力地对上述论断提出质疑:

A、能源价格上涨后,人们会更多地使用节能产品

B、由于难以忍受能源价格的上涨造成的生活成本的增加,人们会抗议政府在能源管理方面无所作为

C、能源价格降低后会刺激人们使用更多的能源

D、人们对能源的需求缺乏弹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寻找因果

原因:市场完全可以自行调节能源的供需矛盾

结果:政府对能源利用方面的管制是多余的

第二步:分析选项

题干由市场能调节供需矛盾得到政府管制是多余的,要削弱,就要切断联系。D选项说明由于需求缺乏弹性导致市场失灵,所以市场不能自行调节能源的供需矛盾,反驳题干,当选。

A、C选项:均说明市场完全可以自行调节能源的供需矛盾,支持项,排除。

B选项:题干强调“能源利用方面”,该项强调“能源管理方面”,话题不一致,无关项,所以B错。

故本题选D。

33.2,3,5,7,(

A、8

B、9

C、11

D、1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考数字敏感

第二步:题目详解:

观察数列可知原数列为质数数列,所求项为11。

故本题选C。

34.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必须把握好的政策原则之一是:

A、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

B、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C、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D、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为政策理论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7年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实现当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必须把握好五个政策原则:一是稳定、完善和落实政策;二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三是大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四是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五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各项工作。所以选C。

第二步:分析选项

B、C、D选项错误,均排除。

故本题选A。

35.1898年4月1日,星期五,分别把三个钟调整到相同的时间:12点。第二天中午发现A钟时间完全准确,B钟正好快了1分钟,C钟正好慢了1分钟。现在假设三个钟都没有被调,它们保持着各自的速度继续走而且没有停。那么到(),三只时钟的时针分针会再次都指向12点。

A、1900年3月20日正午12点

B、1900年3月21日正午12点

C、1900年3月22日正午12点

D、1900年3月23日正午12点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时钟问题

第二步:分析作答

根据题意,B钟一天快1分钟,C钟1天慢1分钟,若要他们时针分针再次指向12点,

则B钟要快12小时,C钟要慢12小时,所需时间为60×12=720天。

1898年~1900年均是平年,所以1898年4月1日两年后(730天)为1990年4月1日,前十天为1990年3月22日。

故本题选C。

注:平闰年判断的方式:①普通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为闰年。1898不是4的倍数,所以不是普通闰年;②世纪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世纪闰年。1900不是400的倍数,因此不是世纪闰年。

36.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________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晋文公

B、楚庄王

C、齐桓公

D、秦穆公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为中国古代史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改革内政,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春秋时代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所以选C。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其典故有退避三舍、志在四方、贪天之功。排除。

B选项:楚庄王北上争霸,邲之战击败晋国,是春秋五霸之一。排除。

D选项:秦穆公是春秋时期政治家,秦国第九位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排除。

故本题选C。

37.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国门,要善于运用世界能理解接受的方式和话语,更要不断揣摩并捕捉时代焦点,这样才能传得开、走得远,_______________。从农耕时代与人类和谐共处之美,到工业化社会受到生存威胁频临灭绝,成为博物馆中标本的切肤之痛,再到因人类悉心呵护而重生的喜悦,舞剧《朱鹮》将人类对于环境的忧思与关切,细密编织于演员们优美的舞姿之中,让中外观众都能在此找到共鸣。如在上文划线处添加过渡句,最恰当的是:

A、而舞剧《朱鹮》的成功,恰好是最佳的例证

B、如果说舞剧《朱鹮》的成功有诸多因素,那真正为演出成功奠定基石的就是题材

C、舞剧《朱鹮》成为了“真正的文化使者”

D、而舞剧《朱鹮》的编剧尚未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为语句填空题。

横线处在中间,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文段前面说中国文化产品要走出国门,要用世界能理解的方式和话语,并捕捉焦点。横线后面说到《朱鹮》让中外观众都找到了共鸣,即《朱鹮》成功走出了国门。前面说走出国门的要素,后面举例已经走出国门,因此横线处的意思是《朱鹮》是走出国门很好的典范,只有选项A符合。

故本题选A。

38.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等四部门于2017年印发的《关于规范公务员辞去公职后从业行为的意见》,即便原先不是各级机关中领导班子成员,且非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公务员,其辞去公职后2年内,也不得接受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中介机构或其他______的聘任。

A、事业单位

B、科研单位

C、营利性组织

D、公益性组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为管理常识。

《关于规范公务员辞去公职后从业行为的意见》第二条规定:“其他公务员辞去公职后2年内,不得接受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中介机构或其他营利性组织的聘任,个人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C选项符合意见内容,当选。

故本题选C。

3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数先行国家的行政重心逐渐向社会福利管理转移,它们的人口基础管理,普遍形成了一种以“人口服务”为主的新体制。这种体制并没有放弃人口的管控,只是这种管控的核心目标是人口服务,基本手段是人口服务,表现形式也是人口服务。它将管控寓于服务之中,而不是相反。我国社会转型的人口管理,显然也面临着类似的调整。以下表述与这段文字意思不相符的是:

A、我国的人口管理应确立人口服务的管理宗旨

B、人口管控与人口服务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模式

C、先行国家的人口管理转型是行政重心转移的结果

D、人口管理的新体制通过人口服务实现人口管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第二步:分析题干

根据“这种体制并没有放弃人口的管控,只是这种管控的核心目标是人口服务,基本手段是人口服务,表现形式也是人口服务。它将管控寓于服务之中,而不是相反”可知,人口服务也是一种人口管控,只是将管控寓于服务之中。B项表述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所以选B。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根据“我国社会转型下的人口管理,显然也面临着类似的调整”可知A项表述无误,此题为选非题,排除。

C选项:根据“多数先行国家的行政重心逐渐向社会福利管理转移,它们的人口基础管理,普遍形成了一种以‘人口服务’为主的新体制”可知C项表述无误,此题为选非题,排除。

D选项:根据“它将管控寓于服务之中”可知D项表述无误,此题为选非题,排除。

故本题选B。

40.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2021江苏A076/江苏C076】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图形相异,优先考虑数数量、对称、一笔画、曲直、连接形式等;最后考虑找共性。

第二步:题目详解

突破口:题干部分清楚,且图2中有离散图形,考虑部分数。

本题规律:

题干图形均由两部分构成,故?处图形也应由两部分构成。

选项图形部分数依次为2,1,3,3,只有A选项符合。

故本题选A。

41.男人∶运动员

A、军人∶警察

B、商人∶父亲

C、学生∶大学生

D、女人∶礼仪小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交叉关系。

第一步:分析题干

有的男人是运动员,有的运动员是男人,男人与运动员是交叉关系。

第二步:分析选项

B选项:商人与父亲是交叉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当选。

A选项:军人与警察都是职业,为并列关系,排除。

C选项:大学生属于学生,为种属关系,排除。

D选项:礼仪小姐属于女人,为种属关系,排除。

故本题选B。

42.请从所给的这几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在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2008深圳下半年051】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图形相似且组成元素同中有异,优先考虑叠加关系。

第二步:题目详解

突破口:相邻两图有公共部分,优先考虑叠加。

本题规律:

第一组图1与图2去异存同,保留内部“十”字与外部交点(图1外框与图2“十”字的交点),交点成黑色方块;

第二组遵循规律,前两图去异存同,保留内部黑点和外部交点(图1外框与图2对角线的交点)得到?处图形,只有B选项符合。

故本题选B。

43.工厂有5条效率不同的生产线。某个生产项目如果任选3条生产线一起加工,最快需要6天整,最慢需要12天整;5条生产线一起加工,则需要5天整。问如果所有生产线的产能都扩大一倍,任选2条生产线一起加工最多需要多少天完成:

A、11

B、13

C、15

D、3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工程问题、特值问题

第二步:分析解题:

设项目总量为60,五条生产线按效率从低到高排序为:甲、乙、丙、丁、戊。

故甲、乙、丙效率最慢,效率和为60÷12=5;丙、丁、戊最快,效率和为60÷6=10;甲、乙、丙、丁、戊总效率和为60÷5=12;

则丙的效率为5+10-12=3,从而甲、乙效率和为5-3=2。

生产线产能扩大一倍后,甲乙生产线效率和为2×2=4,故最多需要60÷4=15天。

故本题选C。

4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一家果品公司销售果酱。每箱有三罐果酱,果酱共有葡萄、橘子、草莓、桃子、苹果五种口味。每罐果酱只含一种口味。必须按照以下条件装箱:①每箱必须包含两种或三种不同的口味;②含有橘子果酱的箱里必定至少装有一罐葡萄果酱;③桃子果酱与苹果果酱不能装在同一箱内;④含有草莓果酱的箱里必定至少有一罐苹果果酱;但是,含有苹果果酱的箱里并不一定有草莓果酱下面哪一箱,加上一罐草莓果酱后便可符合题设条件:

A、一罐桃子果酱和一罐橘子果酱

B、两罐苹果果酱

C、一罐葡萄果酱和一罐橘子果酱

D、两罐橘子果酱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根据④可知,有草莓酱肯定要有苹果酱,A、B、D三项中均没有苹果酱,所以排除。

故本题选B。

45.在古法酱坊里,蒸煮过的大豆和面粉拌均匀后,需要到曲房发酵大约25个小时,这时要把混合物翻松一次,否则混合物温度过高会使产生的菌种受影响,进而影响酱油风味。手工拌曲的过程靠的是师傅们极具敏感度的双手,师傅们凭借丰富的经验让每粒豆都能均匀地与面粉揉和。在酱油工坊的曲房内,较高的温度与湿度能够保证大豆最适合的发酵条件,如今工坊虽已采用温度计和湿度计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但酿造师傅的经验依然不可缺少,迈进曲房时,经验丰富的师傅就能敏锐地感知曲房的温度和湿度是否适宜。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古法酱油酿造依然要靠老师傅经验的判断

B、温度和湿度是酱油工坊制曲室的关键因素

C、时间把握是制作上佳风味酱油的前提条件

D、古法酱坊手工制曲靠的是老师傅们的手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首句说在古法酱坊中,在酱油发酵的过程中“要把混合物翻松一次”,以免影响酱油风味;第二句说翻松的过程靠的是老师傅“极具敏感度的双手”和“丰富的经验”;第三句出现转折词“但”,重点看转折后:酿造师傅的经验不可缺少。文段重点是第三句,即酿造古法酱油仍不能缺少老师傅的丰富经验,对应A选项。

第三步:分析选项

B选项:对应第三句转折前的内容,非重点,所以B错。

C选项:“时间把握是前提条件”无中生有,所以C错。

D选项:选项表述片面,手工制曲还要靠老师傅们丰富的经验,所以D错。

故本题选A。

46.2~3~13,3~8~25,5~14~41,8~22~(

A、57

B、59

C、63

D、7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中数字较小、局部有加和性,所以优先考虑和数列

第二步:题目详解

原数列每项中,前两个数字和的2倍加3等于第三个数字;

所以原数列空缺项为(8+22)×2+3=63。

故本题选C。

47.两个水桶一同被吊在井口上。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你看起来似乎闷闷不乐,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吗?”另一个回答:“哎,我常在想,这真是一场徒劳,好没意思。常常是这样,才重新装满,随即又空着下来。”“啊,原来是这样。”第一个水桶说:“我倒不觉得如此。我一直是这样想:我们空空地来,装得满满地回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知足才能常乐

B、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也不同

C、乐观的人生总能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D、换位思考,乐观待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意图判断题,方法为总结原文的基础上可以引申推理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主要讲述了两个水桶的谈话,一个水桶觉得自己刚装满,随即又空着下来,自己的工作是一场徒劳,而另一个水桶认为自己空空地来,装得满满地回去,认为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对于同样的工作,“空”和“满”是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它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文段的重点是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结果,所以选择B。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知足才能常乐”强调知足,文段强调的是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所以A错。

C选项:“乐观的人生总能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强调乐观,而且只是第二个水桶的观点,所以C错。

D选项:文段强调的是如何看待“自己”,选项中是“乐观待人”是对其他人乐观,所以D错。

故本题选B。

48.商品:是指通过交换满足别人需要的劳动产品。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物品属于商品的是:

A、小李送给小张的自制的生日贺卡

B、在独家村里,游客吃到的村民送上的水果

C、旅游时,游客在山间小溪中舀起的清水

D、农民用来与屠夫交换肉的谷物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经济学类定义判断。

第一步:关键信息------①通过交换;②满足别人需要;③劳动产品。

第二步:题目详解

D选项:谷物属于满足屠夫需求的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符合定义,当选。

A选项:小李赠送小张生日贺卡,不符合①,排除。

B选项:村民送水果给游客,不符合①,排除。

C选项:山间小溪中的清水是自然资源,不符合③,排除。

故本题选D。

49.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_______,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A、胸有成竹

B、有备无患

C、防患未然

D、有的放矢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空为语义关系。

由条件句“…才能_______”可知,本空的关键信息是“从坏处准备”,横线处要填一个表示“防备”之意的词语。

A选项“胸有成竹”比喻作事之先已有成算在胸,没有“防备”之意,排除A。

D选项“有的放矢”比喻说话、做事都有明确的目的,没有“防备”之意,排除D。

B、C都有“防备”之意。

B选项“有备无患”指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疏漏或祸患。强调结果“可以避免祸患”

C选项“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发生之前就加以防备。仅强调“防备”,不强调结果。

结合题意,“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_______”强调结果,所以“有备无患”恰当。

故本题选B。

50.1935年的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_______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历史

B、党史

C、历程

D、征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空为限定关系。

根据语境“1935年,成为党的_______上的转折点”,文中出现时间,本空优选一个与时间有关的词语,“历史”最恰当。

此外,横线处与“上”字搭配,“历程”、“征程”只能搭配“中”,排除C、D。B项“党史”指党的历史,与横线前“党的”语义重复,排除B。

故本题选A。

51.内卷化效应,指的是个体长期从事一项相同的工作,并且保持在一定的层面,只是进行自我重复,没有任何变化和改观。根据上述定义,以下符合内卷化效应的是:

A、小李大学毕业后三年换了五份工作,每次刚熟悉工作就离职,下次重新开始

B、钱老师在图书馆工作十几年,虽然经常有研究成果发表,但一直没有升职

C、老杨已在城里打工二十余年,长期在某家公司做保安,一直没有什么改变

D、刘阿姨说丈夫张先生性格固执,一起过了几十年,张先生都没有什么改善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社会学类定义判断。

第一步:关键信息------①长期从事相同工作;②只进行自我重复;③无变化。

第二步:题目详解

C选项:老杨长期在某家公司做保安,一直没有什么改变,符合定义,当选。

A选项:小李大学毕业后三年换了五份工作,不符合①,排除。

B选项:经常有研究成果发表表明钱老师在工作上是有进步的,并非自我重复,不符合②,排除。

D选项:刘阿姨说丈夫张先生性格固执,一起过了几十年,并未说明张先生是否长期从事相同工作,不符合①,排除。

故本题选C。

52.有关部门制定银龄讲学计划,在全国招募万名优秀退休教师,下乡支援农村学校。相信白发苍苍的师者,会无私地奉献燃烧;但是要________乡村师生双双流失的困境,不能仅凭一时兴起的“输血”和情怀。唯有教育资源真正向农村________,真正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和吸引力,乡村振兴才会有_______的新鲜血液。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改善

汇聚

生生不息

B、扭转

倾斜

源源不断

C、突破

集中

生机勃勃

D、摆脱

开放

薪火相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空:本空为主谓宾关系。

该空要搭配“困境”。A选项“改善”指改变原有情况使好一些;通常与生活、条件等搭配,与“困境”搭配不当,排除A。

第三空:本空为修饰关系。

该空修饰“血液”,且结合前文提及“不能仅凭一时兴起的‘输血’和情怀”说明乡村振兴需要有持续不断的血液。

B选项“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有“持续不断”的意思,且可以修饰“血液”,保留。

C选项“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不能修饰“血液”,排除C。

D选项“薪火相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不能修饰“血液”,排除D。

第二空:本空为主谓宾关系。

验证该空。“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搭配得当。

故本题选B。

53.甲工艺品厂x名工人平均每人生产y件某种工艺品,正好完成生产任务。如调入1名工人,则每人只需要完成y-2件这种工艺品即可。问以下哪个坐标图能准确反映x(横轴)与y(纵轴)之间的关系?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工程问题

第二步:分析解题

由生产任务总量不变,可列方程:x×y=(x+1)(y-2);

化简后y=2x+2,

代入数值,当x=0时,y=2,只有D选项图形符合。

故本题选D。

54.关于数罪并罚,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甲在判决宣告以前犯强奸罪、盗窃罪与故意伤害罪,分别被判处13年、8年、15年有期徒刑。法院数罪并罚决定执行22年有期徒刑

B、乙犯抢劫罪、盗窃罪分别被判处13年、6年有期徒刑,数罪并罚决定执行18年有期徒刑。在执行5年后,发现乙在判决宣告前还犯有贩卖毒品罪,应当判处15年有期徒刑。法院数罪并罚决定应当执行19年有期徒刑,乙实际还应当执行刑期14年

C、丙犯抢劫罪、诈骗罪分别被判处13年、8年有期徒刑,数罪并罚决定执行18年有期徒刑。在执行5年后,丙又犯越狱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法院数罪并罚决定应当执行16年有期徒刑,丙总共应执行刑期21年

D、丁在判决宣告前犯有三罪,被分别判处罚金3万元、7万元和没收全部财产。法院无需执行罚金10万元,只要没收全部财产即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为刑法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D选项:《刑法》第69条第3款规定:“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丁所判处的罚金与没收财产属于两类附加刑,应分别执行。“只要没收全部财产即可”说法错误,还要收取10万元罚金,本题选非,当选。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刑法》第69条第1款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甲的数刑中最高刑期为15年,总刑期为36年,则甲的最低刑期为15年,最高刑期为25年,所以甲被判决22年有期徒刑符合《刑法》规定。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B选项:《刑法》第70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69条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乙前后总刑期之和为18+15=33年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69条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丙已执行5年,还剩18-5=13年,加上之后的刑期之和为13+15=26年

55.在电信网络中,每个用户都必须有一套动态的数据,用来标志用户属性、资费情况等,这套数据存在本地的服务器,当用户在异地通话时,当地网络必须从用户的来源地调取这套数据才能提供服务,这个调取过程所需要的网元设备就是漫游费的基础成本。而电信网络所有的建设成本都必须从资费中拿回,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而产生的漫游费如果取消之后,所有成本就只能平摊到全网,也即全国的每个用户身上,也即不用漫游的用户要为漫游的用户补贴一部分费用。结果是大家发现原本便宜的市话就更贵了,而且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涨幅就越大。这段文字意在表达:

A、取消漫游费会导致通话费用普涨,涨幅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而异

B、取消漫游费,需三思后行

C、电信通信中漫游费产生的原理

D、漫游费取消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通话费用将上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分析题干

文段第一句是介绍了漫游费基础成本的构成,第二、三句是说如果漫游费取消,会导致成本平摊、没有使用的用户也要补贴费用、普通市话费用会上升等后果,通过全文可知取消漫游费后果严重,所以对于漫游费的取消我们应该谨慎对待,认真分析,所以选B。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选项为取消漫游费会产生的问题之一,不是重点,所以A错。

C选项:“漫游费”产生原理为文段指出取消后果的铺垫内容,非重点,所以C错。

D选项:漫游费取消后全部地区的话费都会上涨,而不只经济欠发达地区,选项表述不准确,所以D错。

故本题选B。

56.某调查小组对Y地区吸烟青少年群体调查发现,75%吸烟青少年来自二手烟家庭,父母至少有一人为吸烟者。因此,该地区二手烟家庭如果能大幅减少,新的吸烟青少年数量将显著减少。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A、成年人的戒烟方法和青少年的戒烟方法是不同的

B、吸烟青少年可以通过积极的干预而戒烟

C、成年人和青少年学会吸烟的方式是相同的

D、Y地区成长于二手烟家庭的青少年吸烟的比例比其他家庭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寻找因果

原因:Y地区75%吸烟青少年来自二手烟家庭

结果:二手烟家庭如果能大幅减少,新的吸烟青少年数量将显著减少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指出“成年人和青少年戒烟方法不同”,与题干话题不一致,无关项,排除。

B选项:指出“吸烟青少年的戒烟方法”,与题干话题不一致,无关项,排除。

C选项:指出“学会吸烟方式相同”,与题干话题不一致,无关项,排除。

D选项:指出“Y地区成长于二手烟家庭”的“青少年吸烟”比例更高,加强了“二手烟家庭”和“青少年吸烟”之间的联系,支持题干结论,当选。

故本题选D。

57.著名教学论专家杨启亮先生的话震撼心灵:“每每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写字,不喜欢汉语言文学,不喜欢千古传诵的诗词歌赋,________无知于中国传统文化,就像看到黄河断流一样,会________感慨却欲哭无泪,这真是令人________的语文教学的命运……”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茫然

凄然

心急

B、茫然

凄然

心碎

C、凄然

茫然

心烦

D、凄然

茫然

心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空:本空为词语辨析。

关键信息为“无知于中国传统文化”。故横线处要填一个含有“无知”意思的词语。

A、B两项“茫然”指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含有“无知”的意思,保留。

C、D两项“凄然”指凄凉悲伤;与“无知”无关,排除C、D。

第三空:本空前后为解释关系。

本空前后为解释关系。“这”指代“黄河断流,让人欲哭无泪”,即非常的悲伤,凄凉,故横线处所填成语应该含有“悲伤、凄凉”的意思。

A选项“心急”形容心理急躁、着急;文段没有体现出着急的意思,排除A。

B选项“心碎”形容悲伤至极;含有“悲伤、凄凉”的意思,恰当。

故本题选B。

第二空代入验证。

“会凄然感慨却欲哭无泪”语义通顺。

词义解释:

心焦:心中着急烦躁。

58.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三农”是指农业、________和农民。

A、农村

B、农活

C、农历

D、农园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为国情社情常识。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所以选A。

故本题选A。

59.公文多使用专用语句作结尾。下面不属于此类语句的是:

A、上述要求,请予批准

B、沿着……胜利前进

C、本令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D、上述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为公文写作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沿着……胜利前进”常用于报告或讲话中,不属于公文使用的专业用语作结尾。B选项说法错误,本题选非,当选。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上述要求,请予批准”属于请示性专用语句,一般用于请示类公文。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C选项:“本令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属于公布性专用语句,一般用于命令(令)类公文。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