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考试复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环境监测考试复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环境监测考试复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环境监测考试复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环境监测考试复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监测考试复习题精选及答案1、环境标准可分为哪几类?分为几级?答:环境标准可分为以下六类:1)、环境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3)、环境基础标准;4)、环境方法标准;5)、环境标准物质标准;6)、环保仪器、设备标准。环境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2、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是什么?答: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积极采用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3、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答: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4、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哪三个方面?答:1)、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2)、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3)、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5、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什么?答: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具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测?答:1.时间分布性;2.空间分布性;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4.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的复杂性等其特点可归纳为: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2.环境监测的连续性;3).环境监测的追踪性。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含量及其排放源规定的限量阈值和技术规范)所做的规定。答:1、执行环境保护法规的基本手段;2、强化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3、环境规划的定量化依据;4、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11什么是环境监测?答: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12、环境监测一般包括哪几方面的监测方法?答:1、化学监测(含物理化学方法)2、物理检测3、生物监测。13、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控制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哪几类?答:五。1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2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3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4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5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同一水域兼有多类功能的,依最高功能划分类别。有季节性功能的,可分季划分类别。14、水的自净指标主要有哪几个测定项目?答:水的自净指标是指pH值、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化1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为哪三级?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的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植物(敏感者除外)能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16、根据地区的地理、气候、生态、政治、经济和大气污染程度划分为哪三类地区?答:一类区: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和文化区、名胜古迹和广大农村寨。三类区:大气污染程度比较重的城镇和工业区以及城市交通枢纽、干线等。17、水体污染类型有哪些?答:水体污染类型主要有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和生物型污染。18、地表水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哪些水系?答:地表水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江、河、湖、库和海洋水。19、水污染源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答: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和其他废水。20、水中优先监测的污染物包括哪些方面?答:1、标准中要求控制、在环境中难以降解;2、危害大、毒性大、影响范围广;3、出现频率高,有可靠检测方法。21、生活污水的监测包括哪些项目?答:1、基础资料的收集;2、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3、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4、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5、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答:1、瞬时水样: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的混合水样,有时称“时间混合水样”,以与其他混合水样相区别。3、综合水样: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称综合水样。28、工业废水采样点如何设置?答:(1)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废水排放口设置采样点监测一类污染物;(2)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二类污染物;(3)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在处理设施的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如需了解废水处理效果,还要在处理设施进口设采样点;(4)在排污渠道上,采样点应设在渠道较直、水量稳定,上游无污染汇入的地29、城市污水采样点如何设置?答:(1)城市污水管网的采样点设在:非居民生活排水支管接入城市污水干管的检查井;城市污水干管的不同位置;污水进入水体的排放口等。(2)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水进口和处理后的总排口布设采样点。如需监测各污水处理单元效率,应在各处理设施出口分别设采样点。另外,还需设污泥采样点。30、对于工艺连续、稳定的工厂排出的废水进行监测时,可以采集瞬时水样。标签上应填写采样点号、采样日期和时间、测定项目等等,35、测定金属离子的水样常用HNO3酸化至pH为1~2,既可防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和消除共存组分干扰的试样体系。答:1.硝酸消解法;2.硝酸-高氯酸消解法;3.硝酸-硫酸消5.硫酸-高锰酸钾消解法;6.多元消解法;7..碱分解不超过0.1μg/L;我国饮用水标准限值为0.001mg/L。答: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DPC)反应,生成度为0.004mg/L,使用10mm比色皿,测定上限为1mg/L。42、溶解氧(DO)的定义。常使用410~425nm范围波长光比色定量。本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25mg/L,测定上限为2mg/L。反应方程如下;44、化学需氧量(COD)的定义。答: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数,以氧的mg/L表示。46、生化需氧量(BOD)的定义。48、总有机碳(TOC)是指什么?答:有机碳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答:生物群落中生活着各种水生生物,如浮游生物、着生生动能反映水质污染状况,故称之为指示生物。50、1L曝气池污泥51、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途径1,2,52、依据大气污染物的形成过程来分,可分为污染物和污染物。53、大气中的二次污染物是指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物。54、粒径大于μm的颗粒物能较快地沉降到地面上,称为降尘。55、粒径小于m的颗粒物(PM10)可长期飘浮在空气中,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IP)。形成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PAN)和醛类等物质悬浮于大气中而构答:主要是由燃烧煤产生的高浓度二氧化硫和煤烟形成的,而二氧化硫经氧化剂、紫外光等因素的作用被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硫酸烟雾。58、大气直接采样法包括,真空瓶采样。59、富集(浓缩)采样法中吸收液的选择原则是什么?答:1、吸收效率高(反应快或溶解度大);2、吸收后稳定时间长;3、有利于下一步测定;4、毒性小、价格低等。60、什么是硫酸盐化速率?答:是指大气中含硫污染物演变为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速率。61、简述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原理(滤膜捕集)。答:用抽气动力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TSP的浓度。62、什么是生物监测法?答:是通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发育状况及生理生化指标和生态系统的变化来研究环境污染情况测定污染物毒性的一类监测方法。63、对SO2污染敏感的指示植物之一是(A)。A.紫花苜蓿B.葡萄C.郁金香D.向日葵64、简述植物在污染环境中的受害症状。答:大气污染物通过叶面上进行气体交换的气孔或孔隙进入植物体内,侵袭细胞组织,并发生一系列生化反应,从而使植物组织遭受破坏,呈现受害症状。这些症状虽然随污染物的种类、浓度以及受害植物的品种、暴露时间不同而有差异,但具有某些共同特点,如叶绿素被破坏,叶细胞组织脱水,进而发生叶面失去光泽,出现不同颜色(灰白色、黄色或褐色)的斑点,叶片脱落,甚至全株枯死等异常现65、对NO2污染敏感的指示植物之一是(D)。A.紫花苜蓿B.白杨C.腊梅D.向日葵66、环境污染中的三致是指、、67、固体废物的概念是什么?答:是指被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简称废物。68、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①;②③。答:土壤组成相当复杂,总体来说,是有矿物质、动植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物质、水分和空气等固、液、气三相组成的。70、土壤背景值的概念是什么?答:在环境科学中,土壤背景值是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尚未受或少受污染和破坏的土壤中元素的含量,称为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71、土壤样品进行消化的目的是①;②体物质;③将各种形态的金属变为同一种可测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