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基础》教学大纲_第1页
《质量检验基础》教学大纲_第2页
《质量检验基础》教学大纲_第3页
《质量检验基础》教学大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2《质量检验基础》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TheFoundationofQualityInspection课程代码06M0014学分1总学时16(16+0)理论学时16实验/实践学时0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限选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质量管理工程开课学院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一、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一)课程地位本课程是为质量管理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系统介绍了质量工程中应用的质量检验基础理论知识,检验与试验技术和方法。使学生能全面掌握质量管理工程的基础知识。一方面为学习后续《检测技术》、《统计质量控制》、《质量分析与改进》等课程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学生今后直接从事质量检验、质量管理工作打好基础。(二)课程目标了解国内外质量检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掌握质量检验相关的专业词汇;熟练掌握质量检验基础的相关知识点;质量检验是质量管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质量事故案例讲解,激发学生质量强国的信念。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课程目标达成途径与方法课程目标1以课堂教学为主,请同学们查找资料,并进行课程讨论课程目标2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自学课程目标3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课堂讨论和课外作业为辅。课程目标4以案例分析为主,通过学生讨论完成三、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程度(H、M、L)毕业要求1毕业要求5课程目标1LH课程目标2HM课程目标3HH课程目标4LL四、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章节号章节名称知识点要求重点难点思政元素第1章质量检验概述质量检验概念理解检验相关几个概念的区别练习题/家国情怀,文化技术自信,社会责任感质量检验的发展历史了解//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的关系了解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的关系/第2章质量检验的机构、职能和任务质量检验机构的设置原则与人员配置原则掌握//科学严谨,职业责任感质量检验的任务掌握质量检验的任务/质量检验的职能质量检验的职能/质量检验的步骤掌握质量检验的步骤/质量检验的形式掌握质量检验的形式/第3章检验方式与程度检验的分类掌握八种分类方式//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的相关理论掌握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定义、对象等紧急放行、型式试验相关内容全检、抽检的相关理论掌握全检与抽检区别练习抽样检验其他分类方式掌握//第4章检验计划检验计划的定义理解///检验计划的内容理解//检验计划的编制掌握检验指导书的编制/第5章检验设施检验场地的设置理解设置要求//场地照明理解照明要求/检验手段了解//第6章检验工作的经济效果检验工作经济效果的表现指标了解指标的类型/职业责任感检验工作经济效果的评价指标了解//检验工作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掌握两种方法的计算方法/第7章检验机构的业务管理质量指标及其管理理解质量指标管理/科学严谨不合格品定义掌握不合格品分类/不合格品的管理掌握不合格品管理六项内容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第8章感官检验感官检验的定义与分类理解定义与分类/质量强国战略感官检验的表示方法掌握感官检验的表示方法/感官检验标准了解程度样品的建立方法/感官检验方法掌握//五、课程学时安排章节号教学内容学时数学生任务对应课程目标第1章质量检验概述21.课程互动2.作业:完成P17:1、3、6、9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4第2章质量检验的机构、职能和任务21.课程互动2.作业:完成P31:2、4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第3章检验方式与程度21.课程互动2.作业:完成P44:1、2、5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第4章检验计划31.课程互动2.作业:完成P54:1、4、63.完成小组大作业:某产品的缺陷严重度分级表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第5章检验设施11.课程互动2.作业:完成P61:1、3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第6章检验工作的经济效果21.课程互动2.作业:完成P70:1、3、4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第7章检验机构的业务管理31.课程互动2.作业:完成P98:1、5、6、7、11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第8章感官检验11.课程互动2.作业:完成P44:1、3、8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六、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基本要求学生任务实验性质实验类别注:1.实验性质指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等;2.实验类别指必做、选做等。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评定标准(依据)占总成绩比例过程考核含到课率、课堂讨论发言、平时作业等由到课率、课堂讨论发言、平时作业综合评定20%期末考核闭卷考试成绩80%考核类别考查成绩登记方式百分制八、推荐教材与主要参考书(一)推荐教材李德涛,顾钟毅.质量检验基础[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8,9.(二)主要参考书1王国强.TheFoundationofQualityInspection.自编。2JosephM.Juran,A.BlantonGodfrey.Juran’sQualityHandbook[M].NewYork:TheMcGraw-HillCompanies.1999.3张公绪.质量工程师手册[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09.4韩耀斌.企业质量检验教程[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5Cliffordw.Kennedy,EdwardG.Hoffman,StevenD.Bond.InspectionandGaging[M].NewYork:IndustrialPressINC.1987:1–21.6KennethL.Arnole,MichaelHoller.qualityassurance[M].NewYork:UnitedStatesofAmerica.1995.7CharlesSuntag.InspectionandInspectionManagement[M].EastWisconsinAvenue:ASQC,1993.8FionaZhao,XunXu,S.Q.Xie.Computer-AidedInspectionPlanning—Thestateoftheart[J].ComputersinIndustry,2009(60),453–466.9MireilleBattikha.Acomputer-basedsystemforconstructionqualitymanagementwithapplicationtohighwaypavements[D].American:ConcordiaUniversity,1994:76-77.10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